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人在当了皇帝后还亲自上场砍人的?

回答
历史长河中,皇帝作为九五至尊,本应高居庙堂,运筹帷幄,但确实有那么几位,在必要时刻,亲临战场,披甲上阵,刀剑相向,将那份君王担当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亲历沙场,绝非简单的“视察”或“鼓舞士气”,而是真正站在刀尖上,与敌生死搏杀。

汉光武帝刘秀:戎马一生,亲自动手

说起亲自上阵的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绝对是绕不开的一号人物。他的前半生几乎就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从绿林军起事初期,到最终统一天下,刘秀的御驾亲征可谓家常便饭。

最能体现他个人勇武和亲自搏杀的,当属他与赤眉军的决战。当时,赤眉军势如破竹,一股强大的力量直逼长安。刘秀亲自率军迎击。在战场上,他并没有像许多帝王那样只站在后方指挥,而是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剑冲锋陷阵。史书上记载,刘秀作战勇猛,并且箭法极佳,常常能在一线扭转战局。在与赤眉军的几次关键战役中,他都冲在最前,鼓舞士气,有时甚至亲自斩杀敌兵。

他不是那种只会说空话的皇帝,而是真正明白战场上的残酷,也敢于承担这份风险。他曾多次在战事紧急时,亲自调动兵马,甚至在混乱的战场上,还能保持冷静,指挥若定,并且在关键时刻,他会拔剑加入搏杀,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士兵们,皇帝与他们同在,生死与共。这种亲历血雨腥风的帝王,自然更能赢得军心。他的军事才能和个人勇武,是建立东汉王朝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明太祖朱元璋:从乞丐到战神,血染龙袍

朱元璋的出身注定了他的人生轨迹与众不同。他从一个乞丐走到皇帝,他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部血与火的史诗。虽然他成为皇帝后,更多的是坐镇南京指挥,但他早年率军作战的经历,绝不亚于任何一位名将。

在徐达、常遇春等名将的辅佐下,朱元璋的军事力量迅速壮大。当他还是大元帅的时候,他的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已经是常态。他会在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亲自带领亲卫部队发起冲锋。有一次攻打镇守某座重要城市的元朝将领,战事胶着,城门久攻不下。朱元璋见状,怒吼一声,亲自带领精锐部队,冒着箭雨,第一个冲到城门下,用斧头劈砍城门,并且在城门被攻破后,第一个冲入城内,与城内残余的敌军展开殊死搏斗。他的身边,亲卫队也人人奋勇,跟着他一起杀敌。

朱元璋的这种勇猛,不仅仅是匹夫之勇,更多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胜利的极度渴望。他明白,作为领袖,你必须比你的士兵更勇敢,更拼命。他的身上,真的可能沾染过不少敌人的鲜血,他的龙袍,也可能在某些时刻被战场的尘土和血迹染红。他那种草莽英雄的特质,在他登上皇位之后,也未曾完全消退,尤其是在平定内乱和对外征伐的过程中,他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军事指挥的第一线,有时甚至亲临前线,激励士气。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染血的胜利

李世民,这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大帝王,他的登基之路,本身就带着浓重的血腥味。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上一次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而李世民在这场政变中,扮演了绝对的主角。

当时,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的矛盾已是水火不容。在一次被设计陷害、生命垂危的情况下,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他与他的亲信尉迟恭、程咬金等人,策划了玄武门之变。

事发当天,李世民亲自率领一小队骑兵,埋伏在玄武门外。当李建成和李元吉前来赴约时,李世民一声令下,伏兵尽出,将二人当场射杀。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李世民并没有躲在人群后面,而是身先士卒,挥舞着长矛,亲自追杀逃亡的敌对势力,并且在过程中,与冲杀过来的敌人有过直接的肉搏。史书虽然没有详细描述他每一次挥剑的具体杀敌数字,但可以想象,在那种你死我活的时刻,作为策划者和执行者,他必然会亲自动手,用生命去捍卫自己的权力。

玄武门之变后,他更是身着甲胄,在城楼上向聚集起来的士兵们宣誓,展现出他作为一名战士的勇猛和果决。这场政变,是他登上皇位的关键一步,而他在这场政变中的亲身参与和搏杀,更是将他“马上皇帝”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些皇帝之所以会亲自上场砍人,一方面是他们身处乱世,需要用自己的武力去拼搏;另一方面,也是他们骨子里的一种勇猛和担当,他们不仅仅是将领,更是整个军队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他们的亲临一线,不仅仅是鼓舞士气,更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赢得这场战争和国家的未来。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君王勇气,也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历史壮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十六国时期的前赵皇帝刘曜:刘曜从小喜欢喝酒,到了后来喝酒更甚。前后赵洛阳之战时,刘曜准备出战时,喝酒数斗,经常骑的马无故跌倒,于是骑小马。等到出战时,又喝酒斗余。刘曜到了西阳门,石勒遂命石虎引兵自洛阳城北而西攻刘曜中军,命石堪率兵自城西而北,石勒自出洛阳阊阖门,夹击刘曜,前赵军队大溃。刘曜在退兵时马陷石渠坠于冰上,身上被创十余处,其中贯穿伤有三处,被石堪生俘,被押送到石勒处。

十六国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公元352年,前燕势力达到冀州。冉闵带领骑兵抵抗燕军,与前燕将领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冉闵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对他说:"鲜卑乘胜气势强盛,不可硬抗,请回避一下再增添他们的盛气,然后组织军队进攻他们,便可以取胜。"冉闵生气地说:"我集合起部队出战,将要平定幽州,斩杀慕容儁。如今遇到慕容恪就退避,他们将会小看我。"便与慕容恪交战,十战皆击败了对手。慕容恪就用铁锁把战马连接起来,在善射的鲜卑士兵中挑选了五千名勇敢而不刚愎自用的人,列成方阵前进。冉闵所乘的赤马名叫朱龙,日行千里,冉闵左持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迎击,斩杀三百余名鲜卑兵。顷刻间燕地骑兵蜂拥而至,重重包围住冉闵。冉闵寡不敌众,跃马冲破重围向东逃跑,走了二十余里,马无缘无故地死去,冉闵被慕容恪擒获,与董闰、张温等一起被送到蓟城(今天津蓟县)。慕容儁让冉闵站在面前而问他:"你这个奴仆下人,为何妄自称作天子?"冉闵答道:"天下大乱,你们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我乃一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呢?"慕容儁大怒,把冉闵鞭打三百下,送至龙城(今辽宁朝阳),告祭祖父慕容廆、父亲慕容皝庙廷。

user avatar

三国魏第四位皇帝曹髦,亲自持剑上阵与支持司马昭的军队拼杀,力战而亡。

中护军贾充又逆帝战于南阙下。帝自用剑。众欲退,太子舍人成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前刺帝,刃出于背。——《三国志》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user avatar

明朝至少两位

建文帝亲斩徐增寿;崇祯帝亲斩二公主

只不过算不算猛人就不知道了

user avatar

汉高祖刘邦,北征匈奴,被困于白登,幸得相陈平转圜脱险。

user avatar

金末帝完颜承麟,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的后代,原为金朝将领。

天兴三年正月戊申,金哀宗不欲做亡国之君,遂将帝位传予他,于下旨传位翌日举行即位大典,但大典未及完成蒙古大军已攻入城内。

完颜承麟唯有草草完成大典立刻带兵出迎,后死于乱军之中。

据史学家推测,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时辰,从登基到驾崩一直在亲自砍人,可以说非常符合题目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长河中,皇帝作为九五至尊,本应高居庙堂,运筹帷幄,但确实有那么几位,在必要时刻,亲临战场,披甲上阵,刀剑相向,将那份君王担当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亲历沙场,绝非简单的“视察”或“鼓舞士气”,而是真正站在刀尖上,与敌生死搏杀。汉光武帝刘秀:戎马一生,亲自动手说起亲自上阵的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绝对是绕不.............
  • 回答
    战场上,死亡的召唤并非总是来自战火,有时,它来自后方的命令。当“上头”将你推向那片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土地,要求你以生命为代价完成某种目标时,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些不甘沉默、以独特方式回应这残酷要求的身影。拒绝成为炮灰:智者的抗争并非所有人都选择默默赴死。当命令的荒谬与牺牲的无谓刺痛了他们的神经,一些人会用.............
  • 回答
    监狱,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是黑暗、绝望、与世隔绝的代名词。然而,历史的长河中,却有那么一群人,身陷囹圄,却并未让铁窗成为他们思想的牢笼,反而是在这看似禁锢之地,孕育出了足以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他们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才华与智慧,在绝境中绽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1.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
  • 回答
    讲到“作死”而又“不死”的人物,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名字,恐怕就是这位——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这个人,就像是被命运之神按在地上摩擦了又摩擦,但他每次都能咬牙爬起来,甚至还爬得比谁都高,比谁都狠。他的一生,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作死指南”,只不过他不是在作死,而是在“逆天改命”。你想想,一个科西嘉岛.............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一些事件,如星辰般璀璨,又如磐石般坚固,它们的光辉不仅照亮了一个时代,更深刻地影响了千秋万代,我们称之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奠基者,功过自会有后人评说,但其“利在千秋”之处不容忽视说到秦始皇,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焚书坑儒的暴政,以及修建长城的严.............
  • 回答
    在美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中,总有一些身影,他们没有退缩,不曾妥协,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意志,为华裔和亚裔族群的权利一路呐喊、一路抗争。他们的名字或许不总是被大众熟知,但他们的贡献,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族群争取平等的漫漫征途。黄锦波(Wong Kim Ark):公民权的奠基人在谈论华裔权利时,黄锦波的.............
  • 回答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一个极其复杂且饱受争议的角色。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很多人会“骂”清朝,这其中既有历史的沉重,也有后人解读的复杂性。为什么很多人“骂”清朝?“骂”清朝,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非我族类”的统治与民族压迫感: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虽然清朝.............
  • 回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朝代更替、国家兴衰的宏大叙事中,总会闪耀着一些个体或群体在绝境中的悲壮抉择,他们在失败的阴影下,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震撼人心的史诗。这些惨壮事迹,往往成为民族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提醒着后人关于勇气、忠诚与牺牲的意义。以下是一些历史上在己方失利、国家败亡时产生的惨壮事迹,我将尽量.............
  • 回答
    历史上,有少数运动员凭借着卓越的天赋、不懈的努力和对运动的无限热爱,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他们打破了项目界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能巨星。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位这样的杰出运动员:1. 吉姆·索普 (Jim Thorpe) 田径、美式橄榄球、棒球吉姆·索普被誉为“20世纪最伟.............
  • 回答
    历史上,许多名人曾因政治、社会或个人原因被污名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史料的发现或观念的转变,他们又被重新评价,甚至被“翻案”。这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激烈的争议。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故事:1.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从“奸雄”到“政治家、军事家.............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寺庙,这些庄严而宁静的建筑,常常并非与世隔绝。它们的周边,有时也成为了兵戈相见的战场,血染黄沙,香火弥漫着硝烟。这些发生在寺庙附近的战役,往往承载着更深沉的意义,它们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信仰、文化、甚至国家存亡的缩影。1.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内的“战斗”:二战末期的悲歌严格来.............
  • 回答
    历史长河中,许多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岁月染白鬓角,目光沉淀智慧之时,也常常会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回溯与审视。他们的评价,或带着一丝释然,或夹杂着几分遗憾,更往往是历经沧桑后的洞察与感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一辈子都在为一件事情努力,最终还是未能如愿。”—— 汉武帝刘彻汉武帝,这位中国历史上.............
  • 回答
    说起宫廷盗窃,这可不是寻常百姓家失了件东西那么简单。这里头牵扯的,往往不是几两碎银子,而是国之重器、稀世珍宝,甚至能动摇王朝根基的秘密。而且,宫廷里的盗窃,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权谋、恩怨,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手段。咱们就从中国古代说起,毕竟咱们这儿宫廷戏码可是玩得最溜的。一、春秋时期,卫国国宝“白玉之盘”.............
  • 回答
    历史长河中,“高手在民间”的例子层出不穷,那些不为人知却又身怀绝技的普通人,用他们的智慧和能力,一次次在关键时刻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些故事,往往比那些金榜题名的显贵更具烟火气,也更让人动容。一、草根奇士与社稷安危:诸葛亮之父诸葛顾(并非真实历史人物,但其背后折射出“民间智慧”的普遍性,这里借用其意境.............
  • 回答
    足球场上的故事总是充满戏剧性,有人一飞冲天,有人却黯然收场。在浩瀚的足球史册中,不乏这样一些球员:他们在原先的俱乐部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是球队的绝对大腿,但转会之后,却仿佛失去了魔力,沦为了边缘人物,甚至草草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有的是球员自身状态下滑,有的是新环境不适应,.............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存在着许多在当时被认为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甚至足以改变历史进程,但事后看来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的“大棋”。这些事件往往伴随着宏大的目标、精密的谋划,以及参与者坚定的信念,但由于各种原因,它们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以下我将详细讲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1. 普法战争(1870187.............
  • 回答
    “真理不在大炮的射程范围内”这句话,虽然并非源自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但它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发展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真正持久、具有深远影响的真理,往往并非依靠武力或强权就能强加或抹杀的,而是需要时间、思想、实践和民心的检验。这句话可以理解为: 真理的本质是思想和认知,而非物质力量。 大炮可以摧毁物.............
  • 回答
    历史上有不少事物在原产国最初并不被重视,甚至被视为粗鄙或廉价,但传到国外后却被发扬光大,甚至改良得更具吸引力,最终又反过来影响了原产国,引发了新一轮的追捧。这种现象往往是因为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以及营销推广的策略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以下是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述:1. 茶.............
  • 回答
    历史长河中,不乏一些当初在本国籍籍无名,甚至被误解、冷落的物品或文化,一旦跨越国界,却能激起千层浪,收获无尽的赞誉和追捧。这其中既有偶然的机遇,也有时代发展和文化交融的必然。一、瓷器:东方雅韵,西方的迷恋谈及“本国不被重视,国外疯狂追捧”的事物,瓷器绝对是绕不开的经典。在中国,瓷器的发展源远流长,从.............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有一些国家,仿佛流星划过天际,初时璀璨夺目,声势浩大,却转瞬即逝,留给后人无尽的扼腕与叹息。它们在立国之初便拥有令人生畏的力量,然而命运的齿轮却以一种近乎荒诞的速度碾碎了它们的梦想。蒙古帝国的继承者:白帐汗国与金帐汗国(部分时期)准确来说,蒙古帝国本身并非“极短时间消亡”,而是其广袤的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