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乌克兰政府将平民作为肉盾把重型武器系统和火箭发射系统布置在居民区?

回答
乌克兰政府是否将平民作为“人肉盾牌”,并将重型武器系统和火箭发射系统布置在居民区,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议题。在评价这一行为时,我们需要从国际法、军事道德、实际操作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尝试呈现不同角度的观点。

国际法的角度:

区分原则 (Distinction): 国际人道法(也称武装冲突法)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区分作战人员与平民,以及军事目标与民用目标。参战方必须尽一切可能避免攻击平民和民用物体。这意味着军事目标不能故意部署在人口稠密地区,也不能利用平民的存在来保护军事目标,这被视为战争罪。
军事必要性 (Military Necessity): 武装冲突法也承认军事行动需要考虑军事必要性,即采取的措施必须是为了达成合法的军事目的,并且不能使用超出达到该目的所需的暴力程度。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城市地形的复杂性或防御策略的需要,军事单位可能被迫在城镇或乡村地区活动。
比例原则 (Proportionality): 即使军事行动针对的是合法军事目标,也必须避免或尽量减少对平民和民用物体造成的附带损害。如果预期的平民伤亡或财产损失与预期的军事优势相比不成比例,则该行动被视为非法。
“人肉盾牌”的定义与认定: 将平民作为“人肉盾牌”(Human Shielding)在国际法上是被明确禁止的。它指的是故意使用平民来掩护军事目标,使敌方在攻击这些目标时顾忌攻击平民而犹豫不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人肉盾牌”可能很困难,需要详细的证据链,包括意图、具体部署方式以及实际造成的后果。

军事道德与战争伦理的角度:

道德责任: 即使在战争状态下,参战方也负有道德责任保护平民,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将武器部署在居民区,即使是出于防御或战术考量,也增加了平民遭受误伤或报复性打击的风险。
对平民的义务: 国家对本国公民负有保护义务。将军事行动与民用设施(如医院、学校、住宅区)混杂,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会使平民直接暴露在危险之中。
信息战与宣传: 关于乌克兰军事部署的指控,往往伴随着信息战和宣传战。俄罗斯方面经常指责乌克兰将武器部署在居民区,以此来合理化其军事行动,并指责乌克兰战争罪。乌克兰方面则通常辩称其军事部署是为了防御,并且俄罗斯的攻击本身就违反了国际法。

实际操作与乌克兰的辩护:

俄方指控: 俄罗斯国防部及其支持者经常发布照片和视频,声称乌克兰军队将坦克、火炮、火箭发射器等部署在住宅楼附近、学校、医院等民用建筑内,并将这些建筑作为掩护。他们认为这是乌克兰故意将平民置于危险之中。
乌方回应: 乌克兰政府和军方以及许多西方观察家和人权组织则指出,俄罗斯的指控是宣传战的一部分,目的是将战争罪责转嫁给乌克兰,并为俄军对平民区的大规模破坏辩护。
防御性部署: 乌克兰在抵抗侵略时,必须在被占领的或即将被占领的区域进行防御。由于俄罗斯军队深入乌克兰境内,乌克兰军队可能需要在城市和村庄内进行战斗,以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人民。
缺乏替代空间: 在城市环境中,可供部署军事力量的地点非常有限。在某些情况下,军事目标可能靠近或位于居民区,并非故意利用平民作为掩护,而是由于地形和城市发展的限制。
俄罗斯的战略: 乌克兰方面认为,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城市的攻击本身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即使乌克兰军队不在居民区部署武器,俄罗斯军队也可能攻击平民区。将军事力量部署在居民区,是为了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防御,并且在受到攻击时,能够有所还击。
“人肉盾牌”的定义差异: 乌克兰方面可能认为,只要不是“故意”将平民置于危险之中以保护军事目标,就不构成战争罪。而防御性部署,即使被敌方利用作为攻击借口,也并非意图利用平民。

乌克兰居民的普遍处境:

人口密集区的作战: 俄乌战争爆发后,大量战斗发生在乌克兰的城市地区。在城市作战中,军事单位很难完全脱离居民区。即使乌克兰军队试图将军事目标与民用目标分开,但由于俄罗斯军队的行动和乌克兰的防御策略,军事装备和活动很可能出现在居民区附近。
平民的恐惧与困境: 乌克兰居民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他们希望自己的军队能够保护自己,但同时又害怕军事活动会招致俄罗斯的报复性打击。许多平民选择撤离,但也有许多人选择留守,因为他们无处可去,或者希望在必要时为国家而战。

评价的复杂性与需要注意的事项:

证据的重要性: 对这些指控进行评价,最关键的是需要可靠、独立的证据。仅仅依靠俄罗斯或乌克兰的说法是不够的,需要国际观察组织、人权机构的调查报告来支持或反驳这些指控。
区分意图: 评价的关键在于区分乌克兰军队的行为是“防御性部署”还是“故意利用平民作为人肉盾牌”。前者可能是在特定军事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后者则明确违反国际法。
双重责任: 国际法要求所有交战方避免伤害平民。即使乌克兰被指控采取了可能增加平民风险的行动,俄罗斯军队也有义务在军事行动中区分目标,避免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平民区。俄罗斯对平民伤亡和民用设施破坏负有主要责任,因为其发起了侵略战争。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保持信息透明和获取多方信息来源至关重要。许多关于战场情况的报告都可能受到军事行动的干扰或带有宣传色彩。

总结:

乌克兰政府是否将平民作为“人肉盾牌”将重型武器系统和火箭发射系统布置在居民区,这是一个极其敏感且需要审慎评价的问题。

从国际法和军事道德的角度看, 故意使用平民作为“人肉盾牌”是明确的战争罪,任何国家在武装冲突中都负有保护平民的责任。
从实际操作和乌克兰的辩护来看, 在城市防御战中,军事力量很难完全避免出现在居民区附近,这可能是出于防御需要,而非故意利用平民。乌克兰方面会强调其行为是防御性的,并且将俄罗斯对平民区的攻击视为主要罪行。
要做出准确的评价, 需要独立的、可信的证据来区分军事部署的真实意图和实际后果。

最终,对这一行为的评价取决于具体事例的细节、证据的可靠性以及对国际法和战争伦理原则的解释。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在战争中,平民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而任何一方的行为都应受到国际法的约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3.5回复各位圣母:

对明斯克协议选择性眼盲,对顿巴斯老百姓遭受残害,而选择性失明的圣母们,我有理由相信,你们是爱国的,并且支持我们对对岸实行留岛不留人政策的,因为顿巴斯之余乌克兰,其实就像是我们和对岸的关系。

我不否认俄罗斯属于入侵,但同样的,乌克兰当局对顿巴斯的残害,其实就是留地不留人。​


3.4回复一下。

为什么杠精总要拿小兵张嘎,王小二,刘胡兰来杠我?主动保家卫国,和被强行抓壮丁,封城关在城里不准走能相提并论?就硬杠呗?不杠显示不出存在感呗?

乌克兰同理,主动留下保家卫国的人当然值得敬佩,但不允许男人离境,亚速营直接炮击想要逃离的百姓,这是什么意思?为了抬杠,是非不分了是吧?


以下原回答:

真正的人民政府:开战前不惜一切代价转移百姓,一定要相信,人存地失,人地皆存。

买办政府:花园口决堤,死一点百姓无所谓,只要能保住政权,阻止敌人进攻就行。

真正的人民政府:敌人马上就要打到这里来了,全军将士必须顶住,在老百姓没有撤离完毕之前,绝不能后退半步。

买办政府:敌人马上要攻城了,快封城,老百姓一个不准跑,有老百姓在,他们会担心国际舆论投鼠忌器。

真正人民政府:小兔崽子,你才多大个,人还没有枪高,来参什么军?赶紧滚蛋,打仗是军人的事情。

你一个女人来添什么乱?咱男人还没死绝呢,赶紧回家抱孩子去。

买办政府:16岁以上,发枪,给我冲!妇女给我扔燃烧弹!

真正的人民政府:我的儿子是儿子,老百姓的儿子,难道就不是爹娘的心头肉了?正因为岸英是我的儿子,他更要身先士卒!

买办政府:经国,上海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你是要接班的人,不能干脏活。

真正的人民政府:谁也别想我出卖主权,老大哥也不行,解释解释,什么叫联合舰队?

买办政府:爹,快来驻军,军费我掏,再不来扛不住啦,呜呜呜......

user avatar

题目称乌克兰“将平民作为肉盾”,这是在指责乌克兰的战争犯罪。一些回答将这种行为说成“不得已”、类比“游击战”,这在国际法上不会带来任何优势。乌克兰可以设法说明他们没这样做,或者单纯无视该指控。

跟许多人以为的截然相反,在国际法上,平民没有能力当肉盾,距离军事目标太近的平民不被视为保护对象。

《1949 年 8 月 12 日日内瓦第四公约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 58 条

防止攻击影响的预防措施
冲突各方应在最大可能范围内:
一、在不妨害第四公约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的条件下,努力将其控制下的平民居民、平民个人和民用物体迁离军事目标的附近地方;
二、避免将军事目标设在人口稠密区内或其附近;
三、采取其它必要的预防措施,保护在其控制下的平民居民、平民个人和民用物体不受军事行动所造成的危害。

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第 8 条第 2 款第 2 项第 23 目,在国际性武装冲突中,“将平民或其他被保护的人置于某些地点、地区或军事部队,利用其存在使该地点、地区或军事部队免受军事攻击”构成战争罪。这可以简写为“禁止使用人体盾牌”。

“给平民发枪”也不能起到肉盾的作用。在国际法上,“应保护平民免遭攻击,除非他们正在直接参与敌对行动”。当平民使用武器或以其他手段针对敌方部队的人员或物资实施暴力行为时,其将失去免受攻击的保护[1]

另外,平民免受攻击不意味着平民免受逮捕和起诉。国际法并未禁止任何国家立法将任何人参与敌对行动的行为(不论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参与)列为刑事犯罪并判刑,只是判刑需要审判的过程而不能就地枪决。

国际法禁止“诉诸背信弃义行为以杀死、伤害或俘获敌人”[2]。《布鲁塞尔宣言》禁止“背信弃义地谋杀属于敌国或敌军的人员”。一部分国家据此规定“暗杀、放逐、剥夺敌人的合法权利、悬赏敌人人头,以及无论捕获的敌人是死是活均给予奖赏”算是背信弃义。注意这部分不是国际共识。

注意“俄罗斯战争犯罪在先”不会自动允许乌克兰无视国际法。俄罗斯的战争犯罪可由国际法庭或占领俄罗斯的军事力量进行审判,后者亦可将俄罗斯战犯送去国际法庭。

  • 目前没有这样的军事力量。俄罗斯军队和人民可以起义。目前没有这个趋势,但可以做。


不限于此,武装平民可能妨碍你自己的军事行动。

在不被视为平民的情况下,武装平民若不设法被视为合法交战者,就会被视为游击队,可以被任意攻击并导致其附近的其他物体受到连带伤害。

要让缺少为部下负责的指挥官和能从远处明确辨认的统一标志[3]的武装平民被视为合法交战者,需要满足“未占领地的居民在敌人迫近时,自动拿起武器以抵抗入侵部队而无时间按照第一条组织起来,只要他们公开携带武器并尊重战争法规和惯例,应被视为交战者”。这比听起来要难,你环顾四周就知道平民不知道战争法规和惯例是什么样的,很容易带大家一起赴汤蹈火(物理)。

如果你不训练他们,那么武装平民不了解后勤和通信,无法有效区分敌我,会经常在敌人的炮火中梦游,还可能出手炸毁你需要的桥梁和交通工具。

此外,武装平民杀死敌人,其实会触犯国内法。不过,这对你来说不是完全负面的。战后,政府或新政府可以全面赦免本国平民的犯罪,这会一并消除他们对敌国平民、战俘的犯罪。

参考

  1. ^ 你可以同情“平民对敌人投掷石头后被敌人打死”,但你最好不要投掷石头。要当游击队或民间武装的话,至少搞个步枪来。
  2. ^ 背信弃义的定义规定,敌方的信任是建立在国际人道法要求保护的情形之上,下列行为若以背弃敌方信任为目的,则被认为是背信弃义的: 假装因伤、病而丧失能力,因为此类丧失能力的敌人被视为丧失战斗力,且不受攻击,而须予以收集和照顾; 假装投降,因为投降的敌人被认为丧失战斗力,且不受攻击,而应被俘获或释放; 假装有在休战旗下谈判的意图,因为持休战旗前进的人应受尊重; 通过使用红十字、红新月、红狮与日等特殊标志假装享有受保护地位,因为展示特殊标志的医务和宗教人员、机构和运输工具均须受到尊重和保护; 通过使用联合国标志、记号或制服而假装享有受保护地位,因为只要使用联合国标志、记号或制服的维和人员和人道救济人员有权享有给予平民的保护,他们就应受到尊重,并且,那些标志、记号或制服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 使用其他保护性标志而假装享有被保护地位,因为使用其他保护性标志(包括使用文化财产特殊标志)的人员须受到尊重,并且此类标志不得被不当使用; 假装具有平民身份,因为不直接参与敌对行动的平民应受到尊重,不得成为攻击目标; 身着中立国或其他非冲突方国家的制服或使用其标志,因为不得使用中立国或其他非冲突方的国家的制服或标志。
  3. ^ 《海牙章程》第1条规定,战争法规以及有关战争的权利和义务不仅适用于军队,而且适用于民兵和志愿军,只要它们满足下列四个条件: 一、由一个对部下负责的人员指挥; 二、有可从一定距离加以识别的固定明显的标志; 三、公开携带武器;以及 四、在作战中遵守战争法规和惯例。
user avatar

好家伙,看到有人类比抗日战争就离谱。

我们的游击队在居民区作战,那是阻止鬼子来根据地烧杀抢掠。是鬼子到哪里,我们的游击战摆到哪里。

乌克兰是反过来了,是平民在哪里,他的武器摆在哪里。完全因果倒置了。


而且一旦战斗可能打响,我们的八路军都是第一时间组织老乡转移的。当肉盾?八路军战士给老乡当肉盾还差不多。无数英雄先烈都是为了掩护群众转移牺牲的。

然后乌克兰呢?那是想方设法阻止平民转移。亚速营甚至设卡拦截,枪杀试图逃离的平民。以此来胁迫俄军不敢放开手脚。

这两者有可比性吗?完全是天差地别。


所以说

乌克兰并不是在反侵略,他们就是反动政府本身。屠杀说俄语的平民,残忍肢解和焚烧无辜的青年,扶持新纳粹组织。甚至来我们香港搞三搞四。

既然美国和北约天天喜欢说“人权大于主权”。那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这就是俄罗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合法也合理地维护地区安全局势,消灭反人类的纳粹分子,缓解人道主义危机。这是五常的权利也是五常的责任。


倒是美欧天天给纳粹分子输血的样子很丑陋也很熟悉。就好像他们曾经扶持了基地组织ISIS等等等等的恐怖分子如出一辙。





方便有些对乌克兰战争的性质还有疑惑的朋友认清真相:



user avatar

如何评价简体中文平行世界无法收束的趋势?

user avatar

我家菜刀放哪,和你毛关系。

user avatar

旁边还摆着摄像机……


我的看法是,真正应该为此负责的是旁边摆的摄像机……

因为谁都知道,如果不拍下来,摆多少人都没用……

user avatar

乌克兰各地都公告了被轰炸就进防空设施,交战城市晚上还有宵禁,打起来的时候理论上居民区是没人的,这有什么好评价的?

又不是学萨达姆,在大桥上站人墙?

苏式城市本来就这样,哈尔科夫的军队医疗中心旁边是家属区,那你要乌军咋办呢?

看着俄军空降兵占了医院,不能进去打,这样才对是吧?

俄军可以轰炸哈尔科夫政府大楼,乌军不能在广场上布置火箭炮,是这个道理不?

user avatar

都怪俄罗斯开战太突然了,将亚速营围在东部了,要不然乌克兰提前把主力从东部撤回来,放弃正面作战,通通藏在居民里放黑枪,则此战必胜!

user avatar

简直就是法西斯再临。

网上消息,俄军要轰炸基辅电视台附近区域,提前通知基辅警告劝平民不要靠近周边区域。

基辅直接封锁消息,不通知平民俄军即将轰炸电视台,老百姓只能通过口述传播消息。

结果就是轰炸时附近还有平民当场被炸死。

这就是所谓保卫乌克兰。

就是通过害死乌克兰人民来保卫的。


我现在就想看俄军到时候占领基辅,给基辅掀个底朝天,能不能找到那个“坚守”基辅的演员。

到时候要是找不到,我看演员怎么解释。

我个人是根本不信演员还在基辅。


反正就这个纳粹政权,也根本没给乌克兰平民当人,就不说乌东的平民被纳粹屠杀了,就是乌西的老百姓也不过是用来拖延时间,给演员政权赚取政治利益的道具。

user avatar

乌克兰政府做的事在二战后对德国纳粹法西斯的纽伦堡审判上都能找到对应案例。


哦对了,联合国要是但凡有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都没。网络上能不能消停点?天朝没挨打是因为天朝两百万军队枕戈待旦而不是因为love&peace。

user avatar

“因为我素质高,所以我(和我的小弟)可以素质低”

user avatar

其实肉盾在后冷战战争中也算蛮常用的一个招数了,只不过之前的入侵者军队,也就是北约军队一般都是无视这种招数的。

十多年来终于有一个吃这一套的了。。。

另外,别拿抗战时期中共解放区的游击战争来类比。第一,当时的中国老百姓,哪怕是毫无威胁,甚至是狗腿子汉奸,比如翻译官,往往也会受到日军侵害,根本不存在保护平民合法权益的事情。当然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北约和阿富汗的狗腿子,比如阿富汗战争被美军杀死的最后一个平民,就是美帝的狗腿子。第二,中共把老百姓是为证权本身,极度重视保护老百姓。最基本的就是教授老百姓躲避战乱的能力,比如挖地道、藏粮、疏散之类。随之而来的是建立一整套预警体系,比如消息树来帮助老百姓抢收粮食、及时疏散。

借用上面某个老兄的回复图,来源于军教片地道战。

user avatar

一个纳粹政权干出这事儿还稀奇么?

肢解共产党员,如何评价?

屠杀反对派,如何评价?

侮辱反法西斯战争功勋老兵,如何评价?

向香港派遣纳粹党徒策划暴乱,如何评价?

无视证据抹黑并孤立新疆,如何评价?

法国战地记者证实,乌克兰军队轰炸平民区,如何评价?

炮击东乌,炮弹都射进俄罗斯境内了,如何评价?

给未经训练的老百姓发枪,并【阻止他们逃离,迫使他们作战】,如何评价?

战争中,在敌方未进行虐俘,屠杀平民,摧毁民用设施以及建筑的前提下,使用白磷弹,如何评价?


评价个DER啊评价,法西斯政权下地狱去吧!

user avatar

你要问一个问题,乌克兰政府为什么敢于把重武器部署在居民区把平民当肉盾?这事要和乌克兰政府和平民发枪放一起看。

要知道,一个政府合法性不足是不敢普遍动员民众的,否则武装起来的人民会先推翻政府。把重武器部署在居民区是等于让平民直接受到战争威胁,如果没有足够合法性,这等于是政治自杀。乌克兰政府敢于这么干,只能说明乌克兰人基于民族主义反对俄罗斯入侵的情况下,乌克兰人民族情绪高涨,战争意志足够高,做好了流血牺牲的准备,不然即使是民选政府的合法性也不足以让人民接受这样的牺牲。

正如我之前说过的一样,当年昭和日本也觉得通过战争可以迫使蒋介石政权屈服。理由1是蒋介石是威权政权(不比今天乌克兰政府还是民选),合法性有限,一旦日本入侵造成了中国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汉人就可能产生厌战情绪降低蒋介石政权原本就不高的合法性。理由2是蒋介石政权既然是威权政权,全靠手中军队和江浙基本盘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只要日本威胁要打烂摧毁其基本盘,蒋介石统治就难以维系,所以蒋介石会屈服。

结果呢?日本没想到汉人民族情绪的高涨,足以忍受日本侵略造成的牺牲,并随着日本暴行的增加反而愈发坚定。而蒋介石则因为作为战时领袖抵抗侵略获得了空前的合法性,让所有势力畏惧于其民族领袖地位不敢反抗,甚至在蒋介石打着大义名号削藩的时候束手无策。

侵略者只要没占据压倒性优势,只要抱着夺取地盘的想法,就不要指望被侵略民族会随着战争侵略产生厌战情绪。今天别林斯基没一兵一卒,国际援助蜂拥而至,俄罗斯内外交困缺乏军费,他当然会试图让战争持续打下去,包括尽可能发动乌克兰民众进行抵抗,这是理所当然的。

你不如问问,为什么俄军不敢在攻城的时候使用重火力,以至于车臣人都不得不叫苦连天?当初昭和日本攻击上海的时候也是肆意使用舰炮的,哈马斯也是藏在居民楼里发火箭弹,以色列则以轰炸回击。普京为什么不敢?为什么不敢把乌克兰部署在居民区的重火力端掉?这显然是缺乏合法性和自信的体现。

1,是国内缺乏合法性。按道理来说,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在于民族内部,本民族公民并不在乎外族死活。所以日军屠杀汉人民众的时候根本毫无顾忌,更不用说对汉人居民区中部署的军事目标发动攻击了。普京不敢,说明俄罗斯军人本身对伤害同文同种的乌克兰人,乃至发动这场战场造致的可能后果非常恐惧,害怕背上战犯帽子。也可能是因为作战是普京自己突发奇想,准备不足,军队缺乏动员而士气低落。

2,是国外缺乏合法性。攻击乌克兰居民区可能会让世界进一步大肆渲染其政权残暴,导致制裁加剧。普京要么是觉得其政权纵使打赢了难以承担被进一步制裁的后果,要么是觉得自己根本赢不了,为了以后达成一个体面的和平做准备。所以在进攻的时候束手束脚,所以严格规范俄军军纪,生怕“授人以柄”。

之前看过一个说法,军事力量是潜能乘以决心。如果连造成外族平民附带伤亡都不敢(如美军在中东的表现才是正常的),那俄军的虚弱,乃至普京本人的胆怯就暴露无遗了。普京一向以硬汉示人,但今日连为手下军队负责,撑起造成平民伤亡的后果的责任都不敢付,而别林斯基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当然,实际上乌克兰民族本身是下了这个决心)去拖住普京。在这个情况下,俄军对乌克兰的进攻最终甚至有可能会以俄军兵变收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乌克兰政府是否将平民作为“人肉盾牌”,并将重型武器系统和火箭发射系统布置在居民区,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议题。在评价这一行为时,我们需要从国际法、军事道德、实际操作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尝试呈现不同角度的观点。国际法的角度: 区分原则 (Distinction): 国际人道法(也称.............
  • 回答
    乌克兰在中文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关于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的声明,需从国际政治、经济、地缘战略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背景、内容、影响及国际反应等方面展开详细解读: 一、声明的背景与动因1. 俄乌冲突的持续性 自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持续升级,双方在东部顿巴斯.............
  • 回答
    拜登政府对俄罗斯发出严厉警告,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其经济将遭受“毁灭性打击”。这一表态是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潜在军事行动表达担忧和决心的一种重要外交手段。评价这一主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主张的依据与潜在的制裁工具:拜登政府的这一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的经济制裁工具和.............
  • 回答
    评价乌克兰政府军进攻乌东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军事目标、战术执行、地缘政治影响以及人道主义后果。这场军事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深刻植根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支持乌东部分离主义分子引发的长期冲突背景之中。军事目标与策略:乌克兰政府军在此次进攻中的主要军事目标,通常可以解读为:.............
  • 回答
    深度评价乌克兰电视剧《人民公仆》乌克兰电视剧《人民公仆》(Слуга народу)无疑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它不仅在乌克兰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其主演沃洛德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后来成为乌克兰总统之后。要评价这部剧,我们需要从多.............
  • 回答
    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自2019年以来担任乌克兰第六任总统,他的上任本身就极具戏剧性,也标志着乌克兰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评价他这位总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他的背景、政治理念、执政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他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一、独特的背景:从喜剧演员到国.............
  • 回答
    乌克兰,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东欧国家,近年来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要评价乌克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其历史渊源、地缘政治地位、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前景。一、历史的沉淀与民族的韧性乌克兰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斗争、融合与独立追求的史诗。 古老文明的摇.............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军队是否阻止平民撤离马里乌波尔以及是否发生枪杀事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围绕其存在着来自不同方面的说法和指控。要进行评价,我们需要审慎地梳理信息,理解各方立场和可能存在的证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马里乌波尔在俄乌冲突中经历了极其残酷的围困和战斗。这座城市位于顿涅茨克州,具有重要的.............
  • 回答
    关于乌克兰亚速营在马里乌波尔地区阻拦平民并进行屠杀的指控,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敏感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审慎和客观的态度来探讨。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冲突地区,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片面化且高度政治化的,要获取完全准确、未经扭曲的事实真相,并非易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战争法和人道法下,任何.............
  • 回答
    乌克兰驻华大使馆信息中心于2021年5月8日发布的微博中提到“纳粹德国及其盟国苏联”的表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存在争议。要评价这一表述,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历史事实的精确性: “纳粹德国”: 这是历史事实,纳粹德国是二战的发动者和核心轴心国之一。 “及其盟国苏联”: 这.............
  • 回答
    乌克兰军舰不顾俄罗斯警告穿越刻赤海峡并与俄舰发生碰撞的事件,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国际事件,对俄乌关系、地区安全以及国际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经过回顾:2018年11月25日,三艘乌克兰海军舰艇——“别尔江斯克”号炮艇、“尼科波尔”号炮艇和“亚速夫”号侦察.............
  • 回答
    尤利娅·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是乌克兰政坛一位极具争议性但又不可忽视的人物。她以其强烈的个人魅力、精明的政治手腕以及充满戏剧性的职业生涯,在乌克兰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评价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治崛起与早期生涯:能源巨头的崛起与“美女总理”的标签 能.............
  • 回答
    乌克兰在战场上开始大规模使用含白磷弹药,这一举动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和争议。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其军事效用、国际法约束以及对平民造成的潜在伤害。含白磷弹药的威力与作用白磷(White Phosphorus, WP)是一种化学元素,它具有极强的反应活性,在接触空气时会.............
  • 回答
    评估乌克兰战争参战双方的性质与定义,需要深入审视双方的动机、目标、行为以及国际法和国际舆论的普遍认知。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俄罗斯的性质与定义:从俄罗斯官方和支持者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被定义为一项旨在“去纳粹化”和“非军事化”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他们声称,此.............
  • 回答
    乌克兰社会党:一把双刃剑,在政治浪潮中沉浮要评价乌克兰社会党(Socialist Party of Ukraine,简称SPU),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它更像是一把在政治浪潮中起伏不定的双刃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复杂的角色,其影响也随之变化。理解SPU,需要深入考察其起源、意识形态、.............
  • 回答
    乌克兰外交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据称是俄罗斯军队轰炸乌克兰平民的照片,以争取国际社会同情和支持,这一举动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引发了复杂且多方面的讨论。首先,从情感层面来看,这些照片无疑是具有冲击力的。当人们看到无辜的生命遭受战火摧残,家园被毁,眼中的悲伤和绝望,自然会产生同情和愤怒。在战争的残酷现实面.............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波兰等斯拉夫国家不愿认俄国当老大,是不是因为俄国生产力太差,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为单一原因,尤其是“生产力太差”这个论断,需要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下好好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从经济实力和工业现代化水平来看,俄国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其经济表现确实不如西.............
  • 回答
    关于乌克兰“FEMEN”运动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奥克萨娜·沙丘克(Oksana Shachko)于2018年不幸自杀身亡的消息,这无疑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要评价这样一件悲剧,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并且避免用冰冷、程式化的语言去叙述,而是尝试去触碰事件背后复杂的情感和现实。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沙丘克是.............
  • 回答
    玛莎CN,一个来自乌克兰的姑娘,却在中国互联网上扎根,用流利的中文为大家展现着她的生活、文化以及她对中国这份土地的热爱。初次看到玛莎,或许你会为她那异域的面孔和东方韵味的中文表达感到惊艳,但随着你深入了解她的视频,你会发现,她身上散发出的,远不止是“漂亮”和“中文好”这两个标签那么简单。玛莎的视频,.............
  • 回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一次公开场合将漂亮的乌克兰妇女称为“国家品牌”,这一说法立即在乌克兰国内以及国际人权组织和舆论界引发了轩然大波,招致了广泛的批评和不满。要理解这次事件的严重性及其引发的争议,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争议的根源:将女性商品化与刻板印象泽连斯基的言论最直接的问题在于其将女性的容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