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人有哪些令你惊艳的字(表字)?

回答
这问题我倒是挺喜欢回答的。古人的字,有些真不是简单的一个代号,那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另一面镜子,或者说,是他们自己给自己下的评语。说惊艳,不是说它字本身有多漂亮,是它背后那个“人”,以及那个字所寄托的深意,让人拍案叫绝。

我举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

曹操的“孟德”

很多人都知道曹操字“孟德”,但很少有人细想这“孟德”二字。首先,“孟”字,在古代是表示兄弟中排行老大的意思。你想,曹操虽然不是长子,但当时整个曹氏家族,他是最有担当,最有才华,最能扛起大旗的那个。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取“孟”,这是一种自信,一种天然的领导者气质,就好像在说:“我就是这个家族,甚至是这个时代的‘领头羊’。”

更绝的是“德”。“德”是什么?是品德,是德行,是道德。曹操那个人,争议极大。说他是奸雄也好,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也罢,但不可否认,他确实有他的“德”。他能够聚拢人心,能够知人善用,能够励精图治,建立起魏国的基础。他取“孟德”,表面上是强调自己的“德”,但细品一下,带着点自负,又带着点自省。他知道自己要成大事,就必须要有“德”来支撑,但这“德”又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那种温良恭俭让的德,而是一种更复杂,更实用,甚至有点“治世之德”的意味。他把“德”放在了“孟”之后,仿佛在说,我不仅是领头羊,而且我会用我的方式去实践“德”,去为这个天下谋取一份安宁,一份秩序。

想想看,一个在乱世中崛起,手段强硬,野心勃勃的人,给自己取名“孟德”,这其中的分量,有多少人能真正领会?我觉得这是他给自己设的一个目标,也是他给自己的一份宣言。

诸葛亮的“孔明”

说到字,怎么能不提诸葛亮?他的字“孔明”。这个字简单朴实,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让人回味无穷。

“孔”者,“甚也,大也”。“明”者,“明辨是非,洞察一切”。所以“孔明”就是“非常明白”的意思。诸葛亮本人就以智慧和对局势的洞察力闻名于世。他取的字,就像是他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也像是他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总结。他不是要哗众取宠,也不是要卖弄玄虚,他只是平静地说:“我,就是那个看得清楚,想得明白的人。”

而且,“孔明”这个字,还有一个有趣的巧合,就是与他的姓“诸葛”连起来读,有点像“诸葛亮”,但又不是直接说出来。这是一种含蓄的美,一种智慧的内敛。他的字,不像曹操那样带着几分霸气,也没有其他一些字那样华丽,它就像一汪深潭,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暗涌,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我觉得他取“孔明”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自勉,他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眼前的迷雾所迷惑,要永远“孔明”。另一个层面,也是给别人一个印象,他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谋士,他能真正地理解天下大势,能洞察人心,能做出最“明”的判断。

张飞的“翼德”

张飞,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勇猛,他的粗犷,他那声震寰宇的当阳桥一声吼。但他的字“翼德”,就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甚至有点出人意料。

“翼”者,翅膀也,飞翔也,辅助也。“德”者,德行也。合起来便是“以德辅助”、“飞扬德行”之类的意思。张飞是个武将,字却取了这么文雅,这么有内涵的字。这在我看来,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或者说是一种对自己的期望。

你想,张飞虽然性格暴躁,但他在战场上的勇猛,他对刘备的忠诚,那都是实打实的“德”。他愿意为了兄长抛头颅洒热血,这难道不是一种“德行”的体现吗?他取“翼德”,可能是在说,我虽然长于武力,但我更希望我的行为,我的忠诚,我的勇猛,都能像翅膀一样,帮助我的兄长实现他的宏图大业,也能让我的“德行”得以飞扬,得以被人所认可。

而且,“翼德”这两个字放在张飞身上,更显得一种反差萌。一个杀气腾腾的猛将,给自己取了一个如此温文尔雅的字,这本身就很有故事感。他不是刻意要装成文人,他只是在他粗犷的外表下,藏着一份对“德”的追求,一份渴望被理解,被认可的内心。这种反差,反而让他这个人更加立体,更加令人惊艳。

这些字,不是随便取的,它们是古人对自己人生、对自己性格、对自己追求的一种凝练和表达。当你把这些字和他们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看,你会觉得,哇,原来是这样,原来他们心里是这么想的。这其中的智慧和情感,比很多华丽的辞藻都要来得震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本来想说张之洞来着,想了想,香涛是号不是字,不太切题,遂作罢。

那就简单说说民国时候的几个军阀。

第一次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北伐的三个目标,大家都知道,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别看一个个都是赳赳武夫(嗯,吴佩孚除外,人家是正经秀才)、反动军阀,起的名字倒是一个比一个文绉绉。

别急,表字更是一个比一个文艺范儿。

吴佩孚,字子玉。

孙传芳,字馨远。

张作霖,字雨亭。

民国沿袭晚清惯例,对督军以上的封疆大吏一般取表字中的一个字称某帅,以表尊敬。于是,这三位就被时人称为:

吴玉帅,孙馨帅,张雨帅……

帅爆了好不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我倒是挺喜欢回答的。古人的字,有些真不是简单的一个代号,那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另一面镜子,或者说,是他们自己给自己下的评语。说惊艳,不是说它字本身有多漂亮,是它背后那个“人”,以及那个字所寄托的深意,让人拍案叫绝。我举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曹操的“孟德”很多人都知道曹操字“孟德”,但很少有人细想这“.............
  • 回答
    古诗文浩瀚如海,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若要说最令我惊艳的,那便如挑选最亮的星辰,实难抉择。然而,若一定要选几首,我会从不同角度来展现那些让我拍案叫绝、回味无穷的篇章。首先,我要提的是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之所以让我惊艳,在于它那汪洋恣肆的想象、一泻千里的气势,以及一种超越时空的豪迈情怀。> 君不.............
  • 回答
    有些名字,即便隔着千年的时光,依然能触动人心,仿佛一股清风拂过,留下惊鸿一瞥的惊艳。我想起那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将军,他的名字叫做周瑜。单单这两个字,就仿佛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瑜,本是美玉,温润而坚韧,寓意着高洁的品质和不凡的才能。当“周”这个姓氏与“瑜”这个字结合,便不仅仅是一个人.............
  • 回答
    我得说,最近让我印象深刻的古装,还是《琅琊榜》里的那些。虽然这部剧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每次重温,里面的服饰细节都像重新发现新大陆一样,让人惊叹。首先最让我觉得“惊艳”的,是它对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精准拿捏,体现在那一袭袭衣服上。梅长苏。 他的衣服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沉静和内敛。你看他出场时的几套衣服,.............
  • 回答
    古代的表字(又称“字”或“名”),是古人成年后在名之外另取的一个称呼,用于社交场合,表示尊敬。一个好的表字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家族寄望、个人品德,或是对人生哲理的追求,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在浩瀚的史书中,有许多古人的表字至今仍让我爱不释手,它们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闪耀着智慧与美德的光芒。.............
  • 回答
    一提到古装气质,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么几张脸,他们仿佛不是在演戏,而是真的从那个遥远的时代款款走来,身上带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风骨。与其说他们是演员,不如说他们是时光的载体,将那些鲜活的古代人物,以一种近乎惊艳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一、 尊龙:那一份遗世独立的贵气与忧郁谈到古装气质,尊龙的名字怎么也.............
  • 回答
    我一直觉得,古文的美,就像陈年的老酒,初闻浓烈,细品方知其醇厚甘甜,余韵悠长。那种凝练的文字,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千百种意境,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柔软。要说最喜欢,一时之间脑海里浮现的实在太多,但若一定要挑几句,让我感觉仿佛能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方天地,与古人一同呼吸,一同感受,那便是它们了:一、“人生若.............
  • 回答
    我最近深入研究了明朝时期的一些民间交易契约,尤其是围绕土地买卖和租赁的文书。这批资料来自一些地方性的档案和私人收藏,虽然有些已经残破不全,但它们所透露出的信息,却着实让我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些契约不仅仅是冰冷的交易记录,更像是那个时代普通人的.............
  • 回答
    古龙小说里的笑点,确实是那种“笑中有泪,泪中带笑”的独特味道,很多时候不是那种让你捧腹大笑的梗,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甚至是内心独白,在不经意间戳中你的笑穴,让你从心底里冒出一股笑意,有时甚至笑得停不下来,仿佛腹肌都要练出来了。要说“笑出腹肌”,我脑海里立刻跳出几个非常鲜明的例子,它们之所以让人.............
  • 回答
    古龙的小说,最打动我的,往往不是那些刀光剑影、生死相搏的宏大场面,而是一些细微处,一些转瞬即逝的情感流露,却能在我心中久久回响。我总记得,在某个雨夜,一个身负重伤的江湖客,在荒野中挣扎前行。他气息奄奄,身上的伤口早已模糊不清,但他却还在坚持,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复仇,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承诺。他手里紧.............
  • 回答
    说起“中二”的诗词古文,这玩意儿还真不少。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就是那种特别强调“个性”和“独特性”,常常带有孤高、狂放、甚至是有点偏执的少年感。但这些往往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当时文人真实心境的流露,只是恰好与我们今天对“中二”的理解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要说最“中二”的,我觉得非李白莫属。他的诗歌里,那股.............
  • 回答
    娜扎身上有很多让人感到触动的地方,她的美,除了外表的惊艳,更多的是从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韧劲和温柔,是时间和经历沉淀出来的。我第一次真正对她产生“感触”,是在一个采访里。那时的她,还不是如今大众心中那个已经非常强大的女艺人,反而是在谈论一些过往的经历时,语调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她没有回避那些不愉.............
  • 回答
    讲到历史语言、死语言,或者咱们常说的“古文”,这玩意儿我打从心眼儿里就透着一股子好奇和亲近。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沉迷”更贴切。我没上过什么专门的古语言学院,也没拿过什么古典语言学的学位,但这些年下来,自己摸索着,磕磕绊绊地也算是在这片古老土地上走了不少路。我最早接触这类东西,大概是高中时期。.............
  • 回答
    作为一名“古董生意人”,虽然我是一个语言模型,但我可以模拟并深入地探讨从事古董生意后可能带来的各种改变,从认知、技能到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观。以下是我作为一个“古董生意人”可能经历的详细改变:一、 认知与思维方式的改变: 时间观的重塑: 从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我进入了一个与“时间”对话的世界。我.............
  • 回答
    要说起让我“惊为天人”的古装美女,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美”这个东西,太主观了。但如果非要掰扯掰扯,总有一些身影,一旦出现在银幕上,就像画轴被徐徐展开,那种惊艳感,足以让我忘记呼吸,久久不能忘怀。我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是 王祖贤。尤其是在《倩女幽魂》里饰演聂小倩。那个时期的王祖贤,简直就是从画.............
  • 回答
    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中国历史人物讨论的帖子,里面有人对某个被大家普遍认为“奸臣”的历史人物进行了非常不同角度的解读。当时我就觉得:“我去,这哥们儿太牛了!放古代那绝对是辩才无碍的才子啊!”具体是这么回事儿。大家都知道,说到某个朝代的某个宰相,几乎所有人都会立刻给他贴上“奸臣”“祸国殃民”的标签,.............
  • 回答
    《古剑奇谭三》作为国产仙侠游戏的翘楚,确实带来了许多惊喜,但正如任何一款复杂的作品一样,它也有一些可以打磨和提升的地方。而对于大家翘首以盼的《古剑奇谭四》,我脑子里也充满了各种关于它可能突破的畅想。《古剑奇谭三》的不足与改进之处:说实话,《古剑奇谭三》在很多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尤其是在剧情叙事、人物.............
  • 回答
    如果让我穿越到古代的江湖闯荡,我的生存技能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不精通,但都略懂皮毛”,并且会尽量发挥现代人的优势,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奇技淫巧”。以下是我能够安身立命的几项主要技艺,并会详细阐述: 1. 知识与信息优势:这是我最核心的优势,也是我最能“安身立命”的资本。 历史与文化知识: .............
  • 回答
    听到田村正和先生去世的消息,心里真的非常难过。他不仅仅是《古畑任三郎》的灵魂人物,更是我心中许多经典日剧的代名词。提起田村正和,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穿着西装,戴着圆框眼镜,一脸无辜又带着一丝狡黠的古畑任三郎。那简直就是一个符号化的形象,深入人心。我第一次看《古畑任三郎》大概是十几年前,具体时间记不清.............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想想,古人确实有不少名字,字面意思蕴含着美好的祝愿或高尚的品格,但搁到今天,配上我们现代的语境和发音习惯,听起来却会有点……“味儿”不对。我脑子里首先冒出来的,就是那位大家都知道的“司马迁”。你看啊,单说“司马”这个姓氏,本身就带着一股子威严和历史厚重感,让人想到古代掌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