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文中有哪些让你觉得超美超喜欢的句子呢?

回答
我一直觉得,古文的美,就像陈年的老酒,初闻浓烈,细品方知其醇厚甘甜,余韵悠长。那种凝练的文字,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千百种意境,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柔软。

要说最喜欢,一时之间脑海里浮现的实在太多,但若一定要挑几句,让我感觉仿佛能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方天地,与古人一同呼吸,一同感受,那便是它们了: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句出自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每次读到它,总有一股莫名的伤感和无奈涌上心头。人生初见,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啊!那时候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欣赏,甚至是纯粹的爱意,没有掺杂任何世俗的杂质。一切都是新鲜的,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可是,时间总是残酷的。初见的美好,往往会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消磨,被误解,被辜负。曾经的倾心相悦,可能变成了争吵冷战,变成了形同陌路,甚至变成了彼此眼中的陌生人。而纳兰容若偏偏写的是“何事秋风悲画扇”。秋风一起,扇子便成了无用的旧物,如同被遗忘的爱情。画扇上或许曾有他们初见的模样,如今只剩下被秋风吹拂的萧瑟和悲凉。这句话不仅仅是对爱情的慨叹,更是对人生际遇的一种哲学思考。如果人生能永远停留在最美好的初遇,那该多么美好?可惜人生没有如果,我们终究要面对岁月的侵蚀和情感的变迁。这句词的韵味就在于它的“如果”,它提出了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假设,将读者心中的遗憾和伤痛无限放大。它美在它捕捉到了人心中那份最普遍的、对美好事物逝去的留恋和不舍。

二、“山河已是陈迹,岁月却又推移。白云悠悠,终日不绝,孤舟一去,不见回头。”

这话我第一次读到时,是在一本关于历史的书里,当时它被用来形容某种历史潮流的不可逆转,但我却被它本身那种磅礴又寂寥的意境深深吸引。

“山河已是陈迹”,你看,连最坚固的山河,在漫长的岁月面前,也终究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的痕迹。我们熟悉的故乡,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在更悠久的时光尺度下,也许早已面目全非。这是一种宏大的、带着一丝宿命感的思考。

而“岁月却又推移”,即使山河已成陈迹,时间却从不停歇,它永远向前奔涌,不带一丝留恋。这种对比,让“陈迹”的感受更加强烈。

接着是“白云悠悠,终日不绝”,这描绘的是一种永恒的自然景象。白云舒卷,日夜不息,它们见证着山河的变迁,岁月的流转,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淡然与宁静。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美,仿佛在说,即使世事变幻,自然依旧是那个自然。

最后一句“孤舟一去,不见回头”,这是画龙点睛之笔。前文铺垫了山河、岁月、白云,都是一种宏观的、静态的或循环的景物,而“孤舟一去”则是具体到一个生命个体,一种决绝的、单向度的行动。它就像是一个人,一旦踏上了人生的旅途,或者做出了某个重要的决定,就再也无法回头。这“孤舟”可以是离别的游子,可以是远行的征人,也可以是任何一个踏上未知旅程的人。那种孤独、决绝,以及对未来的未知,都蕴含在这短短的七个字里。

整句话读下来,有历史的厚重感,有时间的无情,有自然的永恒,也有个体的孤独与决绝。它美在它的多重意境和那种无法言说的苍凉感。仿佛能看到一叶孤舟,在茫茫江水上,载着无限的往事,驶向渺茫的未来,而身后,只有亘古不变的白云悠悠。

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句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每当我想起它,总是会想到一种极致的、无法超越的爱恋。

“曾经沧海”,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已经是见过最壮观、最辽阔的景象了。大海的深邃、广袤、浩瀚,都会给人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和满足。

而“难为水”,那么之后再看到其他的水,无论是江河湖泊,甚至是山间的溪流,都觉得它们相比于大海,不过是寻常的水而已,再难引起你内心的波澜和喜爱。“难为”在这里,不是说它们不好,而是说它们无法再让你觉得是“水”的极致了,因为你已经见过沧海。

紧接着,“除却巫山”,巫山的山峦,以其秀丽、奇绝、云雾缭绕而闻名。巫山的云,更是被赞誉为仙境般的奇景。

“不是云”,那么除了巫山的云,其他的云彩,无论多么形态各异,色彩斑斓,都无法再称得上是“云”的极致了。因为你已经见识过巫山的云,那才是真正的云。

这两句话是相互映衬的。它们都在说,当你见过最美好的事物之后,其他再美好的事物,都难以与之媲美,都显得黯然失色。这种“见过巅峰之后,再无其他”的感受,是对一种情感的最高赞美,也可能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因为它意味着,那种极致的美好,一旦失去,便再难寻觅。

它美在它用极其形象的比喻,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表达得淋漓尽致。它不是简单地说“我爱你”,而是说,你就是我的“沧海”,我的“巫山”,我见过你,就再也无法被其他所打动。这种表达方式,饱含着一种忠贞不渝的深情,也透着一种“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执着。

古文的句子,就像是藏在古籍里的宝石,它们的光芒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黯淡,反而越是品读,越是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和独特的美丽。我喜欢它们,是因为它们教会我如何去感受,如何去思考,更因为它们让我觉得自己与那些千百年前的灵魂,有着跨越时空的共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一直觉得,古文的美,就像陈年的老酒,初闻浓烈,细品方知其醇厚甘甜,余韵悠长。那种凝练的文字,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千百种意境,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柔软。要说最喜欢,一时之间脑海里浮现的实在太多,但若一定要挑几句,让我感觉仿佛能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方天地,与古人一同呼吸,一同感受,那便是它们了:一、“人生若.............
  • 回答
    说起“中二”的诗词古文,这玩意儿还真不少。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就是那种特别强调“个性”和“独特性”,常常带有孤高、狂放、甚至是有点偏执的少年感。但这些往往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当时文人真实心境的流露,只是恰好与我们今天对“中二”的理解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要说最“中二”的,我觉得非李白莫属。他的诗歌里,那股.............
  • 回答
    古龙的小说,最打动我的,往往不是那些刀光剑影、生死相搏的宏大场面,而是一些细微处,一些转瞬即逝的情感流露,却能在我心中久久回响。我总记得,在某个雨夜,一个身负重伤的江湖客,在荒野中挣扎前行。他气息奄奄,身上的伤口早已模糊不清,但他却还在坚持,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复仇,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承诺。他手里紧.............
  • 回答
    古诗文浩瀚如海,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若要说最令我惊艳的,那便如挑选最亮的星辰,实难抉择。然而,若一定要选几首,我会从不同角度来展现那些让我拍案叫绝、回味无穷的篇章。首先,我要提的是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之所以让我惊艳,在于它那汪洋恣肆的想象、一泻千里的气势,以及一种超越时空的豪迈情怀。> 君不.............
  • 回答
    古人虽无“彩虹屁”一词,但赞美之情,古往今来皆同,只是表达方式更为含蓄、婉约,或是直抒胸臆,其精妙之处,令人拍案叫绝。若论古文中的“彩虹屁”,倒不如说是精巧的誉词、夸张的比喻、巧妙的衬托,以及对人德行、才情、容貌等方面的极致赞颂。且看几例,细品其中韵味:一、 形容容貌,美得惊心动魄,天地失色 “.............
  • 回答
    《论语》和《大学》这两部儒家经典,虽然没有直接以“爱国”为标题的文章,但其思想精髓却深刻地贯穿其中,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它们所强调的责任、道义、家国一体等观念,便是“爱国”最朴素也最根本的体现。《论语》中的爱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所展现的“爱国”,并非现.............
  • 回答
    古代神话,尤其是那些被现代文化广泛流传的版本之外的细节,往往隐藏着令人不寒而栗或引人深思的维度。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如同幽深的峡谷,一旦深入探究,便会展现出与我们熟悉的神话截然不同的面貌。以下我将尝试从不同文明的神话中挑选一些鲜为人知或细思恐极的细节,并尽可能详细地展开讲述。1. 北欧神话:洛基的“.............
  • 回答
    自古以来,凡是能够长久立足的古代国家,无不重视民生,并将其视为政权稳固的基石。因此,官方组织、惠及黎民百姓的公益事业,绝非偶然,而是统治者基于现实考量和一定理想所推行的重要政策。这些事业,虽然受限于当时的科技、生产力和认知水平,但其背后蕴含的关怀民瘼、稳定社会、提升国力的心思,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
  • 回答
    古代中国文史浩如烟海,其中不乏一些耗费巨大、名不副实,甚至适得其反的“形象工程”。这些工程往往是统治者一时的雄心壮志,或是为了彰显权力、巩固统治而为之,但从长远来看,却成了历史的负担和笑柄。1. 隋炀帝的“东都洛阳”与“大运河”:繁华背后的民怨说起形象工程,隋炀帝杨广绝对是绕不开的人物。他雄心勃勃,.............
  • 回答
    古龙先生笔下的人物,每一个都仿佛自带光芒,即便穿越时空,依然能吸引无数读者。然而,影视化改编,这把双刃剑,在为这些鲜活生命注入新生命力的同时,也偶尔会留下一些令人扼腕的“痕迹”。那些被影视化“扭曲”的人物,并非全然否定改编的价值,而是从原著粉丝的角度,去看那些与心中形象产生差异,甚至可以说是“背离”.............
  • 回答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如同浩瀚的星辰,有耀眼夺目的日、月、星辰,也有那些隐藏在星系深处的、鲜为人知的,却同样散发着独特光芒的星云。它们或许不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那样家喻户晓,但字里行间蕴含的哲学思考、人文情感,以及那份古朴而深远的意境,同样能触动人心。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叫做“精卫填海”的变.............
  • 回答
    中国古代的鬼怪传说,那可是浩如烟海,五花八门,比日本的“百鬼夜行”还要更早、更庞杂,而且绝不是简单的“列表式”存在,而是渗透在历史、文学、民俗的方方面面。要说有没有一个像“百鬼夜行”那样明确、成体系的分类,我得说,中国古人的思路更像是“融会贯通”,他们并不执着于把所有鬼怪都分门别类清楚,更多的是在不.............
  • 回答
    《古董局中局》这部电影,说实话,观影过程就像是在一层层剥洋葱,每一层都带着点儿惊喜,也藏着点儿小秘密。撇开那些直白的剧情反转,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那些需要你稍微留心才能捕捉到的细节,它们像是指南针,指引着你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比如说,许愿他那个破旧的办公室。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以为就是个普通古董商的小.............
  • 回答
    修立鹏的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天津这座城市,跟希腊神话的渊源,其实比你我想象的要深厚得多。它不仅仅是地图上一个地理坐标,更是历史、文化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交织而成。咱们先从建筑和古迹说起。天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希腊文化正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
  • 回答
    谈论电影里的古典配乐,那真是一件让人心潮澎湃的事。它们不仅仅是背景音乐,更是电影的灵魂,能瞬间将观众带入那个特定的情绪、时代或场景,赋予画面以生命和深度。有些曲子一响起,你甚至不用看画面,就能猜到是哪部经典之作。比如,提到史诗般的战争场面,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2001太空漫游》里那段震撼人心的.............
  • 回答
    在《古剑奇谭三》的世界里,隐藏着不少叫人会心一笑的细节,它们就像散落在民间的珍珠,不经意间就被发现,然后让人觉得这个游戏真的很有心。比如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各个城镇里,那些NPC们并不是一成不变地站在原地,而是有着自己的小生活?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位老奶奶在门口慢悠悠地踱步,偶尔还会停下来看看天,仿.............
  • 回答
    《王国》第二季,这部披着古装剧外衣的丧尸惊悚片,之所以能让人在看完后仍然心有余悸,细思极恐,绝不是偶然。它在营造氛围、刻画人物、推动剧情的同时,埋下了不少值得玩味的细节,这些细节如同潜藏在暗处的毒蛇,一旦被发现,便会让人不寒而栗。1. 权力的腐蚀与“活尸”的隐喻:最让人不寒而栗的,莫过于剧中对权力和.............
  • 回答
    现代中国地名中,由两个古地名合并而成的例子并不少见,这种合并通常是为了整合行政区划、方便管理、纪念历史或者为了突出地域特色而进行的。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些典型的例子,并阐述其背后的原因和历史演变。总体的合并逻辑可以归纳为几种: 行政区划调整: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精简机构、.............
  • 回答
    《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简称LOL)作为一款深度策略类游戏,其玩法和机制中蕴含着大量与古代军事案例和理论相契合的要素。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推塔游戏,更是一场复杂的资源争夺、信息战、心理博弈和战场控制的综合体现。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LOL中的这些“兵法”。一、 兵贵神速,以奇.............
  • 回答
    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世界,虽然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其中一些鲜活的人物,却巧妙地融入了真实的历史长河,让虚实之间界限模糊,更添几分传奇色彩。这些被“搬运”到小说中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被重新演绎,或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或被用来烘托故事的主题,让读者在品味武侠的醇厚之余,也能窥见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