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他们这样对待上海人。
上海话大概是全中国为数不多极度敏感的方言了!
北京有京片子,东三省有大碴子味的东北话,广州香港有广东话,台湾有嗲嗲的台湾腔,苏州有吴侬软语,为何上海话就偏偏那么刺痛某些人的心呢?
特别强调下答主并非上海人或新上海人,亦非吴语系人,严格来说都没有在上海居住过、生活过、工作过,只是间歇性出差、开会、访友、旅游等小逗留过上海,也没有亲戚常住于上海;且本人对任何一个地域、语种、语言都抱有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捧不黑,就题论题,就事论事而已,也恳请各位知友能不偏不倚,文明发言。
答主总结一点,大概是因为上海这个城市整体【记住我是指这个城市整体优秀,而非泛指其他,其他不在此题范畴之内】来说过于优秀了。至于如何优秀,我就不赘述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难得你有一个地方你刺痛了我的神经,我自热很不开心,我势必借此打击你,挖苦你嘲讽你。
打个比方,一个班级里,有个学霸,各方面都很突出,个子高,模样俊,口才也好,关键还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几乎找不到缺点,可是有一天他们发现,学霸居然脚臭,于是大家拼命地黑他,拼命放大脚臭这个点,说什么脚臭误国,脚臭败坏风纪之类,总之上纲上线,仿佛自己就不脚臭一样!【特此声明,此段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其他省市的人难道就不说方言吗?有同乡在一起的时候,飚几句方言很正常的。偶尔聊天中国语中找不到对应的替代词,冲口而出的是方言,相信也是无可厚非的。十几年前,很多上了年纪的上海老阿姨不会讲普通话,或者不分场合的只讲上海话,是极有可能的,也为人所诟病。现在的年轻人(也包括上海的年轻人)会讲方言的越来越少了。就我遇到或者经历而言,上海的年轻人很少会出现那种不分场合动不动就飚上海话的。当然语境很重要,也不能以偏概全。
另一个要提到的必然是优越感这词。我想说的是有多自卑,才会感觉来自对方“优越感”的威胁呢?一个自身素质过硬、有能力的人,一个与人为善、性格好的人,一个凭本事吃饭、不予他人添麻烦的人,我相信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所谓的某种地域歧视,优越感是不存在的。除非你是一个负能量的人,抱怨的人,不自我检视的人。
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对方就是怎么样的人。同理也是。
改变自我才是最好的途径。有阳光普照,才不会觉得阴冷。不是么?
~~~~~~~~~~~~~~~~~~~~~
很开心,第一次这么多赞和评论。
欢迎大家仔细阅读答主全段的文字,平心静气交流,摈弃地域之见,不搞人身攻击,文明发言,君子和而不同,未来宇宙和平,自由发言,答主有空的时候都会认真回复大家的评论!最后附图一张,以示云淡风轻,淡薄物外!
~~~~~~~~~~~~~~~~~~~~~~~~~~~~~~~~~~~~~~~~~~~~~~~~~~~~~~~
点赞突破900了,估计这两天能破1K,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不胜荣幸。
另外感谢大家的支持,批评和指正,比如文中语法的毛病,比喻的欠妥,方言的正确归属等等。再次感谢!合十!
~~~~~~~~~~~~~~~~~~~~~
点赞终于破千了!特别鸣谢点1K赞的亲!
虽然不提倡洋节,还是应景地祝大家圣诞快乐!
~~~~~~~~~~~~~~~~~~~~~
跨年夜于火车更,2020年刚刚到了。
~~~~~~~~~~~~~~~~~~~~~
祝大家新年快乐!
因为这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从小到大和身边人交流的语言,特别是我妈妈辈的,他们一辈子基本都在上海,用上海话和上海人沟通。所以当他们开始说普通话时会别扭,一下子找不到一个词的发音,习惯性用母语来表达,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特别在南方。
然后我想表达下,像他们这样的,平时不讲普通话的人现在都需要说普通话,因为政府、街道这样提倡的,因为我这些小辈这样要求的,因为上海是一个开放性的大都市,我们想努力减少其他同胞的误解和隔阂,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上海如果说上海话会让别人觉得我们排外。
“排外”
全国人民说到上海,总离不开这个字眼,作为一个上海人,真的已经非常敏感了,比如看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说实话,和全国各个较大的城市相比之下,上海还真不算排外的,我们城市开放性估计不如深圳,但是具有足够的包容性,比如语言,像我这一辈基本已经不怎么说上海话了,在外面也会时刻注意和警示,因为仿佛在外地朋友面前用上海话交流就是一种排外的行为。
我们会要求成都人民在成都不说四川话吗?我们会要求东北朋友在家乡不说东北话吗?我们会要求广东朋友在广东不说粤语吗?但是,在上海,会有人这样要求,是的,就是要求,不然的话,就是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
我们在自己的家乡说自己的方言会被指责
我们在自己的城市不能指责那些破坏环境卫生的人
我们不能过度赞美自己的城市
连上海人喜欢追求精致的生活品质都变成全国人民口诛笔伐的一点
今天,借这个问题,借这个回答,我想说,真的希望全国人民同胞对我们可以有一些宽容,公正客观的看待。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说一些事例,表达上海人排外,我想说上海本市人口1500万,常驻人口将近3000万,真的可以凭借一两次的境遇和一二个人去否定一个城市吗?而你们的家乡那一座城市可以做到本市人口和外来人口是1:1的,更别提本市人口里本身就有很大比例的新上海人,这样的城市不能算包容吗?
也会有人说,上海都是外地人建设的,我不否认,而且这些美丽的建设者也获取了相应的报酬,但是成都、西安、青岛、大连、武汉,哪一个城市的城市建设者里没有外来人口,然后我们就可以和这些城市的人说:“你所谓的家其实是大家的家,你的户籍还有其他政策要全开放,不然你就是排外!”可以吗?这公平吗?
每个城市都有一些相对低收入、低素质的人群,这些人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城市,心胸格局也不高,会有排外吗?肯定会有,上海的阿姨大妈多的是,但是这就能代表上海是一座排外的城市吗?扪心自问,大家各自的城市里没有这样的人吗?
我长期在全国出差,有很多各地的朋友,当别人问起我是那里人时,我一般只回答上海,不再多说什么,而我的很多朋友都会滔滔不绝的说他的家乡如何如何好,有哪些美景有哪些美食,这种对于家乡的认可和自豪之情,我也有,但是我不敢轻易表露。
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上海人在上海说普通话时会冷不丁的冒出上海话来”
全国没有类似的问题,作为个上海人我看到,真的感到很心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