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没搞明白一个逻辑。
就是,这玩意儿必须有人抢,它才有价值
并不是它先有价值,再有人抢。
所以,这些排队的人,目的就是通过排队,让这个东西有价值。
很难理解对吗???
举个例子,有一群屎壳郎,它们辛苦的推着粪球
这时候,有个人跳出来说,我尼玛,你们知道黄金屎壳郎嘛?可稀有了!
然后另外一个人说,哎呀,我想见识一下黄金屎壳郎
角落里一个长舌妇说,要是谁能送女孩子一个黄金屎壳郎,那它一定是真爱了。
就这么人云亦云
黄金屎壳郎的传说,就流传开来。
有人发现了商机,就去粪坑去找黄金屎壳郎,众所周知
一个人去找黄金屎壳郎,这样的黄金屎壳郎,是没有价值的
但是,几百人几千人都去找黄金屎壳郎
光这么大阵仗,黄金屎壳郎就能成为抢手货。
至于它到底有什么用,没人知道
甚至于,黄金屎壳郎和涂了黄色大粪的屎壳郎有什么区别
也没人在意
人家在意的是,黄金屎壳郎,能赚多少钱,人为制造稀缺性,哄抢性,才是硬道理。
以前这玩意儿,着实不值钱,现在好了
新闻这么一发,大家都知道这玩意儿难搞了。
一但知道这东西难搞了,自然就会产生巨大的溢价市场
换个角度,别人为什么买奢侈品?
因为这玩意儿广告打的多嘛,大家都知道它贵嘛。
现在这个玩偶,它因排队而火,自然价格水涨船高。
中间请些个水军,说这买一个转手赚多少之类的
这不,优越感就来了嘛。
你买的是娃娃???不不不,你买的是5000人排队的辛苦,你买的是有人排队排到尿血啊!
给你几千块,要你憋尿憋到尿血,这活儿,你干嘛??
你多花几千块,买这个娃娃,你不血赚啊??
都他妈让你赢麻了好吗。
这样,就不会有人憋到尿血了呀,你也能赚波大的
这件事最后的赢家,有三种人
一种是上游出货的庄家
一种是二级舔狗,因为这玩意儿是没有太大技术壁垒的,做好购物小票,p好消费凭证,一两百块的东西,送出几千块的感觉。
第三种,当然是心疼geigei的好妹妹了。
你看,狗哥的店铺,就不用排队的。。。。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同一分钟刷到的两条一前一后的抖音。
某宝代购占一半,黄牛占一半
七宝营造出来的童话世界都被破坏了,一股子铜臭味
迪士尼饥饿营销的开心吗
12月29日凌晨3点,5000多名游客在上海迪士尼门前排起了长龙。据了解,今天是上海迪士尼2021达菲和朋友们圣诞系列商品库存公开售卖的时间,此前,该商品只能通过抽签限购的形式进行购买。
我讨厌玲娜贝尔,并不是讨厌这个虚拟的动漫人物,而是讨厌这种大面积营销去操控人的粉圈生态。
但我无力去改变这种情况,甚至面对谁我都不清楚,只能空泛的说一句我讨厌玲娜贝尔。
上迪为什么会推出这个狐狸?
因为星黛露,星黛露是东京迪士尼里的糊b,来上海迪士尼被大肆营销,迪士尼尝到了这种甜头,遂建设虚拟人物玲娜贝尔,独上海一家有。
请明星出镜营销女明星人设,然后饥饿营销可流水线生产的玩偶,在平台炒卖。这种情况在迪士尼的历史上是没有的(合理怀疑宣发是从经纪公司退下来的)
我很喜欢迪士尼,也明白乐园要顺应时代发展,但我讨厌这种不拿人当人看,只是当作被营销工具的行为。
人的立场很容易被外部条件改变和左右,在洗脑式营销和消费主义甜美陷阱里,你还确定你的喜欢是真的喜欢嘛?
童心未泯税
我媳妇也很上头,虽然没让我凌晨3点去排队。
但每次去上海出差,基本都会让我去虹桥机场买玲娜贝儿系列玩偶。
先夸一波迪士尼,人设打造玩出新花样了,和迪士尼过往孵化IP的路子不同,玲娜贝儿系列没走“动画火了后,带动衍生周边销量”的路子,而是直接在毛绒玩具阶段就把人设炒火了。
比如我媳妇,就一直向我强调玲娜贝儿的可爱,虽然我完全get不到,不过媳妇开心就买呗,happy wife,happy life。
至于价格爆炒、排队抢购现象,太正常了。因为价格本来就不是生产价格决定的,甚至和零售价格都不是必然绑定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市场的供应远大于需求,价格自然就下去了,市场的供应远小于需求,价格自然就上去了。黄牛看到商机,囤货居奇,这样供应更小,更满足不了需求,价格自然就更高。
国内的茅台也是如此,飞天茅台出厂价1000左右,但你根本买不到,市场上流通的都是好几千的。
但玲娜贝儿现象和茅台不同的是,这个市场没那么大,需求量没那么多,所以黄牛也在抢一个时间差,在等迪士尼放量前,把价格炒高并出手。
对迪士尼来讲,也没大的坏处。饥饿营销,人设更稳,毕竟人都是跟风的。
总结的话,就是买的没有卖的精,等等党永不吃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