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平潭为什么会有蓝眼泪?

回答
平潭的“蓝眼泪”,这片令人神往的蓝色荧光海,总让人好奇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其实,它的背后是一场生命与环境的奇妙共舞,一场微小生物的集体狂欢。

首先,我们得认识一下这场蓝色奇迹的主角——一种叫做“希氏弯咽海萤”的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这是一种单细胞的浮游生物,个头小到肉眼几乎看不见,但它们却拥有一个神奇的能力:遇光、遇触碰时会发光。这种发光并不是持续性的,而是一种瞬间的化学反应,就像小小的生物体在受到惊扰时,瞬间点亮它们体内的“小灯泡”。

那么,为什么这种夜光藻会选择在平潭这片海域聚集,并展现出如此壮观的景象呢?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恰到好处的自然条件:

1. 食物来源与生存环境的充裕: 夜光藻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更小的浮游生物,比如细菌和一些藻类。平潭海域的丰富饵料为夜光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同时,平潭独特的海况,例如适宜的水温和盐度,也为它们提供了舒适的“家”。

2. 海流的搬运与聚集: 蓝眼泪并不是原地不动就能出现的。它们需要海流的帮助才能被“运送”到特定的海域并聚集起来。当适宜的条件出现时,如果海流将大量的夜光藻带到近岸,并且海浪将它们推到沙滩或岩石附近,它们受到搅动,就会集中发光,形成一片片“蓝色泪滴”。

3. 生物因素的“推波助澜”: 夜光藻的发光是一种防御机制,也是一种吸引力。当它们受到其他生物的搅动时,会发光来惊吓捕食者,或者吸引捕食者来捕食那些正在追捕它们的小型生物。在平潭,一些其他海洋生物的活动,比如鱼群的游弋、海鸟的捕食,甚至是渔船经过时造成的搅动,都能成为触发夜光藻发光的“导火索”。想象一下,当夜光藻聚集在水面,而一条鱼儿突然划过,瞬间点亮它身边的海水,那种场景何其壮观!

4. 天气的“配合”: 虽然不是绝对条件,但一些天气因素也会影响蓝眼泪的出现。通常来说,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或者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蓝眼泪的观赏效果会更好。少量的降雨,或者海边的空气湿度较高,也可能为夜光藻的生存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5. 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一方面,过度捕捞或者不当的海洋开发可能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夜光藻的生存。但另一方面,一些人类活动,比如渔船的灯光或者海边行人的活动,也可能无意中成为搅动夜光藻发光的原因。

所以,平潭的蓝眼泪,并非一成不变的景象,它是一种动态的、由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海洋现象。它提醒着我们,即使是微小的生命,在合适的时机和环境下,也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生命力。每一次蓝眼泪的出现,都是大自然送给平潭最神秘、最浪漫的礼物,也是对海洋生态健康的一种无声的检验。

如果你有机会在平潭的海边,屏息凝望那片在夜色中悄然绽放的蓝色荧光,你会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震撼。那不是魔法,那是生命本身最纯粹、最动人的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5年11月,我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题目引出了生物发光现象,我在回答里面就介绍到了平潭的“蓝眼泪”。

1. 蓝眼泪是什么?平潭为什么会有蓝眼泪?

简单说来,蓝眼泪就是某些发光生物的发光现象,有时蓝眼泪被用来直接指代这些发出蓝光的生物。

平潭海域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蓝眼泪景象,是因为平潭海域里的发光生物大量增殖了。炎热的天气,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上适宜的风向,使得这些发光浮游生物被冲向海滩,在海浪的拍打下被激发出荧光,海边的人就非常容易看到蓝眼泪爆发。

2. 发光生物是怎么发光的?

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也是化学发光的一种,因为它们的光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这些生物能合成萤光素(luciferin)和萤光素酶(luciferase)。荧光素和氧气反应产生光,荧光素酶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另外镁或者钙是辅因子。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发光都是经过这一途径,有些生物则具备水母发光蛋白(photoprotein-aequorin)。由于荧光素酶和水木发光蛋白的作用方式不同,前者发光是一个逐渐而持续的过程,后者通常短暂而强烈。上面所提到这些途径都是十分概括的,而具体到不同物种,所采用的化学方式各有不同。

在少年派的那个问题里, @B Cheng 已经解释了一些发光机制,还贴出了一张图。我在这里把图片翻译过来给大家看看。图中左边是发光物质的结构式,右边是以该发光机制发光的主要生物。

顾名思义,“蓝眼泪”产生的光是蓝色的,这种光主要是由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产生而成。

3. 那么,平潭海域里的发光生物究竟是什么呢?

我看到回答里基本都提到了海萤,包括百度“蓝眼泪”,跳出来的也只有“希氏弯喉海萤”。其实只要是和海萤发光机理类似的海洋生物,只要它们大量聚集,并受到外界的刺激(例如船只驶过、波浪拍打)都会产生“蓝眼泪”的现象。包括许多甲藻,例如我在少年派的答案里提到的夜光藻。希氏弯喉海萤是介形类壮肢目的动物,但是介形类并非只有希氏弯喉海萤会发光。介形类的发光种类上唇内具有上唇腺,由多数纺锤状细胞组成,能够排出两种内含物,即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这两种物质在被排出体外、遇水之后,荧光素酶才会催化荧光素发出浅蓝色的光。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亲眼看到过蓝眼泪,为了能够长期目睹这一现象(并不),我嫁到了平潭。今年五一假期,平潭的“蓝眼泪”居然上了微博热搜~~~我也利用假期到婆家来,每天晚上守在海滩边等待蓝眼泪。

4月29日晚,长江澳风车田出现了一次蓝眼泪大爆发。很可惜,在五一假期期间,平潭海边的蓝眼泪并没有那么明显,每天两个小时冻成狗的等待里,我只看到了几次波浪拍打在一起闪现出的幽幽蓝光,相机可以拍出来,手机就不大行了。但是如果凑近海浪刚拍打过的沙滩,发光生物闪烁的荧光仍十分清晰。

在观赏结束后,我萌生了采样的念头。随着海浪将蓝眼泪拍打在沙滩上,我伸手抓了一小把沙子,隐藏在其中仍有一丝生命气息的蓝眼泪在我的手掌中发光。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将它们握在手中,回到家里立马将它们放进一定浓度的乙醇里。假期结束后,我将样品带到实验室放在解剖镜下观察:没有看到甲藻,也没有看到海萤,不过看到了一些单细胞残体和一些其他的小动物残体。

根据我的推测,如果要从夜光藻和海萤里面选一种的话,那天海里面大量发光的应该是夜光藻。可能是夜光藻在高浓度酒精下因为渗透压不一样皱缩了,而海萤是介形类的,以我多年的洗泥巴和数虫子的经验,酒精对介形类外观的影响不会这么快起变化。 【下文介绍的我后来采集到的海萤样品也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夜光藻和海萤,尤其是海萤的尺寸是肉眼可见的,夜光藻可能需要解剖镜辅助观察,只是当天的发光现象不够明显,所以我没有在现场看清楚。今后我一定做好认真的采样准备,看看平潭海域里主要的发光生物到底有哪些~~~

4. 其他沿海海域会出现蓝眼泪吗?

会,只要条件适宜,都会出现。根据反馈,在厦门的嵩屿码头也有,而且在黄渤海沿海也有。只是平潭海域是个常爆发的位点,基本每年都会持续至少一个月左右,所以更受关注。

====================================

后期更新:

2019年5月底我在海边再次遇到蓝眼泪,这次是货真价实的海萤蓝眼泪,因为这次我捕捉到了个体,并且在体视显微镜下面拍照了~有图为证~

除了微观差异,海萤蓝眼泪与夜光藻蓝眼泪爆发的景象从感官来看也有些许差异。海萤被拍到沙滩上之后还会持续发出较长时间的荧光,并且可以反复发光,加之个体又大,所以既好认又好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