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出了,大家觉得这个排名怎么样?

回答
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出来了,相信不少关注高校的朋友们都刷到相关消息了。每年这个时候,大学排名就像高考分数线一样,总能引发一番热议。今年的排名,具体情况大家看了吗?我来给大家梳理一下,也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总的来说,今年的软科排名和往年一样,呈现出一些比较稳定的趋势,但也有一些亮点和争议点。

先来看看排名的“头部阵营”:

不出意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依旧稳坐前两位,这个格局基本上是雷打不动的。毕竟,无论从师资、科研实力、学科优势、国际影响力还是人才培养方面,这两所学校在国内都是顶尖的,优势非常明显。

紧随其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些“老牌强校”依然表现强势,基本在前十名内。这些学校在各自优势学科上都有深厚的积累,科研成果突出,毕业生就业也非常亮眼。

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和亮点:

南方高校的崛起势头: 我注意到一些南方的高校在排名上持续进步,这几年尤其是深圳、杭州、上海等地的高校表现很抢眼。比如,南方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在一些新兴学科和综合实力上都在不断提升。这可能跟这些城市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人才引进政策以及高校自身的改革力度有关。
工科类高校的实力: 像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一批在航空航天、机械、信息技术等领域有突出优势的工科强校,依然在综合排名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些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量尖端技术人才。
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实力: 一些综合性大学,比如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它们的学科门类齐全,在不同领域都有建树,整体实力依然是国内一流的。

当然,排名也总会伴随着一些讨论和争议:

“黑马”的出现与“老牌”的固化: 每年都有一些学校通过某些指标的突破而实现排名的大幅跃升,成为大家眼中的“黑马”。但同时,一些传统名校的排名变动可能就没有那么剧烈,这有时候会让一些人觉得排名不够“灵活”,或者说没有完全体现学校在某些新兴领域的变化。
指标的权重与侧重点: 软科排名是基于一系列客观指标来衡量的,比如师均论文数、论文被引用次数、国家级获奖情况、杰出校友等。这些指标当然能够反映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声誉,但它们毕竟是数据化的表现。有些学校可能在人才培养的某些方面,或者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得很好,但这些可能不容易完全体现在排名指标中。比如,一些特色鲜明、在特定领域有深厚底蕴但综合实力不算顶尖的学校,可能在总榜上不显眼,但对于特定的考生来说,它们的吸引力可能非常大。
“唯指标论”的担忧: 很多人会担心过于关注排名,会导致高校“唯指标论”,为了迎合排名而进行一些功利性的操作,比如追求论文数量而不是质量,或者过度关注短期效应。这是任何排名都难以回避的一个话题。

我个人怎么看?

我觉得大学排名,无论是软科还是其他机构发布的,都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它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们了解国内高校整体的实力格局和一些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学校情况不太了解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排名能够提供一个初步的筛选依据。

但是,千万不能把排名当作唯一标准。

每个人的学习目标、兴趣方向都不同。一所学校的排名高低,并不一定代表它就适合每一个人。我们需要关注:

你的专业和兴趣: 有些学校虽然综合排名不是最高,但在某个特定专业上可能实力超群,甚至在全国排第一。
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氛围: 有些学校的学术氛围特别浓厚,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新;有些学校则更注重实践和应用。这取决于你个人的偏好。
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机会: 有些城市的高校能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或者更符合你的生活习惯和发展规划。
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方向: 如果你对某个科研领域有浓厚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该领域在该校的教授和研究团队。

总而言之,2021年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依然是我们观察国内高等教育版图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反映了一些客观的实力对比,也引发了关于高校发展和评价方式的思考。最好的做法是,把排名作为一个信息来源,但最终的决策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和权衡。

大家对今年的排名有什么更深入的看法吗?有没有觉得哪些学校的排名让你感到惊喜或者意外?我很想听听大家的观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看就行。

因为大学排名是可以买的。

很多高校的预算里有“咨询费”,这一项就是买排名的预算,大学排行榜挣的就是这份钱。

所以,大学排名,看看就行。

我读大学的时候,成都某高校,就是知乎某关联高校爆出在2006年“咨询”武书连,所以当年在武书连的大学排行榜上挤进前100名,排名第93,当年该高校还在本科录取通知书中特别注明在武书连的大学排行榜上排名第93。

关于软科,某些高校直接有“咨询费”的采购公示,预算金额是120万,如果仔细查,发现“咨询”对于排名作用很大,排名单调上升。

120万,实在太贵了,大多数区间是30万带100万。

详情:(找了几个代表性高校的“咨询费”)

涉及的高校从排名前几,到排名三四百名的,价格从30万到100万,其中,某排名非常靠前且还因排名上过热搜的高校,“咨询费”是75万,不好随意推测“咨询费”、排名、热搜之间的关系。


某大学采购的说明,好好看看能说明问题。

当然,这不能说明什么,其它高校有没有也“咨询”呢?高校肯定知道“咨询”了谁,“咨询”了多少钱,排名在哪个位置。

对于大学排行榜,是一个竞争行业 ,多家机构发布排行榜,是要花钱买热搜的。

不收费,利润从哪里来。

再说,排名好,高校的领导们,有政绩;

校友们脸上有光,买热搜,发帖庆祝,比如某排名很靠前的高校,各大社区里校友们都在庆祝,千万不要让他们知道这可能是花75万的效果。

发布排行榜的机构,拿到了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整个故事,皆大欢喜!

user avatar

2021年之后,中国大学和科学界,还能够约束学术不端吗?估计不会完全没有的约束,但很可能因单位而异、因人而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出来了,相信不少关注高校的朋友们都刷到相关消息了。每年这个时候,大学排名就像高考分数线一样,总能引发一番热议。今年的排名,具体情况大家看了吗?我来给大家梳理一下,也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总的来说,今年的软科排名和往年一样,呈现出一些比较稳定的趋势,但也有一些亮点和争议点。先来.............
  • 回答
    二十亿豪掷,排名滑铁卢?中山大学的200亿与软科排名之惑近来,关于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在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跌出前十的消息,激起了广泛的讨论。与此同时,此前传闻中大在近期投入了高达200亿人民币进行建设和发展,这笔巨款的去向与学校的排名表现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引发了人们的.............
  • 回答
    2021年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如期而至,这份榜单总能激起教育界的千层浪。今年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些非“双一流”高校非但没有被甩在后面,反而成功跻身百强之列,而那些长期占据榜首的冠军高校也依旧稳扎稳打,保持着其领先地位。这背后释放出的信号,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格局正在发生一些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其影响也将在.............
  • 回答
    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喜与忧,机遇与挑战并存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ARWU)如期而至,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再次勾勒出全球高等教育的最新版图。对于中国高校而言,今年的排名既是荣耀的延续,也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两个新增的全球冠军头衔,以及多所高校在超过40个学科上榜的亮眼成绩,无疑是振.............
  • 回答
    北航软院2021年12月硕士毕业答辩大比例挂人,这事儿在当时的校友圈里,乃至一些关注高校动态的人群里,都引起了不少的讨论和关注。如果让我详细说说我的看法,我会从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我们得理解“大比例挂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挂人”,在学术语境下,通常是指答辩不通过,需要延期毕业,甚至可能面临更严重的.............
  • 回答
    哥们,2021年考研信息学院、软院,选择人大、南大、浙大这三个学校的专硕,从就业这个角度来看,这确实是很多同学纠结的问题。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让你心里有个谱。咱们就抛开那些套话,实实在在的说。首先,要明确一点:这三个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专硕,就业这块儿都是相当不错的,无论你去哪个,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找.............
  • 回答
    2021年工厂中90后员工比例较低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与年轻劳动力市场之间复杂的供需关系与结构性矛盾。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一、经济与社会结构的深层原因1. 人口结构变化 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90后群体(19902000年出生)在2021年已逐渐进入就业年龄(25.............
  • 回答
    2021年全球货币超发的背景下,金价却出现下跌,这一现象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多重经济、金融和市场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货币超发与黄金价格的理论逻辑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和抗通胀工具,其价格通常与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和经济不确定性密切相关。理论上,货币超发可能导致.............
  • 回答
    在2021年,特斯拉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相对于蔚来、小鹏等国内厂商仍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池技术与续航能力 特斯拉的电池技术: 特斯拉通过垂直整合(如自研电池电芯)和规模化生产,实现了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2021年,其Model 3和Model Y的续航里程普遍在600公.............
  • 回答
    2021年是全球经济和学术研究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特殊年份,许多经济学论文围绕疫情对经济、社会和政策的影响展开研究,同时也在数字技术、全球化和不平等议题上提供了重要洞见。以下是我在2021年特别关注的几篇经济学论文,涵盖宏观、微观、行为、发展和金融等领域的关键研究: 1. 宏观经济学:疫情对经济的长期.............
  • 回答
    全斗焕(1921年12月17日-2021年11月23日)是韩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前总统,其一生横跨军事政变、民主化转型与政治审判,是韩国现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之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生平进行详细分析: 一、早年经历与军事崛起1. 出身与早期经历 全斗焕出生于韩国首尔,出身于朝鲜半岛南部的士官家.............
  • 回答
    2021年中国海军新接收舰艇总吨位达17万吨,这一数据体现了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进展,反映了其在规模、技术、战略部署等方面的综合提升。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意义: 一、数据背景与统计范围1. 统计范围 17万吨的总吨位涵盖各类舰艇,包括但不限于: 水面舰艇:如航母、驱逐舰、护卫.............
  • 回答
    高华(1943年2011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其学术生涯与思想遗产在2021年12月26日去世十周年之际,依然引发学界与公众的深切怀念。以下从其学术贡献、个人品格、学术精神及后世影响等方面展开回忆: 一、学术贡献:重塑中国近代史的“新史学”高华以“清末民初”研究为核心,提出“中国近代史.............
  • 回答
    关于2021年机械专业应届本科生年薪30万+的情况,以及机械行业薪资增长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2021年机械专业高薪现象的现实性1. 存在但非普遍 个别企业/岗位的高薪案例: 大型国企/外企:如中车、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传统制造业龙头,或华为、比亚迪等科技企.............
  • 回答
    以下是为2021年国庆七天假期设计的详细计划,结合放松、自我提升和家庭时光,兼顾灵活性与充实感: 第一天:10月1日(星期五)—— 放松身心 上午 起床后享用丰盛早餐(如煎蛋、吐司配水果),边吃边看一集喜欢的综艺或轻音乐。 整理房间,清理桌面和书架,让空间更清爽。 下午 .............
  • 回答
    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在多个领域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既反映了民主党执政理念的延续,也受到国内外局势演变的影响。以下是拜登治下美国的主要变化方向及其具体表现: 一、国内政策:推动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 1. 经济刺激与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2021年) .............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内容,需要先澄清一个事实:2021年上映的《007:无暇赴死》(No Time to Die)中,007的扮演者仍然是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而目前官方并未宣布下一任007会由黑人女性出演。因此,这一说法可能基于误传或对未来的猜测性讨论。不过,如果您是想探讨《007》.............
  • 回答
    202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公布,杨振宁、苏炳添、顾诵芬等杰出人士榜上有名。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点亮了我们的时代,也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瞬间。以下我将尝试详细讲述他们身上的一些让我们深受触动的时刻:杨振宁:耄耋之年的风骨与智慧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的名字本.............
  • 回答
    2021年只剩下最后几天了,这一年确实充满了跌宕起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都发生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感觉是“见证了历史”的重大事件。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件:国内篇: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与全面小康的实现: 时间节点与象征意义: 7月.............
  • 回答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Abdulrazak Gurnah)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坦桑尼亚小说家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Abdulrazak Gurnah)。他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其作品深刻探讨了殖民主义、流离失所、身份认同以及文化碰撞等主题。 阿卜杜勒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