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真的是每家公司都有政治斗争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职场中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困惑。要说“每家”公司都有政治斗争,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但如果把“政治斗争”理解得宽泛一些,比如为了资源、关注度、晋升机会而产生的各种博弈,那绝大多数公司里,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咱们先别急着说绝对,先来想想,为什么很多公司里,即便初衷是为了高效协同,最终也会演变成某种程度的“政治”?

人是根本,人的需求是驱动力。 公司的本质是一群人为了共同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工作,而每个人来到公司,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有自己的个人目标:想要获得认可、升职加薪、学到东西、在行业内建立声望,甚至仅仅是为了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当这些个人需求和公司的资源分配(比如项目机会、预算、晋升名额)发生重叠,并且资源又是有限的时候,博弈就很难避免了。

信息不对称是温床。 为什么有些人在公司里混得风生水起,有些人却总是默默无闻?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能力上的绝对差距,而是信息流通的不对等。了解更多信息的人,更容易把握机会,也更容易影响决策。而信息不流通,自然会滋生猜疑和不信任,这时候,有些人就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为自己谋取优势,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手段。

组织结构和文化是催化剂。

层级分明但沟通不畅的结构: 很多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层级很多。每一层级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汇报关系。如果信息在层级之间传递不畅,或者被“加工”过,那么不同部门、不同团队之间的矛盾就容易激化。为了在汇报时显得更突出,有些人会夸大自己部门的贡献,淡化别人的功劳,或者把责任推给别人。
缺乏清晰透明的评估和晋升机制: 当公司没有一套让所有人信服的、公平透明的绩效评估和晋升标准时,人们就更容易诉诸于“关系”或者“表现”。“会做人”可能比“会做事”更能获得晋升机会,这就会鼓励人们投入精力去搞“关系”,去制造有利的“形象”,这就是政治斗争的土壤。
企业文化偏向“狼性”或“个人英雄主义”: 有些公司推崇“个人主义”,鼓励员工去争取和表现,虽然出发点是为了激发活力,但如果边界模糊,就很容易演变成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团队利益,为了个人晋升而压制他人。

具体会有哪些表现呢?咱们细化一下:

1. 资源争夺战: 这是最常见的。比如,一个新项目下来,几个部门都想争取,因为这个项目意味着更多的预算、更多的人员支持、更高的可见度,也就更容易出成绩,甚至影响到年终奖和晋升。这时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可能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争取”,包括向上级展示自己部门的优势、说服关键人物、甚至贬低其他部门的能力。
2. 信息“过滤”与“包装”: 向上汇报时,你会发现有些人总是把问题说得更严重,以便获得更多支持;或者把自己的功劳放大,把风险推给别人。向下传达信息时,也可能只传递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或者隐藏一些不利的消息。这背后都是为了在领导那里留下更好的印象,或者规避责任。
3. 站队与派系形成: 在一些公司,尤其是权力中心比较明显的地方,你会看到不同小团体或者派系。加入哪个派系,取决于你和谁关系好,或者你认为哪个派系更能代表你的利益。派系之间可能为了争夺资源、话语权而明争暗斗,甚至影响公司的决策方向。
4. “甩锅”与“抢功”: 当项目出现问题时,有人会想方设法撇清关系,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尤其是在评估结果和奖金发放前。反之,当项目成功时,总有一些人会跳出来,把自己摆在核心位置,仿佛没有他们就没有成功一样。
5. 人际关系与情感操纵: 有些时候,政治斗争并非完全基于理性分析,更多的是基于人际关系。谁和领导关系好,谁就能获得更多机会。谁能讨好关键人物,谁就能在公司里走得更顺。这其中可能涉及到逢迎、讨好,甚至是一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手段。
6. 规则的模糊与变通: 当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存在模糊地带时,就给了“政治家”们发挥的空间。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模糊性来为自己谋利,或者设置障碍来阻碍他人。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政治斗争”不激烈,或者完全没有“政治斗争”的公司了?

我倾向于认为,百分之百没有政治斗争的公司是非常罕见的。但政治斗争的“烈度”和“形式”会有很大差异。

初创公司或小型团队: 在早期阶段,大家目标一致,人少事杂,更倾向于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共同努力。这时候政治斗争可能不明显,或者说更多是以“怎么把事情做成”为导向的讨论,而非纯粹的权力斗争。但一旦公司规模扩大,或者出现资源瓶颈,情况就可能改变。
注重透明和公平的公司: 一些公司非常重视建立清晰的绩效评估体系、透明的晋升机制和开放的沟通渠道。当信息相对公开,个人表现能够被公平衡量时,人们的精力会更多地放在提升自身能力和贡献上,而不是花在搞关系或者勾心斗角上。
高度信任和协作的文化: 当公司内部建立起高度的信任感,大家愿意分享信息,互相支持时,政治斗争的空间也会被大大压缩。员工更关注共同目标,而不是个人得失。

我的个人体会是:

与其说“每家公司都有”,不如说“大多数公司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同形式的政治博弈”。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和应对。

理解“为什么会有”: 认识到这是人性、组织结构和资源分配的必然产物,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而不是过度抱怨或陷入其中。
区分“良性”与“恶性”: 有时候,健康的竞争和为了改进工作而进行的讨论,也是一种“政治”,但它是为了整体进步的。恶性的政治斗争,则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他人和公司利益。我们需要识别并规避后者。
保持自身原则: 无论环境如何,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核心原则是最重要的。专注于把工作做好,用实力说话,同时也要学会必要的沟通和协作。

所以,与其问“是不是”,不如问“如何面对”。在职场中,多少都会遇到一些让人不舒服的博弈,但保持清醒的头脑,专注于你能控制的事情,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要懂得与人合作,这才是更有效的生存之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的,都有,只是有的公司斗争的少,有的公司斗争的多。

找我解决职场问题的人比较多,就我知道像华为阿里腾讯百度海康四大银行这些公司都存在政治斗争,无一幸免,所以要进大公司,政治斗争这门学问得了解,最起码能保护自己。

政治斗争为什么存在?这还得从利益阶层说起,比如大到一个国家,国家为什么会存在?主要是因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需求,会因为利益有限而发生冲突,需要国家这个组织出面来扭转,否则只能靠武力来解决了。

小到一家公司也是这样的道理,公司利益有限,大家都想要,所以才会分派系,开始站队,这是无法避免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