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全国每年 210 万儿童死于装修」是真的么?

回答
“全国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装修”这个说法,乍一听确实令人触目惊心,但经过一番了解,这很可能是一个被广泛传播但缺乏科学依据的数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说法?

这种说法的出现,很可能与室内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息息相关。新装修的房屋,确实可能存在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甲醛、苯、TVOC等,这些物质长期吸入,尤其是对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来说,是有潜在危害的。轻则引起咳嗽、头晕、皮肤过敏等症状,重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所以,人们对装修污染的担忧是真实存在的,而“210万”这个具体的数字,很可能是通过一些不严谨的推算、夸大宣传,或者是一些特定调查结果的片面引用而形成的。例如,可能有人将“因装修引起的各种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死亡)”的总数,或者将“与室内空气污染相关的各种呼吸道疾病、过敏等”的患病人群,然后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放大,最终得出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

科学的视角是怎样的?

从科学统计和公共卫生数据的角度来看,“全国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装修”这个数字,是极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死亡原因的统计: 各国政府和权威卫生组织都会对人口死亡原因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类。比如,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通常包括:先天性疾病、围产期并发症、意外伤害(如溺水、交通事故、跌落等)、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腹泻等)、营养不良、癌症等。如果“装修”或“室内空气污染”是导致儿童死亡的独立且主要的因素,那么它应该在这些官方的死亡原因分类中占据显著位置。但事实上,我们从未在任何权威的死亡原因报告中看到“装修”被列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2. 因果关系的界定: 即使有儿童因为接触到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而出现健康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最终归结为“死亡”,那么这个“死亡”是否能直接且唯一地归因于“装修”是需要非常严谨科学的医学和流行病学证据的。很多时候,健康问题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包括遗传、生活环境、饮食、早期暴露、以及儿童自身的免疫状况等等。将死亡原因简单粗暴地归结为“装修”,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

3. 缺乏可靠的数据来源: 任何一个如此庞大的数字,都应该有严谨的调查、抽样、统计和分析作为支撑。这个“210万”的说法,很难找到一个可信的、出自官方统计机构或权威科研机构的原始数据来源。很多时候,这种数字是来自一些营销机构、不负责任的媒体,或者是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制造恐慌,推销某种“净化”产品或服务,或者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

4. 科学研究的关注点: 科学界确实在研究室内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且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更多的是关注长期接触高浓度有害物质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增加,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甚至一些儿童白血病的风险概率增加。这些研究通常是以“风险百分比增加”或者“每多少人中会有多少人出现某种健康问题”的形式呈现,而不是直接给出“每年有多少人死于”的绝对数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装修和儿童健康?

尽管“210万”是一个不真实的数字,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装修对儿童健康潜在的影响。正确面对这件事的态度应该是:

认识到风险的存在: 新装修的房屋确实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对儿童的健康存在潜在风险。
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
选择环保材料: 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建材、家具和装修辅料。查看产品的环保认证标识,比如十环认证等。
加强通风: 装修完成后,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长时间开窗通风,加速有害物质的挥发。
延长入住时间: 最好在新装修的房屋中通风一段时间后再入住,尤其是家中有小孩、孕妇或老人时。
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在入住前,可以考虑请专业的检测机构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了解甲醛、苯等主要污染物的含量。
使用空气净化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带有HEPA滤网和活性炭滤网的空气净化器,辅助净化室内空气。
关注身体反应: 如果儿童在入住新装修的房屋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皮肤瘙痒、过敏、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装修的情况。

总结来说,“全国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装修”是一个非常夸张且不真实的数字,它脱离了科学的统计和现实的依据。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装修污染的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儿童的健康,而不是被这种耸人听闻的数字所误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新闻是假新闻

但是现在装修确实很多都是在布置有毒物品

家庭装修,还是健康高于美观的原则。

现在的装修材料很多,有污染的多,没污染的少。各种家具、陈列也是如此。

不要指望活性炭、光触媒或者什么吸收甲醛的材料能帮你多少忙,污染物进家容易,出去就难了。不环保的材料散发10年-15年,你准备怎么吸收?

怎么环保装修以前回答过,稍微补充下。


以前没钱大家不装修的时候,是没有现在这些装修病的。

装修前要有一个思路,所有的装修都是给屋里塞污染,尽可能的少一点,健康比美观重要。

家庭污染最大的是各种家具,橱柜,然后是墙面,地面。要从第一步开始就防范。

少塞东西,以后活性炭吸收也好,通风也好,才能快点挥发。


最大的污染之一是墙面,摸腻子刷墙的时候,施工往往给你刷一大桶胶水,封在腻子里面好几年,慢慢适放甲醛。801、901胶水一用就一桶两桶,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施工的民工按照习惯就给用了。

解决办法,多花钱用耐水腻子,用墙锢。不要普通腻子,坚决不让加801胶水。

其实也多花不了几个钱,你家房子有多大?


贴瓷砖的时候有工人为了牢固,也在水泥里面加胶水。有专门的瓷砖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或者只用水泥,或者加点瓷砖胶。


油漆用好点的,乳胶漆虽然品质差异很大,但是过去一两周就能挥发的差不多。所以不算主要污染源。非常优质的乳胶漆标准高的吓人,但是价格昂贵,一斤乳胶漆等于两斤牛肉,有经济实力的可以考虑。



污染之二是地板,所有符合环保要求的复合地板,多层实木复合地板都是常温下测的,是在新地板密封良好的情况下测的,里面都是胶水压起来的,本身非常不环保,靠四周的密封来达到释放标准。实际实用一磨损破了密封层,地暖或者暖气或者太阳暴晒,都会增加释放量。


解决方案,实木地板,地砖。最便宜的实木地板不过100多元一平方,稍微好点的300元也就够了。环保角度还有不用油漆的素板(油漆其实污染很小,因为上油漆后挥发快),有些地板需要木蜡油。素板的玉檀香是不需要的,不过玉檀香地板不便宜。

污染三,橱柜

橱柜一般是板式的,因为橱柜用的板多,密度板污染很大。

解决办法,选择污染少点的板。市面上集成板材有指接板,多层实木(胶合板),大芯板(马六甲板),密度板(刨花板)。

优先指接板,其次大芯板,多层实木,尽可能不用刨花板(密度板、实木颗粒板都是马甲)。指接板用胶水量是最小的。


指接板是小块木头拼起来的,胶水只在接缝处,胶水最小。


大芯板多了两层贴面的板,胶水多一点。


多层实木是一层层板用胶水粘起来,更多一些。薄的三合板就三层,多层就多了


密度板是胶水和刨花、木粉、木屑、秸秆甚至椰子壳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压起来,然后上下贴面。也是要靠密封(密度板是必须封边的)才能达到污染释放标准,这还是合格产品。


而且随着温度、破损、日晒,污染会加速释放。不合格的产品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家庭主要污染源。


污染四,家具

还是板材污染的问题,但是家具有更好的选择。实木家具最便宜的松木其实没有几个钱,一般档次橡木(中国叫柞木)也贵不到哪去

要结实,有不锈钢,玻璃,人造大理石。


家具的主要污染来自于密度板,实木家具很贵的会用拼板,一般会用指接板,污染都不大。而板式家具即使最贵的,也不过用了合格的密度板,合格的密度板到了一定环境也会成为污染源。


不合格就更不用说了。有钱不注重环保(好木头要砍百年的树)上好一点的实木,不要怕裂,加湿器和空调可以解决问题。没钱的、注意环保的有白松(红松是另外一个价格的东西)和一些速生木材。


要样子要外观,有不锈钢,人造大理石,钢化玻璃,铝合金甚至塑料


要防潮,有PVC的浴室家具,不用和密度板过不去。

软家具还是有些污染的,但是注意下品牌不要太劣质的,很快就挥发完了。

污染五,门、踢脚线

简单说,要实木的。

环保装修在没有软家具的情况下,不用活性炭吸附,装修完了一周住进去就没有任何问题,甲醛测试没有任何问题。

user avatar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表6.1

我国2009.11.1-2010.10.31的一年间,0岁儿童死亡60217人,1-4岁儿童死亡39591人,总计不到10万。加上5-14岁的,不到15万。很显然每年210万的数字属于扯淡,钟南山不知道是被谁坑了。

为什么我很笃定不是「报道出现了偏差」呢?因为这东西2003年时就有了:

新华社。

而一个至少13岁的谣言还没死亡,也是挺让人诧异的。

这次带节奏的首先是广州日报(

微博头条文章

APP文章

),多家媒体转发扩散,显然又是没记住「你再帮他说一遍,等于你也有责任」这句教导。不过平心而论,我估计无论是发稿的新闻工作者还是微博上转发的自媒体/吃瓜群众,恐怕没几个人有这个敏感度。

而我知道这条新闻,是妹子问我这是不是有啥问题……作为一个在这事儿上跑的不快的记者,至少得站的高一点。

辟谣稿在审,尽快发出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