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宣扬纳粹和军国主义的人是什么心理?

回答
那些宣扬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人,他们的心理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并非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概括。这背后往往交织着深刻的历史、社会、经济以及个体层面的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

一、对历史的扭曲与怀旧

首先,这些人常常对历史抱有一种扭曲的看法。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美化过去,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国家辉煌的时期,比如德意志帝国时期或日本的军国主义时代。他们会选择性地记住那些胜利、扩张和民族自豪感的时刻,而刻意忽略或淡化战争带来的苦难、侵略行为以及人权践踏。这种“怀旧”并非对真实历史的追溯,而是一种对理想化、被篡改的过去的渴望,他们认为过去的那个强大、统一、有秩序的国家才是他们想要的。

他们可能会通过以下方式来表达这种心理:

重塑历史叙事: 质疑主流历史解释,例如声称犹太人在二战中的遭遇被夸大,或者日本在亚洲的侵略行为是出于“自卫”或“解放”的需要。他们会寻找“另类”的历史学家或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些证据已经被学界广泛证伪。
对战败的怨恨与不甘: 对于德国的凡尔赛条约和日本的战败,他们可能怀有深深的怨恨和不甘。他们认为国家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和羞辱,急切地希望“洗刷耻辱”,恢复失去的“尊严”。这种情绪很容易被煽动,成为其宣扬极端思想的土壤。
对“伟大领袖”的崇拜: 希特勒或昭和天皇等人物在他们眼中并非罪犯,而是能够带领国家走向辉煌的伟大领袖。他们会描绘这些人物的“远见卓识”和“铁腕手段”,将其视为国家复兴的希望所在。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群体归属感

在现代社会快速变迁、全球化冲击的背景下,很多人会感到迷失和焦虑,尤其是当他们觉得自己在社会变革中被边缘化或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时。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所宣扬的强烈的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恰好能填补这种身份认同的真空。

寻找“纯粹”的身份: 纳粹主义强调“雅利安人种”的优越性,军国主义则强调“大和民族”的独特性和使命感。这些思想提供了一种简单粗暴的身份界定方式——将自己归入一个被认为是优越、强大、团结的群体,同时将其他群体视为“他者”或“敌人”。这种“我们”与“他们”的划分,能极大地增强个体的归属感和优越感,缓解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对“秩序”的渴望: 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都曾强调铁腕统治和严格的社会秩序。在个人感到生活混乱无序、社会规则失效时,他们会怀念那种等级分明、一切都井然有序的社会。这种对“秩序”的渴望,使得他们容易接受集权和压制个人自由的理论。
集体荣誉感: 当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挫败、无力时,他们会将个人价值与集体的荣誉联系起来。通过拥护一个强大的国家,参与到一种“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中,他们可以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成就感和价值感,即使这种成就感是虚幻的。

三、对“软弱”的厌恶与对力量的崇拜

这两种意识形态都带有强烈的攻击性和排他性,它们崇拜力量、暴力和征服,并鄙视一切被视为“软弱”、“堕落”或“腐朽”的特质。

崇拜强者逻辑: 他们的思维模式常常是“适者生存”、“弱者淘汰”。他们认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就应该征服弱小的国家,一个强大的人就应该压倒弱小的人。这种残酷的生存法则,被他们套用到国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中。
对多元化的排斥: 任何与主流民族、文化、思想不符的元素,在他们看来都是对国家肌体的“侵蚀”和“污染”。因此,他们会强烈排斥多元文化、少数民族、异见人士,甚至是一些被他们认为是“腐朽的”现代价值观,例如个人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他们认为这些东西会削弱民族的力量。
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他们的认知中,冲突和战争是解决问题的常态和必要手段。和平、谈判和妥协被视为懦弱的表现。他们可能会欣赏军事力量的展示,并对暴力行为产生一种病态的迷恋。

四、经济挫败与社会不公的替罪羊机制

在经济不景气、社会矛盾尖锐的时期,人们容易产生不满和怨恨,并寻找替罪羊来发泄。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宣传常常善于利用这一点。

煽动对特定群体的仇恨: 纳粹将犹太人定为德国经济问题的根源,而军国主义则常常将西方国家或亚洲的邻国描绘成阻碍日本发展的敌人。通过制造一个“外部敌人”或“内部叛徒”,他们能够将民众的不满情绪导向特定的群体,从而转移对政府政策失误或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关注。
承诺解决一切问题的“强硬手段”: 他们会声称只有通过强硬的民族主义政策、军事扩张和排除异己,才能解决经济困境和恢复国家往日的荣光。这种承诺,对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无助和绝望的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五、心理防御机制与认知失调

有时候,宣扬这些思想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以应对内心的冲突和痛苦。

合理化暴力行为: 如果个体曾经参与过暴力事件,或者有暴力倾向,他们可能会通过宣扬纳粹或军国主义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是为了“正义”或“民族利益”而行动。
逃避现实的压力: 对于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感到自卑或无力的人,投身于一个宏大的、极端的意识形态可以让他们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获得一种虚假的意义感和力量感。
认知失调的处理: 当一个人的行为与主流价值观相悖时,会产生认知失调。为了缓解这种不适,他们可能会选择调整自己的认知,使其与行为一致,从而更加坚定地拥抱那些极端思想。

总而言之,宣扬纳粹和军国主义的人,其心理并非单一的“坏”或“愚蠢”。这背后是复杂的人类心理和社会机制的交织作用,包括对历史的扭曲解读、对身份认同的焦虑、对力量的迷恋、对社会问题的简化归因,以及在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下个人心理的脆弱与易感性。理解这些心理动机,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极端思想的根源,并警惕其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出于绝望。

少年人多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了自律失败,屡屡对自己绝望,又不肯放弃理想,于是希望一支队伍能够带上自己,拯救自己,小心思里,又不希望这支队伍衣衫褴褛,最好有金色的旗帜,同时还有笔挺的深色制服,雄壮的海军部队和呼啸的星际战舰。他们会把绝望中的投靠,当作高尚的归宿。

而真正的自由,却是出于对自己充满信心的把握,该完成作业的时候圆满完成,该锻炼的时候热情满怀,该手淫的时候有节制地释放,该表面工夫的时候一丝不苟。对世界收放自如地领悟,对胜利有血有泪地奋战,对自己适可而止地严格。

这样的成功者,自然并不那么需要外在的戒律与激励,也就给这个世界保留了并不那么危险的运行方式。绝大多数普通人并没可能早早地领悟与把握,但稍一年长,就学得了妥协,于是那支金色旗帜的队伍和星舰,就渐渐地远去了。

user avatar

什么心态呢?这里有位标准的纳粹人,让我们看看他的经典语录。


此辅警朋友已被开除,三代以内绝缘公务员。

user avatar

看是什么年纪。

小时候有这种想法,往往只是单纯的慕强+喜欢对“大事业”的参与感,或者因为喜欢帅气的军服和黑科技武器之类的入了坑,但分不清好坏。

长大了的话,要信估计就是真信了。

要分析社会原因,感觉了解一下历史上为什么希特勒的那一套在当时的欧洲确实有人信,就能理解了,相似的社会风气,往往都是相似的社会环境的体现。

尽管各阶层相信纳粹言论的理由有所不同,但对“社会达尔文”那套逻辑的默认,是共通的。

user avatar

怎么?

一心会。保安司令部没有存在感吗?

通通扭送西冰库大酒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些宣扬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人,他们的心理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并非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概括。这背后往往交织着深刻的历史、社会、经济以及个体层面的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一、对历史的扭曲与怀旧首先,这些人常常对历史抱有一种扭曲的看法。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美化过去,尤其是那些被认.............
  • 回答
    当有人开始宣传纳粹、洗白德国第三帝国或希特勒时,这绝对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有力反驳的情况。这种言论往往是对历史的歪曲,并且可能传播仇恨和危险的思想。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反驳策略,旨在提供清晰、有理有据的论点,并避免任何显得过于刻板或AI生成的痕迹。核心原则:以史为鉴,揭露真相,强调后果,呼唤人性。一、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复杂且令人不安的社会现象,它不像“天是蓝的”那样简单直接。要详细解答“那些宣称自己崇拜纳粹的人是认真的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层面:1. 崇拜纳粹的群体构成与动机的复杂性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宣称崇拜纳粹的人并非铁板一块,他们的“崇拜”可能源于多种复杂且往往扭曲的动机.............
  • 回答
    河南省委官宣将洛阳纳入郑州都市圈,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将对洛阳乃至整个河南的城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理解这一举措,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洛阳纳入郑州都市圈的战略背景与必然性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更高层次的资源整合: 长期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往往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区域间的.............
  • 回答
    麦格雷戈宣布退役,这个消息,对于喜欢他的人来说,或许带着一丝不舍和感慨;对于不喜欢他的人来说,也许是“意料之中”的松了口气。但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都无法否认,康纳·麦格雷戈这个名字,在MMA(综合格斗)乃至整个体育界,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先说说这回“退役”吧。这已经不是康纳第一次宣布退役了,上一.............
  • 回答
    迪丽热巴与杜嘉班纳的“爱恨情仇”:一场品牌与艺人的博弈迪丽热巴宣布与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Dolce & Gabbana)解约,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爆炸性新闻,在中国时尚界乃至娱乐圈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不仅仅是一场品牌代言的终止,更折射出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品牌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沟通策略、艺.............
  • 回答
    这的确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让人忍不住去揣摩那些对宝钗“情有独钟”的人们,除了对这个角色本身的情感投射,背后还隐藏着哪些更深层次的心态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而且尽量不写得像机器分析那样生硬,就当咱俩闲聊一样哈。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可能就是对“现实”的某种投射和认同。你看,87版《红楼梦》之所.............
  • 回答
    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人群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之所以持有这种观点,原因也错综复杂,涉及个人经历、社会现实、认知偏差以及利益考量等多个层面。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宣扬“读书无用论”的是一群怎样的人?这群人很难被简单地归为某一类,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1. 缺乏成功教育经历或教育结果不理想的人: .............
  • 回答
    那些积极倡导“戒色”的人,他们所图的,说起来,其实并非单一,而是交织着个人体验、价值观念、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以及由此生发出的种种诉求。要理解他们图什么,得一层层剥开,看看他们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又期望达成什么样的结果。首先,最直接的,是他们基于自身体验的“利他”冲动。很多人站出来宣扬戒色,并不是空穴.............
  • 回答
    “中国梦”与九十年代初的爱国主义宣传,两者在核心目标上都有凝聚国民、增强国家认同的意图,但在时代背景、具体内容、表达方式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要深入理解这些区别,我们需要剥开表面,审视它们各自的根源和运作逻辑。一、 时代背景与历史语境的差异九十年代初,中国刚刚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
  • 回答
    在探讨“宣扬欧洲历史造假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时,我们需要认识到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造假”标签就能概括的复杂议题,而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社会思潮和信息传播方式演变的产物。要详细分析,我们得一层层剥开它的根源和表现。一、 历史解释的多元化与重构的挑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绝对的真理。.............
  • 回答
    埃隆·马斯克关于移民火星的宏大愿景,以及他本人扬言要在那里终老的决心,确实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与讨论。其中一个常见的疑问便是:既然我们拥有改造地球环境的能力,为何不首先着力于解决地球上的荒漠化问题,将那些不适宜居住的地区变得生机勃勃呢?这个想法听起来合情合理,似乎是更务实的选择。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会.............
  • 回答
    媒体宣扬“院士一件衬衣穿30年,最后捐出百万毕生积蓄”这样的价值观,这背后其实是一套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价值导向。要评价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审视。首先,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种宣传试图传递的是一种“朴素”、“奉献”、“淡泊名利”的价值观。 彰显科学家的高尚情操: 在大众认知中,科学家往往是智慧.............
  • 回答
    关于《工作细胞》是否在宣扬童工和存在严重科普误导的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总的来说,《工作细胞》在科普方面做得相当出色,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让大家对人体内部运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然而,在某些细节和表现方式上,确实存在一些可以讨论的点,尤其是在“童工”和“科普误导”这两个方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 回答
    关于《三体》宣扬“越缺德越昌盛”的说法,我觉得这个理解有些片面,甚至可以说是误读了。刘慈欣在《三体》中描绘的宏大宇宙图景和文明兴衰,确实展现了许多残酷的现实和非人道的选择,但将其简单归结为“缺德昌盛”,就有点太扁平化了。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说法,看看它可能从哪儿来的,然后我们再来细致地看看《三体》到.............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也确实触及了不少人心中类似的疑惑。咱们平时接触到的文化产品,尤其是那些能公然上市、还受到大众欢迎的,总得在价值观上过得去,对吧?可《盗墓笔记》这玩意儿,从最表层来看,讲的无非就是一群人,冒着生命危险,挖人坟墓,寻找古董,这事儿本身,在现实中妥妥的违法犯罪。那为啥这小说.............
  • 回答
    “美国是最民主、最自由的国家”这样的说法,确实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在对美国的社会现实进行某种程度的“断章取义”。这句话本身带有很强的宣传色彩,更多地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美国形象,而非它复杂多变的真实面貌。要想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这句口号,看看它背后隐藏的以及被忽略的美国社会现状。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网络上关于“五帝为女性”的说法,其实源于一种对历史人物解读的民间解读,其中夹杂着一些对古代社会性别权力关系的想象和反思。简单来说,这个说法认为,在中国古代的五位著名帝王——黄帝、尧、舜、禹、汤,他们的统治时期实际上是女性掌握权力或在社会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时期,或者他们的某些特质被解读为具有“女性化”.............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位中国男网红在伊朗疑似因为“50 美金睡伊朗妹”的言论,可能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鞭刑甚至因性侵未成年人而入狱。这件事情一经曝光,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跨境网络言论、文化差异以及法律边界的深入思考。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伊朗是一个实行伊斯.............
  • 回答
    看到你提出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你的困惑。确实,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长期以来,西汉和东汉都是被统称为“汉朝”的,或者说是同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刘秀更是理所当然的“中兴之主”,在他手里,汉朝得以复兴,延续了国祚。但是,你观察到的“有些人宣扬西汉东汉是两个朝代”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