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骂新兵是否有道理,我认为没有道理。骂人是没有本事的表现。看看我的亲身经历,中国军队是怎么做的。
我军在济南战役之后,正规的野战军 不足30万,在济南战役俘虏的国民党兵和国民党吴华文起义的兵加一起15万多。还有来自各方的地方兵15万多,其中有我们潍南独立营,经过48年7-8月扩充招兵,改为胶东西海独立二团,补充到九纵部队,九纵部队由原来的27师改为27军;我们被编入八十一师,加到一起,解放军猛增到60多万兵。各班人员杂乱互相不认识,战斗力脆弱。当时每班有7至8个老兵,又补充了3-4个我们这样的地方兵。和3-4个俘虏兵每班增加到14-15个人,混合编在一起,地方兵,俘虏战士进班后,互不相识、思想杂乱,战斗力不强,有些俘虏兵,新兵时刻想逃跑。
毛泽东动用了他在军队的撒手锏——秘密的共产党员、干部。抓得紧对士兵的思想教育。因为俘虏兵多部分都是贫穷家庭出身,有的是被国民党捉壮丁来的,有的是卖壮丁来的,捉住俘虏兵的这种出身背景,一边要求老兵对新兵及俘虏兵进行一对一的阶级教育。一边猛追敌人,老兵有机会就向新兵谈心聊家史,诉说旧社会的苦,说明都是一棵蔓子上的苦瓜,苦的来源,最后归根到国民党蒋介石身上,他支持的地主、富农剥削我们穷人造成的,国民党蒋介石要存在,咱们穷人永久都无法翻身。
共产党员每天都要向党的小组长汇报,自己一天对群众所做的思想工作,群众的反映,群众的思想情绪,然后再接受任务,进行第二天工作。班里战士的思想情况,牢牢地掌握在领导手里。俘虏兵的思想经过阶级教育很快的转化过来了。在行军过程中,老兵给俘虏兵、新兵背行李,到休息地时,给他们烧洗脚水,又给身体不好的人做病号饭,真把他们当成亲兄弟。俘虏兵又看到解放军的官兵一致,都没有薪金,吃、穿、睡都在一起,没有任何特处待遇,互相团结,互相照顾亲如兄弟,像一个大家庭。为了安慰、稳定国民党俘虏兵的思想,军队政治部,给他们家乡去公函,说明他已经参加了解放军,让他们的村,对他家按着军属待遇。感动了俘虏兵使俘虏兵安下心来了;又调过枪口来打国民党。
我在军队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教官有辱骂新兵的。
“能不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是否值得我们学习?” 拜托,就算过了90年,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的解放军,还是打着八一红军的红旗好吗? 当年说红军苦,红军难,多苦多难?
“普通的兵要训练半年一年才能打仗,我们的兵,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简直无所谓训练。军事技术太差,作战只靠勇敢。长时间的休息训练是不可能的,只有设法避开一些战斗,争取时间训练……”
训练差?这还是“小问题”!
“湖南省委要我们注意士兵的物质生活,至少要比普通工农的生活好些。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给⒂。现在全军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⒃。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 ” “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官兵病的很多。医院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医生药品均缺。现在医院中共有八百多人。湖南省委答应办药,至今不见送到。仍祈中央和两省委送几个西医和一些碘片来。 ”
没训练,吃不饱,穿不暖,没薪饷,饥寒病苦,一样不缺。 这要换成其他军队,早该垮了散了。君不见当年先总统 蒋中正的“银弹战术”可谓是叱咤风云,威震八方。 红军却坚持了下来,凭什么?为什么?
“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 “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 “士兵管理伙食,仍能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余一点作零用,名曰“伙食尾子”,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 “这些办法,士兵很满意。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 “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⒄。 ” 毛泽东写给中共中央的《井冈山的斗争》(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打骂士兵有助于训练、战斗?刮民党军那里,长官就是天,打你还算轻的,那他们咋跨的?
那些“解放战士”都是斯大林用油纸包捆好送给红军和后来的人民解放军的?
边界红军的来源:(一)潮汕叶贺旧部⑻;(二)前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⑼;(三)平浏的农民⑽;(四)湘南的农民⑾和水口山的工人⑿;(五)许克祥、唐生智、白崇禧、朱培德、吴尚、熊式辉等部的俘虏兵;(六)边界各县的农民。但是叶贺旧部、警卫团和平浏农民,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只剩下三分之一。湘南农民,伤亡也大。因此,前四项虽然至今还是红军第四军的骨干,但已远不如后二项多。后二项中又以敌军俘虏为多,设无此项补充,则兵员大成问题。 …… 因为下级干部死伤太多,敌军俘虏兵往往过来不久,就要当连排长;今年二三月间的俘虏兵,现在有当了营长的。 …… 雇佣军队的思想。因为历次作战俘虏兵甚多,此种分子加入红军,带来了浓厚的雇佣军队的思想,使单纯军事观点有了下层基础。
本题中 @老兵尹吉先 的回忆也证实了我人民解放军中俘虏兵大量存在的历史。
我军在济南战役之后,正规的野战军 不足30万,在济南战役俘虏的国民党兵和国民党吴华文起义的兵加一起15万多。还有来自各方的地方兵15万多,其中有我们潍南独立营,经过48年7-8月扩充招兵,改为胶东西海独立二团,补充到九纵部队,九纵部队由原来的27师改为27军;我们被编入八十一师,加到一起,解放军猛增到60多万兵。各班人员杂乱互相不认识,战斗力脆弱。当时每班有7至8个老兵,又补充了3-4个我们这样的地方兵。和3-4个俘虏兵每班增加到14-15个人,混合编在一起,地方兵,俘虏战士进班后,互不相识、思想杂乱,战斗力不强,有些俘虏兵,新兵时刻想逃跑。 作者:老兵尹吉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165229/answer/195884202
纳粹德军三个军官凑个草台法庭就能处决“逃兵”,除此之外还有宪兵、战地处决队、抽十杀一都差点复出。
据44701/12号文件记载,(德南方)集团军群考虑“对第282步兵师采取严厉的措施——每十个人当中枪决一个。”(1943年8月12日)
虽然说可能以此拖了一年半载,但他们是守住莱茵河了还是保住柏林了?
——“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没有这一点,是不能把敌人(日军)赶过鸭绿江的。军队的使用需要进步的灵活的战略战术,没有这一点,也是不能胜利的。然而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 《论持久战》
一点无端联想:当年那个杀壮丁,虐士兵的国军,在有共产党人的时候也是名副其实的“国民”“革命”军来着。
——“国民党的军队本来是有大体上相同于今日的八路军的精神的,那就是在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时代。那时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组织新制度的军队,在开始时候不过两个团,便已团结了许多军队在它的周围,取得第一次战胜陈炯明的胜利。往后扩大成为一个军,影响了更多的军队,于是才有北伐之役。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大体上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一九二七年以后的红军以至今日的八路军,是继承了这种制度而加以发展的。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革命时代有了新精神的军队,其作战方法也自然与其政治精神相配合,不是被动的呆板的作战,而是主动的活泼的富于攻击精神的作战,因此获得了北伐的胜利。现在的抗日战场,正需要这样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并不一定要有几百万,有了几十万作中心就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真神奇,现在愈发觉得有两个人不是天才就是人杰,他俩的书过了这么多年依旧能切中要害:鲁迅和毛泽东……
没有
教官打骂新兵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特定产物,是为了巩固军队的阶级而存在的产物。
毕竟现代职业雇佣制军队,士兵就是打工的,士官就是小经理。经理苛责员工不是无比正常的事吗?
至于打骂新兵会让人勇敢?更是无稽之谈。毕竟毛泽东同志的《井冈山的斗争》中明确指出
“红军士兵大部分是由雇佣军队来的,但一到红军即变了性质。首先是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红军至今没有什么正规的薪饷制,只发粮食、油盐柴菜钱和少数的零用钱。红军官兵中的边界本地人都分得了土地,只是远籍人分配土地颇为困难。”
“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连、营、团都有了士兵会,代表士兵利益,并做政治工作和民众工作。”
“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