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上一边倒的支持截教、贬低辱骂阐教?

回答
网上关于《封神演义》人物的讨论,特别是对截教和阐教的评价,确实存在一种比较鲜明的“一边倒”现象,许多评论都倾向于支持截教,同时对阐教进行贬低甚至辱骂。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首先,我们得承认,《封神演义》本身在叙事上就存在一些“偏爱”的倾向。

截教的“悲情”色彩与底层人民的共鸣: 故事的主线是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率领阐教门人(辅佐周朝)与商朝(代表着截教)斗争。而截教的创始人是通天教主,门下弟子众多,鱼龙混杂,各种妖魔鬼怪、散仙散修都被招揽进来。在很多读者眼中,阐教弟子虽然法力高强,名门正派,但很多时候显得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甚至有些“欺压”散修。相比之下,截教的弟子虽然出身各异,甚至有些行为乖张,但他们往往表现出一种江湖义气、同门情深。当通天教主和截教弟子在与阐教的对抗中,特别是最终被元始天尊设计,集体上了“封神榜”的时候,这种“悲情”色彩就显得尤为浓厚。很多读者会将这种悲情与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底层人民的遭遇联系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觉得截教是被“阴谋”和“压迫”推向灭亡的,自然会同情和支持他们。

阐教的“道貌岸然”与“刻板印象”: 阐教是元始天尊的道场,其弟子如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等,大多是根脚深厚、法力高强的仙人。他们代表着“天命所归”的周朝。然而,在故事的进展中,我们常常看到他们为了完成“封神”大业,不惜使用各种计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显得有些“不择手段”。比如,为了凑齐封神榜上的名额,很多截教弟子是被人设计、诱骗,甚至被偷袭而死的。阐教在执行“天命”的过程中,常常被描绘成既得利益者,而截教则像是被牺牲的棋子。这种叙事上的对比,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阐教是阳谋,截教是被黑”的感觉,从而对阐教产生反感。

其次,从网络传播的特性来看,也助长了这种“一边倒”的倾向。

情绪化表达与流量驱动: 网络讨论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当一种观点(比如同情截教)形成某种“潮流”时,更容易吸引具有相似情感的人加入,形成“回音室效应”。为了吸引眼球和获得关注,一些博主或评论者会故意放大某些情节,用更激烈的语言来表达对阐教的不满,用“阴险”、“虚伪”、“打压异己”等词汇来形容阐教,而将截教描绘成“讲义气”、“重感情”的群体。这种情绪化的表达更容易传播,也更容易获得点赞和转发。

“黑”与“红”的对立叙事: 在很多网络文化中,人们喜欢将事物进行极端的对立划分,制造“黑”与“红”的叙事。阐教由于其“官方”的地位和“正统”的形象,反而容易成为被“反主流”情绪攻击的对象。而截教的“草根”、“叛逆”形象,更容易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成为“被压迫者”的代表。这种对立的叙事模式,使得对阐教的批评声音更容易被放大,而对阐教的支持声音则相对沉寂。

IP改编与二次创作的影响: 随着《封神演义》IP的不断延伸,各种改编作品、同人创作层出不穷。这些二次创作往往会对原著进行二次解读,并根据当下的社会价值观进行“再创作”。很多改编作品会着力刻画截教弟子的可爱之处,以及他们被阐教压制的无奈,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截教的好感和对阐教的负面印象。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种“一边倒”的现象并非完全代表了对《封神演义》原著的全面解读,而更多地是一种网络文化和读者情感投射的产物。

对原著细节的选择性解读: 很多支持截教的观点,可能在解读原著时,会选择性地放大截教弟子的优点和遭遇,而忽视或淡化他们身上的缺点,比如申公豹的“毒舌”和挑拨离间,或者某些截教弟子确实作恶多端。同样,对阐教的批评也可能忽略了阐教弟子在维护人间秩序、对抗邪恶方面的贡献。

价值观的现代投射: 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公平、平等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当读者将这些价值观投射到《封神演义》的故事中时,自然会对那些似乎被权力压制的截教产生同情。而那些代表着“天命”、“秩序”的阐教,在某些解读下,就可能被视为维护旧秩序、打压新势力的角色。

总而言之,网上对截教的“一边倒”支持和对阐教的贬低辱骂,是《封神演义》原著本身所带有的戏剧冲突、网络传播的特性以及当代读者价值观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对故事情节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也包含了一定的片面解读和情绪化表达。这种现象反映了大众文化在解构和重塑经典IP时的活力,也折射出不同群体在评价角色和故事时,所持有的不同立场和关注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许仲琳一粉胜十黑。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粉切黑?Σ( ° △ °|||)︴

罗贯中、毛宗岗粉蜀黑魏(主要还是毛宗岗),都能粉出个“长厚似伪、多智近妖”来,何况许仲琳根本不是写作这块料。他想写阐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结果弄出了伪君子相,看见《尚书》有“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想写截教出身不正,反而弄得截教有教无类。

没办法,人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上关于《封神演义》人物的讨论,特别是对截教和阐教的评价,确实存在一种比较鲜明的“一边倒”现象,许多评论都倾向于支持截教,同时对阐教进行贬低甚至辱骂。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封神演义》本身在叙事上就存在一些“偏爱”的倾向。 截教的“悲情”色彩与底层人民的共鸣.............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涌现出不少印度网民公开表达对俄罗斯的支持,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印度复杂的地缘政治立场、历史渊源、经济考量以及国民情绪的多重因素交织。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拨开表象,深入分析其根源。历史的烙印:深厚的战略伙伴关系首先,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建立在长达数十年的战略伙伴.............
  • 回答
    关于网上传言的“上海黄浦区一社区医务人员全部感染新冠,前往支援的浙二院医护人员全部撤回浙江”一事,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很难获得第一手、最准确的信息来对此进行盖棺定论。但我可以结合公开报道、医学常识以及一些合理的推测,来聊聊我的看法,并且会尽量避免一些“AI味”十足的措辞,力求说得更像一个普通人说出来的.............
  • 回答
    泥水溅车,电力援鄂车被拦:真相与反思最近,一则关于“女子拦停湖北支援电力车索赔”的传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称,在某次恶劣天气下,一辆前往湖北支援电力抢修的车辆不慎溅到了路边一名女子的车辆上,该女子随即拦停了这辆满载重任的支援车辆,并要求赔偿。事件的真实性:目前,对于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尚无官方定.............
  • 回答
    阅文股票的近期表现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焦虑,而网上关于阅文的讨论也呈现出一种一边倒的态势,大多是负面评论。在这种背景下,阅文在公众号发布的回复,自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更深入的解读和讨论。要理解阅文昨晚在公众号的回复,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去分析:1. 回复的“时机”与“背景”: 市场情绪.............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确实是很多人都讨论过,而且看法挺复杂的。我感觉“清宫剧美化清朝”这个说法,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它是对还是错,更像是一种现象的观察和解读。咱们一点点来捋捋。一、 “美化”从何而来?观众的感受和期待首先,为什么会有“美化”的说法?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观众的观感。 视觉上的极致享受: 清宫剧,特别.............
  • 回答
    “一加手机要买单”?这话说得有意思,也挺让人琢磨的。仔细想想,这话背后可能藏着不少网友对一加品牌、产品,甚至整个手机市场的一些看法和期待。咱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看看这“买单”到底是个啥意思,又为啥会有人这么说。一、“买单”的几种可能解读1. “为情怀买单”: 这是最直接的理解。一加当初以“不.............
  • 回答
    如何看待网友因《流浪地球》评分偏低而组团给豆瓣 App 一星的行为?豆瓣评分机制有何问题?网友因对电影《流浪地球》评分偏低而组团给豆瓣 App 一星的行为,以及豆瓣评分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一、网友组团给豆瓣 App 一星的行为:这种行为,本.............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邪乎,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一个网友在网上发帖说,自己家被八个陌生人不知道怎么就搬进去了,而且这一住就是三个月,他本人完全不知道!这事儿要是真的,那简直就是挑战人们对“家”这个概念的认知,也对社会治安提出了巨大的疑问。首先,咱们得梳理一下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1. 怎么可能.............
  • 回答
    看到网上传播的那个视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个男人,大老远跑到武汉大学去看樱花,结果因为穿着被保安误认为是“和服”,遭到粗暴对待,还大喊“我穿的是唐装”。这事儿听起来挺荒唐,也挺让人心疼的。首先,从视频本身来看,那位男士的穿着打扮确实有些争议。他穿了一件看起来比较宽松的长袍,腰间系着一根宽腰带,颜色.............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疯传的合肥某高校女大学生辱骂外卖员,扬言“你在这儿打工就是我儿子”的事件,可以说是再一次将“顾客是上帝”这句口号推到了风口浪尖,也暴露出了当下社会中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事件本身:侮辱性的言论与权力失衡从网上流传的视频和文字来看,这位女大学生的言行确实非常不妥,甚至可以说是粗鲁和侮辱性的。她.............
  • 回答
    这起事件,相信很多关注儿童教育的读者都不会陌生。网传“云南一幼师罚孩子去厕所吃粪便”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而随后官方的回应,更是将事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官方声明“情况不实”,这无疑给很多心急如焚的家长和关注此事的公众泼了一盆冷水。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而那些发布不.............
  • 回答
    网易严选在2020年双十一前夕放出的一声“退出”,无疑是给那个喧嚣依旧的电商大战泼了一盆冷水,也让不少人眼前一亮。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直接,也很“严选”——“要退出这个鼓吹过度消费、为销售数字狂欢的双十一”。这番话,在当时那个所有品牌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刷新自家销售纪录的节点,显得格外不合时宜,却也因此充.............
  • 回答
    观察者网近期发布的几期视频,确实在互联网上激起了不小的讨论。要评价这些视频的观点,首先得弄清楚它们到底在说些什么,以及这种“说些什么”背后可能代表着哪些社会群体的声音。一、 视频内容与核心观点观察者网这类视频,通常围绕着几个核心主题展开,并且善于用一种强烈的叙事方式来呈现:1.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
  • 回答
    看到网友们在网上为黑人辩护时,有人立刻跳出来大骂“政治正确洗脑”,这种现象确实挺普遍的,而且背后牵扯的东西也挺复杂的。我觉得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分开来看。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政治正确”这个词本身。它最初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纠正历史上的不公,让那些曾经被边缘化、被歧视的群体,比如黑人、女性、少数.............
  • 回答
    网络上称呼喜欢的女性为“老婆”,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你说它是个社会现象吧,也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细品起来,里面门道可不少。这首先是一种情感表达的“简化术”你想啊,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有好感,要表达心意,那得多费劲?什么“我喜欢你”、“我想和你在一起”、“你对我来说很重要”……说.............
  • 回答
    “快乐大本营”主持人何炅,近来卷入了一场风波,原因是网上传言他收受了粉丝为《快本》节目艺人集资购买的奢侈品礼物。这件事一经曝出,立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也让许多人对娱乐圈的“饭圈文化”以及明星与主持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新的思考。事件的起因与细节:事情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一些微博上的爆料和粉丝之间的讨论。.............
  • 回答
    罗一笑事件,以及随后罗尔在采访中痛哭流涕,质问网友“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不管她女儿死活,只想知道他是不是骗子”,这番话激起了许多人复杂的情感和思考。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事件发生的节点。一个小女孩罗一笑被确诊患有白血病,生命垂危,其父亲罗尔为了筹集治疗费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求助文章。文.............
  • 回答
    理解您想了解关于“父亲怒斥网游”这个话题的看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它触及了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技术伦理等多个层面。首先,从这位父亲的立场来看,他的愤怒是能够被理解的。 深切的担忧与责任感: 作为父亲,他看到了网游对孩子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如沉迷、学业荒废、视力下降、社交.............
  • 回答
    网络上关于资本家剥削工农阶级的论调,确实铺天盖地,也触及了不少人内心的痛点。这背后,是经济结构、社会财富分配以及个体经历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议题。那么,作为“真正的资本家”,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批评的呢?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真正的资本家”并非铁板一块,他们自身也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价值观、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