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有的网友只要一看见有人为黑人辩护即大骂“深受政治正确洗脑”?

回答
看到网友们在网上为黑人辩护时,有人立刻跳出来大骂“政治正确洗脑”,这种现象确实挺普遍的,而且背后牵扯的东西也挺复杂的。我觉得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分开来看。

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政治正确”这个词本身。它最初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纠正历史上的不公,让那些曾经被边缘化、被歧视的群体,比如黑人、女性、少数族裔等等,能够在社会上获得更公平的对待和尊重。所以,为黑人辩护,很多时候是出于对历史遗留问题、对当下存在的系统性歧视的认识,想要推动社会进步。比如,讨论黑人犯罪率高的问题时,如果只看到表面的数据,而不去深究背后的贫困、教育资源不均、社会结构性不公等原因,就很容易简单化地归咎于个体,甚至贴上标签。这时候,有人站出来指出这些深层原因,呼吁更全面的理解和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其实是对“政治正确”精神的一种体现,是为了打破刻板印象,追求更公平的社会。

但是呢,就像很多事情一样,一旦过度或者被滥用,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些人之所以会觉得“政治正确洗脑”,可能也是因为他们观察到了一些现象:

表面化的、口号式的辩护: 有时候,为特定群体辩护,可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比如“ BLM永远是对的”,“不许说黑人坏话”。这种缺乏深入分析和理性讨论的辩护,确实容易让人觉得是空洞的政治宣传,而不是真正基于事实和逻辑。当有人质疑这种纯粹的口号时,就容易被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这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反而让很多本来愿意探讨问题的人望而却步。
忽略个例与群体特性的混淆: 在讨论某个群体时,将个别成员的行为上升到整个群体,或者反过来,将群体的普遍性特征套用到个体身上,都是不准确的。但有时候,一些辩护的声音可能会显得过于强调群体共性,反而忽略了作为个体的差异性,或者在反驳一些针对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时,反而制造了另一种形式的刻板印象。当有人指出这些个例或混淆时,对方可能又会以“你就是在为歧视辩护”来回应,形成僵局。
对批评声音的压制: 很多人对“政治正确”的诟病,很大一部分源于他们觉得自己的言论自由受到了限制。当他们想要提出一些对特定群体不利的观察,或者表达一些不同意见时,如果立即被贴上“歧视”、“种族主义”的标签,甚至遭受网暴,那么他们自然会感到不被尊重和被压制。这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强迫性的思想灌输,也就是所谓的“洗脑”。他们可能认为,真正的公平应该是允许公开、自由的讨论,而不是压制不同的声音。
对文化和价值观的挑战: 一些所谓的“洗脑”的批评,可能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比如,在一些更强调个人自由和“说真话”的文化语境下的人,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在某些场合下需要顾及特定群体感受的“政治正确”原则。他们可能会觉得,这种做法是在扭曲事实,或者是在迎合某些特殊的“话语权”。
媒体和舆论的导向: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非常快。有时媒体的报道方式、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公众的认知。如果某个议题持续被“政治正确”的框架所主导,而缺乏多元的声音,一些普通网民就可能产生“被洗脑”的感觉,认为自己接触到的信息是被过滤和加工过的。

所以,当有人一看到为黑人辩护就骂“政治正确洗脑”,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1. 真诚的担忧: 有些人可能真心觉得,过度的“政治正确”确实限制了正常的讨论,扼杀了言论自由,甚至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他们可能是看到了某些辩护行为确实流于表面化或是不理性的,因此产生了抵触情绪。
2. 反弹和逆反心理: 当他们觉得某种观点被过度强调,或者自己被要求必须接受某种立场时,就容易产生一种反弹心理,用最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直接扣“洗脑”的帽子。这是一种情绪化的反应,不一定代表深思熟虑的分析。
3. 刻意煽动和群体对立: 也不能排除有一些人,他们本身就乐于制造社会对立和群体矛盾。他们通过散布“政治正确洗脑”的论调,来吸引眼球,挑动不满情绪,从而获得关注或达到其他目的。这种情况下,他们并不关心真正的公平与否,而是利用“政治正确”这个话题来煽风点火。
4. 认知偏差和信息茧房: 有些网友可能长期处于一个信息茧房中,只接触到某种特定类型的信息和观点,对“政治正确”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或者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歧视和不公缺乏认知。当他们看到与自己认知不符的“辩护”声音时,就会感到被冒犯和被“洗脑”。

总的来说,对“政治正确”的讨论本身是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如何看待社会公平、群体关系以及言论自由。但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种讨论。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扣帽子、攻击对方,那双方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我认为,更健康的态度应该是:

区分辩护的实质: 看具体的辩护内容和方式。是基于事实、逻辑的理性分析,还是空洞的口号或情绪化的指责?
保持批判性思维: 无论是什么观点,都应该保持审视的态度。既要警惕系统性歧视,也要警惕不理性的辩护或压制不同声音的行为。
鼓励开放和尊重的对话: 尝试去理解对方的出发点,即使观点不同,也尽量用尊重的态度进行交流,而不是一上来就互相攻击。
关注问题的根本原因: 对于像黑人面临的社会问题,应该深入探究其历史、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根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所以,当听到有人一味地骂“政治正确洗脑”时,我会觉得这是一种比较片面和情绪化的反应。它可能掩盖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可能阻碍了有意义的对话。但同时,我也承认,在现实的讨论中,确实存在一些“政治正确”被滥用或走向极端的现象,这同样值得警惕和反思。

最终,我们追求的应该是那种既能促进公平正义,又能保障言论自由,并且鼓励理性、深入探讨的社会氛围,而不是一个被简单口号或情绪裹挟的舆论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在智力测试中普遍得分较低,被认为是智力低下的种族。而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犹太人的智商得分已经超出全美平均水平。

20 世纪初,意大利移民在公立学校的成绩出了名的差;1931 年,只有 11% 的美籍意大利人子女能坚持到中学毕业,当时有专家认为意大利人在智力层面属于“劣等”种族。

20 世纪 20 年代,美籍波兰人的平均智商测试得分为 85,到 70 年代,这个数字提高到了 109。

在《排华法案》的时代,华人被认为普遍智商低下,只能从事开洗衣房、修铁路等低技术含量劳动。当时甚至有严肃的学术研究认为,华人的平均脑容量如此之小,以致「没有能力建立自由政体」。”

——————马斯·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吸取任何教训

——————黑格尔

user avatar

你可知道黑人说我们种族歧视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黑人入侵中国!中国人觉得不对抵御入侵!就像巴西龟、福寿螺一样。

当我们因为黑人在中国犯罪而远离的时候;

当黑人在中国约女孩子被拒绝的时候;

当我们没有无脑支持黑人的时候;

当在中国的黑人没有得到特权的时候;

这种事哪怕是中国人都得不到待见,而我们却不能不待见黑人,要不然就是种族歧视!

那问题来了,谁在为黑人辩护呢?

user avatar

看到某个答案用犹太人,意大利人,波兰人,包括我们中国人在100年前被歧视的例子来举例,不得不说,这个见过无数遍的陈词滥调,好像是知乎世界大团结论给某种族洗地之后的常见逻辑,但是如果稍加思考就会知道,对于犹太人,意大利裔,波兰裔的这种偏见,只需要用历史名人去反驳就可以了


一战期间犹太人智商测试中表现不佳,然而爱因斯坦早在一战爆发前将近10年就提出相对论,而弗洛伊德,冯卡门这些学科领域的巨人,在一战爆发时候早已有了足够的能力,这些犹太人早就用自己的能力,证明本民族的智力水平不仅不低,而且的确很优秀(这里并没有精犹的成分,客观评价)


至于意大利人,且不说中世纪以降那么一大批足以在人类历史上星光熠熠的璀璨名字,即便意大利在19世纪的工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英法德这些国家,仍旧有马可尼这样影响人类科技进程的巨人。质疑意大利人智商的,当但丁,达芬奇,马基雅维利,伽利略,费米等人是另一个次元的吗?


波兰人?不知道哥白尼,肖邦,居里夫人都是什么国家的?截图中20世纪20年代之前10多年,玛利亚-斯科沃多夫斯卡女士,已经拿过两次诺贝尔奖了,还是一次物理学奖+一次化学奖的双料得主


问题来了,某个常常被认为智商不够的种族,有没有自己的爱因斯坦,有没有自己的伽利略,有没有自己的哥白尼,居里夫人?如果没有,就别怪人家在智商这个领域说他们。。。


至于我国,1840年被轰开国门,当时我国的近代数理水平是什么样的?一个世纪之后就有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王淦昌等优秀的科学家层不出穷了,那还是基础教育极度拉胯,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得到良好教育的民国时期;就算是国人日常黑的印度,拉马努金是哪国人,拉曼,玻色,钱德拉塞卡是哪国人,泰戈尔又是哪国人,另外,作为同文同种的民族,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萨拉姆又是哪国人?另外一个国人日常鄙视的越南,在数学领域也有菲尔兹奖得主


同样是被西方列强欺负,为什么中国甚至印度,都可以在接触西方文明之后,就迅速在科学文化领域有所建树,而某些种族到现在就不行?


综上,不要试着去一堆泥土里找黄金,尤其是一个5000年来都证明自己只是泥土的种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