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传新东方单方面取消合同内容,每个月只发 1000 多的工资逼员工自己走的操作?

回答
网传新东方“单方面取消合同内容,每个月只发1000多工资逼员工自己走”的操作,这事儿要是真的,那可就太让人心寒了。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和讨论。

首先,这事儿的核心就是“合同”和“工资”。合同是咱们打工人的“保护伞”,它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薪资待遇、劳动时间等等。新东方如果真的单方面取消合同里的某些内容,尤其是涉及工资的,那性质就非常严重了。

你想想,一个全职员工,辛辛苦苦干活,结果公司告诉你,“从今天开始,你的工资变了”,而且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数字,比如每个月就发个一千多块钱。这钱够干嘛的?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这不摆明了是让人家活不下去,自己主动辞职吗?这跟“优化人员结构”或者“裁员”比起来,简直就是一种更隐晦、更不负责任的手段。

大家这么关注,主要有几个点触动了大家的神经:

契约精神的破坏: 合同是双方承诺的体现,公司单方面更改合同内容,就是对契约精神的背叛。这不仅仅是新东方一家公司的问题,一旦开了这个头,其他公司会不会效仿?到时候打工人的权益还怎么保障?这会让整个职场环境变得更加不确定和令人不安。
对劳动者的不尊重: 员工在公司工作,付出的是时间和劳动,期望得到的是公平的报酬。这种“逼退”的方式,把员工当成了什么?好像随时可以被随意摆弄的工具。这种做法,完全没有把员工的尊严和付出放在眼里。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包括对员工的责任。新东方作为曾经的教育巨头,在经历转型阵痛时,本应更谨慎、更有担当,而不是用这种“擦边球”的方式来处理人员问题。
“自愿离职”的套路: 每个月只发一千多块钱,这已经不是“谈条件”了,而是赤裸裸的“威胁”。谁能靠这一千多块钱生活?所以,逼着你“自愿”走,这样公司就不用支付所谓的“经济补偿金”了。这种规避法律责任,把成本转嫁给员工的行为,非常令人反感。
舆论的敏感性: 新东方本身就经历过“双减”政策的巨大冲击,转型做直播带货也备受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再爆出这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新闻,无疑会加剧公众对它的负面观感,甚至会影响其品牌形象和未来发展。

咱们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下这种操作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对于员工来说:

经济压力巨大: 拿到手的钱连基本生活费都覆盖不了,房租、吃饭、交通、人情往来,样样都需要钱。被迫辞职,可能会面临没有收入来源的困境,甚至需要动用积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心理打击: 这种待遇,是对员工价值的否定。长时间处于这种压力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职业发展受阻: 如果是被迫离职,在再就业时,可能需要解释离职原因,这会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求职。而且,如果这种“被迫离职”成为一种常态,也会让整个行业的求职者都感到不安。

对于新东方这家企业来说:

短期“止损”的陷阱: 表面上看,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清理”一部分员工,降低短期运营成本。但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人才流失和信任危机: 留下来的员工会看到公司的“操作”,对公司失去信任感,士气低落,工作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核心人才可能会选择主动离开,寻找更有保障和更受尊重的平台。
法律风险: 虽然公司可能认为这是“逼员工自己走”,但如果员工真的去申诉,根据劳动法,这很可能被认定为公司单方面“严重违背劳动合同”或“克扣工资”,公司将面临法律的制裁,需要支付巨额赔偿金。
公关危机: 一旦消息传开,媒体报道,舆论发酵,公司将面临巨大的公关压力。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应对负面舆情,甚至可能影响到其正在拓展的新业务。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

行业风向标: 如果新东方这种操作得到默许或被其他企业效仿,可能会形成一种不良的行业风气,让整个行业的劳动者权益面临更大威胁。
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挑战: 这也暴露了在经济下行或行业转型期,如何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挑战。法律法规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部门是否需要更积极地介入?

对于普通网民来说:

大家关注这事儿,除了同情弱势群体,也是一种对自身处境的担忧。我们都是打工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这种讨论,也是一种集体发声,提醒企业要讲诚信,守规矩,也提醒大家要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目前这仅仅是“网传”,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核实。如果属实,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说法,也给那些可能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员工一个公道。如果网传不实,也希望新东方能够及时澄清,以正视听。

总而言之,这事儿要是真的,那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企业行为,它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也挑战了商业道德和社会诚信。希望每一个辛勤付出的劳动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新东方的破产是早晚的事

2、新东方帮助很多学生拿到国外offer,这确实是事实

3、在过去20多年新东方最大的问题是助推了“机巧型”的生存模式。读书也好,做人、做事也好,有本、有末,有基础,有锦上添花。好的老师,好的学生其实都知道考试技巧。但这是建立在基础扎实的前提下的。新东方,发展了一套逻辑和理念,用机巧的方式获得人生的美好未来。俞敏洪做后盾,罗永浩为代表,各路所谓优秀讲师打前锋。

4、于教育,于国家人才培养,新东方罪该万死。


我本来想好好深入阐述的。看到很多完全不懂教育的看法,非常开心。所以就不深入阐述了。

成为人的教育,与成为工具的培训,本来就不是一件事。评论区,不删,不回应了。让所谓的不同意见自娱自乐吧。毕竟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人的社会属性是第一位的。要理解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的尊严,什么是人的发展,那是需要20多年像样的,人的教育和环境,才能培养的。

user avatar

申请劳动仲裁!
而且劳动仲裁不花钱!

输了不亏,赢了血赚!

user avatar

论提高最低工资的重要性。

很多未出校园的人谈论到中国与国外最低工资差距时,会认为:哪个人的工资不比最低工资高一大截!最低工资毫无意义!

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给员工的基本工资只会比当地的最低工资高一点。剩下的会是各种补贴与绩效奖金。

而加班费只会依照基本工资计算。很多人的加班工资,还没时薪高(当然还有很多人没有加班工资)更低于单位小时用人成本。(工位成本人事成本等)

使得大量企业相对增加员工更倾向于给员工加班。(如果所有企业都严格八小时工作制,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必然人才短缺。企业需要尽可能将利润倾向于员工工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