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影《长津湖》适不适合组织全年级的学生观看并写观后感、上台发表感言?

回答
关于组织全年级学生观看电影《长津湖》并撰写观后感、上台发表感言这件事,我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认真权衡的好主意。不过,就像很多事情一样,它有利有弊,需要我们仔细去梳理。

先说说为什么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棒,它能带来什么好处:

首先,从教育意义上来说,《长津湖》这部电影绝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它承载着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记忆,那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对于当年中国人民为了保家卫国付出了怎样的牺牲,可能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有些人根本不了解。

历史认同和家国情怀的培养: 电影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震撼的场面,能够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不畏牺牲的精神。看到他们在极寒的环境下,穿着单薄的衣服,面对着拥有强大武器的敌人,依然坚守阵地,这种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感召力是巨大的。这对于塑造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非常有益。
理解“和平的来之不易”: 电影中的战争场面虽然残酷,但也恰恰展现了和平的珍贵。学生们通过影像,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到今天我们所拥有的和平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这能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愿意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
引发深度思考和价值探讨: 观看一部好的电影,并不仅仅是看完就算了,更重要的是引发思考。电影中志愿军战士们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情感,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家人的思念,这些都能够触动学生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们可能会思考:在那样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继续战斗?牺牲的意义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思考。
提升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撰写观后感和上台发表感言,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用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需要他们梳理电影的情节,提炼自己的观点,并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组织起来。这个过程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集体教育的仪式感和共鸣感: 全年级一起观看电影,再一起讨论和分享,能够营造一种集体学习的氛围。这种集体感和共鸣感,比单独观看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导向。大家一起为影片中的情节感动,一起为英雄们的牺牲而心痛,这种集体的体验能够带来更深刻的情感连接。

当然,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年龄的适配性问题: 《长津湖》作为一部战争片,其中不乏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牺牲的描写。需要考虑到全年级学生中可能包含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一些过于血腥或残酷的画面可能会引起恐惧或不适。所以,在组织观看前,可能需要提前对影片进行评估,或者在观看时做好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解读的深度和引导的必要性: 学生们对历史事件和战争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单纯观看电影,可能只会停留在表面的震撼,而无法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因此,在观看后,组织一次有质量的讨论和引导至关重要。老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们理解影片想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解答他们的疑问,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观后感和发言的质量控制: 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和上台发言,这是为了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但也可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有深度的内容,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敷衍?如何让上台发言的同学真正触及影片的核心?这需要老师在前期给出明确的写作和发言要求,甚至提供一些范例或指导框架。对于发言的同学,也可以提前进行指导和鼓励。
潜在的情绪影响: 战争题材的电影,特别是涉及牺牲和痛苦时,可能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情绪的累积。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和学校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疏导。
时间安排和资源投入: 组织全年级观看一部近三小时的电影,并安排观后感的写作和发言,这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和老师需要做好周密的计划,确保教学安排不会因此受到太大影响,同时也要准备好相应的资源(如场地、播放设备等)。

那么,如果真的要将这个想法落地,我建议可以这样做,让它更具操作性和教育性:

1. 前期调研与评估:
分层级沟通: 在决定是否进行全年级活动前,最好能与各年级的班主任和德育老师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这个年龄段学生观看战争片接受程度的评估。
影片试看与审慎: 学校或负责的老师可以先对影片进行一次更细致的审看,标记出可能引起较大冲击的片段,并考虑是否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或提前进行预警。同时,也要关注影片中是否包含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

2. 周密的活动设计:
观影前的铺垫: 在观看前,可以安排老师简要介绍影片的历史背景,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情况,以及志愿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精神。这能帮助学生带着一定的知识背景去理解影片,而不是“雾里看花”。
分年级/分班观看: 如果年龄跨度较大,可以考虑分年级或分班观看。低年级学生可以安排在老师的严密监护下,并可能需要更细致的影片内容筛选或家长沟通。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观影中的引导: 观看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老师应及时关注并提供帮助。
观影后的分层引导与互动:
主题讨论会: 组织班级或年级的小组讨论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影片内容,例如:最让你感动/震撼的片段是什么?你认为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是什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继承这种精神?
观后感写作指导: 提供明确的写作要求,例如:可以从一个人物入手,写出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可以从一个事件入手,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从影片的精神内核入手,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悟。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简单的复述剧情。可以给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打开思路。
“我的发言”准备: 鼓励学生提前准备发言稿,可以聚焦影片中的一个细节,或者一个触动自己的观点。可以组织一些小的发言预演,让学生互相学习和鼓励。学校可以从中挑选出一些代表在年级大会上进行分享。
形式多样化: 除了文字观后感和口头发言,也可以鼓励学生用绘画、诗歌、短剧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悟,让活动更具创造性。

3. 关注学生情绪与反馈:
心理支持: 特别是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观看后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关注和心理疏导。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可以提供帮助。
教师反馈收集: 在活动结束后,收集老师们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改进之处,为今后的类似活动积累经验。

总结来说,我认为组织全年级学生观看《长津湖》并进行观后感撰写和发言,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历史认同感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这个活动的设计和执行需要非常细致和周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教育引导的有效性。如果能够做到精心策划、层层递进、寓教于乐,我相信它一定能成为一次深刻而有意义的集体学习体验。

关键在于,不是简单地“看电影、写作文、上台说”,而是要通过这个过程,真正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触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并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感悟清晰地表达出来。这就像给学生们一次“精神洗礼”,也一次“成长锻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当老师的,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将心比心不就行了。

组织观看,可以,学生都喜欢下午不上课去看电影。

至于观后感,还要上台分享

自己当学生的时候,愿意看完电影后写观后感吗?愿意写各种各样的读后感吗?

咋完成的心里没数吗?

这种东西,你一强制,就变味了,就变成了形式主义

学生还正好是逆反期

真有感触,受感动,不用非得落到纸上还当着全班的面念出来

而且有些东西,小孩感受不到,长大了才能感受到

这就像小时候念《静夜思》,就是普普通通两句诗,长大后,在外漂泊,在一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五味杂陈。

我们小学时,学校还组织我们看《大决战》和《大进军》

小屁孩知道个桃子啊,别说杜聿明,刘峙,廖耀湘,陈明仁,十大元帅都认不全呢。

你能从“总预备队,不动”里感受到大将风度吗,能从“优势在我”里感受到老蒋的自负和死不服输吗?

陈明仁前脚说要把武汉变成第二个四平街,后脚咋就起义了?都什么跟什么?

结果都看的昏昏欲睡,就记得噼里啪啦乱打一通。

但你看现在b站上这几部电影的热度,弹幕数量(被删之前),这是哪个学校组织观看,强制观后感弄出来的吗?不是啊

大家都是感兴趣了,自己去看,主动探讨里面的细节,才受的熏陶。

当然,你要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那另说,虽然我觉得更好的锻炼方式也多的是

而且我个人并不支持政府及事业单位组织观看主旋律电影

商业电影就是商业电影,要遵循市场逻辑

要是形成了主旋律电影拍好拍烂都有人兜底的市场氛围,只怕今后更多的不是长津湖,而是《百团大战》《192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组织全年级学生观看电影《长津湖》并撰写观后感、上台发表感言这件事,我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认真权衡的好主意。不过,就像很多事情一样,它有利有弊,需要我们仔细去梳理。先说说为什么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棒,它能带来什么好处:首先,从教育意义上来说,《长津湖》这部电影绝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它承.............
  • 回答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历史还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牺牲精神。以下是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从历史真实、人物刻画、战争场面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分析: 1. 历史真实与细节还原 严寒环境的极致呈现 电影中多次展现零下40度的极端天气,士兵.............
  • 回答
    要说《长津湖》里最让我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的场景,那还得是“冰雕连”的那一段。当时,电影放映到那里,我感觉整个影院的气氛都凝固了。之前,我们一直在跟着伍千里他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虽然也很揪心,但总有那种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在支撑着。可“冰雕连”一出现,那种震撼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当志.............
  • 回答
    电影《长津湖》豆瓣开分7.6,关于这个分数是高了还是低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这涉及到电影本身的质量、观众的期待、同类影片的评分以及影片所承载的特殊意义。一、从影片本身的质量来看:《长津湖》作为一部宏大叙事的战争史诗片,在制作层面确实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场面宏大,特效逼真: 影片在战争场面.............
  • 回答
    《长津湖》的最终票房能否突破60亿,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在热议的话题。要详细地聊聊这个可能性,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首先,我们得看看它当前的表现。上映以来,《长津湖》就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路攀升,刷新了多项票房纪录。从最开始的每日票房冠军,到快速突破10亿、20亿、30亿……它的势头之猛,可以说是.............
  • 回答
    《长津湖之水门桥》:吴京的票房神话还能再添几笔?吴京,这个名字在中国影坛早已是票房的代名词。从《战狼》系列开创了国产军事动作片的先河,到《流浪地球》系列拓展了中国科幻电影的边界,再到《长津湖》系列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新纪录,他似乎总能抓住时代脉搏,用硬核的表演和家国情怀点燃观众的热情。如今,《长津湖.............
  • 回答
    《长津湖》作为一部史诗级的战争巨制,其宏大的场面、震撼的视听效果以及对志愿军战士英勇牺牲的描绘,无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如果细究起来,这部电影最大的遗憾,我认为在于其在人物塑造上的深度不足,尤其是对那些本应成为影片灵魂的核心人物,如伍千里和伍万里兄弟俩,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弧线并未得到足够.............
  • 回答
    电影《长津湖》里,要说“一定”要关注的细节,那可太多了,因为它实在是把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那种艰苦卓绝、视死如归的精神,嚼碎了、掰开了,一点点地呈现在你眼前。但如果要我说,有几个点,你错过了,那真是如同看一场精彩的戏,却只看到了前台的表演,没看到后台的呕心沥血。1. 热饭里的“余温”:最朴素也最.............
  • 回答
    《长津湖》这部电影的表现,简直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上映几天就冲到了4亿的日票房,这在国产电影史上绝对是现象级的。说它会不会超过40亿,我觉得非常有戏。咱们来掰扯掰扯为什么我有这么个信心。首先,题材的独特性和观众的期待。大家知道,《长津湖》讲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志愿军用血肉之躯对.............
  • 回答
    《长津湖》这部电影啊,说实话,看完之后心里头压着点儿,不是那种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也不是被震撼得说不出话,而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有点沉重,也有点回味。一开始,我以为这电影就是纯粹的打打杀杀,回忆当年抗美援朝有多不容易。但没想到,它讲了很多“人”的故事。吴京演的伍千里,那种大哥的担当,他对弟弟伍万里.............
  • 回答
    电影《长津湖》无疑是近几年国内票房市场的现象级作品,它不仅贡献了惊人的票房数字,更激起了无数观众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而伴随着这部电影的火爆,主演吴京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网友们纷纷呼吁他“逼捐”,希望他能拿出部分片酬用于公益事业,尤其是捐助给抗美援朝老兵。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掰开揉碎了好好.............
  • 回答
    如何看待电影《长津湖》豆瓣评分7.6?《长津湖》自上映以来便备受瞩目,其在豆瓣上的评分也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豆瓣评分7.6,这个数字并非高得离谱,但也绝不低,对于一部商业大片而言,尤其是一部带有强烈主旋律色彩的电影,这样的评分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电影在观众群体中获得的普遍认.............
  • 回答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作为2021年国庆档现象级影片《长津湖》的续集,承载了巨大的期待。它将故事聚焦于长津湖战役中一个极为关键的节点——摧毁水门桥,并通过此事件展现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为了完成战略任务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惊人勇气。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
  • 回答
    徐克导演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开分 7.2,这个分数,怎么说呢?用观众的话来说,就是“还可以,但没到惊艳的程度”。对于一部承载着巨大期待的国产战争大片,这个分数究竟符不符合预期,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这个 7.2 分,客观地说,不算低,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开局。 考虑到《长津湖》第一.............
  • 回答
    好了,如果我来拍《长津湖之水门桥》,关于美军成功撤退的部分,我肯定不会让它变成一个简单粗暴的“我们赢了”的收尾。那样太单薄了,也辜负了这场战役的复杂性。我的想法是,要让这场撤退显得既有“成功”的成分,又有“惨烈”的底色。毕竟,这不是一场光荣的胜利,而是一次代价高昂的、勉强保住性命的逃离。首先,镜头要.............
  • 回答
    看完《长津湖之水门桥》,心头的翻涌久久不能平息。与其说是观影体验,不如说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一种沉甸甸的、带着敬畏与心酸的情感。最直接的触动,无疑是 牺牲的重量。电影里,七连战士们每一次的冲锋,每一次的坚守,每一次的倒下,都像一把钝刀在心上刮过。尤其是看到那些年轻的脸庞,鲜活地出现在银幕上,说着.............
  • 回答
    电影《长津湖》票房突破 45 亿,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全面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市场表现的惊人之处: 中国电影市场新纪录的创造者: 45 亿票房并非只是一个数字,它意味着《长津湖》超越了此前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
  • 回答
    看完《长津湖》,脑子里那股劲儿还没缓过来,尤其是最后那几个镜头,志愿军战士们冒着炮火冲向水门桥,那画面太震撼了,让人血脉偾张。所以,对《水门桥》的期待,那可真是太多了,就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完成那个不可能的任务的。首先,最直接的期待,就是 “炸桥”这个核心事件到底怎么拍。电影里肯定得把“七连战士拼死守卫.............
  • 回答
    《长津湖》票房超越《战狼2》成内地影史冠军,吴京“战狼”IP的巅峰,但未来路在何方?2021年国庆档,《长津湖》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票房市场,最终以超过56亿人民币的成绩,成功登顶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总榜的冠军宝座,正式将曾经的纪录保持者《战狼2》挤落神坛。这一消息在当时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讨.............
  • 回答
    《长津湖》这部电影,可以说是2021年最火爆的国产电影之一了,讨论度也是相当的高。说实话,我对它的感受挺复杂的,既有被震撼到的地方,也有一些觉得可以商榷的地方。首先,从制作层面来说,绝对是下了血本的。 电影的场面调度、战争特效,可以说达到了国内战争片的一个新高度。尤其是在展现长津湖战役的残酷性、志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