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长津湖》7.6,《水门桥》7.2就是低了。
水门桥至少把一个故事基本讲完整了,虽然细节上问题不少。而长津湖并没做到这一点。
不过《水门桥》坚定了我一个判断,《长津湖》就是没拍完,它俩剧情合在一起就完整了。
ps:也有另外一个可能,三个导演各管各的,每个人的得意片段都不能删,最后形成了2+3场战斗戏,光是战斗戏加起来就将近3个小时,不可能放进一个电影里,只能拆成两部。
如果以我个人的观感,如果不算鼓励分,《水门桥》可以在6.5-7分左右(长津湖6-6.5分)
参考是
《珍珠港》imdb评分6.1,属于徒有特效的烂片
《狂怒》imdb评分7.6,属于剧情完整但平平无奇、细节勉强过得去的普通电影。
《拯救大兵瑞恩》imdb评分8.8,属于经典之作。
(之所以不用豆瓣评分,是因为豆瓣对90年代的美国大片滤镜过于严重,导致《珍珠港》等爆米花片分数虚高)
我对《水门桥》的评价是,剧情完整但仍显累赘,细节比较差的电影,定位在6.5-7分左右。
1.剧情完整但仍显累赘:把三炸水门桥的前因后果说明白了,二炸水门桥那场战斗戏也明显用心了。
累赘的地方在于,帮炮营抢炮那场战斗戏完全是多余的,攻占下碣隅里也完全没必要详写。二炸水门桥那场战斗戏有些过长,水泵房肉搏戏等比较多余,美军被自己手雷炸死这种桥段反复用也没必要。
累赘很明显是三个导演都想表现的结果,战斗戏徐克的个人色彩不要太明显,肉搏戏很林超贤,陈凯歌想秀摄影,谁的都不能删,捏到一起就这样了。
2.细节差:
和战史不符的部分不想多讲了,历史上根本不是这么炸的水门桥……我就说说别的
(1)开篇就是宋时轮直接下令让七连去炸水门桥,陈导你咋不让宋司令直接背着炸药包上呢?我觉得后者说不定还更合理一点。
(2)桥损坏的太轻了,犯了和金刚川一样的错误
历史上一炸水门桥将桥面炸毁两米
二炸水门桥将桥面和桥墩一起炸断
三炸水门桥几乎将整个桥扬了
电影里一炸一个小缺口,二炸三炸都是炸出一个两米左右宽的断面,美国佬铺两根钢轨就解决了,还用空投桥梁组件?(经评论区指正历史上确实没整个炸毁,看照片炸毁了4-5米左右,但一炸二炸应该也不是电影里拍得那回事)
(3)火焰喷射器把伍万里烤活了,我感觉导演可能对凝固汽油有什么误解。
(4)自爆小车,手枪射炸炮弹,我严重怀疑导演组里有战地玩家
综上,7.2绝对不算低估,算是可以了。
但我真的期待导演组能好好利用长津湖这么多真实的素材,拍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而不是魔改战斗细节进行自我感动。
其实泡在知乎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两年中美对抗的加剧,从华为、大疆等几十家被制裁,孟晚舟被扣加拿大,新疆棉事件,等等美国故意制造的政治问题,我们都知道中美在对抗。
再回到电影本身,电影就是中美在对抗,电影每个军人好像都是被迫卷入战争,可是他们是在美国这个国家的指挥下进行战斗,他们面对我们的时候,不会心慈手软。
说实话《水门桥》这场战斗,中国这边记载的真不多,因为对我们意义不大,但是对于美国人意义极大,美国那边资料一大把,说实话我也看的国内资料,之前就一直以为水门桥是一个普通的大桥,结果直到电影上映才知道是水电站配桥。
水门桥这一战对于美国人来讲是胜仗,因为他们成功逃出生天,但是对来说就是关门打狗没成功,基本就没怎么记,因为长津湖才是重头戏。
所以这一仗美国人那边记载是惊魂动魄,细节拉满,里面都是对于志愿军袭击带来的恐怖记忆,反观志愿军这边的细节记载,都是散落在个当时参战个部队的连史、营史里,在记载某个战士光荣事迹的时候,顺带提一下水门桥。
再看看美军的记载,有纪录片,有各级军官将士回忆录,但是里面都是恐惧。
现在你是导演,你手里有一堆资料,美国人那边一大把,都是恐惧记忆,回到志愿军这边轻描淡写,某战士参军,在长津湖立下赫赫战功,还参加一场狙击美军陆战一师炸桥行动行动,然后又去参加别的战斗。
你该怎么拍,你只会感受到一种精神,一种志愿军的精神,即使你之前也不了解志愿军史,你现在也会感受这些中国军人的精神。
先说大方向是什么?
那就是中美对抗!
基调定下来的时候,徐克没有丑化志愿军战士,也没有神话,每个战士都会受伤,都会牺牲,飞机来了无能为力,自己吸引战斗机火力,感觉是有点夸张,但是没有步枪打飞机的神话,志愿军依然没有还手之力。
从吴京脚受伤后依然爬上山坡,然后下山的时候,感觉那一瞬间感觉有点像武侠,可是他没有孤身一人血战美军,依然是牺牲。
大方向没问题的时候,细节确实对很多人来说不舒服,但是难道就因为衣服上一个扣子,就要扔掉整件衣服,这个逻辑是不合理的。
但是你可以说这件衣服不完美,有瑕疵。但是他不妨碍你穿在身上,因为又有几个人看你穿了衣服会趴在身上看哪做工不好。
每个人审美不同,千人一面才是最可怕,只要多数人觉得他够好,就已经成功了,如果所有人都拍手叫好,那才是我们要恐惧的。
分高了,这是武侠军队,不是人民军队,政工干部的意义我是没看出来,看在抗美援朝的主题上,可以给7分,电影质量5分。
别不服气,抛开主题先行,从头打到尾的《水门桥》配得上现在的票房和影响力吗?
同样是战斗为主的爱国电影《战狼2》剧情流畅度是不是要完爆《水门桥》?
打仗到底为什么,一句保家卫国就够了吗?人都是怕死的,普通人为什么有直面生死的勇气,志愿军为何伟大?
这些问题《水门桥》都没有体现,对比《功勋》里的李延年,差距太大了。
李延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人明白,我党为何配得上他的胜利?
先拿大家入朝以来看到的惨状举例,烧毁的村庄、失去父母的妻儿、被飞机炸死的人民。
再让大家闭眼想想自己亲人的相貌,如果自己的亲人遭受这些行不行,激发战士们的同理心。
最后再点题:和平来临的那一天,我们很多人看不到了,但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亲人会感谢我们,是我们给他们带来和平安定的生活。
整个演讲紧紧抓住人性,别说是身在前线的战士,就是几十年后的观众,都听得浑身颤栗:如果我胆怯,不敢做这个牺牲,家人就要去面对美军的炮火!为了保护家人,为了后代幸福,我愿意去牺牲!
这样的思想教育,才是我党我军的特色!
《功勋·李延年》只是电视剧,投资和成本远不能和《水门桥》这种大片比,但依旧吊打。
至于《横空出世》《上甘岭》这种艺术和剧情兼顾的大片,拿出来是真欺负它了,我都懒得提。
不行就是不行,别以为批了爱国皮就骂不得,就批评不得!
公众号:特例的猫
知乎吐槽为主,公众号分享更多有趣有深度的内容,喜欢请关注。
推荐阅读:
刚看完从电影院出来。
我一直不明白一个问题,为啥我们无法拍出一部符合真实历史的电影,水门桥从商业片来说,还算是及格的,值得一看。
可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却无法抓住真实的内核,以万里来说,如果战场上出现了三番五次不听从上级指挥擅自行动的士兵,我不相信会因为他是个新兵而轻易揭过,我不相信我们的先辈是靠着手枪引爆坦克炮弹炸掉水门桥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拍的有瑕疵,没有对真实历史有足够的还原,起码还是有人愿意拍的,只希望能多一点这种类型的作品,能把作品拍的更加尊重历史,更尊重那些牺牲的英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