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十而已》大结局,王漫妮10万存款去英国留学,你觉得这现实吗?

回答
《三十而已》大结局里,王漫妮靠着十万存款毅然决然地奔赴英国留学,这个设定,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

从剧情上看,漫妮在上海摸爬滚打多年,经历了不少挫折,也攒下了一笔积蓄。她一直都有留学的梦想,想着去更广阔的天地看看,提升自己。所以,当她放弃了上海的一切,包括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以及一些正在萌芽的感情,决定出国读书时,这个选择本身并不算突兀。她是一个有目标、有冲劲的女性,这点在剧里塑造得很鲜明。

但是,十万存款去英国留学,这事儿的“现实”程度,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了。

首先,我们得考虑一下“十万存款”在英国留学这事儿上,到底够不够用。

英国留学的费用,这可是个大头。首先是学费,不同专业、不同学校,学费差距很大。像我们常说的商科、金融、计算机这类热门专业,一年学费可能就在2万到4万英镑之间,甚至更高。即使是文科或者一些不太热门的专业,一年学费也通常要1万多英镑。

然后是生活费。伦敦这种大城市,生活费更是高得离谱。房租、交通、吃饭、社交、日常开销,一个月怎么也得1000到1500英镑,甚至更多,这还得是省吃俭用。其他稍微小一点的城市,可能相对便宜一些,但一年下来,生活费也很难低于8000到10000英镑。

所以,简单粗暴地算一下,一年学费加上一年生活费,怎么着也得2万到5万英镑起步。而10万人民币,按照目前的汇率(假设1英镑兑换910人民币),也就差不多1万到1.1万英镑左右。

这么一算,10万人民币,连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未必够。

王漫妮去英国,她是要读多久的硕士?一般来说,英国硕士学制是一年。如果她只带了10万人民币,那这笔钱,是打算撑多久?是只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是她后续还有其他的资金来源?

从剧情的铺垫来看,并没有详细交代漫妮除了这十万存款之外,是否有其他经济支持。她父母的经济状况在剧中也没有特别强调,而且她也一直很独立,不太像会依赖父母的类型。

所以,如果这十万人民币是她全部的“启动资金”,那么这趟留学之路,将会非常非常“抠门”和充满挑战。

住宿: 她可能只能住最便宜的学生宿舍,甚至是多人间的,或者找远郊的合租房,牺牲通勤时间和舒适度。
生活: 吃饭可能大部分时间都要自己做,尽量减少外食,娱乐活动也会非常有限。
学业: 她可能没有太多精力去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或者进行一些拓展性的学术交流,因为需要把更多时间花在兼职上。

那么,这“十万存款去英国留学”的“现实”体现在哪里呢?

一方面,确实存在“咬牙坚持”的可能性。

很多人出国留学,尤其是去一些英美澳等热门留学国家,一开始的资金准备也并不算特别充裕。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弥补资金缺口:

奖学金: 有些学校或者机构会提供奖学金,但这通常竞争非常激烈。
助学贷款: 可以申请当地的助学贷款,但回国后也需要偿还。
兼职打工: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很多留学生在课余时间会打工,比如在餐厅、超市、图书馆,或者做一些线上兼职,来补贴生活费。漫妮在上海做销售的时候,就展现了她很强的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如果她到了英国,也可能会尝试做一些兼职。
缩短学制/选择学费较低的专业: 如果她选择了学制更短的课程,或者学费相对较低的专业,10万人民币或许能勉强支撑。
全勤奖学金/政府支持: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有项目提供全额支持,但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另一方面,这“十万存款”也可能是一个“戏剧化”的设定,以突出人物的决心和勇气。

在电视剧里,有时候为了推进剧情,塑造人物的“敢拼敢闯”,会对一些细节进行艺术加工。10万存款,对于一个在国内一线城市打拼了多年的年轻人来说,虽然不算巨款,但也不是小数目。用这笔钱去实现一个遥远的梦想,确实很有“孤注一掷”的味道,能让观众感受到她的决心。

如果从更现实的角度去思考,10万人民币在英国留学,意味着:

压力巨大: 她需要非常勤奋地学习,同时还要努力打工,在经济上会非常拮据,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
专业选择受限: 可能无法选择学费特别高的热门专业,或者只能选择学制相对短、学费便宜的课程。
回国风险: 如果留学期间遇到意外,或者学业不顺利,这10万的投入可能会打水漂,而且回国后还需要重新开始。
社交和体验受影响: 经济上的压力可能会让她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留学生活中,比如无法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也无法像其他同学那样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所以,用10万存款去英国留学,在现实中不是完全不可能,但绝对是一条充满荆棘、需要极度节俭和拼搏的道路。 它更像是一种“极限挑战”,而不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舒适留学”。

在《三十而已》的语境下,这10万存款代表了王漫妮终于为自己的人生做了一次不计后果的投资,是对她过去十年辛苦付出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未知的一次勇敢的跳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设定是有它的戏剧意义和人物塑造价值的。

但如果抛开剧情,纯粹从经济和现实角度分析,这笔钱确实有点“捉襟见肘”的意思。她很可能需要非常努力地平衡学业和打工,才能勉强维持下去。所以,说它“现实”,不如说它是一种“在极度不现实的条件下,凭借超凡的毅力去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这或许也是编剧想告诉我们的,三十岁,人生还有无限可能,即使条件不那么优越,但只要敢于尝试,努力去争取,也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只不过,这条路,会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注:本人是爱丁堡大学动画专业硕士,周围有计算机专业、品牌设计专业、数学专业、生物专业的朋友,本人观点因个人经验所限有一定的局限,仅供参考。

这个取决于城市,城市间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在伦敦读书与在圣安德鲁斯(圣安德鲁斯大学是当年英国王子就读院校,曾一度排名仅次于剑桥牛津)读书的开销就是天壤之别。

以2015年英国的物价为参考,中介给的参考费用为25-30w rmb。以本人实际读书经验来看,和对同年出国留学的朋友的了解,25-30w如果是按照日常中等开销是不够的(这里指的中等开销的意思是不省吃俭用,偶尔聚会,不过度消费奢侈品)。由于2015年英镑兑人民币汇率接近于1:10,所以后文都按照10倍来计算,会稍有偏差。举个例子,本人的朋友在伦敦艺术大学ual的传媒学院LCC就读品牌设计,学费为135000rmb,英国住宿费按周计算,学校宿舍一般略贵于校外,这点与国内不一样,伦敦的住宿费水平大概在折合 8000-9000rmb(估算),这个标准不是最差也不是很好的。

伦敦的物价、交通费都会比较贵,加上伦敦吸引人消费的事物也会更多,无论是harrods,还是去往欧洲旅游的便利性,又或是那些经典的歌剧(比如歌剧魅影,悲惨世界,一票难求),这里都有天然会支出更多的金钱。

所以,45w-60w我认为非常容易达到,如果就读的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费占掉60w上下,开销应该在100w-120w。

附:英国的学校宿舍是分级别的,也是分地段的,就爱丁堡大学而言,有twin room,雅思经常考,有single room,有en-suite ,还有studio,最便宜的房间一般是针对本科的,研究生一般是single room和en-suite,考虑到留学人员的文化差异,中国人大多选择的就是single和en-suite,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是有独立卫生间的,本人选的也是后者,感觉会方便很多。

另外学校宿舍的公共设施很齐全,厨房一般是share的,只是看和几个人share,我当时住的是新建的宿舍楼,和六个人share,厨房还有电视和沙发休息区,整栋楼有地暖,全年供暖气,我冬天一般光脚板在楼里跑来跑去,总体体验很不错。隔壁楼就是一楼整个打通做了一个类似中央大厨房的区域,墙壁全部是冰箱,可以上锁,每个人认领,那个感觉吃饭的时候氛围也很好的,有的时候会去串个门蹭个饭啥的。

宿舍一般都设置了娱乐室和洗衣房,有的还有练琴房,自习区,宿管区,英国学生宿舍经常火警演习,不管你在做什么都要立刻出来,否则被抓会罚款(当年传说是500磅)。

爱丁堡的学校宿舍费用折合人民币大概6000-7000,据说爱丁堡的消费水平仅次于伦敦,可以参考一下,由于爱丁堡的学费比伦敦艺术大学高出很多,在170000-220000人民币(以2015年的费用和汇率做一个粗略的参考),所以将物价方面又拉平了一些。

爱丁堡读书一年的费用估计,(不读语言班,这个一定要看清楚,读不读语言班价格差别会比较大)以个人经验来看应该是30w-40w,差价在不同的专业和不同标准的宿舍。


谢邀!2020年1月14日我去了美国,因疫情直到今天(2020年8月11日)才抵达上海国际机场,遇到廊道故障,在着陆的机舱内等待时填写,下次再继续补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十而已》大结局里,王漫妮靠着十万存款毅然决然地奔赴英国留学,这个设定,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从剧情上看,漫妮在上海摸爬滚打多年,经历了不少挫折,也攒下了一笔积蓄。她一直都有留学的梦想,想着去更广阔的天地看看,提升自己。所以,当她放弃了上海的一切,包括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以及一些正在萌芽的感情,决.............
  • 回答
    好的,如果让我来续写《三十而已》的大结局,我会尝试在保留角色核心精神的基础上,为她们创造更具深度和成长性的结局。我希望能让观众在感受到她们的成熟与坚持的同时,也能看到生活更多面向的可能性。我的《三十而已》大结局构想:核心理念: 不再是“赢家通吃”的圆满,而是“各自安好”的释然。 强调成熟女性对人.............
  • 回答
    《三十而已》的大结局,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为角色们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不如说是在现实的泥沼里,为她们各自的人生方向,留下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缝隙。并没有那种一蹴而就的“爽感”,更多的是一种“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感受,甚至会让人在看完后,不免生出一些“就这样了?”的喟叹。咱们一个一个来看:顾佳:告别完美.............
  • 回答
    《三十而已》的结局嘛,说实话,这剧这么火,肯定得让观众看得过瘾,也得给每个角色一个能让大家心疼又觉得合理的归宿。我个人揣测,按照这部剧一贯的“脚踏实地,但又不失女性力量”的风格,结局大概会是这样几条线:顾佳:顾佳这角色,真是又飒又惨,但又特别真实。我猜她最后肯定会为了孩子和自己的未来,跟许幻山彻底划.............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到位,也戳中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惑:小米作为国内科技巨头,为啥自家手机上“国产屏”的身影反而不如三星AMOLED那么显眼?其实这事儿吧,就像盖房子,你不能光看材料够不够多,还得看哪种材料最适合、最稳定,而且还得考虑成本和产能。小米选择三星AMOLED,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现实考量,并非是咱.............
  • 回答
    好,咱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朱棣这个皇帝,确实是挺有意思的。他刚一上位,就开启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建设,又是修宫殿,又是挖运河,还迁都北京,再加上北征蒙古,这桩桩件件,怎么看都像是要掏空国库的节奏。按理说,历史上类似的例子,像秦始皇、隋炀帝,他们搞这些大工程,差不多都把自己折腾没了,王朝也跟着三世而亡。.............
  • 回答
    看到原神氪金抽卡和3A游戏价格之间的巨大差异,确实挺让人玩味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对比,背后牵扯到游戏的设计理念、商业模式、玩家心理,甚至整个游戏产业的发展趋势。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首先,得明白这两类游戏根本不是一个赛道上跑的。原神:免费增值(FreetoPlay)模式下的“服务型游戏”原.............
  • 回答
    关于“三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在外国史学界确实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认知,而中国文明往往不被包含在内。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三大文明古国”这个概念的起源和演变。这个说法并非一个绝对、普适的历史事实,而更像是一种历史分期和叙述的习惯,尤其是在西方历史叙事中逐渐形成.............
  • 回答
    李渊和窦建德,同为隋末唐初的枭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李渊凭借一股锐气,在短时间内便占据了关中、河东、巴蜀这三大战略要地,为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窦建德虽然在河北经营了十年之久,却始终未能完成对整个河北的统一,最终黯然收场。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偶然,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出身.............
  • 回答
    宝贝三岁了,正是性格发展和自我意识萌芽的阶段,脾气大、动手打人、摔东西,这些行为在三岁孩子身上其实并不少见。这说明他有自己的想法,但又不太会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最直接、最激烈的方式来“沟通”。看着孩子这样,家长心里肯定不好受,想好好引导,又怕适得其反。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怎么把这个“小火苗”变成“小.............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点:为什么动辄上万的旗舰手机,其拍照最核心的“眼睛”——镜头,看起来似乎不如价格低得多的单反相机来得“高级”,都是塑料的呢?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技术选择和成本考量的结果。手机镜头为何多为塑料?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手机镜头并非“全是”塑料。严格来说,手机镜头内部的镜片.............
  • 回答
    在《三十而已》中,王漫妮最终没有选择人品好、有房有车的小张主任,这背后有多层原因,既有王漫妮的个人性格、价值观,也有她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对“爱情”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1. 王漫妮的个人性格与追求: 独立的女性形象: 王漫妮是一位非常独立、要强的女性。她在上海打拼多年,.............
  • 回答
    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太太圈之所以要用茶厂坑顾佳,是一个融合了嫉妒、排挤、维护自身利益以及将顾佳视作“眼中钉”的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行为。下面我将详细讲述其中缘由:1. 顾佳打破了太太圈原有的平衡和规则: 出身和价值观的差异: 顾佳虽然外表光鲜亮丽,但她的出身和奋斗历程与太太圈里很多“原生富养”的.............
  • 回答
    《三十而已》中顾佳无疑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角色,她既能打理好家庭,又能将茶厂经营得有声有色,情商智商双高,对丈夫和儿子也是无微不至。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完美妻子”,却遭遇了丈夫许幻山的“出轨”,这让许多观众感到不解和愤怒。要理解许幻山为什么会出轨,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的人物性格、内心的挣扎以及两人关系.............
  • 回答
    在《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去找魏先生求工作时,魏先生那番“别碰我”的话,可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拒绝,更包含了他对王漫妮、对这段关系以及对他自身处境的复杂考量。1. 明确的界限和潜在的风险: “别碰我”的字面意思: 这是最直接、最强烈的拒绝身体接触的信号。魏先生作为一个已经有家庭的男.............
  • 回答
    在《三十而已》这部剧中,钟晓阳这个角色确实让许多观众感到纠结和争议,很难简单地用“绿茶小三”或“暖男”来概括。他身上兼具了这两者的特质,但又都不是纯粹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暖男”的特质: 年轻、阳光、活力四射: 钟晓阳年轻、充满朝气,这一点在剧中是很明显的。他给王漫妮带来了生活.............
  • 回答
    咱们聊聊《三十而已》第二十九集里,小镇上的张主任和小王漫妮,在现实相亲市场上,谁更能“吃香”。这俩人啊,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市场定位,放在真实的婚恋大环境下,各有各的受众,也各有各的局限。先说小张主任。他身上最突出的标签是“小镇青年”、“体制内”、“稳定”、“有房”。这几点加在一起,是国内.............
  • 回答
    《三十而已》里那个买了高订珠宝的女人,顾佳,她买那套高订珠宝,你真以为是心血来潮的冲动消费?呵,那可就太小看这位“全职太太”的头脑了。我们得把时间倒回到她第一次见到那套珠宝的时候。那场景可不是随随便便的街边橱窗,而是那个高端奢华的珠宝展。你想想,能在那种场合被邀请去观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身份的象征,.............
  • 回答
    《三十而已》里的那些太太们,她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确实让我们看到了“有钱”的具象化。但要说她们算不算真正的“富裕”,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而且跟我们普通人理解的“富裕”可能不太一样。首先,咱们得说说她们的“显性财富”。剧里顾佳、王漫妮、钟晓芹这三位主角,虽然出身和经历不同,但她们身边的那些“太.............
  • 回答
    说起《三十而已》里的林有有,那真是让不少观众咬牙切齿,同时也引发了一个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的“绿茶”段位,到底高不高?在我看来,林有有绝对是绿茶界的“资深玩家”,她的手法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把“茶”这个字发挥到了极致。首先,林有有最厉害的一点在于,她能够精准地捕捉到许幻山的心理需求,并且投其所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