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同样是收钱,用户对于b站和爱奇艺的态度完全不同?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到位了,这正是当下很多视频平台用户心中的一个“谜团”。为什么同样是掏钱,大伙儿在B站和爱奇艺那儿,心态截然不同?

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

1. 内容生态:从“看见”到“走进”

爱奇艺:内容是“商品”,用户是“消费者”。

你打开爱奇艺,首先看到的是什么?是那些被精心包装、主打流量的“大制作”、“热门剧”、“明星综艺”。平台非常直白地告诉你:“这是我们要推给你看的,你也愿意付钱来看。” 它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内容版权”展开的。花钱买了版权,然后卖给用户,赚取订阅费。

所以,你在爱奇艺上付费,更多的是为了一部剧、一个电影、一个综艺的“独家播放权”,或者为了“提前解锁”、“无广告观看”。你花钱是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就像去超市买东西一样。这种关系是比较纯粹的交易。

B站:内容是“社区”,用户是“参与者”。

B站就不一样了。虽然它也有“大会员”制度,有独播剧、有UP主创作的付费内容,但用户对B站的“情感连接”远不止于此。B站的用户,很大程度上是为“社区氛围”买单,为“内容生产者”买单,为“共同的文化”买单。

想想看,你在B站花了钱,除了看独播内容,你还能干啥?你可以给喜欢的UP主充电,这是直接的“打赏”和“支持”;你可以开通会员,解锁更多弹幕、更多动态、更多周边福利,这些都强化了你作为“社区一员”的归属感。你觉得花钱,不仅仅是为了看视频,更是为了“参与”到这个生态中,支持你喜欢的人和内容,以及维护这个你所认同的文化氛围。

举个例子:

你在爱奇艺花钱看《狂飙》,是因为你喜欢这部剧,想第一时间、无干扰地看完。看完之后,你可能就换个APP了。
你在B站花钱看《某某UP主的独播纪录片》,你可能不光是看内容,你还会在弹幕区和同样喜欢这部纪录片的观众互动,给UP主留言,甚至想着以后也要支持类似这样的内容。

这种“参与感”和“社区认同”是爱奇艺相对欠缺的。爱奇艺更像是“内容服务商”,而B站更像是一个“兴趣聚合社区”。

2. 付费的“性质”:从“购买服务”到“投资认同”

爱奇艺的付费: 是一种“购买内容播放权”的行为。你花钱买的是“看”的权利,是“无广告”的体验,是“提前”的便利。这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消费行为,我付钱,你提供服务,我享受,交易完成。

B站的付费: 很多时候,它掺杂了“投资”和“认同”的成分。

投资UP主: 当你给喜欢的UP主“充电”时,你就是在为他创作内容“投资”。你希望他能继续做下去,甚至做出更好的内容。这是一种对内容生产者及其价值的认可和支持。
认同社区文化: B站会员的很多权益,比如装扮、表情、动态,都在强化用户的社区身份。你花钱,也是在为这个你喜欢的、有特色的社区“加油”,因为你觉得这个社区是有价值的,是值得维护的。
对“小众”的支持: B站早期吸引了大量二次元、游戏、鬼畜等相对“小众”的文化爱好者。对这些用户来说,B站是一个“避风港”,是一个能找到同类、被理解的地方。付费,很多时候是对这种“小众文化”的守护和支持。

所以,B站的付费,更像是一种“主动拥抱”和“深度绑定”,而不是单纯的“被动消费”。

3. 用户关系:从“观众”到“合伙人”

爱奇艺: 你是“观众”,平台是“内容提供方”。你们之间是典型的“供需关系”。平台提供内容,你支付费用,你观看。

B站: 你可以是你自己创造内容的“UP主”,也可以是你欣赏内容的“观众”。更重要的是,你还可以是你维护社区氛围的“社区贡献者”。用户之间,和用户与平台之间,形成了一种更复杂的、多维度的关系。

当用户觉得自己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社区的一份子”,甚至是“社区的共建者”时,他们对于“为社区付出”的态度就会有很大不同。你觉得B站的会员费,不仅仅是为了一部剧,更是为了这个“我参与、我热爱”的社区能够继续运转下去,能够吸引更多优质的内容和创作者。

举个例子:

你在爱奇艺遇到一个bug,你可能会骂一句,然后等平台修复。
你在B站遇到一个bug,你可能会去动态下给官方留言,或者在相关的视频评论区说一下,因为你觉得“这是我的社区,我得帮忙反馈,让它变好”。

这种“主人翁意识”,使得B站用户在面对付费时,心理门槛会低一些,也更愿意去“贡献”而不是单纯的“索取”。

4. 商业化节奏与用户感知

爱奇艺: 早期在免费时代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后来开始大力推行付费会员,并且不断探索各种付费模式(超前点播、付费观看等)。这种商业化的加速和用户习惯的快速改变,可能会让一些用户觉得“被收割”,尤其是在免费内容逐渐减少、收费项目层出不穷的情况下。

B站: B站的商业化进程相对来说更“缓慢”和“渐进”。它在早期靠着免费内容和社区文化吸引了大量用户,然后在用户对平台产生足够粘性和认同感之后,才逐步推行会员、广告等商业化手段。虽然B站也有广告,也有会员,但很多用户觉得B站的广告和收费,“不那么赤裸裸”,或者说“换取的东西他们觉得值”。

而且,B站的用户群本身就包含了很多“二次元”、“游戏”、“ACG”文化的深度爱好者,他们习惯了“为爱发电”,也更容易理解“为内容付费”的逻辑。

总结一下:

用户对B站和爱奇艺付费态度的差异,根源在于两者在内容定位、社区属性、用户关系以及商业化策略上存在显著的不同。

爱奇艺: 更侧重于“内容商品化”,用户是“消费者”,付费是“购买服务”。
B站: 建立了一个“兴趣社区”,用户是“参与者”和“共建者”,付费包含了“支持内容”、“认同社区”、“投资创作者”等多重含义。

所以,同样的“收钱”行为,在不同的场景下,用户的心理感受和行为逻辑,自然会有天壤之别。一个是在超市买东西,另一个是在自家社群里为热爱的事情“投喂”和“建设”。后者,情感的连接和价值的认同,自然会更深一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本不同在于B站是鼓励会员,爱奇艺是惩罚非会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到位了,这正是当下很多视频平台用户心中的一个“谜团”。为什么同样是掏钱,大伙儿在B站和爱奇艺那儿,心态截然不同?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 1. 内容生态:从“看见”到“走进”爱奇艺:内容是“商品”,用户是“消费者”。你打开爱奇艺,首先看到的是什么?是那些被精心包装.............
  • 回答
    华为海思和小米澎湃在芯片研发领域,尽管都属于中国科技公司,但它们所收获的评价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历史积累与技术底蕴: 华为海思:沉淀二十余载,行业领军者。 起步早,目标明确: 海思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为啥买房子老听见“房价收入比”,但股票这块儿,很少有人拿“股价收入比”来说事儿呢?其实啊,这里面学问大着呢,跟咱们投资理财的逻辑和产品本身的属性都有很大关系。核心原因:性质不同,衡量标准自然不同最根本的一点,房子和股票,虽然都是资产,但它们的“本质”不太一样。 房子(.............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我在 Steam 上玩游戏时常有的感受。同样是花钱买游戏,感觉 Steam 上的玩家好像更愿意给出好评,而其他平台,尤其是手游,负面评论似乎更多一些。这背后肯定不是简单的“花钱就得给好评”这么笼统的道理,而是有很多深层的原因在起作用。首先,最直接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这打官司和领结婚证为啥都要掏钱这事儿,不讲那些空洞的“工本费”,咱就说点实在的。为啥打官司要收钱?这背后可不是为了“赚你钱”,而是维护整个司法系统的运转。你想想,打官司是个什么事儿?那是为了解决纠纷,维护公平正义。这个过程可不是“空手套白狼”,它背后有一整套非常复杂的系统在支撑:1. .............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挺多人都纳闷。同样是服务大众,同样是辛苦付出,为什么医生、教师、警察这几个职业的收入差距会这么明显呢?特别是医生,普遍感觉收入比后两者高出一大截。这背后不是一拍脑袋就能说清的,得从很多方面掰扯掰扯。一、 职业的特殊性和“风险溢价”首先得说,这几个职业的性质和承担的责任真的不一样。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电网”与“公务员”在知乎等平台上的评价差异,这一现象背后涉及社会认知、职业特性、政策环境、个人经历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职业特性与社会认知的差异1. 电网行业:技术型“苦力”与稳定性矛盾 工作强度高:电网从业者(如电力工程师、运维人员)需长期在高压、高温、高风.............
  • 回答
    关于“中华文明西来说”和对古希腊史的质疑为何存在不同舆论反应的现象,需从历史学、文化心理、学术传统及全球话语权结构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以下为详细探讨: 一、概念辨析与背景差异1. “中华文明西来论”的争议性 核心观点:部分学者(如郭沫若早期提出“殷商西来说”)曾认为中华文明受中亚或西亚影响,.............
  • 回答
    法学博士在死刑存废问题上的观点分歧,绝非简单站队,而是源于他们对法学理论、刑法目的、人权保障、社会现实等诸多复杂因素的深刻理解和不同侧重。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何会出现这种分歧: 一、 对刑法目的的不同理解和侧重刑法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是法学博士们首先会深入探讨的问题。不同的理论对刑法目的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马云和雷军都曾是备受瞩目的中国科技巨头,但公众对他们的态度却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他们的创业经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对社会责任的看法、个人风格以及公众沟通方式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马云:从“人民的希望”到“资本的.............
  • 回答
    《小时代》和《红楼梦》同样描写了奢侈华美的生活,但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小时代》常被诟病“装逼”,而《红楼梦》则被赞誉为经典。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价值观的差异 《小时代》: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其核心是物质至上、拜金主义、名牌崇拜。故事几乎.............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在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困境,非常普遍。首先,要明白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种“绞尽脑汁,百般尝试也不得其法”的感受。很多有成就的算法工程师,他们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智力或天赋之别,而是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经验积累以及解决问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到了跨文化沟通、工作文化差异以及个体认知偏差等多个层面。同样是“刷碗刷三遍”这个行为,为什么在中国员工和日本员工那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核心原因:文化价值观和期望的差异这是最根本的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工作”、“完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文化和创作上的深层原因。与其说美国穿越剧“想不出未来”,中国穿越剧“想不出历史”,不如说这是两国观众的文化偏好、社会心理以及影视产业发展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对未来的憧憬、对现实的反思与科幻的沃土美国人偏爱往未来穿,这背后其实有多重解读: 对未来的乐观与探索精.............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对比,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掰扯掰扯,把这其中的“味儿”给咂出来。首先,咱们得承认,人看东西,尤其看地域,往往带着自己的“滤镜”。这个滤镜,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媒体宣传以及过往的经验塑造的。为什么东北是“苦寒之地”?—— 根植于历史与.............
  • 回答
    说到王源和欧阳娜娜,大家对他们考上伯克利音乐学院这件事的态度确实是冰火两重天。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人红是非多”就能概括的,而是牵扯到我们对“学业”、“艺术”、“明星”这几个概念本身复杂的情感投射。咱们得一条条捋清楚。首先,抛开他们本身,我们得先看大家对“伯克利”的期待和理解。伯克利音乐学院,在很.............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古代姓氏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简单来说,秦始皇是嬴姓的直系后裔,所以他直接以嬴为姓。而赵国之所以以赵为氏,是因为赵国国君的祖先在早期确实是嬴姓,但他们以“赵”这个地名作为自己的氏,并在之后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以赵为氏的赵国。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和演变过程: .............
  • 回答
    统一北方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历史上北方的统一政权往往难以长久。后赵和前秦的短暂统一,与北魏近一个世纪的统治,这其中的差异并非偶然,而是由 政治制度、军事策略、民族融合程度、经济基础以及统治者的能力和眼光 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些原因: 为什么后赵和前秦的统治都不长久? 后赵:后.............
  • 回答
    南通模式和衡水模式之所以在受到的抨击程度和原因上有所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1. 模式的核心与出发点差异: 衡水模式(“应试教育的极致”): 其核心在于将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高分作为首要目标,并围绕此目标进行极致的训练。这包括大量的刷题、反复的模拟考试、严苛的时间管理、高度集中的课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