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习量子力学不知道公式怎么来的怎么办?

回答
收到!我来跟你聊聊,学习量子力学时遇到公式不知道来历的困境,咱们就当是朋友之间闲聊,没有半点AI味儿。

首先,你遇到的问题太普遍了,真的。我当初学的时候也一样,看着那些奇奇怪怪的符号,什么$psi$啊,$hbar$啊,算符啊,感觉它们就像是从外星来的一样,突然就出现在教科书上,然后我们就得乖乖地用它们去计算。

为什么会感觉公式“凭空出现”?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量子力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它描述的是我们日常经验完全无法触及的微观世界。我们熟悉的经典物理学,比如牛顿定律,很多概念(力、质量、加速度)都容易在生活中找到对应,公式的推导也有直观的物理意义。

但到了量子世界,很多东西就不是那么直观了。比如波函数$psi$(就是那个希腊字母psi),它到底是什么?教科书上会告诉你它包含了粒子的所有信息,它的模方 $|psi|^2$ 代表了粒子在某个位置出现的概率密度。但这个“概率波”的概念,跟我们平时理解的波(水波、声波)又不太一样。公式里的平方、复数等等,都不是一上来就能立刻明白的。

那怎么办呢?公式到底是怎么来的?

说实话,要“亲手推导”量子力学的核心公式,特别是那些开创性的方程,比如薛定谔方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公式不是从更基础的物理原理“推导”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大量实验观察和深刻的理论洞察之上的“假设”或“公设”。

就好比牛顿当年,他观察了苹果落地,也观察了行星运动,然后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些定律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但它们是基于大量观察的总结和升华。

量子力学也是如此,不过它的实验基础更加奇特,比如:

1. 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 马克斯·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光谱,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E=hν)。爱因斯坦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思想,提出了光子概念,解释了光电效应。这是量子理论的萌芽,直接导向了能量与频率的关系(h在这里就是普朗克常数)。
2. 原子光谱: 原子发射或吸收的光谱线是不连续的,这说明原子内部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也是量子化的表现。玻尔原子模型就是基于这个想法,虽然它后来被更完善的量子力学取代,但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3. 德布罗意波: 路易·德布罗意大胆地提出,不仅光有粒子性(光子),微观粒子(如电子)也应该有波动性。他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并给出了波长与动量之间的关系(λ=h/p)。这为后来的薛定谔方程奠定了基础。

所以,公式的“由来”大致是这样的几个阶段:

实验启发: 一系列反经典物理学的微观实验现象(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光谱、电子衍射等)是起点。
核心概念的诞生: 从这些实验中,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能量、动量在微观尺度下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粒子表现出波粒二象性。
数学框架的构建:
薛定谔方程: 埃尔温·薛定谔受到了德布罗意物质波思想的启发,他想找到一个描述这个“波”如何演化的方程,就像经典力学中有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物体的位置如何随时间变化一样。他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尝试,最终提出了那个著名的方程,虽然他自己也花了不少时间去理解它的物理意义。这个方程的很多项,比如势能项,是直接从经典力学类比过来的,而波函数本身的性质(如概率解释)则是全新的引入。
海森堡矩阵力学: 与此同时,维尔纳·海森堡、马克斯·玻恩等人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他们关注的是可观测量(比如位置、动量、能量)在量子世界中是如何描述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很多可观测量之间不是可交换的,这导致了矩阵力学的形式出现。最终,人们发现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和海森堡的矩阵力学是等价的,只是数学表达方式不同。

作为学习者,面对“不知来历”的公式,我们应该怎么办?

1. 接受并理解“公设”的地位: 很多量子力学的核心公式,尤其是早期的那些,是作为基本原理或公设被引入的,它们的好坏是用是否能准确描述实验结果和做出新的预言来检验的。你不是要去“推导”它们是怎么从牛顿定律变出来的(它们通常不能),而是要理解它们是描述微观世界的新语言和新规则。
2. 关注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 这是最重要的!与其纠结于“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不如先搞清楚“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它描述了什么物理现象,可以用它来计算什么问题。比如:
薛定谔方程 ($hat{H}psi = ihbar frac{partialpsi}{partial t}$):理解$hat{H}$是哈密顿算符(代表总能量),$psi$是波函数,这个方程描述了波函数如何随时间演化。
算符:理解位置算符$hat{x}$、动量算符$hat{p}$,以及它们如何作用在波函数上,对应着我们测量物理量时会得到什么结果(比如,$hat{p}psi = ihbar frac{partialpsi}{partial x}$)。
归一化条件:理解$int |psi|^2 dx = 1$,为什么需要它,它对应着什么物理含义(所有位置都出现的总概率是1)。
3. 从简化的模型入手: 很多教科书会先从一些非常简单的模型开始讲解,比如一维无限深势阱、谐振子、氢原子。在这些模型中,薛定谔方程的求解过程相对容易一些,你会更直观地看到公式的应用,以及能量、波函数的样子。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你会慢慢体会到公式的威力。
4. 学习其背后的数学工具: 量子力学高度依赖于线性代数(向量空间、算符、矩阵)、微分方程、傅里叶分析等数学工具。当你熟悉了这些数学工具后,你会发现公式的结构和操作会变得更加清晰。比如,算符的对易关系[x, p] = iħ,这个看似突兀的结论,在矩阵力学和算符代数中有着深刻的数学根源。
5. 追溯历史和发展脉络: 阅读一些关于量子力学发展史的书籍或科普文章。了解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堡等科学家是如何一步步思考、探索,并最终建立起这个理论的。这能帮助你理解为什么当时的科学家会提出这些“看起来奇怪”的数学形式,它们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哪些“难题”。
6. 参考不同的教材和资料: 不同的教材侧重点和讲解方式不同。有些教材可能更侧重数学推导,有些可能更注重概念和物理图像。多看几本,也许能找到更适合你的那一个,或者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个公式。

举个例子:为什么动量算符是 $hat{p} = ihbar abla$ (或者在一维是 $ihbar frac{d}{dx}$)?

这个公式的来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与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关系 ($lambda = h/p$) 以及薛定谔方程的结构相契合。

从物质波出发: 如果粒子表现为波,那么描述这个波的函数(波函数 $psi$)应该具有相位变化,这个相位变化与粒子的动量有关。我们知道,一个平面波可以写成 $e^{i(kx omega t)}$ 的形式。其中 $k$ 是波的波数,$k = 2pi/lambda$。
结合德布罗意关系: 德布罗意说 $lambda = h/p$,所以 $p = h/lambda = (h/2pi) imes (2pi/lambda) = hbar k$。
联系到波函数: 如果我们要从波函数中“提取”出动量信息,我们可以看看波函数在空间上如何变化。如果粒子具有动量 $p$,那么它的波函数在空间上应该有 $e^{ipx/hbar}$ 这样的相位因子。
引入算符的概念: 为了在数学上表示“测量动量”这个动作,我们引入一个算符。当我们把 $hat{p}$ 作用在 $e^{ipx/hbar}$ 上时,我们期望得到的结果是 $p$ 乘以这个波函数本身。
尝试不同的数学形式: 如果我们尝试 $hat{p} = ihbar frac{d}{dx}$,那么它作用在 $e^{ipx/hbar}$ 上就是:
$ihbar frac{d}{dx} (e^{ipx/hbar}) = ihbar (e^{ipx/hbar} imes frac{ip}{hbar}) = ihbar frac{ip}{hbar} e^{ipx/hbar} = i^2 frac{p}{hbar} hbar e^{ipx/hbar} = p e^{ipx/hbar}$
Bingo!这个形式恰好满足了我们对动量算符的要求。

所以,动量算符的形式不是凭空捏造的,它是为了在数学上实现“测量动量”这一物理概念,并与物质波的性质(动量与相位关系)相一致。这种形式一旦确立,它就被代入到薛定谔方程的构建中,并被证明是解释实验的有效工具。

总结一下:

学习量子力学,遇到公式不知道来历是常态,不要因此感到沮丧。把公式看作是理解微观世界的一种新语言的词汇和语法。重点是:

理解它的物理意义: 它描述什么?它有什么用?
学习它的应用: 通过解题来熟练掌握它。
回顾它的历史和发展: 了解科学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这一步的。
掌握相关的数学工具: 数学是理解公式的基石。

慢慢来,量子力学是一个需要时间去沉淀和理解的学科,你会逐渐体会到其中精妙之处的。祝你学习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偏个题,教题主一个提问小技巧。

我是玩音游的,按照音游举例,就是

题主:怎么提高音游力?

答主:多练

题主:慢速交互怎么打?

答主:某某某曲适合练习,注意某某某

套到这里也是一样的,建议问具体一点,比如问某个公式是怎么推出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收到!我来跟你聊聊,学习量子力学时遇到公式不知道来历的困境,咱们就当是朋友之间闲聊,没有半点AI味儿。首先,你遇到的问题太普遍了,真的。我当初学的时候也一样,看着那些奇奇怪怪的符号,什么$psi$啊,$hbar$啊,算符啊,感觉它们就像是从外星来的一样,突然就出现在教科书上,然后我们就得乖乖地用它们.............
  • 回答
    朋友,想一头扎进量子力学的浩瀚海洋,这绝对是个激动人心的决定!这门学科就像一个全新的宇宙,初看起来可能有点让人眼花缭乱,但一旦你抓住了它的脉络,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惊人的美丽和深刻的洞见。下面我来跟你分享一些我个人学习量子力学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更加顺利地启程。第一步:先打好坚实的基础—.............
  • 回答
    如果一位初三的学生告诉你他“知道量子力学”,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潜力的时刻!作为回应者,你的目标不是去打击他的积极性,而是以一种启发性、引导性的方式来和他交流,同时也能帮助他更准确地理解“知道”的含义以及量子力学的深度。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回应策略,你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和学生的语气来选择和组合使用:核.............
  • 回答
    高中的确是个迷人的阶段,我们既要为眼前的“高考这座独木桥”拼尽全力,又渴望探索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关于超纲知识,特别是像相对论、大学微积分、量子力学这类听起来就“高大上”的学科,很多同学肯定都会好奇:学了它们,对我们高考成绩到底有没有影响?值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咱们先掰开揉碎了聊聊“影响高考成绩.............
  • 回答
    我深耕量子力学多年,乐于与您一起探讨这位仁兄的观点。不过,您得先把这位“仁兄”的观点告诉我才行啊!请您把您想让我看、想让我评价的那个观点详细地写出来,越具体越好。我需要知道他说了什么,才能判断其正确性,并给出我的分析和反驳。您尽管放心地把内容发过来,我会尽我所能,用最清晰、最深入、最符合人类思考逻辑.............
  • 回答
    关于“不懂微分几何跟泛函分析学不了相对论跟量子力学”,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但背后蕴含的道理却是非常深刻的。要说完全“学不会”,那也不至于,毕竟人类历史上总会有一些天才性的突破,能够用更直观、更基础的数学工具触碰到一些高深理论的皮毛。但是,如果想要真正深入地理解、掌握并进一步发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那么.............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学习量子力学,你需要提前储备一些光学知识,就像是给你的思维工具箱里添置一些趁手的家伙事儿。量子力学这玩意儿,初听起来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但你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理解它的基础,其实就藏在对“光”的观察和思考里。这可不是说你得成为一个光学专家,但有那么几个核心的概念和现象,你得.............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科学学习的核心。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既然量子力学这么强大,能够解释微观世界的种种奇妙现象,那么掌握了它,是不是就可以把那些“老掉牙”的经典力学束之高阁了?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即便量子力学已经高度成熟,经典力学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原因有很多,而且这些原因彼此关.............
  • 回答
    大学化学课程里的原子量子力学模型,这部分内容确实是不少同学眼中的“拦路虎”。我当年也头疼过一阵,感觉它不像我们熟悉的宏观世界那样直观。但深入理解后,你会发现它其实自有其逻辑和美妙之处。今天就跟你聊聊,怎么才能把这部分啃下来,并且理解得更透彻。首先,我们要明白,量子力学模型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为了解决.............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弹珠,小到我们平时根本注意不到的那种,比我们头发丝的直径还要小无数倍。量子物理学家们就是研究这些小到不可思议的东西的。咱们平时生活里,如果我想知道一个弹珠在哪儿,又想知道它运动的速度有多快,这很容易吧?你可以把它放在桌子上,它就在那儿,静止不动,速度就是零。或者你.............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领域,那就是科学界内部的评价体系,以及新锐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质疑。尤其是在量子领域,随着潘建伟及其团队的快速崛起,伴随而来的自然会有不同的声音,有些甚至是来自资深研究者。要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尤其是学过或做过量子的人)可能对潘建伟持保留态度,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
  • 回答
    嗯,说实话,直接一头扎进固体物理,就像是想学做一道复杂的法国大餐,但之前你连怎么拿刀切菜都没掌握。理论上… 也许有那么一点点可能性,如果你运气爆棚,又碰巧遇到一本特别、特别、特别“接地气”的固体物理入门书,它能把一些核心概念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讲明白,避开大部分数学和先验知识。但老实说,这种情况比你偶遇.............
  • 回答
    哥们,别慌!结构化学那点儿量子力学,刚开始接触算符,确实是有点懵。我当初学的时候也差不多,觉得这玩意儿凭空冒出来的,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你慢慢捋顺了,就会发现它其实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一个强大工具。咱们一步步来,把算符这个事儿掰扯清楚。算符到底是个啥?你可以把算符想象成一个“操作”或者“指令”。它不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让我回想一下。其实,关于“白学”这件事,我倒也没那么在意。毕竟,知识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即使有时候会觉得有点“烧脑”。不过,要说有没有哪个瞬间让我觉得“这量子力学学得还算有点意思,没白费功夫”,倒也不是没有。那大概是去年的一个夏天,一个雷雨交加的下午。当时我一个人在家,外面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电子系的学生刚接触量子力学时那种“抓瞎”的感觉,以及怎么才能把这玩意儿弄明白。首先,别太焦虑。量子力学这门课,即便是物理系的学生,很多人第一次接触也觉得像是在看天书。它跟我们日常的经验完全不一样,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不讲道理的世界。你觉得看不懂,这太正常了,说明你还在努力理解它,.............
  • 回答
    量子力学与概率学的渊源,就像是两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学科,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描绘着世界的本质,却又在量子世界的奇妙图景中紧密相连,互相映照。你若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那我得告诉你,这份联系可不是皮毛之交,而是深刻骨髓的羁绊。咱们先从概率学这头说起。这门学科,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量化这种.............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规矩,东西有确定的位置,运动也有确定的轨迹。比如你扔一颗球,你知道它会飞多远,落在哪。但量子力学呢,它研究的就是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比如构成我们身体、桌子、空气的最基本的粒子们——电子、光子等等。在那个微观世界里,事情就变得有点“不讲道理”了。1. 粒子.............
  • 回答
    学界对于平行宇宙的看法,可以说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又夹杂着严谨推导的有趣领域。它并非一个统一的、板上钉钉的理论,而是多种不同解释和猜想交织在一起的图景。 总的来说,对平行宇宙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探索方向,尽管缺乏直接证据,但其背后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量子力学等前沿科学提供了深刻的视.............
  • 回答
    宝贝,要不要一起走进奇妙的量子世界?咱们家的小宝贝,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身边看似普通的事物,比如你手中那个会发光的积木,甚至是飘在空中的尘埃,它们在最最微小的尺度上,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咱们不聊那些大人的世界,咱们来聊点特别的,咱们来聊聊“量子物理学”——一个听起来有点酷,但其实藏着好多好多神奇.............
  • 回答
    这则新闻标题「量子计算应对大数据挑战:中国科大首次实现量子机器学习算法」蕴含着几个关键信息,它们共同描绘了一个激动人心且具有深远意义的突破。要详细解读它,我们需要逐一拆解其中的核心概念,并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一、核心概念拆解:1. 量子计算 (Quantum Computing):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