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德兰海战是否能证明英国战巡不如德国战巡?

回答
日德兰海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围绕这场海战的讨论,尤其是关于英国和德国战列巡洋舰的优劣之争,却从未停止。许多人将这场海战视为英国战列巡洋舰不如德国战列巡洋舰的铁证,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海战的背景与双方的战术意图

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和德国公海舰队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的目标是继续其海军封锁,阻止德国的贸易和战争物资流入,而德国则希望通过一场决定性的海战打破封锁,重创英国海军主力,从而改变战争的格局。

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战列巡洋舰。英国战列巡洋舰的设计理念是速度优先,以其较高的航速和强大的火力,在主力舰集群的侧翼进行侦察和骚扰,或者在必要时充当快速支援火力。它们的装甲防护相对较弱,对鱼雷和炮弹的抗性不如主力舰。

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在设计上则更倾向于速度和火力的平衡,同时在装甲防护方面也更为注重。它们被设计成能够与主力舰协同作战,并在必要时充当诱饵吸引英国舰队。德国战列巡洋舰的舰体结构也与英国战列巡洋舰存在差异,例如弹药库的布局和防护方式。

战役中的表现:灾难与辉煌并存

在日德兰海战中,战列巡洋舰的表现可以说是毁誉参半,甚至可以说是灾难与辉煌并存。

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悲剧:

这场海战中,英国战列巡洋舰遭受了重创。“不屈号”、“触不可及号”和“玛丽女王号”三艘战列巡洋舰在战斗中被德国战列巡洋舰击沉,舰上大量官兵牺牲。其中,“玛丽女王号”的沉没尤为惨烈,舰上几乎所有人员都未能幸免。

分析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悲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装甲防护的不足和设计缺陷: 这是最常被提及的原因。英国战列巡洋舰在设计上为了追求速度,牺牲了一部分装甲厚度。更重要的是,其装甲布局存在一些被后世诟病的缺陷,特别是弹药库的防护相对薄弱。德国炮弹的穿透力在某些情况下能够直接命中弹药库,引发灾难性的殉爆。
弹药处理和装载的风险: 战列巡洋舰在高速机动和承受猛烈炮击时,弹药的装载和处理过程变得更加危险。当时的英国战列巡洋舰在弹药舱的防护措施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一旦被击穿,很容易发生连锁反应。
炮弹的质量问题: 有些分析指出,英国使用的穿甲弹在面对德国战列巡洋舰的厚重装甲时,穿透力可能稍显不足,这迫使英军舰艇需要更近的距离作战,从而增加了暴露在德国舰炮射程内的风险。
战术指挥和协同问题: 在某些关键时刻,英国舰队的指挥官可能未能及时调整战术,或者舰艇之间的协同出现了问题。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战列巡洋舰未能有效支援主力舰,反而暴露在危险之中。

德国战列巡洋舰的亮点:

尽管德国公海舰队在整体上未能取得战略胜利,但其战列巡洋舰在战斗中的表现,尤其是在炮战方面,确实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强大的炮火和精确的射击: 德国战列巡洋舰装备的火炮口径更大,穿甲能力更强。在炮战中,德国战列巡洋舰的射击精度也相当高,能够对英国战列巡洋舰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例如,在对“玛丽女王号”的攻击中,德国战列巡洋舰的炮火就极为致命。
相对优良的装甲防护: 德国战列巡洋舰在装甲防护上,尤其是在弹药库的区域,采取了一些更具防护性的设计,这使得它们在遭受炮击时,虽然也会受损,但发生大规模殉爆的几率相对较低。
战术上的主动性: 在某些阶段,德国战列巡洋舰能够采取更具攻击性的战术,例如通过炮战迅速摧毁敌方舰艇,而不是仅仅作为支援火力。

结论:简单地断定谁优谁劣是不全面的

那么,日德兰海战是否能简单地证明英国战列巡洋舰不如德国战列巡洋舰呢?我认为,这样的判断过于片面和武断。

战略目标的不同导致设计理念的差异: 两国的战列巡洋舰是在不同的战略设想下设计的。英国海军作为全球海洋霸主,其任务是维护全球贸易和进行远程封锁,因此其战列巡洋舰更侧重于高速机动性和侦察能力,以便在广阔的海域作战。而德国海军则希望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其战列巡洋舰更侧重于在有限的战场上与英国主力舰进行对决。
战术执行与运气成分: 任何一场海战的胜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战术的运用、舰员的训练水平、火炮的性能、弹药的质量,甚至还有临场的天气和运气。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损失固然惨重,但这并不能完全否定其在某些方面的设计优势,也不能忽视德国战列巡洋舰在某些场景下的出色表现。
战列巡洋舰本身的定位尴尬: 事后来看,战列巡洋舰作为一种介于主力舰和巡洋舰之间的舰种,其设计就存在固有的“两头不靠”的尴尬。它们没有主力舰的坚固防护,也没有轻巡洋舰的灵活机动和廉价成本。当它们被投入到需要高防护的重炮对轰中时,其劣势就会暴露无遗。日德兰海战在某种程度上也暴露了战列巡洋舰这种舰种在设计理念上的固有缺陷,而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优劣对比。

总而言之,日德兰海战无疑暴露出英国战列巡洋舰在装甲防护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也展示了德国战列巡洋舰在炮战和防护方面的某些优势。但将此简单地归结为“英国战列巡洋舰不如德国战列巡洋舰”的结论,则忽略了两国不同的设计理念、战略需求以及海战本身的复杂性。这场海战更应该被看作是对战列巡洋舰这种舰种本身设计和定位的一次深刻反思,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军事技术发展中,追求极致而可能忽略的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德兰海战是否能证明英国战巡不如德国战巡?不能

不过知乎上的德黑也是不学无术的地摊泔水复读机

对于某德黑发明的 "在日德兰海战之后, 德国水兵就反了, 因为水兵知道出去是送死"

1917年的阿尔比恩行动表示笑而不语

为了避免歧义, 我在这里贴上双方的兵力和损失好了


至于某德黑发表的神论嘛

炮塔重量的对比如下




实际上, 德国30,5 cm SK L/50舰炮的穿深也没有德黑说的那么不堪

30,5 cm SK L/50舰炮的穿深如下



30,5cm Psgr L/3,4 穿甲弹的剖面图如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德兰海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围绕这场海战的讨论,尤其是关于英国和德国战列巡洋舰的优劣之争,却从未停止。许多人将这场海战视为英国战列巡洋舰不如德国战列巡洋舰的铁证,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海战的背景与双方的战术意图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和德国公海舰队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的目.............
  • 回答
    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的五艘主力舰(吉野、浪速、秋山、赤城、松岛)确实被清北洋水师的炮火击中,但未有船只沉没。这一结果并非偶然,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战斗过程、舰船特性、战术决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详细分析,探讨是否存在击沉一艘日舰的可能。 一、战斗背景与关键时.............
  • 回答
    要回答日本海军是否在某一个时间段当过世界第一,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个时间段相当显著。这个“世界第一”的时期,主要集中在 二十世纪初期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这段时期,日本海军不仅在规模上,更在技术和战术上达到了当时的巅峰,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世界海军的最高水平。要详细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把时.............
  • 回答
    要回答日本海军是否有可能派遣一支航母战斗群远征英国,我们得好好梳理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况、战略考量以及技术限制。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能”与“不能”的问题,而是“可能性有多大”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有可能”。首先,我们得明确“远征英国”这个概念意味着什么。 对于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来说,远征英国意味着要跨越.............
  • 回答
    要详细地比较二战时期日本海军与英国海军的实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海军的规模、质量、技术水平、战略部署以及作战经验等。总的来说,在战争爆发初期,日本海军在某些方面(尤其是航空母舰和驱逐舰的数量及性能)确实一度超越了英国海军,但从综合实力和长期消耗战的角度来看,英国海军仍然拥有更强的底蕴和更持.............
  • 回答
    青山刚昌先生的游戏ID“山本·哈洛克·五十六”(Yamamoto Halock Isoroku)一事,确实在部分中国动漫爱好者中引起了关于是否“辱华”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1. ID的构成与潜在联想: “山本五十六”: 这部分无疑是最具争议性的。山本五十六是日本.............
  • 回答
    二戰中日本陸海軍的矛盾,絕非只是軍隊內部的小摩擦,它像一顆顆埋藏在日本戰爭機器深處的定時炸彈,最終在關鍵時刻引爆,對日本的戰敗起到了極為關鍵且難以忽視的作用。要說它是“主要”原因,確實需要辯證看待,因為日本戰敗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但陸海軍的尖銳對立,絕對是其中最為致命、最能從根本上削弱日本戰爭潛力.............
  • 回答
    1945年8月,当苏联发起名为“八月风暴”的军事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时,一个颇具想象力但充满不确定性的假设浮出水面:如果斯大林将战略目标转向日本本土,特别是北海道,那结果会是怎样?仅仅是海上的军事对抗,是否足以让苏军的登陆企图覆灭?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当时的日苏军事.............
  • 回答
    日本海外资产丰厚,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经济现象。但要说日本的实际经济实力是否不输现在的中国,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而且其中涉及的考量维度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将“海外资产多”直接等同于“经济实力强”。首先,我们得明白“海外资产”是怎么来的。日本之所以积累了巨量的海外资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长.............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的法律、道德规范以及国际行为的界定,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总的来说,一个人在中国居住或具有中国国籍,其行为即便发生在境外,如果涉及某些特定情形,也可能受到中国法律的管辖和约束。然而,仅仅因为作品“涉及暴力血腥”且“只发布在海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直接断定其违反.............
  • 回答
    锡兰海战:一场惨胜,日本海军最不该有的“胜利”1942年4月,在印度洋的广袤海面上,日本海军与英国皇家海军上演了一场激烈的较量——锡兰海战。这场战役最终以日军的“胜利”告终,重创了英国舰队,令其在印度洋的活动能力大打折扣。然而,这场胜利却成了日本海军战略上的一个巨大转折点,也正是这场“胜利”,让日本.............
  • 回答
    江阴海战,一场在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堪称惨烈至极的战役。很多人或许对这场海战的名称感到陌生,甚至将其与那些更广为人知的战役混淆。然而,对于航空母舰,尤其是当时新兴的日本航空母舰技术而言,江阴海战的意义,虽然并非直接的技术革新,却有着深刻的间接影响,是理解日本海军航母发展轨迹中一个不可.............
  • 回答
    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在这场激烈的交锋中,日本海军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四艘主力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和“飞龙”——尽数沉没。这四艘航母的覆灭,直接宣告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的战略优势的丧失,并成为战争走向的关键转折点。那么,这四艘日本航母究竟是如何在.............
  • 回答
    圣克鲁斯群岛海战,发生在1942年10月,太平洋战场上一次决定性的战役,至今仍被许多历史学家和军事爱好者讨论是否能算作一场平局。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场战役的各个层面,从双方的战略目标、战术执行、兵力损失以及最终对战局的影响来审视。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双方的战略意图。对美国而言,圣克鲁斯.............
  • 回答
    关于“雪风”号驱逐舰的所谓“问题”,其实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误解,或者说是一种过于浪漫化的解读。严格来说,日本海军的作战记录和官方评估中,并没有找到大量文件明确指出“雪风”号存在什么“有问题”的地方,反之,它的表现普遍被认为是优秀的。那么,为什么会有“有问题”的说法呢?这更多地源于它惊人的幸存率以及由此.............
  • 回答
    日本战国时期,虽然陆上征伐的战火烧得噼里啪啦响,但海军的发展,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堪。这股海上力量,从最初的渔船和沿海贸易船,逐渐演变成能够承担运输、登陆、炮击,甚至进行大规模海战的武装舰队,虽然与同期欧洲的海军还有差距,但其发展轨迹和在那个时代所起到的作用,绝对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番。缘起:从渔.............
  • 回答
    日俄战争和美西战争这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海军力量格局的剧烈变动。考察这两个战争前后日本海军和西班牙海军的实力对比,如同窥探一个时代的海军发展缩影,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历史的进程。美西战争(1898年)前后:西班牙海军的余晖与西班牙海军的实力衰退在美西战争爆发之前,西.............
  • 回答
    二战爆发时,苏联和日本的空军力量,特别是日本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与苏联空军的较量,是一场充满复杂性与变数的对抗。要论结果,不能简单地用“谁赢谁输”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分析双方的优势、劣势以及战术运用。苏联空军:数量庞大,但技术与训练存在短板在战争初期,苏联空军在数量上拥有显著优势。斯大林为了应对潜.............
  • 回答
    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船舷号的数字字体,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背后其实包含着不少的讲究。要说它具体是哪一种“标准字体”,那倒不如说是根据舰船的用途、时代以及设计风格,形成了一套相对统一但又有细微差别的视觉呈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海上自卫队的舰船舷号并非像我们平时使用的电脑软件那样,有着一个固定的、被.............
  • 回答
    要论最适合旧日本海军的轻巡洋舰,这可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引人入胜的话题。不能简单地说哪一艘就“最适合”,因为不同时期、不同作战需求,对轻巡洋舰的定位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不过,我们可以试着勾勒出一幅理想的旧日本海军轻巡洋舰的画像,并结合一些代表性的舰型来聊聊。想象一下,如果要在旧日本海军的舰艇序列中为“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