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日黄海海战中,日舰五艘被重创却无一艘沉没,那么是否在某一交战时刻有很大机会击沉一艘日舰?

回答


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的五艘主力舰(吉野、浪速、秋山、赤城、松岛)确实被清北洋水师的炮火击中,但未有船只沉没。这一结果并非偶然,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战斗过程、舰船特性、战术决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详细分析,探讨是否存在击沉一艘日舰的可能。



一、战斗背景与关键时间节点
1. 交战背景
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中的一次关键战役,清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中部海域展开对决。清军以“致远”“靖远”“经远”三艘战列舰为主力,日本则以“吉野”“浪速”“秋山”“赤城”“松岛”五艘战列舰为核心。双方兵力相当,但日本舰队在火炮射程、装甲防护和战术指挥上占据优势。

2. 交战过程
清军在战斗初期试图以“致远”号引诱日舰主力,但“致远”在与日舰“吉野”交火后被击沉。
日军在战斗中多次集中火力打击清军战列舰,但清军的“经远”号和“靖远”号因装甲较厚,未被击沉。
日军五艘主力舰在战斗中被击中多次,但因弹药库未被命中、装甲防护到位、船员迅速补救等原因,未发生沉没。



二、日舰未沉没的直接原因
1. 弹药库未被命中
日军五艘战列舰的弹药库位置相对隐蔽,清军炮火未能准确命中关键部位。例如,“吉野”号被击中两次,但未命中弹药库,因此未引发爆炸。
日军在战斗中多次调整舰位,避免被集中火力打击,进一步减少了关键部位被击中的概率。

2. 装甲防护与设计优势
日军战列舰(如“吉野”号)采用厚装甲板和双层船壳设计,能有效抵御清军火炮的打击。
清军战列舰(如“经远”号)的装甲较薄,但“靖远”号因舰体结构设计更优,未被击沉。

3. 舰员应急反应迅速
日军船员在战斗中迅速组织救火和补给,及时修复被击中的部位,避免了因火药爆炸或结构损坏导致沉没。
清军的“致远”号因被击中弹药库而沉没,但日军五艘舰船的救火措施更有效。



三、是否存在击沉日舰的可能性?
1. 战斗中是否有关键命中?
根据《中日黄海海战纪略》等史料记载,日军五艘舰船在战斗中被击中次数较多,但未有明确记载某艘舰船因单一命中导致沉没。例如:
吉野号:被击中两次,但未命中弹药库,仅造成部分损伤。
浪速号:被击中多次,但因装甲防护和及时补救,未沉没。
秋山号:被击中两次,但未发生重大结构损坏。
由此可见,日军五艘舰船的损伤多为局部,未达到导致沉没的程度。

2. 战术与火炮精度的限制
清军的火炮射程较短(约8000米),而日舰的火炮射程更远(10000米以上),因此清军难以准确命中日舰关键部位。
日军在战斗中多次调整舰位,避免被集中火力打击,进一步降低了被击沉的可能性。

3. 历史记载中的“重创”与“未沉没”的矛盾
“重创”通常指舰船被击中但未沉没,可能因损伤部位为非关键部位(如装甲板、船体外壳)或未命中弹药库。
例如,“吉野”号在战斗中被击中后,虽出现部分甲板破损和船体倾斜,但因救火及时,未发生结构性崩溃。



四、可能的转折点与机会分析
1. 若某艘日舰被命中弹药库或关键部位
假设在战斗中某艘日舰(如“浪速”号)被命中弹药库,可能引发爆炸,导致沉没。但根据历史记载,日军五艘舰船均未发生此类情况。
这可能与清军的火炮精度不足有关,或日军船员的应急反应及时。

2. 若清军集中火力攻击某一目标
清军在战斗中曾试图集中火力打击日舰“吉野”号,但因火炮射程和战术配合问题,未能实现有效打击。
若清军在某一时刻(如“致远”号被击沉后)集中火力攻击日舰,可能增加击沉概率,但实际并未发生。

3.实在的历史细节中,日舰未沉没的原因更可能与防御能力和救火措施有关,而非战斗中的偶然性。



五、结论
在黄海海战中,日军五艘主力舰被清军击中,但未发生沉没,主要原因是:
1. 弹药库未被命中,避免了爆炸性破坏;
2. 装甲防护和设计优势,使舰船能承受多次打击;
3. 日军船员的应急反应迅速,及时修复损伤。

尽管在战斗中存在击沉日舰的可能性(如某艘舰船被命中关键部位),但历史记载和实际结果表明,日军五艘舰船均未因单一命中而沉没。因此,在交战的某一时刻,击沉一艘日舰的可能性较低,但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最终因防御和救火措施得当,未出现沉没事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月经问题了,少暴论,多引用(



首先推荐一个优质公众号

海军史研究会的一批大佬主笔的公众号,干货很多,质量非常好,值得一看(






根据时间表一点点地推

9月17日中午12:50定远右舷12寸主炮开火,两分钟后松岛右舷120mm速射炮还击起,至14:20来远/经远后甲板起火减速、赤城趁机脱离,这段时间内北洋舰队击沉一至二艘日舰的概率是较大的。

13:14
“定远”、“经远”突然右转舵,向“比睿”舰右舷冲来,欲进行冲撞。
“比睿”舰已落后前续舰“桥立”号1300米,见“定远”、“经远”突然猛冲而来,舰长樱井规矩之左右下令右满舵,驶向“定远”、“经远”之间。

……

13:15
“定远”、“经远”二舰围攻“比睿”,“定远”舰在“比睿”左舷约1000米处通过,“经远”在“比睿”右舷正横方向近距离驶来,最近时逼近至400米,登船队在其前甲板上聚集,欲在撞上“比睿”号后随即进行跳帮夺船,“比睿”以机关炮进行急速射击,使暴露的登船队伤亡惨重。炮战中,“经远”舰向“比睿”舰发射了一枚鱼雷,“比睿”紧急转舵规避,鱼雷在其舰尾后方约7米处通过。
“比睿”舰右舷中部舷门位置水线上方4米处被一发210毫米炮弹击中,造成4号炮后部甲板破裂。
“扶桑”距离“定远”仅700米,见“定远”向其猛冲,断然以最大航速左转舵规避,并以机关炮进行压制射击,但此时240毫米主炮正在装填,因此错过了发射良机。

13:17
“比睿”舰右舷后部被一发120毫米炮弹击中。大约在此时,该舰遭到北洋海军各舰合围,“扬威”型舰在其右舷400米处,“广甲”型舰在其左舷500米处,另一艘“超勇”型舰在其左舷500米处通过,“比睿”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猛烈射击。

13:18
“比睿”舰右舷后部被一发150毫米炮弹击中。

13:20
“来远”及北洋海军左翼诸舰向逐渐落后的“赤城”舰突进,距离接近至仅800米。
“镇远”舰全速航行,逼近至距离“扶桑”右舷仅700米处,“扶桑”左转避开,并拼命射击,但此时240毫米主炮正在装填,因此错过了发射良机。随后“经远”舰又向“扶桑”突进,此时“扶桑”240毫米炮刚好装填完毕,近距离发射确认命中“经远”舰右舷前部。
“赤城”舰以右舷炮向北洋海军逼近的舰艇猛烈射击,压制“来远”舰桥;同时该舰舰桥、右舷中部等处被破片击中,3号炮炮盾被57毫米炮弹击中。在战斗中,该舰分队长海军大尉佐佐木广胜负伤,少尉候补生桥口户次战死。
“比睿”舰右舷中部被一发120毫米炮弹击中。
“松岛”舰第7号哈乞开斯炮被炮弹击中损坏,炮手及附近信号兵2人死伤。
“严岛”舰主桅被一发150毫米炮弹击中,打坏桅杆中的传音管、距离通报电线及扬弹器铁索等,落于左舷海中。

……

13:22
“赤城”舰前桅被47毫米炮弹击中。

13:24
“扶桑”舰右舷后部被75毫米炮弹击中,造成5人受伤,并造成火灾,不久被扑灭。
“千代田”于左舷舰首发现一艘敌舰(“广丙”或“平远”)。

13:25
北洋海军诸舰从“赤城”舰尾通过。
“赤城”舰桥被一发150毫米炮弹击中,舰长海军少佐坂元八郎太及1号速射炮炮手2人阵亡,2人负伤。航海长佐藤铁太郎代理舰长一职督战。继而,该舰右舷前部又被120毫米炮弹击中,造成四名消防员阵亡,一人负伤,蒸汽管破裂。
“松岛”舰右舷后部被一发47毫米炮弹击中。
“比睿”舰右舷被170毫米(估计为150毫米之误)炮弹破片击中。同时,该舰右舷中部被一发47毫米炮弹击中。

13:27
“比睿”舰右舷被一发150毫米炮弹击中。

13:30
“定远”、“镇远”、“经远”(或“来远”)向“比睿”舰追击。
……
“比睿”舰逐渐接近本队殿后舰“扶桑”,此时右舷后部被一发305毫米炮弹击中,炮弹从舰长室穿入,穿过士官室,打在后桅上爆炸,下甲板后部完全破坏,燃起大火灾。
北洋海军“来远”(或“经远”)、“致远”、“广甲”等舰尾追“赤城”而来。
“赤城”舰右舷后部被一发150毫米炮弹击中,同时3号炮被破片击中。该舰蒸汽泵故障,送风器故障,航速降低,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不得不向右舷转向,稍微拉开与敌舰之间的距离。
“经远”(或“来远”)燃起火灾。
“超勇”舰右倾,前部火炮停止发射,火势更大,轮机运转停止,进退不自由,随后沉没。沉没位置在东经123度32分1秒,北纬39度35分,管带黄建勋以下125人战死,仅十余人获救。

……

13:40
“赤城”舰右舷后部被57毫米炮弹击中,4号炮被破片击中。
“扶桑”距离北洋海军军舰已拉大到3000米,逐渐接近前续舰“桥立”。

13:50
“比睿”舰右舷后部被47毫米炮弹击中。
“秋津洲”舰被210毫米炮弹破片击中。

13:55
“比睿”舰穿过北洋海军阵列后,渐渐接近本队殿后舰“扶桑”,但余烬未灭,火灾又起,火势逼近机关炮和步枪弹药库,不得已向弹药库中注水,半数的舰员投入到灭火战斗中,且弹药供给断绝,战斗力丧失,不得已发出“我舰火灾出列”信号,航向西南方,之后转向东方。
此时“赤城”位于“比睿”舰右侧,追击“比睿”的北洋军舰遂改变方向,追击“赤城”而来。

……

14:00
“秋津洲”在5000米距离上发射2发,随后距离逐渐接近至2800米,遂开始第二轮射击。
“桥立”舰右舷中部被一发150毫米炮弹击中。
“赤城”4号炮被57毫米炮弹击中。

……

14:10
“秋津洲”舰右舷中部被150毫米炮弹破片击中。
此时北洋海军分作两队,以“定远”为首的主队继续与日军本队、第一游击队周旋,以“来远”(或“经远”)、“致远”、“广甲”组成的分队紧追“赤城”。
“扶桑”观察到“平远”、“扬威”二舰亦燃起火灾,向陆地方向逃去。

14:15
“来远”(或“经远”)舰在300米距离上射击“赤城”。
“赤城”舰桥再次被150毫米炮弹击中,代理舰长佐藤铁太郎负伤,由海军大尉松冈修藏代理指挥。
“吉野”舰渐渐到达本队后方与“扶桑”舰平行的位置。
“西京丸”发出“比睿、赤城二舰危险”信号。
“桥立”舰在左舷正横方向发现北洋海军“平远”舰逼近,开始向其射击。
“千代田”舰停止第二轮射击。

在这一阶段,北洋舰队以大部分主力(两艘“定远”级铁甲舰、两艘“经远”级甲带巡洋舰、一艘“致远”级防护巡洋舰,此外两艘“超勇”级和“广甲”号无防护巡洋舰也部分参加了战斗)集火攻击日军本队末尾的“比睿”“赤城”“扶桑”三舰,尤以前两舰为甚。“比睿”被命中100mm以上口径炮弹6发,“赤城”则被命中4发左右,同时两舰均被多发47~75mm炮弹命中。至14:15左右,“比睿”因熄灭大火向弹药库注水而一时间丧失战斗力,“赤城”舰长阵亡、代理舰长又负伤,航速也下降了。即使“比睿”因早早主动脱离战斗而逃过一劫,在三艘巡洋舰追击下的“赤城”如不出意外也很可能在劫难逃。

然而,接下来,命运的车轮并没有偏向北洋舰队一方。

14:18
“定远”舰前部发生火灾,前桅折断(中方的记录是上桅盘中的7名官兵随桅同坠海中)。

14:20
“来远”(或“经远”)舰后甲板被“赤城”尾炮发射的120毫米炮弹击中,造成弹药殉爆,引发猛烈火灾,北洋追击舰艇纷纷减速援救“经远”,“赤城”得以将与敌舰的距离拉远到7、800米。
“扬威”舰发生火灾,横过本队前方,全速向大鹿岛方向航行,最终该舰在东经123度40分9秒,北纬39度39分3秒的大鹿岛西南海域搁浅,舰上共57人阵亡。
……
“吉野”舰中止第二轮射击,第一游击队再次左转16个罗经点,向西南方向加速援救“比睿”、“赤城”,航向“赤城”与敌舰队之间。

“赤城”幸运地逃脱了追击,北洋舰队失去了集中兵力火力击沉敌舰最好的机会——事实上,在第一游击队以压倒性的火力击沉/重创了北洋舰队右翼的两艘无防护巡洋舰,并迂回至北洋舰队主力后方时,海战的主动权已经大半落入日军一方了。而“定远”前桅被毁,更使北洋舰队指挥几乎完全失灵,失去了重新整队再次发起冲锋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本来就很小)。

但是,随着鱼雷艇部队加入战斗,北洋舰队仍然有一次机会。

14:22
“定远”、“镇远”及另一艘军舰向“西京丸”追击并开炮。
“西京丸”舰客厅被2发305毫米炮弹反跳击中右舷军官沙龙部位,在沙龙与轮机舱中间爆炸,将临近舱室的天窗等打碎,并打坏舵机蒸汽管,令蒸汽舵机失效。“西京丸”舰不得不准备备用舵索和人力舵轮操舵。

14:23
“赤城”舰航海长佐藤铁太郎包扎完毕,重新督战。
“扶桑”舰被一发炮弹击中右舷烟囱下部后方位置,从左舷170毫米炮台前方舷侧穿出,落入海中,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

14:24
“西京丸”舰右舷士官室被120毫米和210毫米炮弹击中。

……

14:30
“西京丸”右舷被150毫米炮弹击中,同时该舰发出“我舵故障”信号,离开队列,航向东北方向。
“浪速”舰左转16个罗经点,恰好“西京丸”位于该舰左舷,“浪速”不得不停航,让“西京丸”原地通过,因此大大落后于第一游击队前续军舰,陷于孤立的境地。
北洋海军“定远”、“镇远”、“靖远”(或“致远”)向“浪速”接近,距离缩小到2000米左右,另有一艘鱼雷艇也向“浪速”接近而来。
“松岛”舰烟囱被150毫米炮弹击中。
“吉野”舰右舷前部被210毫米炮弹击中。
“赤城”舰5号炮被57毫米炮弹击中。同时该舰距离敌军已3000米以上,减速进行修理。

14:31
“扶桑”舰开始第二轮射击。同时该舰中部被一发305毫米炮弹击中烟囱下方左舷170毫米炮台,打死1名炮手,1名信号兵。

14:34
“松岛”舰与“平远”舰交战,“平远”舰发射的一发260毫米炮弹从其左舷士官次室(下甲板治疗所)穿入,穿过掌水雷长要具室和左舷鱼雷发射管下方,打死左舷鱼雷发射员4人,并在320毫米炮台中爆炸。

……

14:36
“西京丸”舰发现大鹿岛附近有一艘敌舰(即“扬威”)燃起火灾,进退不自由,因此驶近开炮,但北洋主队驶近其右舷2000米左右开炮,其右舷后部水线附近被一发150毫米炮弹击中,引起进水。因此损管队先以木栓堵住破口,然后在侧板内侧再镶衬一块铁板,中间灌注水泥堵漏。

14:40
“平远”、“广丙”与一艘鱼雷艇向西京丸来袭,“西京丸”先向居前的鱼雷艇射击,该艇向激战的炮烟中退去。“平远”、“广丙”遂在“西京丸”右舷500米距离内通过,“西京丸”向其全力炮击,确认命中2发。
“西京丸”舰尾被120毫米炮弹击中,引发火灾。
“赤城”舰与敌远离,停止射击,停船进行检查。

14:42
“松岛”舰左舷被“平远”47毫米炮弹击中。
“西京丸”前桅被120毫米炮弹击中。

14:45
第一游击队接近追击“赤城”的北洋军舰。
“赤城”舰修理完毕,以全速航行。
“秋津洲”左舷后部被150毫米炮弹击中。
本队逐渐远离北洋舰队,“千代田”舰第三轮射击中止。

14:46
在第一游击队的攻击下,追击“赤城”的“来远”(或“经远”)和“致远”发生火灾,向主队方向退却。

……

14:54
第一游击队左转16点,减速至14节,整顿队形,追击北洋军舰,此时观察到“松岛”舰在其右舷正横方向,北洋海军军舰正指向本队方向。

14:55
“秋津洲”舰第三轮射击中止。
“西京丸”在舰首方向发现鱼雷艇“福龙”号,一直向其舰首方向驶来。

……

15:05
“秋津洲”舰随第一游击队先导舰左转,追击敌舰。
“西京丸”以舰首120毫米炮向“福龙”发射5发炮弹,均未击中。
“福龙”鱼雷艇以舰首鱼雷管向“西京丸”发射2枚鱼雷,从“西京丸”左舷擦过。

15:06
“福龙”鱼雷艇在距离“西京丸”左舷约40米处转向,并以后部旋转鱼雷管向“西京丸”发射第三枚鱼雷,但因距离太近,鱼雷未及上浮便从“西京丸”舰底通过。

“西京丸”被命中100mm以上口径炮弹达8发左右,引起进水和火灾,又被“福龙”连续三发鱼雷攻击,没有沉没也确实有一定的运气因素在内。

而很快,胜利的天平再也不向北洋舰队一方倾斜了。

15:10
北洋海军此时阵型已完全混乱。“定远”舰舰首军医院中弹,前部发生火灾,一时间无法进行前向射击,前部鱼雷舱的战雷头也因防止殉爆而被抛弃。因进行灭火而使下层甲板积水达4英尺。此后,“定远”、“镇远”二舰火炮发射速率明显减少,4至5分钟才发射一发,且经常停航。其他中国军舰大都向西北方向驶逃。

……

15:24
“广丙”与“福龙”号鱼雷艇接近“扶桑”右舷。
“扶桑”舰以右舷炮开始第三轮射击,目标为“广丙”,令其不敢接近。

……

15:30
“致远”舰尾螺旋桨露出水面,仍在转动,随后沉没。沉没位置在东经123度32分4秒,北纬39度32分。管带邓世昌以下246人随舰同沉,仅有大副陈金揆以下数人得救(陈金揆后因伤重不治而死)。
“定远”舰火势更盛。北洋海军其他军舰或苦于火灾,或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

15:40
北洋海军阵型溃散。“济远”舰首先驶逃,通过“定远”舰前方,向旅顺口方向逃去;继而“广甲”、“经远”、“来远”、“靖远”等亦先后向西北偏西方向浅海航行,欲借道返回旅顺口,而“定远”、“镇远”则向东南方航行。此时“来远”舰后部火灾猛烈,舰体右倾。

……

15:49
“桥立”观察到北洋舰队分裂成三队。

……

16:15
“扶桑”于舰队后方发现4艘北洋海军鱼雷艇。
“定远”舰为烈焰所包裹,主炮均无法射击,仅以舰尾150毫米炮抵抗,且停止航行;“镇远”舰和一艘鱼雷艇在其一侧掩护。

16:16
“平远”、“广丙”与一艘鱼雷艇(或为“福龙”)驶向东北方的大鹿岛东侧;“靖远”舰挂出信号,与“来远”一同右转,也航向大鹿岛航行;“广甲”则航向石城列岛北方海峡;“济远”已向海洋岛的西侧逃远。

此后,战斗的主体就几乎变成了对“定远”“镇远”“经远”三舰的围攻,最终以“经远”沉没、两艘铁甲舰受创结束。


综合上述时间表,题主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了。即,北洋舰队可能击沉某一日舰的时间段有:

1.14:15前后北洋舰队多舰对“赤城”的围攻与追击。

2.15:05~06“福龙”对“西京丸”的雷击。

3.13:15~55北洋舰队多舰对“比睿”的围攻。

当然,众所周知,最终三艘日舰都得以顺利逃脱。





参考文章:














本人又穷又菜,手里没有什么文献资料,只能找点网文来凑数,还请各位谅解(捂脸

user avatar

让我这个半吊子近代史爱好者来说的话,西京丸当天没沉简直是有祥瑞加身

商船改装代用巡洋舰,排水量不到3000吨,航速12节,基本无装甲防护,临时加装一门120mm口径速射炮、2门47mm和一门57mm口径机关炮,在当时的日军舰队中,是名副其实的软柿子。

这货还是时任军令部长桦山资纪的座舰……

如上图所示,西京丸在黄海海战中,被包括定远、镇远在内的北洋舰队多艘舰艇一顿暴锤,挨了4发定、镇的305mm,一发210mm,以及120mm、150mm合计6发,还有十几颗其他中小口径炮弹。

然而,当时北洋海军打出的,多数都是实心弹,毁伤效果本来就有限,打在无装甲的西京丸身上,基本都是“一戳两个洞”,过穿了。【这种感受,战争雷霆英系陆战玩家应该深有体会?

福龙号鱼雷艇还在蔡廷干管带的奋勇指挥下,对西京丸发起冲锋并先后射出3条鱼雷,然而前两条以毫厘之差被规避,最后一条因为发射距离过近(40米)、扎入水中后未能及时保持定深,从“西京丸”龙骨底下溜过去了…【IJN浪速:这个剧情我熟

最后,西京丸带着一身弹孔撤出战场,清点下来,舰上人员无一死亡,仅11人负伤,其中2人重伤。

后来的雪风,大概也只能叫一声大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