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理解错,“人称代词属格”指的应该是“人称领属后缀”吧。其实这个东西算不上奇怪,反倒是没有这些的语言才奇怪,说的就是你——深受汉语影响的满语。在“满通—蒙古—突厥”范围内,这是一件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源于满语的锡伯语都有。
人们通常认为,物主词缀来自于人称代词,蒙古语尤其明显:
我们知道,ta 是现代蒙古语第二人称敬称,但本意是第二人称复数即“你们”,这种演变也很好理解,我就不跑题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方言土语比如科尔沁,ta 至今还是第二人称复数。
上面需要解释的是第三人称,现代蒙古语已经没有 in- 作为词干的第三人称单数代词了,完全被指示代词 ene、tere 所取代(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发展出领属后缀的满语保留了独立的第三人称代词,受满语影响较大的达斡尔语也保留了iin/aan第三人称单复数代词)。书归正传蒙古语中第三人称物主领属是存在这样的演化过程的:
在整个阿尔泰语系(假设还存在)中,人称领属附加成分基本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名词前领属代词 → 名词后领属代词 → 人称领属附加成分 → 关系词 → 主语标志
只不过进行程度各不相同,比如满语还没有开始,蒙古语已经部分进行到了最后一步。以汉语或者满语母语者的视角看,这东西确实奇怪,但他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各语言趋同演化的共性特点。至于何时出现:不会太早,应晚于突厥语族类似成分出现时间,也不会太晚,具体时间(我)不知道。
用法的介绍很模糊么?我看过的书里介绍的很清楚啊,比如《蒙古语语法(清格尔泰)》的177页,《现代蒙古语教程(北大出版社)》第二册107页,都有详细介绍和举例。
蒙古语领属结构通常有两种,领格名词/代词+名词,或者是名词+人称领属附加成分,只能二选一,要么 minii ah,要么 ah mini,不会像维语那样是一种完全领属结构——领格名词/代词+名词+人称领属附加成分(当然维语有时前面的人称代词会省略,后面的附加成分特殊时候也会省略)。
除了领属以外,蒙古语的部分领属附加成分,如 čini 和 ni 还可以作为主语标志,类似日语的は。可以将它们把名词性成分和后面的谓语性成分连接起来,可以使语意连贯,语气舒缓,表达完整顺畅,所以不能放在句末。另外,mini/čini 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情感,是有爱的,可以表达说话人对名词所指人物的赞美、爱戴、喜爱之情。
突然想到,汉语的“是”本来也是代词啊,看来由代词演化成系词,挺普遍啊…蒙古语的ni,čini演化出类似系词的作用,也很好理解,似乎其他语言也类似现象,等待大佬的回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