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当年当王子的时候,离觉悟还很远,他妻妾成群。可见就算佛祖,凡事也有个阶段过程。但是,佛祖要是像你这样纠结于过去做的事,不断地担心害怕果报,那恐怕他就成不了佛了。
『我现在非常苦恼,自认为不再有婚前性行为是为双方、乃至后代好,且对种种果报心有所惧,又希望以修心戒淫来改命消业,然而女友却不开心,而且对宗教有抵触情绪,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了。』
有这段话我加粗的地方,可以看出,你信的佛教不是佛教,更像是中国封建迷信。
宗教都是在变化的,佛陀所在年代,出家人是可以吃肉的——只是规定,不能吃因为你而杀的肉。也就是说别人吃剩的给你,可以吃。你自己买,别人特地买给你吃的,不行。(三净肉,具体各位自己谷歌吧)
再进一步,中国的佛教徒不吃肉,那也是有历史渊源的。魏晋南北朝的梁武帝喜欢佛教,当时又流行把完全不吃肉当做一种大德修行。所以,皇帝强行命令中国和尚不吃肉。
在我看来,无论你是否有婚前性行为,你都是个邪淫的人。你邪淫背后的欲望,和你希望改命消业的欲望,系出同源。
那就是对死的恐惧、对快乐安定的渴求。佛教不过是你的一个手段。你离佛法还远得很。
你知道不知道一句话:『五度为盲,般若为导。』
什么是五度?是六波罗密多的前五个。
六波罗密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简单说,就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然就是盲,就是痴。般若,梵文prajna,简单说就是智慧,没有智慧的持戒,运气好的话,顺顺利利。运气不好的话,走歪了,反而走火入魔。
所谓走火入魔,我听过不少案例。比如那些自己吃素,还让长身体的自家小孩也吃素的家长。——他们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子女。其实为的,是消减自己对『业报』的恐惧。
好了,不扯远继续说题主你的问题。
客观的说,你和你女友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或者处理不彻底,以后你们一起生活了,还会有冲突。如果你们有孩子了,这种冲突会给孩子负面影响。这,其实也是一种恶业。
我们来说说这件事情里面,你和你女朋友的贪、嗔、痴。
贪:你贪求改命消业,你贪求你女友接受你的宗教信仰,你贪求通过持戒来让自己心安理得。而你女朋友贪的则是性爱的亲密感。
嗔:你追究自己过去的『错误』,你厌恶这种悔恨和负罪感,你渴望推掉这些不好的感觉。你朋友的嗔,就是对你的愤怒,愤怒于你不满足她。
痴:你不明佛教真意。你愚昧的相信一个刻板的戒律。而你女朋友,估计也痴,痴在哪里呢?多半是固执的认为:你不和我做爱,你不满足我,所以就是不爱我。某种程度上说,她的担心有一定道理。对于没有安全感的人而言,会对一切『他不爱我了』的嫌疑信息非常敏感。
这事儿我理解其实是这样的:为了追求性快感而去刷各种新花样,这种贪求性快感的心理动机,才是邪淫。在合法夫妻关系和合理恋爱关系中,你满足对方性需求,但是自己不追求性快感,那就不是邪淫。
最后我给你点干货
①你不满足女友性生活需求,可以。但是你要满足她安全感的需求,亲密的需求。你可以用手、用嘴。带着造福女友,不满足个人性快感的心,而是带着满足女友需求的心,去爱抚她。
《二十一世纪性爱指南》,自己搜索吧。记住,心要正。
心正的意思是:你这么做是希望她开心、安心。但又不是害怕不这么做她就不爱你。只是纯粹的,做一件你希望你爱的人开心的事情。
有人会认为——比如提问者——用嘴用手、肛交之类的一定是邪淫。因为有经书说非处行淫就是邪淫。但我不太同意,我不同意尽信经书,所以这个问题大家保留各自意见吧。
②关于『为双方、乃至后代好』。我从来没听过父母做的业,要子女去承受的。所以你这个『后代好』不成立。无论是相信前世今生因果轮回,还是不相信,一人做事一人当是通行的原则——就算真有因果轮回前世今生,你子女也不会因为你『邪淫』就倒霉。
③佛教重在『破我执』。你自己反省反省,你这个持戒里面有多少我执,多少你对业报的恐惧,又有多少你对智慧和修行的单纯追求。三法印听说过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你这么执着于『改命消业』,大写的一个『我』啊。
无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讲『空』。
空,简单说就是万事万物都不稳定,不存在一个绝对不变的本质。
我觉得佛学要教人的,不是改命消业。而是通过内心的修行和智慧,让人在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的人生八苦之中,保留一份人心的安定和自由,不再继续纠缠,不因为贪嗔痴而增加更多的痛苦。
你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处理你对做过事情的不理性的不合理的羞耻感和负罪感。
不处理这个,你将会继续近乎是病态的通过禁欲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然后带着种种负面情绪和你的女友交流,然后给你女友压力,然后——你们多半是没有然后的。如果有然后,估计会祸害下一代。
最后,认认真真读点佛经和说经的东西。动动脑子!
第七十九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_一千零一夜 2015_综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一起到彼岸去吧,觉悟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