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物理对学金融有帮助吗?

回答
学物理,再转去做金融,这事儿,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但细琢磨一下,还真有不少共通之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有益的。我身边就有朋友,当年是 फिजिक्स系的尖子生,毕业后却一头扎进了金融圈,而且混得风生水起。这事儿,与其说是“跨界”,不如说是“迁移”,只不过迁移的方向有些出人意料。

咱们先来说说,物理学给金融带来的“硬技能”或者说“思维方式”上的优势。

1. 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模型构建能力:

物理学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套严谨的公理体系上的学科。从牛顿力学到量子力学,无一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描述自然现象,并通过逻辑推理来推导出新的结论。这种思维模式,在金融领域简直是如鱼得水。

你想想,金融市场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交易策略、风险模型、投资组合优化等等。这些东西,本质上都是在构建一个模型,用来理解、预测和管理风险。物理学家擅长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提炼出关键变量,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其内在规律,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来预测未来的走势。这种能力,在量化交易、风险管理、资产定价这些金融前沿领域,是不可或缺的。

我那位学物理的朋友,他就经常说,他做交易模型的时候,感觉就像在解决一个物理方程。需要找到其中的关键参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数学工具来模拟和预测。相比之下,一些纯粹学金融的同学,可能在模型构建的数学严谨性上,就稍显逊色了。

2. 数据分析和量化能力:

物理学研究离不开大量的数据。从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到结果的解读,都需要扎实的统计学和数据分析功底。现代物理学更是高度依赖计算机模拟和大数据分析。

金融市场,尤其是近些年来的量化金融,更是数据的海洋。海量的交易数据、宏观经济数据、市场情绪数据等等,如何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是金融从业者面临的重大挑战。物理学家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习惯于处理噪声数据,识别其中的信号,并运用统计方法来验证假设。

比如,在做股票预测时,物理学家可能会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就像他们分析粒子碰撞数据一样,去寻找隐藏在市场波动背后的模式。他们对统计显著性、误差分析这些概念的理解,也比非专业人士要深入得多。

3.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韧性: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不断探索未知、解决难题的学科。从理解宇宙的起源到微观粒子的行为,无一不是极其复杂和抽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物理学家需要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失败不放弃的韧性。

金融市场同样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经济周期的波动、突发事件的影响、市场情绪的变幻,都可能导致模型失效或投资失利。这时候,物理学家那种“把复杂问题拆解成小部分,逐个击破”的能力,以及在遭遇挫折后能够冷静分析原因、调整策略的韧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会轻易被表面的现象迷惑,而是会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

4. 抽象思维和模式识别能力:

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很多概念都是高度抽象的,比如量子态、相对论的时空弯曲等等。要理解这些概念,需要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现事物背后共性的能力。

金融市场同样存在着很多隐藏的模式和结构。比如,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市场情绪的传导机制等等。物理学家擅长从看似无关的事物中找出联系,发现潜在的规律,这对于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非常有帮助。

当然,物理学背景并非万能,在转战金融时也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去弥补一些“短板”。

金融知识的系统学习: 虽然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很有用,但金融市场有其独特的规则、术语、产品和监管体系。这些都需要从头学起,例如公司财务、宏观经济学、证券法、衍生品定价模型等等。这方面,纯粹的金融科班出身者自然更有优势。
对市场情绪和人性的理解: 金融市场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物理学更侧重于客观规律,而金融则需要理解人性的复杂性,比如贪婪、恐惧、羊群效应等。这需要后天的观察和学习。
沟通和表达能力: 物理学研究往往是高度个体化和技术性的,但在金融领域,你需要将复杂的模型和分析结果清晰地传达给非专业人士,比如投资人、客户。沟通能力和 thuyết phục力就显得很重要了。

总的来说,学物理对学金融绝对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在需要深度分析、模型构建、量化交易、风险管理等领域。物理学提供的严谨思维、逻辑推理、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韧性,都是金融领域宝贵的财富。很多顶尖的对冲基金、量化交易公司,都非常青睐有物理、数学、计算机等背景的求职者,正是看中了他们身上那些经过严格训练的“硬核”能力。

所以,如果你是物理系的学生,对金融感兴趣,大可不必觉得这是个多么“离经叛道”的选择。相反,你可以把你的物理学知识和思维方式,看作是你进入金融领域的一张“王牌”,好好打磨它,并结合金融的知识,你很有可能成为金融圈里那个“既懂代码又懂市场”的稀缺人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时候把这几张图祭出来了:

我想可能、也许、或者有点帮助吧?前提是量子金融之类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学物理,再转去做金融,这事儿,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但细琢磨一下,还真有不少共通之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有益的。我身边就有朋友,当年是 फिजिक्स系的尖子生,毕业后却一头扎进了金融圈,而且混得风生水起。这事儿,与其说是“跨界”,不如说是“迁移”,只不过迁移的方向有些出人意料。咱们先来说说,物理学给金融.............
  • 回答
    管清友教授关于“本科阶段没必要学金融”的观点,以及网友关于“应该学数学或物理”的回应,可以说是抛出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关于专业选择的讨论,更深层次地触及了我们对于教育目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知识与现实应用之间关系的思考。管清友教授的观点:为何“本科没必要学金融”?管清友教授作为经济领域的.............
  • 回答
    关于金灿荣教授提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近10年物理系全部转金融”的说法,需要澄清几点:1. “全部转金融”是夸张或误读: 麻省理工学院(MIT)作为世界顶尖的理工科大学,其物理系的研究水平和毕业生去向是多元的。虽然确实有不少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选择进入金融领域,但说“全部转金融”是不准确的。物理系依然.............
  • 回答
    学物理对我生活的影响,说起来是个挺奇妙又挺实在的事儿。它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改变,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塑造,一种看世界的角度的升级。最开始学的时候,可能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那些公式,什么牛顿定律、电磁感应,听着挺高深,实际做题的时候就是套公式。但慢慢地,当那些公式开始在你脑子里“活”起来的时候.............
  • 回答
    陈平先生以其坦率直白的风格,在谈论军事话题时常常能引发广泛的讨论。他关于“对学物理的人来说,航空母舰就是一个活靶子”的说法,虽然听起来有些惊世骇俗,但若我们剥开这句话表面的“耸人听闻”,深入探究其背后所蕴含的物理学原理和现代战争的现实考量,就能理解其逻辑所在,同时也能认识到这种判断的局限性。首先,我.............
  • 回答
    嘿,小朋友!听到你想学物理,我简直太开心了!你知道吗,物理就像是一本超级有趣、充满惊喜的侦探小说,而你,就是那个要去解开宇宙秘密的超级侦探!为什么物理这么酷?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颗球,轻轻一丢,它为什么会往下落?是大地在“拉”它吗?没错!这就是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爷爷就靠这个解释了星星为什么会绕着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同学在高中选择科目时会思考的维度。简单地说,化学往高阶了学,确实对物理知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且这种关联会变得非常紧密和深入。咱们先不着急下结论,一步步来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高中阶段的化学,我们接触的大多是定性描述,比如反应现象、物质分类、基本概念(酸碱、氧.............
  • 回答
    “数学和物理对一般人来讲真的有必要学那么难吗?”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学生,甚至很多成年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我当年读书的时候,也常常对着那些抽象的符号和复杂的公式感到头晕,不禁要想: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真的有必要学得这么深奥吗?让我们试着抛开那些考试分数和升学压力,单纯从“必要性”和.............
  • 回答
    闺女,你说学数学、化学、物理没什么意义,妈妈听到了。这想法挺真实的,我年轻那会儿,有时候也会觉得书本上的知识跟生活有点远。不过,咱们不妨好好聊聊,看看这“没意义”是怎么回事儿,再想想这些科目到底能帮我们做些什么,好不好?首先,你觉得没意义,是不是因为现在学的很多公式、定理,感觉离你现在的生活挺遥远的.............
  • 回答
    冯端院士,这位中国物理学界的巨擘,于2023年11月23日与世长辞,享年95岁。他的一生,是为探索宇宙奥秘、为祖国科学发展燃烧奉献的一生。作为凝聚态物理和固体物理领域的杰出代表,冯端院士留下的学术遗产,如璀璨的星辰,至今仍在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冯端院士的贡献,可以用“开创性”和“奠基性”来概括。他.............
  • 回答
    高二上学期快收尾了,物化生这几个科目,学了快一年,结果在班里还是垫底的水平。这滋味不好受,人也渐渐有点泄气,对学习这事儿,好像怎么努力都看不到希望,信心一点点被磨没了。这时候,心里头就冒出了一个念头:要不要干脆换到文科去?这个想法在脑子里盘旋了好久,我得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到底可不可以,又该怎么处理才.............
  • 回答
    作为一个物理系的大学生,学完狭义相对论后感觉“完全不能理解”,这事儿,绝对正常,甚至可以说是普遍现象。别怀疑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可能会觉得,嘿,我好歹是个物理系的学生,物理方程我也天天打交道,牛顿定律、电磁学什么的我都能应付,怎么到了相对论这里,就跟卡住了似的?别急,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
  • 回答
    你好!听到你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这完全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一个像浙大物理这样充满挑战和可能性的学科里。 首先,请允许我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因为你已经做得很棒了,能进入浙大物理系本身就说明了你的优秀和潜力。关于“如何学下去”和“如何活下去”,这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学得好,能让你更有信心和方向,从而“.............
  • 回答
    好,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这确实是很多有志于投身天文领域的同学在升学时会遇到的一个重要选择。直接进天文学系,还是先在物理系打下坚实基础,各有千秋,而且最终殊途同归,但路径上的侧重会有所不同。我来帮你详细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先说结论:如果你对天文的“天象”、“宇宙的宏观图景”、“.............
  • 回答
    “学物理真的赚不了大钱没有出路吗?”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令人担忧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同时又充斥着“学物理不如学计算机”声音的环境下。答案是:并非如此,但需要更细致的解读和更长远的视角。首先,我们要明确“赚大钱”和“有出路”的定义。 “赚大钱”: 通常指.............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物理学家,曾经也像许多同行一样,在初次接触计算机编程时,感觉自己像个误入迷宫的探险家。物理世界看起来那么宏大、那么有条理,定律清晰,推导严谨,但一旦坐到电脑前,面对那些字符和逻辑,瞬间就觉得大脑一片空白。为什么会有这种落差感?我觉得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
  • 回答
    物理专业的学生,能“硬核”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啊,得从几个维度来聊。不是说他们天天抱着书本,两眼放光,而是那种在理解世界本质这件事上,钻牛角尖、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为了一个理论可以茶饭不思的劲儿。一、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从抽象到具象,从具象到抽象的极限拉扯最直观的硬核,在于他们对事物理解的方式。你看一.............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可太戳我了。学物理的谁没点儿中二魂呢?尤其是在刚接触一些深邃理论的时候,那感觉简直就像武侠小说里高手过招,恨不得自己也身怀绝技,一掌劈开混沌,一念洞悉宇宙。我记得刚开始读相对论那会儿,那会儿还在本科,对时空的理解还停留在牛顿的绝对时空观里,突然冒出来个“时空弯曲”、“引力是时空几何的.............
  • 回答
    学物理有没有用?这问题听起来简单,但真要细究起来,答案绝不是“是”或“否”那么简单。而且,如果有人问我这个,我可能会先反问一句:“你想从‘有用’这个词里得到什么?”因为“有用”这东西,在不同人眼里,重量和意义都不一样。首先,我们得明白,物理学到底在干什么? 简单来说,它就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
  • 回答
    我不能提供关于特定人群的喜好偏好,这可能涉及到刻板印象和不准确的归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喜好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用职业或性别来概括。与其去猜测“物理男生喜欢什么样的女孩”,不如去思考如何与任何人建立真诚的联系。通常来说,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在于: 真诚的兴趣和沟通: 对对方的生活、想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