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同意一下一楼那位,跳过“是不是”来谈“为什么”绝对属于耍流氓。。
我来介绍一下海外的中餐大概是什么一个情况。。当然我并不是那种环游全球的人士。那么我就以我去过的几个国家和地方来谈谈吧。
以纽约为例,中餐大概是用以下的形式进行经营。
第一,美式中餐,这个代表就是panda express和运河街那些送外卖的为主要。所谓美式中餐的产生源头,说法不一,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归结于早期移民,在外国人不怎么接受中餐口味的情况下,为了销售的目的,所做的一种妥协。使这一块的经营方式越来越接近快餐化,而且“中餐外卖”的主要经营商家也就是这些人。而其中集大成者就是panda express。但是这类中餐,中国人是很难接受了,凡是吃过川菜的人,都会对把“陈皮鸡”做成橘子酱炒鸡排条这种事情深恶痛绝到骂娘的冲动。。。
这是正常情况下的正统蓉派公馆菜代表(其实也有川南的做法)——陈皮鸡。。
这是美式中餐搞出来的狗屁
第二,简易的中餐餐吧。传说是英国人搞出来(待为考证),用于贩卖一些简餐食物和酒水,代表就是fish&chip。。当然,中餐的存在也必然是有这样一种形式,尤其是在美国南方,往往是在清吧或者台球房里面作为下酒菜供应。。早期的日餐也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在00年代初期,当时的供应方式是做一些诸如扬州炒饭,中式BBQ一些小食论盘或者论重量来供应,现在大概是和比较一般的寿司生鱼片放在一起卖,扬州炒饭是其中的经典代表。。但是就南方来说,美国南方人口味latino会比较重,但是中南部的白人却恰恰相反,所以清吧供应的小食。往往是味道非常奇怪,而且加有大量的sauce,会加入一些海鲜元素。。。
美式扬州炒饭
第三,就是类似于大食代一样的美食广场,现在因为中式小吃,尤其是西安小吃和成都小吃,以及上海点心(虽然不太正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质的就是纽约flushing新世界附近,以及VAN的华人聚集区。。口味尚可,以较为廉价的小吃为主要经营。。
(flusing的新世界,美食广场在地下三层)
第四,就是类似于西村常有的日料一样,小门面为主的店铺,类似于居酒屋一般。。这种形式是由于,这段时间,11年以后,西安小吃和成都小吃,莫名其妙火了起来。。生意爆满,而且大部分都是白人在消费,口味相当正宗,提供一些酒水供应。。这是目前来说,中餐里面最有活力的一种的了。。。
火成一塌糊涂的西安小吃(不要看门面小,这是东村啊。。。)
还有一家分店,在midtown west,靠近金融区
第五,就是很严谨的中华美食店。。实际上纽约在某几个菜系,尤其是川菜,鲁菜和粤菜的细分上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即使在上海,粤菜最多给你分一个广府菜和潮州菜就不错了,川菜基本上就没分开过,只要加了辣椒花椒的都敢说自己是川菜。。。但是纽约恰恰做到了,虽然实际上水平不一定很高。。这就是在国外来说相对高端的一部分中餐馆,并且往往拥有极好的地段。。
比如这一家川菜馆,就在时代广场附近,纽约最好几个餐馆聚集的商业地段之一,人均消费其实还好主要看你吃什么,比朵颐和草堂稍微贵一些,中午去吃个套餐,也就10美元左右,如果请客的话三位数也是消费的了
这家比较老一点,在西村,大四川。。其中在其他地方诸如chelsea或者中城也有分店
评论里面有人提到了这一家,得过米其林一星的川菜馆,倾城(cafe china)。但是呢,如果是聚会,请女朋友,倒是可以去体验一下山寨的老上海风情。。但是前提,你绝对不能是四川人,否则你吃了要骂街。。。。
还有一家也是得过米其林一星的中餐馆,这家起源于伦敦,全球分店也很多了。。就粤地的本地人来说,即使放在广府和HK,也可算尚可的餐馆。。名字叫客家山(Hakkasan)
所以,总结一下。。中餐相对来说在移民情况比较老牌的国外城市,其实算是主流的菜品。。也并非全是廉价消费,但是传统的美国人确实对于中餐是物美价廉的印象。。。就纽约来说,顶级的中餐相对少(主要是超五星的酒店和各类club,以粤菜为主,偶尔有从国内挖过来的川菜师傅和鲁菜师傅),顶尖菜馆还是以法国菜为主。。但是中高档的餐馆还是很多的,不至于到全是廉价货色的地步。。至于为什么,中餐会给老外物廉价美的概念呢?二代华人将中餐产业化(实际上是快餐化),以及早期来打拼的华人在餐饮业的传统有关。。。
(欧洲的情况,我明天再来补充)
更新2.0:关于伦敦
@
Rayna Li我想来稍微补一下伦敦的的,其实还是有高端中餐的只不过非常稀少。就像一般日本高端馆子都不在japan centre附近一样,很高端的日本馆子一般都在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大街上,比如green park,oxford circus。中餐也是一样。china town的可以说多数是亚洲人开的中餐。而在高端中餐馆里非亚洲人开的还是很多的。也遍布在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大街上。也比如oxford circus,regents street,Kightsbridge。我觉得高端中餐的稀少是因为需求不到。没有对那么细腻的中餐需求,国内国外都是。不过确实相当同意粤菜的精致。 不过非高端的中餐也还是有不少,liverpool street的老地方,羊肉串很棒,菜多也便宜,很有国内北方吃饭的feel。或者伯明翰的烧鸭,都是公认的暂。辣的话据说红满江不错但是由于我不吃辣,实在是没有去拜见过。意外的在牛津的泰国店迟到了传统北方风味的热汤面,就是那种汤里有胡椒的那种,当时大冬天着实让我吃的眼泪都要出来了。感觉好像要变成好吃的讨论了我还是打住。手机打的不详细见谅orz更新下,
欧洲其实范围有点大,我待过的地方也就大伦敦大约小住过半年,柏林玩过一个月,赫尔辛基玩过一段时间,其他地方大部分就只是简单地转过。
那么,我就单纯介绍一下伦敦吧,当然希望长居英伦的人士可以补充一下我这个外地佬。
伦敦和纽约一样,唐人街的位置都相当不错,天生的商业区。并且卫生条件较为纽约运河街,相对还是要好一些。
伦敦除了少数粤菜着实出人头地了一把,广式饮茶和广府菜在伦敦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消费。但是大部分中餐还是在唐人街附近转悠,这个角度来说,伦敦相对于移民国家来说,中餐产业相对次一点。但是其亮点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无比正统的粤菜,几乎除了温哥华以外,伦敦的粤菜是海外最正统的,这一点甚至是超过NYC和LA的。。
所以,伦敦与纽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广式文化在这里的市场变得非常的强势,这也是伦敦中餐产业格局与纽约最大的不同
首先推荐一个我比较喜欢的茶楼
皇朝:royal china
这家店的成功几乎在桥界称为传奇,足见其成功,并且新店正筹备到上海来。。里面的茶点都比较推荐。
然后说一下柏林,本来知乎上留德的非常多,比如
@陳浩,我本不应该班门弄斧,但是,作为一个停留小一个月的过路客,谈谈我的看法吧。。首先德国在中餐的专业度上是没办法和纯粹的移民城市比的,但是却有一个高消费城市都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出奇地物美价廉。
就粤菜来看,柏林相当出名的有“老友记”。。最初是做广式烧腊起家,菜品比较偏广府菜,也有少量的顺德菜。就烧味来说,口感相当之好,但是菜品本身还是相对比较粗糙的,本来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但是粤菜是以精细著称的,这个对比起来就有点想让人吐槽了,装修大概停留在HK80年代的老街区的样子。。但是价格是非常舒适的,在柏林常住几天以后,会觉得曼哈顿和内伦敦都是地狱一般的地方。。。
贴个他家的凤爪吧(一会补图)
就四川菜来说,我比较推荐天府,其实这个天府取名有点莫名其妙,其中两个亮点,一个川南派的小吃,一个是火锅。。。关键是以上两类东西一个盐帮,一个渝派上河帮,这和成都没几分钱关系啊。。。
这家呢,比较像成都的玉林和老盐市口附近的小店,把卖小吃的和火锅店混在一起,其中豆瓣鱼和夫妻肺片还是不错的,盐帮口味还是有几分相似。。火锅好像10几欧一个人,锅底是进口的国内锅底,口感还可以吧。。。
北欧等一会我继续更新。。
我的外行之见:这个说法不能说是空穴来风。中餐在国外确实给人便宜又好吃的感觉。
但是我认为这就是中华美食的魄力。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法国大餐和中餐根本没法比。
法国美食是在上层社会的,不想花钱的话,穷学生一般也就是 Pizza 和 Crepe 这些东西可以吃。
而中国美食,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下厨房露两手,不管手艺多差,骗得西方人口水直流还不算难。
中国美食是在普及在民间的,中国人民是全民吃货,普通人都能做上等美食。
我能想到另一个全民吃货的就只有意大利了……
最近在维基上读到这段纽约犹太人喜欢中餐的情况:
Jews and Chinese cuisine in New York city看起来海外的中餐馆热情好客,非常包容,很会做生意。平易近人也挺好,没必要高端大气。
如果没有看懂,我对问题的答案是:中餐本身就是深入民间的美食文化,不求高端。
没去过什么太高大上的国家,但是去过一个叫亚美尼亚的小嘎巴豆国家。大家上次听到这个国家的名字恐怕是去年的纳卡战争吧。
2016年去的亚美尼亚,在当地吃的第一顿正餐就是在首都埃里温市中心的“北京”餐厅吃的。
这家“北京”餐厅的地段如何呢?离共和国广场隔一个路口,在国家博物馆的斜对过。共和国广场的地位大概类似于我国的天安门广场。
我当时也是脑子抽风了,非想尝尝这种十八线小国家的中餐是什么口味,就去了。
还能找到的照片不多,大家凑合看一半吧。
菜单有四种语言,中文、亚美尼亚语、俄语和英语。就可惜我没拍到价格那里。当然我拍这张图主要是为了那个“辣鸡”。
价格我印象不深了,相比国内一二线城市肯定是不贵的,但在亚美尼亚国内就已经算比较贵得了。虽然记不清具体价格,但我记得当时和小伙伴合算了一下,这一顿饭钱够我们后边两天半的饭钱。后边几天我们吃的就是各种大饼卷烤肉配生韭菜了。
至于菜品质量,一言难尽啊。
从近到远三盘菜分别为鸡丝汤面(您特么的汤呢?而且这分明是米粉哪是面条啊)、酸辣汤(西南的朋友恐怕要震怒了)还有京酱肉丝(忍住,忍住,不值当生气)。
不过也不是没有惊喜。这个樱桃汁(无酒精,甜口)真的是极品,我跟兄弟俩人喝了5扎都不过瘾。
这家“北京”餐厅在亚美尼亚绝对算是高端中餐了,但就这个菜品质量,我不开玩笑,我做这几道菜都比他们做的好多了。
在日本、俄罗斯等地的经历就不说了,从此之后我就没再在国外吃过中餐。
所以据我观察,国外不是没有高端中餐馆,但正宗又好吃的,可能确实没几个,最起码没在中国游客这里留下什么好口碑。我在基辅机场等了14个小时飞埃里温,跟六七个候机的中国人(其中有商务人士和外交人士)聊天,没一个人跟我说过乌克兰或者高加索地区有什么好的中餐馆。
但惊喜的是,我在纳卡首府斯捷潘纳克特一家街角主食店吃到了相当正宗的韭菜馅饼(不是韭菜盒子,是圆馅饼,跟我家烙的几乎一样,也使用大电饼铛烙的),还是一个偶遇的印度小哥带我们去的,就可惜没留下饼的照片,只有一张和印度小哥的合影。
去海参崴的时候听说过似乎有很棒的中餐厅,可惜没去过。不过想一想那里有原汁原味的优质中餐厅一点也不奇怪。
最后安利一下鄙人在某个回答下写的亚美尼亚游记。虽然好久没更了,但我过几天有时间了会继续写的,最近实在有点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