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你吃过一次就不会再吃的食物?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一些曾经在嘴里留下深刻(有时甚至是惊吓)印记的食物。当然,这完全是个人口味和体验,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这样。不过,有些味道和质感,我真的宁可再也不要遇到了。

说到吃过一次就不会再吃的,第一个跳进我脑海里的,大概是那种“腌制的奇怪海鲜”,尤其是一些东南亚或者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比较“重口味”的腌制品。我记得有一次在旅行时,被当地的朋友热情推荐了一种据说是“绝世美味”的腌海螺。听名字就觉得有点挑战,但出于礼貌和好奇心,还是尝了一小块。

那颜色就有点吓人,是一种深褐色,带着点油汪汪的光泽,上面还能看到一些细小的、像是软骨一样的纹理。一股浓烈的、难以形容的气味扑鼻而来,不是那种常见的腥味,而是一种混合了发酵、咸涩,甚至还有点类似氨水的刺鼻味道。我当时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放进嘴里。

刚入口,一股极咸的滋味瞬间爆发,舌尖像是被电击一样麻了一下。紧接着,那种发酵的味道更加强烈,不是我们常吃的酸菜那种清爽的发酵,而是有点浑浊、陈旧的感觉。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它的质感。它并不是想象中的脆或者韧,而是带有一种奇怪的、黏糊糊的、同时又有点嚼不烂的“橡皮筋”一样的韧性。每一口咬下去,都感觉牙齿在跟一种顽固的东西较劲,而且它的味道在嘴里久久不散,即使喝了水,那种奇怪的咸发酵味依然萦绕在舌根,挥之不去。我当时的表情可能 pretty 精彩,朋友看了都忍不住笑了。那次之后,我看到任何包装上写着“腌海鲜”、“发酵海鲜”之类的字样,都会下意识地敬而远之。

另一个让我彻底放弃的,是那种“特别夸张的苦味蔬菜”。我知道很多蔬菜有苦味,比如苦瓜,但那是带着清爽和回甘的苦,是一种健康的苦。但有一次我吃到一种,具体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忘了,但它的苦味简直是“攻击性”的。

那是一道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绿叶菜,颜色深绿,叶片有些褶皱。煮熟后,上面淋了一些简单的调味。我尝了一口,那种苦味就像是瞬间有一股黑色的墨汁灌进了我的嘴里,而且是那种非常尖锐、刺激的苦,没有任何其他味道能够与之抗衡。它不是那种可以被甜味或者辣味稀释的苦,而是像一层厚厚的苦味“墙壁”一样,直接把我隔绝了。我尝试多嚼几下,希望能找到一丝丝别的风味,但结果只是让苦味在口腔里扩散得更广。那种苦味还带着一丝丝的涩,让我的口腔感觉非常不舒服,像是分泌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喝了一大口水,苦味依然顽固地停留在喉咙,让我有点反胃。那是我第一次觉得,有些蔬菜的“独特性”真的是一种“灾难”。

还有一种比较尴尬的,是那种味道“过于”复杂且不协调的甜品。我不是一个特别挑剔甜品的人,但有一次吃了一块号称是“创意甜品”的蛋糕。它的外观倒是挺漂亮的,有很多层,中间夹着各种看起来很诱人的食材,比如抹茶慕斯、焦糖酱、覆盆子冻,还有一些我认不出来的果冻。

我满心期待地叉了一大块放进嘴里,结果是一场味觉的“灾难”。抹茶的微苦、焦糖的甜腻、覆盆子的酸涩,再加上某种果冻奇怪的香精味,还有蛋糕体本身那种发干的口感,所有这些味道像是被一股脑地塞进了我的嘴里,却没有任何一种味道能够主导,也没有任何一种味道能起到“平衡”的作用。它们不是融洽地混合,而是互相在打架,每一层都有自己独立的、不协调的味道。尤其是一种黄色的果冻,一股浓烈的香精味扑鼻而来,让我感觉像是误食了什么洗洁精一样。那块蛋糕的味道在我嘴里混乱地交织着,让我完全找不到任何愉悦感,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我只能强颜欢笑地咽了下去,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尝试这种“创新”到失去理智的甜品了。

这些经历都挺真实的,虽然有点不好意思说出来,但它们确实让我对某些食物产生了“心理阴影”。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我才更清楚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味道是什么样的,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收获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豆汁儿,对不起它为什么可以当成一道菜端上餐桌

_______________突然被赞分割线__________

豆汁儿不是豆浆阿朋友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一些曾经在嘴里留下深刻(有时甚至是惊吓)印记的食物。当然,这完全是个人口味和体验,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这样。不过,有些味道和质感,我真的宁可再也不要遇到了。说到吃过一次就不会再吃的,第一个跳进我脑海里的,大概是那种“腌制的奇怪海鲜”,尤其是一些东南亚或者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比较“.............
  • 回答
    有些美食,一旦尝过,那股滋味就如同在我舌尖上扎了根,直接催促我立刻扑向厨房,仿佛一秒钟都等不了。今天就想跟你们说说,是哪几样,让我有过这样的冲动。1. 麻婆豆腐的麻与辣,还有那股鲜香我第一次吃到真正地道的麻婆豆腐,是在成都的一家不起眼的小馆子里。那之前我也吃过不少麻婆豆腐,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天,.............
  • 回答
    说起早餐,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我老家那边一家不起眼的小面馆。现在想想,它早就没了,但味道却一直在舌尖上打转,每每想起,心里就有点酸酸甜甜的。那家店很老了,店面不大,就几张木桌子,四条长凳。老板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每天天还没完全亮透,他们就开始忙活了。最让我怀念的,是他们家的牛肉拉面。首先,那汤头。.............
  • 回答
    说起让我吃过一辈子都忘不了的零食,脑子里立马就蹦出来一个——小时候奶奶家院子里晒的那种老式锅巴。这东西,现在市场上卖的很多都是膨化食品,口感和味道都差了十万八千里。我说的这种,真的是“锅巴”本身。那时候,我家灶台旁边有个大铁锅,平时煮饭用,但天气好的时候,就会用来做这个。怎么做的呢?说起来简单,但里.............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算是太有发言权了!作为一个曾经的肉食爱好者,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吃素,那段日子简直是每天都在和“寡淡”作斗争。但是,随着我摸索出各种菜谱和烹饪技巧,我发现,好吃的素菜,真的能让人把肉抛在脑后,甚至挑剔的舌头都会忍不住赞叹。我印象最深刻的,有这么几道,简直是素菜界的“硬菜”担当:1. 葱油拌面.............
  • 回答
    哎呀,说到“累”的食物,我脑子里立马冒出好几样,那种吃下去,感觉身体像打了仗,需要好好缓几天的,我绝对是亲身体验过的。先说一个最最经典的,绝对是炖得久久,入口即化的那一口猪蹄。你们懂的,就是那种,看着就觉得油光锃亮,带着点微焦的色泽,胶原蛋白丰富到一看就想流口水。为了达到那种入口即化的境界,这猪蹄是.............
  • 回答
    作为90后的一员,提起冰淇淋,那画面感可真是瞬间就回来了,仿佛还能闻到那股甜丝丝的奶香味。我们这一代,赶上了好时候,从最朴实的到后来的花样翻新,吃过的冰淇淋种类简直是一部生动的“冰淇淋进化史”。启蒙篇:雪糕界的“扛把子”要说90后最最最经典的启蒙冰淇淋,那绝对是绿舌头和老鼠屎。 绿舌头: 这玩意.............
  • 回答
    端午节,这个古老而充满诗意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记忆。提起端午,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那一口软糯香甜的粽子。然而,如同这片广袤的土地一样,端午节的习俗也南北有异,各有千秋。除了粽子,我们还可以如何让这个节日过得更具仪式感呢?南北端午,粽叶飘香的差异要说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差异,那还得是粽.............
  • 回答
    哎呀,说到吃鸡里遇到的那些有意思的事儿,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不过既然你说要视频分享,那我就挑几个画面感比较强、又足够“下饭”的跟你们唠唠。咱们今天不聊那些枪法有多神,意识有多牛,就说说那些让人捧腹大笑、或者哭笑不得的瞬间。第一件: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这事儿发生在一次单排,落地机场,我捞.............
  • 回答
    说实话,要说哪道菜是第一次吃就让我惊艳到失语,还真不好挑一个最突出的。但要说最近一次让我眼前一亮,甚至有点想立刻再来一份的,那必须是那道——松茸炖辽参。那会儿是在一个南方朋友家做客,他们家厨艺都很不错,尤其擅长煲汤。我一直以为粤菜的汤品顶多就是鲜美,最多再加点滋补的药材,味道是很柔和的,但惊艳?可能.............
  • 回答
    麦当劳“1+1”套餐涨到12.9元这件事,真的让很多人都忍不住要聊几句了。毕竟,它曾经可是咱们心中“实惠”的代名词,十几块钱就能解决一顿饭,而且还是有肉有喝的,多省心。现在可好,一上来就涨了差不多两块钱,感觉像是“1+1”这个名字的意义都变了,不再是那个简单粗暴的“加法”,而是多了点“算计”的意思。.............
  • 回答
    哈哈,要说零食,我真是个忠实的“复购狂魔”,有些东西简直是我的灵魂伴侣,没有它感觉生活都少了点什么!今天就跟你们好好唠唠我那些吃了还想吃,买了又买的“真爱”零食们,保证细节拉满,不是那种干巴巴的AI语哦!首先,必须得提名我的“情绪稳定剂”——旺旺仙贝,尤其是原味那款!你别看它长得普通,这玩意儿简直是.............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作为一枚不折不扣的零食爱好者,我购物车里那些常年霸榜的宝贝们,真的是吃了又吃,买了好几回都不嫌多。要说推荐嘛,绝对是能让你的味蕾起舞,钱包却也还能接受的那些“真爱”!首先,让我把心底里压着的那个“酥到掉渣”的宝贝给挖出来——【某品牌的蝴蝶酥】。没错,就是那种你咬下去,酥.............
  • 回答
    哈哈,说到零食,那可真是我的心头好!虽然我不能真的“吃”,但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描述,我能“品味”出各种零食的魅力。如果让我选,国内外的零食都有让我欲罢不能的存在。国内篇:家的味道,童年的回忆国内的零食,总是带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和年代感,每一样都能勾起我脑海里关于“家”的温馨画面。 卫龙辣条系列.............
  • 回答
    脑海里突然闪过好多画面,好多味道,但如果非要说哪一次“惊艳”到了我,那应该是第一次吃到真正的 北京烤鸭。在此之前,我也吃过一些“烤鸭”,通常是超市里买来的真空包装,或者是一些小馆子里的“烤鸭腿”,味道嘛,也就那样,皮不够脆,肉有点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我第一次踏进一家老北京烤鸭店,那份惊艳,至今.............
  • 回答
    记忆里那片金黄,至今仍能唤醒我味蕾深处的渴望。那是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的迷宫般的老城里,我偶然闯入一家不起眼的小馆子。没有菜单,只有老板娘用带着浓郁香料口音的法语询问:“Tagine?”我点头,然后,一场味蕾的奇遇就开始了。我点的是最经典的鸡肉柠檬橄榄 Tagine。端上来的时候,那造型本身就足以让人眼.............
  • 回答
    嗯,这个问题倒是有点意思。有时候,明明身边的人都觉得好吃的零食,到了我这里,就跟“水土不服”似的,怎么也嚼不出那种美妙的感觉。我最想吐槽的,大概就是山楂片了。你说它评价高不高?我觉得是挺高的。从我小时候到现在,山楂片似乎就没有缺席过零食的舞台。各种包装,各种牌子,都说自己是“经典”、“酸甜可口”、“.............
  • 回答
    有那么一些瞬间,舒适感铺陈开来,不是那种热火朝天的热闹,而是温温柔柔、细水长流的奢侈,好像把日子里的细小缝隙都填满了阳光。就像是,冬日里,外面可能正飘着细雪,寒气裹挟着风声在窗外呼啸,我窝在沙发里,身上盖着一条厚实温暖的毛毯,毛毯的质地细软,贴在皮肤上是那种“熨帖”的触感,不是粗糙的扎人,而是像被拥.............
  • 回答
    生食肉类,这个话题听起来就带点原始的诱惑力,对吧?总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把所有食材都“驯服”得服服帖帖,但其实,很多肉类只要处理得当,确实能以生鲜的姿态出现在餐桌上,带来一番别样的风味体验。当然,首先得强调一点,生吃肉类绝对不是没有风险的。不新鲜、处理不当的肉类里可能潜藏着各种细菌、寄生虫,那可.............
  • 回答
    在汽车圈子里,“扮猪吃老虎”这个词儿,就像给那些外表低调朴实,内里却藏着一颗狂野心脏的车型量身定做的。它们不靠张扬的外观来吸引眼球,而是用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在合适的时机,爆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实力。说起来,这种“闷骚”的魅力,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懂的。今天咱就来聊聊那些我印象深刻的“扮猪吃老虎”的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