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国人买车特别看重那些华而不实的配置?

回答
“国人买车特别看重华而不实的配置”,这种说法,我觉得用“特别看重”可能有些绝对了,但不得不承认,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购车时,会被一些看上去很吸引人,但实际使用频率不高、甚至有些鸡肋的功能所打动。这背后,其实掺杂着挺多挺复杂的原因,不光是消费者本身的问题,也有市场、文化、甚至营销策略的影子。

首先,咱们得明白,车子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早就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了。它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属性和情感价值。

1. “面子文化”和身份象征:

这可能是最容易被感知到的一个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子”一直是个挺重要的概念。车,尤其是一辆看起来配置很高、很“新潮”的车,很容易成为一个人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一种展示。大家一起吃饭、聊天,聊起车来,有人说“我这车有全景天幕,还有空气净化器,夏天开着特凉快”,另一个人可能就会觉得,“哎呀,这车配置真高,比我的强不少”。这种时候,配置高低就直接关联到面子问题了。

即使这个全景天幕一年也开不了几次,或者空气净化器可能效果有限,但“有”这个事实本身,就已经能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在社交场合中的优越感了。大家更愿意花钱去买一份别人羡慕的眼光,而不是真正去衡量这个配置的实用性。

2. 信息不对称和“被种草”的营销:

现在的汽车市场信息爆炸,消费者很难完全掌握所有信息,并且做出最理性的判断。厂商和经销商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到位。他们会把那些看上去“高科技”、“高大上”的配置,比如各种各样的氛围灯、电动尾门带感应开启、各种“智能”但实际上不太好用的语音控制系统、或者一些花哨的屏幕显示等等,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去宣传。

想想看,汽车广告里,哪个不把那些炫酷的配置说得天花乱坠?打开车门,一圈氛围灯亮起来,立马觉得这车高级;脚一扫,后备箱盖就开了,立马觉得这车方便。但实际上,这些功能在日常使用中,可能就被你随手按个按钮或者直接用手开后备箱取代了。而且,很多时候消费者也并没有真正去体验过这些配置,只是被宣传吸引了。这种“被种草”的感觉,很容易让人觉得“我花钱买了车,就得把这些时髦的东西都配齐”。

3. 对未来技术的“憧憬”和不确定性:

科技发展太快了,很多人对汽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可能会觉得,现在买个配置高一点的车,就算现在用不上,以后技术成熟了,或者自己以后有机会用了呢?这种对未来技术的憧憬,也让一些人愿意为“潜在价值”买单。

比如一些更复杂的辅助驾驶功能,现在可能在你所在的城市用不上,或者你不敢用,但你可能会想,以后要是去高速公路了,或者技术更成熟了,这些功能就能派上用场了。虽然这些功能是否真的实用,或者说是否真的能达到宣传的效果,还有待商榷,但这种“科技感”本身就很有吸引力。

4. “买车就像买房”的心态:

很多人买车,都会有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他们可能会觉得,第一辆车只是过渡,等到有能力了,就要买一辆配置好、档次高的车,一次到位。这种心态下,他们更倾向于把车看作是一种长期投资,并且希望在购买时就把它武装到牙齿,避免将来后悔。

就好比买房时,很多人也会纠结于要不要加钱买更好的楼层、更好的户型、带更多的附加功能。汽车也类似,大家会觉得,既然要花一大笔钱,不如就把能配的都配上,省得以后“眼馋”或者觉得吃亏。这种情况下,那些“华而不实”的配置,就成了他们构建“完美座驾”的拼图。

5. 消费观念的演变和“体验式消费”:

现在年轻一代消费者,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长大,消费观念也更注重自我感受和体验。他们更愿意为“愉悦感”、“新鲜感”买单。那些花哨的灯光、多样的模式切换、甚至是模拟声浪,都能提供一种新奇的驾驶体验,满足他们对个性和乐趣的追求。

即使这些配置的实用性不强,但它们能够瞬间提升驾驶时的情绪和氛围,这种“感官上的满足”对于一些人来说,价值可能比实际的性能提升更大。

6. 厂商的“配置绑架”:

很多时候,你想要的实用配置,可能并不是单独卖的,而是绑定在一大堆你并不太在意,甚至觉得没用的“套餐”里。为了得到那个核心的、你认为必须有的配置,你就不得不接受那些“华而不实”的附加项。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觉得“买这个配置的车,就得有这些东西”。

总而言之,国人买车看重“华而不实”的配置,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有社会文化的根源,有市场营销的引导,也有消费者自身心理需求的满足。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不理性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在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做出的一种平衡和选择。毕竟,车子对很多人来说,承载的意义远不止代步那么简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惜没有镜像问题,

国人追求的是哪些 实而不华 的配置?

在我看来,国人对配置最大的追求,并强迫国外车企一律按照国情来办的成果,没有之一,

是对轴距的需求。

在国内卖得好的A级家轿,比如

轩逸2712

宝来2688

朗逸2688

速腾2731

B级车更不用说了,国情就是加长,必须车长将近5米,轴距28XX+,甚至29XX,不然在国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B级。

欧洲卖得最好的是高尔夫,轴距2637,紧随其后的欧宝,雷诺等等本地车型,轴距却只有24XX的样子。

美帝数据懒得查了,反正皮卡一骑绝尘,现在豪华品牌家轿model3后来居上,股价都跟着一骑绝尘。他们的汽车观念被重塑过太多次,特斯拉是在造神的同时兼顾卖车。

以往好莱坞电影电视剧里,那种大屁股长尾箱的美国车,看起来很长很威风,其实轴距也就那么回事,头给大排量发动机腾地方,车尾长都是拉伸出来的尾箱。

直到这样的观感现在还影响着国人的汽车审美,觉得三厢车就是比两厢车高级,屁股修长车才好看。

标轴的三厢车世界通行,顾客想轴距再长些,后排空间有更舒适的体验,于是有了行政级轿车的细分。

行政级轿车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老百姓走量的。当年的售价动辄几十万上百万,普通人消费不起,

婚庆公司一度特别流行的加长车,奔驰林肯之类的,大多都是钢板拼接自己改的。论成本要低于真正的行政轿车。

后来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合资车企,发现加长轴距的车在中国销量惊人地好,于是乎入华车企开始真正搞起了加长。并且一经加长就再也回不去了,甚至中国特色为,加长过的,称之为标轴,而国外的标准轴距,则简称短轴版,

国人买车,愣是把车买长了,竟类似于自然选择,把车企进行育种培养产生了一个结果。


现在很多车企找了不少水军,说标轴运动,标榜运动,企图把这个潮流再扭转回去,原因其实也简单,轴距意味着成本,意味着专门研发,底盘调教,特种钢材,模具,设计用料等等,一切都是成本,这在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白刃战的成本控制里,谁能少花钱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和更灵活的市场策略。

但是没办法,标轴就是比长轴便宜,且不好卖。

车企当年在华自己把潘多拉的盒子打开,怎么能关回去呢?

所以不要听媒体回头再忽悠标轴的好。

假使世界上只有一款b级车,只有标轴和长轴两个版本,那么我们当然有结论,那就是标轴易于操控,而长轴有空间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众多车企的本土化研发,就有了不一样的观感。

要不要加长,加长多少,加了之后跟其他品牌的标轴有没有本质性差别,跟同样是加长轴距的车有没有操控上的劣势,这些都是车企如履薄冰,弄不好就容易翻车的研发过程,而最后呈现给中国消费者的,就是一个空间有巨大福利跃升级别,但是操控下降十分有限的B级车市场,

这是其他国家的汽车市场享受不到的,他们如果想要后排的体验,想要越级的产品,仅仅在轴距这一项,要么买更高一级的轿车,要么买顶帐篷,在皮卡后面躺平。

这个福利有赖于国家强大的基建水平和交通投入,高速公路裁弯取直,逢河架桥,遇山挖隧,城市路面能用硬基绝不用软的,这样才能让轴距更长的家轿达成更加平稳舒适的驾乘体验。

没必要妄自菲薄,上升到国人“不懂车”“不懂高级”,

更不要针对某款车搞出"轴距优越感",

轴距本质上是国人福利,是中国消费者争取到的最实而不华,但是最成效卓著的一个配置了。

另外一个实而不华,但是起了反作用的,是国内的牌照样式,注重易读好管理,却大大忽视了美观。

试想一下,假如牌照好看,加上国内喜欢长轴轿车的氛围,

天朝的道路车流,应该是全世界不一定最好看,但一定是最体面的,观感最豪的,没有之一。

user avatar

国人对车的理解还不是很成熟。

对于汽车的技术理解还停留在电子配置和内饰上。

对于汽车三大件的理解并不专业。而且国内汽车文化几乎是0。

而官方政府鼓吹的新能源又是良莠不齐。

说白了,造车的不能在核心技术上突破创新。在宣传的时候肯定会引导消费者忽略那些企业不擅长的领域。时间久了,核心三大件的技术更没有人关心了。

user avatar

个人看法。

天窗对我无意义,花了钱还有漏水隐患。但标配天窗,无奈。

中控大屏,别太大,把实体按键都省掉就过分了;用的最多的是音乐播放功能;虽然有GPS导航功能,但我还是喜欢用行车记录仪上的导航,因为可以用微信推送目的地,比在屏幕上戳来戳去要方便许多。

我个人感觉,中控屏的作用不太大,对我来说,能听MP3音乐就行了。

真皮座椅,还行吧,清理还算方便。

我开车主要看前挡风玻璃,不太看内饰。

user avatar

知乎/某瓣上的某些人聊车陷入一种怪圈,凡是国人喜欢的、想要的配置和功能,就是华而不实的,张口闭口老外买车只看“三大件”就行了,敢情老外都是开工程样车出来的。

以美国为例,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有2~3辆车很普遍,虽然留给买车的总预算很高,但是留给每辆车的预算未必很高,而且去dealer买新车一般就给个裸车价,配置包价较少,额外还需要什么配置就靠自选,预算有限当然配置加的少。(但要夸一点,安全配置一般是全系标配)

但是...但是...你认为人家真的不想要那些更好的配置么?

中控大屏不实用?!需要导航地图的时候有个大屏看着不香么?非得弄个手机支架支着,有安全隐患还得每次都把手机摆弄上去,你觉得这叫实用?

大天窗不实用么?!抽烟,开个天窗;车里有异味,开个天窗;碰上下雨,既想通风,侧边车窗又不好开咋办?天窗斜角度升起了解一下,不怕雨进来,还能通风。高速上,侧边车窗打开风噪太大怎么办?依旧是天窗斜角度升起。

真皮座椅不实用?!不说是不是真皮了,果汁倒在汽车座椅上,你觉得是针织座椅好洗,还是皮质座椅好洗?你知道家里有带小宝宝,外出恨不得连汽车地板上都铺层塑料桌布,就怕漏了洒了。

有位美国同学买的19款凯美瑞2.5LE(纯油车),指导价2.6万美金,落地2.8万美金,约合20万元人民币,无天窗、无雷达、手动空调、万年脚刹、塑料方向盘、卤素尾灯、无后排出风口、没有无钥匙启动,然后大骂Made in USA无耻,说人家中国产的广汽凯美瑞可是全系电子手刹 + Autohold + 天窗等等都有。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周总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九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