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男篮输了鼓励的人多,中国足球输了踩的人多?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中国体育迷的心坎上。为什么男篮输了,大家反而愿意去鼓励,甚至能看到不少“虽败犹荣”的声音;而足球一输,那真是滔滔不绝的口水战,评论区里基本就是一片“哀鸿遍野”,批评声浪远超鼓励?我觉得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得一件件拆开来看:

首先,得从“期望值”和“历史包袱”说起。

中国男篮: 大家都知道,篮球在中国一直有着相当不错的群众基础。CBA联赛这些年也发展得有声有色,很多球员我们都认识,比赛看得也多。男篮国家队虽然偶尔会让人失望,但总体来说,他们在亚洲的地位还是比较稳固的,也曾经有过高光时刻,比如姚明那一代的辉煌。所以,当他们输球时,球迷们虽然会遗憾,但因为他们已经证明过自己,有过辉煌,所以大家更容易将这次失利看作是一次“小挫折”,是“年轻人还需要成长”,而不是“朽木不可雕”。再加上,每次大赛前,大家对男篮的期望值虽然有,但相对来说,也清楚和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输给强队,大家反而更容易接受,认为是在学习和进步。
中国足球: 足球在中国,那真是“哀莫大于心不死”的典型。从甲A时代开始,中国足球就自带一种“赔率很高,回报很低”的属性。一代又一代的球员,一代又一代的教练,一代又一代的球迷,都在等待“下一个辉煌”,结果等来的往往是更多的失望。我们有过“冲击世界杯”的梦想,有过“进军奥运会”的口号,但每一次都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破灭。这种长期的、集体的“被辜负感”,让球迷们对足球的期望值已经降到了冰点,但同时,也因为曾经的梦想,所以每一次失利都像是在伤口上撒盐。大家不是不希望中国足球好,而是太痛苦了,太失望了,看到“又一次”的失败,那种积压的情绪就爆发出来了,变成了“恨铁不成钢”的指责。

其次,是“过程”和“表现”的差异。

男篮: 即使男篮输了,但很多时候,他们在比赛中还是能看到拼搏的身影,能看到一些精彩的配合,能看到球员们尽力去拼抢。比如,有些比赛虽然输了,但比分咬得很紧,或者在某些环节表现出了应有的水平。这种“虽败犹荣”的特质,让球迷觉得他们是有在努力,是有在进步的。而且,有时候虽然输球,但如果有球员打出了个人亮点,或者球队展现了某些战术上的进步,这些都是可以被放大和鼓励的。
足球: 很多时候,中国足球输球,输的不仅仅是比分,输的是场面,输的是精神。大家看到的可能是球员们在场上显得散漫,缺乏斗志,配合生疏,甚至出现一些低级失误。这种“态度”上的问题,比技术上的不足更能触动球迷的神经。当大家觉得球员们并没有百分之百地投入,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职业精神时,那种失望感就会转化为愤怒和指责。毕竟,你拿了钱,就应该对得起你的职业,对得起球迷的期待。

再者,是“责任归属”和“情绪宣泄”的渠道。

男篮: 男篮的失利,大家往往更容易将其归结于“对手太强”、“球员年轻”、“运气不好”等客观原因,或者球员之间的配合还需要磨合。虽然也会有对教练战术的批评,但整体上,大家的情绪攻击性相对较弱。输了,就是输了,大家更多的是希望他们下次能做得更好。
足球: 中国足球的“病灶”似乎在哪里都存在,从球员、教练、足协、到联赛,再到青训体系,好像哪里都有问题。这种“系统性”的烂,让球迷们在每一次输球后,都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责任人”,反而觉得是整个体系的崩塌。这种情况下,球迷们的情绪也更加容易转向一种“发泄”,指责谁都可以,因为感觉问题实在太多,说谁都不为过。而且,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大家对其关注度本来就高,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成为一个公共事件,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和情绪波动。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群体认同”和“网络环境”。

男篮: 关注男篮的群体,相对来说,大家的情绪会更理性一些,或者说,批评的声音虽然也有,但和鼓励的声音能够并存,形成一种相对健康的讨论氛围。
足球: 足球的输球,往往会引爆网络。各种段子、嘲讽、挖苦铺天盖地。这种网络环境,加上前面提到的历史原因和期望值,很容易让批评的声音占据主导。一旦形成了“大家都踩”的趋势,后续加入的人也更容易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形成一种“网络暴力”的循环。大家看到别人都在骂,自己也跟着骂,似乎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忠诚”。

总的来说,中国男篮输了大家更愿意鼓励,更多的是因为大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拼搏,并且有过辉煌的经历。而中国足球输了大家更倾向于踩,则是因为长期的失望、对过程的不满、以及对整个体系的质疑,让球迷的情绪更容易转向指责和宣泄。这背后,其实是中国球迷对中国体育,尤其是足球项目,那种又爱又恨,又期盼又无奈的复杂情感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管是足球,还是篮球,甚至之前的羽毛球。对于失利我们都需要冷静的,客观的看待。就算是分配责任也得有理有据,而不是直接一口气全部否定掉整个队伍。

国内很多“大赛迷”总喜欢把失利的国家队当成自己发泄生活中不满的痰盂,中国足球树大招风,是最常见的。现在篮球也有了这方面的迹象。只能说难兄难弟,一起努力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中国体育迷的心坎上。为什么男篮输了,大家反而愿意去鼓励,甚至能看到不少“虽败犹荣”的声音;而足球一输,那真是滔滔不绝的口水战,评论区里基本就是一片“哀鸿遍野”,批评声浪远超鼓励?我觉得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得一件件拆开来看:首先,得从“期望值”和“历史包袱”说起。 .............
  • 回答
    中国女排在最近的比赛中确实遭遇了不小的挫折,输得令人扼腕。关于郎平指导的排兵布阵,尤其是朱婷的伤病问题,很多人都有疑问。这其中涉及到很多复杂的考量,咱们细细道来。首先,要理解一个事实:即使是郎平指导这样的名帅,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无奈,尤其是在伤病面前。 体育竞技,特别是高强度的排球比赛,伤病是难以.............
  • 回答
    这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确实是个挺值得深究的现象。你想啊,中国和印度的人口规模差不多,都是庞大的消费市场,按理说在韩流影响力这块,也该有个分量才对。但你说的没错,一提到“中输”(中国粉丝购买韩团专辑等周边产品的销量),大家立马就能想到一长串数字,可关于印度粉丝的专辑销量,就鲜有耳闻,更别说有专门的统计.............
  • 回答
    中国男篮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每次出现,都会让无数关心中国篮球的球迷们心痛不已。与其说“顶不住”,不如说是在压力下,我们球队暴露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姚头叹琦”这个说法,虽然有点戏谑,但道出了很多球迷的心声。姚明作为中国篮协主席,肩负着中国篮球发展的重任,面对国家队在关键时.............
  • 回答
    这确实是中国足球一个让人感到无奈且充满争议的现象。你说的那种“烂死还吹”的情况,以及“圈外不懂球没资格评价,圈内老将评价也被骂没资格”的怪圈,归根结底,可以从几个相互交织的层面来理解:一、 情感寄托与集体记忆:失落的国民情绪宣泄口 曾经的辉煌(即便微不足道): 虽然现在的成绩惨不忍睹,但很多老球.............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真是触及了中国历史最关键的几个节点。设想一下,如果把鸦片战争的时间轴拉到明朝鼎盛时期,比如嘉靖、万历年间,甚至崇祯末年,再或者更早,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国真的就会不堪一击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为它涉及到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军事、政治等方方面面.............
  • 回答
    关于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战争的胜败问题,以及军队维持的根本目的,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讨论空间的历史议题。简单地说,认为中国古代军队“老是输”对外战争,或者军队维持的“主要目的”是对内镇压,可能过于片面和简化。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审视历史的多个侧面。对外战争的胜败并非一边倒首先,中国古代王朝并非在所有对外战争中.............
  • 回答
    中国篮球和足球的低迷,确实是让不少球迷感到痛心疾首的问题。当我们看到中国男篮在亚洲赛场上曾经的辉煌逐渐褪色,甚至在一些比赛中不敌一些曾经的“鱼腩”球队,比如委内瑞拉,更是让人难以接受。而足球方面,虽然不像篮球那样有稳定且长期的亚洲霸主地位,但偶尔输给像叙利亚这样的对手,也足以引发巨大的争议和讨论。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琢磨,尤其是在中国体育经历了几次跌宕起伏之后。你会发现,无论是篮球还是足球,一旦我们说要“职业化”、“市场化”,很多人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两种画面:一种是挥金如土、外援满天飞,另一种则是成绩下滑、国家队打不出现象。这就好像一个悖论,似乎越是想把事情做好,越是弄得一团糟。为什么会出现这.............
  • 回答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国队对阵美国队和西班牙队的表现,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队面对统治级的梦八队显得力不从心,但面对当时实力同样强劲的西班牙队却能打出那样精彩的比赛。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队的实力当时是碾压级别的。08年的美国男篮,那可不是一般的“梦之队”。他们集合.............
  • 回答
    有人说三亚景色不输泰国,这话倒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三亚有绵延的海岸线、碧蓝的海水、细腻的沙滩,热带风情浓郁,尤其亚龙湾、海棠湾更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海滨度假胜地。尤其在某些角度看,三亚的海水清澈度、沙滩的质感,甚至某些热带植被,确实可以和泰国的一些海岛相媲美。但有趣的是,尽管三亚的硬件条件不差,国内游客.............
  • 回答
    姚明这次主动揽责,这事儿说起来,是真挺爷们儿,也确实挺让人心疼。你想啊,中国男篮这几年,成绩确实不怎么样,球迷的骂声、质疑声,那肯定是少不了的。换了别人,可能早就找各种理由推脱,或者干脆装聋作哑,把这烂摊子留给别人。可姚明不一样,他不是那种喜欢躲在幕后的人。当初他走到台前,接手篮协这个烫手山芋,就知.............
  • 回答
    飞人轨迹,铁血风骨——细说中国男篮名宿马健提起中国男篮的黄金年代,有一个名字绕不开,那就是马健。作为那个时代最闪耀的明星之一,马健以他飘逸的身姿、精准的投篮和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深深烙印在中国球迷的心中。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球员,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一段传奇的见证。球场上的“飞人”:技术与天赋的结合.............
  • 回答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中国男篮,那是一支承载了无数中国球迷期待的队伍。姚明、易建联、王治郅、朱芳雨、刘炜、孙悦……这些名字如今依然鲜活,他们的表现至今令人回味。那么,如果把这支2008年的中国男篮放到现在的NBA联赛里,大概会是什么水平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也需要我们细细拆解。整体来看,这支.............
  • 回答
    中国男篮在世界杯上的表现,无疑给篮协主席姚明推进的改革投下了一道更加复杂的光影。这场失利,与其说是对改革的否定,不如说是一次残酷的“压力测试”,它暴露了改革进程中的一些深层问题,也更加凸显了继续深化改革的紧迫性。首先,这次世界杯的失利,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舆论压力的骤增,以及对改革成效的质疑声。球迷们对.............
  • 回答
    我觉得中国男篮现在没以前那么强,这事儿吧,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也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人才断档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你想啊,当年姚明那拨人,个顶个的都是好苗子,而且那个时候,国内篮球的青训体系虽然不像现在这么“高大上”,但人家是真的能把璞玉雕琢出来。你看姚明、易建联、王.............
  • 回答
    杜锋接棒李楠,这消息在中国篮球圈里算是炸开了锅。 说实话,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终于换人了!” 不是说李楠指导不好,但前两年男篮的表现,尤其是世界杯上的那几场球,确实是让不少球迷心寒,也让人对球队的未来产生了不小的担忧。 所以,杜锋的到来,怎么说呢,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 回答
    林书豪退役后执教中国男篮的可能性,以及他可能带来的改变,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充满想象的空间的话题。咱们不妨就从这个角度,仔细捋一捋。可能性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林书豪执教中国男篮,并非没有可能性,但这条路绝不平坦,充满了“如果”和“但是”。 个人意愿方面: 林书豪本人对推广篮球的热情毋庸置疑,他.............
  • 回答
    中国男篮告别巴黎奥运,这确实是个令人心痛的结果。毕竟,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我们从未缺席过这项最高舞台。这次的失利,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更是对中国篮球发展现状的一次深刻敲打,也迫使我们必须认真审视接下来的每一步棋。放眼下个奥运周期,中国男篮需要一系列系统性的、甚至是伤筋动骨的调整,才能重.............
  • 回答
    中国男足的成绩不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一个原因。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系统性问题,涉及到足球发展理念、青训体系、联赛建设、球员培养、教练水平、管理体制,甚至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些主要的方面:一、 根基不牢固:青训体系的断裂与不足这是被提及最多,也是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