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男篮和中国男足一样越职业化、市场化,水平越滑坡,是市场化职业化的错误么?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琢磨,尤其是在中国体育经历了几次跌宕起伏之后。你会发现,无论是篮球还是足球,一旦我们说要“职业化”、“市场化”,很多人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两种画面:一种是挥金如土、外援满天飞,另一种则是成绩下滑、国家队打不出现象。这就好像一个悖论,似乎越是想把事情做好,越是弄得一团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越职业化、市场化,水平越滑坡”的观感?我觉得不能简单地把责任一股脑推给“市场化”或者“职业化”本身。这些概念,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推动体育发展的金字招条,但为什么到了中国,尤其是男篮和男足,却好像有点水土不服,甚至适得其反呢?

首先,我们得想想,这个“职业化”和“市场化”在中国究竟是怎么落地执行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更像是一种“表面职业化”。所谓的“职业俱乐部”,可能就是一帮有钱的老板,为了面子或者其他利益,砸钱请来一些球员和教练,然后就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模式,与其说是真正的职业化,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商业运作”,而且往往是急功近利的商业运作。

真正的职业化,意味着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包括青训、教练培养、联赛规则、裁判公正性、球迷文化等等。而我们过去在这些基础环节上,恰恰是投入不足,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真正沉下心去做。当一个联赛,其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本土球员的成长,而在于外援的水平时,本土球员的培养自然就被边缘化了。市场化带来的金钱,更多地流向了引进“即战力”,而不是投入到漫长而艰苦的青训体系中。

再来谈谈“市场化”。市场化的本意是让资源更有效地配置,让优秀的人才和球队得到回报,从而激发整个行业的活力。但我们看到的是,当市场化的巨额资金涌入时,往往伴随着浮躁和虚火。球员的身价被炒得虚高,跟他们的实际能力并不匹配。一些俱乐部为了追求短期成绩,不惜一切代价,导致了恶性竞争,也让真正有实力的本土球员,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伤病、或者仅仅是因为不符合“市场”需求)被埋没。

更重要的是,市场化和职业化,必须建立在健康的足球文化和篮球文化之上。球迷的激情,媒体的监督,社会的关注,这些都是让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在中国,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畸形的市场化”。一方面,球迷对国家队的成绩有着极高的期望,一旦不达标,批评声浪铺天盖地,甚至出现情绪化的攻击。另一方面,俱乐部和球员自身,也可能因为市场化的压力,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忽略了对项目本身的贡献和责任。

所以,问题不在于“职业化”或“市场化”本身是错的,而是我们引进和执行这些理念的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可能过于迷信金钱的力量,而忽略了根基的建设;我们可能过于追求“快餐式”的成功,而忽视了长期主义;我们可能没有真正理解,体育项目的发展,尤其是一项群众基础深厚的运动,需要的是系统性的、长期的投入和耐心。

当一个联赛,它的“市场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外援和高薪上,而不是本土球员的成长和技战术水平的提升时,那它就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化职业联赛。这种情况下,国家队的成绩滑坡,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球员的技战术基础、比赛阅读能力、心理素质,这些真正决定水平的东西,并没有因为“市场化”而得到应有的提升。反而,过度消费的球市,虚浮的球星效应,可能还会稀释掉一部分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初心。

所以,与其说是市场化职业化是错误的,不如说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方式”和“节奏”出了问题,导致了这些负面效应的放大。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健康的职业联赛,需要的是务实的青训体系,需要的是成熟的市场运作,更需要的是对体育本身的热爱和尊重,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砸钱”就能解决一切的思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足球崩盘,本质是没有市场化的条件强行市场化,体总把足球踢出举国体制,使得青训开支转移给运动员家长造成的。

职业化后足球举国体制取消,体总就把青训寄希望于俱乐部和体总牵头搞起来的那一批足校。

甲A到中超初,一级联赛一线队欠薪都是家常便饭,不说有没有意愿,就条件也不允许俱乐部搞青训。至于足校,体总也就出个场地,这些学校基本是自负盈亏,人员都是体工队时期的低素质从业人员,不用说他们基本没能力盈利,就算偶尔培养出个天才,因为制度不健全,基本是被俱乐部出几千块就带走,没有收益,费用自然全由家长负担。足校都不便宜,中国职业足球瞬间就变成了有点家底的家庭才能入行,选材基数急剧缩小,青训自然崩盘。

那是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的社会经济现实下的必然,现在的国足崩盘,正是因为上个时代的不作为,没有在人才培养上投入资源。

但这不能说,现在的市场化是不对的。

除开社会经济和教育制度对足球本身的限制,中国足球现在的问题是,体总依旧没有认识到足球青训的重要,还是那种用在小众项目上的花小钱办大事思维,搞足球就指望花大价钱请个靠谱的教练用奖金激烈下球员,根本没有投入多少资源给花销远多于国家队的基层青训,反而还在持续地抽血商业化刚刚有了些起色的中超联赛,让本来就巨亏的各俱乐部生存愈发困难,让本应该成为职业青训主力的中小俱乐部,更加没有钱投给青训。

这也不是市场化的问题,而是体总投入取舍层面的问题。足球是个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别人投入更加巨大的行业,体总的选择是成绩,足球必然被抛弃。

至于中超的超额转会费和球员工资,那不是市场化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问题,恒大这类俱乐部,每年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巨亏,是谁给他们兜底的呢?无非是好面子或者搞投机的某些地方政府在背后用拿地优惠等利益唆使的。

篮球不大懂,但这东西太看身体天赋,个人认为从前成绩好是运气好出现了一个姚明,毕竟有姚明和没有姚明的国家队是两只球队,在姚明的带动下,打篮球的明显多了,但是运气不好,出不来新的姚明也没有办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琢磨,尤其是在中国体育经历了几次跌宕起伏之后。你会发现,无论是篮球还是足球,一旦我们说要“职业化”、“市场化”,很多人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两种画面:一种是挥金如土、外援满天飞,另一种则是成绩下滑、国家队打不出现象。这就好像一个悖论,似乎越是想把事情做好,越是弄得一团糟。为什么会出现这.............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觉得欧美国家工作好像没那么卷,而日本和中国的职场文化,尤其是“996”现象,则广为人知。但这里面其实有一些复杂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说欧美就完全没压力。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先明确一下“发达国家”这个概念。 确实,美、加、澳、新西兰,以及大部分西.............
  • 回答
    关于昆仑银行和中国石油的Logo相似,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要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承认,单凭视觉效果,这两家机构的Logo确实有那么点“撞脸”的意思。核心的那个圆环,以及内部的线条设计,都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这不禁让人想问,是真的巧合,还是背后有什么特别的联系?1. 历.............
  • 回答
    在中国和韩国,尽管铁路交通系统都十分发达,并且都在不断进行现代化升级,但似乎确实没有像日本那样,孕育出一批数量庞大、热情高涨的“铁道迷”群体。要探究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去细致剖析。历史的轨迹:铁路发展的不同起点与侧重首先,我们得回到铁路在中国、韩国、日本各自的“婴儿期”。 .............
  • 回答
    慈禧太后,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女性统治者,她在大清末年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当我们审视西方国家和中国人对她的评价时,会发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源于不同的历史视角、文化背景、信息来源以及各自关注的重点。西方国家对慈禧的评价:复杂、负面居多,夹杂着一定程度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电影创作中一个相当核心的议题。要理解为什么中国导演似乎不如韩国导演那样,频繁而大胆地将现实生活中各种真实存在、甚至尖锐的题材搬上银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这不仅仅是导演个人的选择问题,而是牵扯到整个电影产业的生态、社会环境、审查制度以及市场导向等多重因素。一、 审.............
  • 回答
    中国山水与外国山水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差异,就像初见一位熟识多年的老友,但又总觉得他身上多了几分未曾察觉的韵味。这感觉并非是绝对的好坏之分,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哲学、审美情趣在自然景观上的投影。要说透这差异,得从几个层面细细道来。一、 山水观的根基:天人合一 vs. 人类中心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被称.............
  • 回答
    关于水碓和十一世纪欧洲水力锻锤设计原理相似,但应用领域出现差异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技术发展议题。简单来说,中国汉代的水碓主要用于谷物加工,而欧洲的水力锻锤则专注于金属锻造。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碓的“为什么”:精准与效率的考量汉代的水碓,其核心.............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和犹太人智力水平相当但人均收入存在差异的讨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国际环境等多个层面。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于“聪明”与否,或者仅仅是收入数字,可能会忽略掉其中更深层、更具 nuanced 的因素。首先,我们来谈谈“聪明”这个概念。在讨论智力水平时,我.............
  • 回答
    中国与特朗普政府在处理外国公司问题上的策略,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与其说是“不威胁”,不如说中国采取的是一套更加复杂、多层次且通常是间接的手段来引导和规制外国公司的行为,以符合其国家利益和发展目标。这种差异背后,是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长期的发展战略以及对国际关系的考量。首先,政治体制的根本不同是理.............
  • 回答
    中国男子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在国际竞技场上的表现差异,以及舆论关注度的不均衡,主要源于历史、文化、体制、国际环境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发展与群众基础的差异1. 足球的群众基础深厚 全民参与性:足球是全球最普及的运动之一,中国拥有庞大的足球人口基础.............
  • 回答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一样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保持着好奇心和热切的求知欲”这样的说法,确实在一些场合被提及,但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其背后可能的原因,以及这种说法的局限性。首先,理解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中国人在近代以来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这种转折深刻地影响了国民的视野和价值观,从而激.............
  • 回答
    骑马与砍杀在中国未能像《上古卷轴》和《刺客信条》那样普及,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就能完全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游戏本身的设计理念、目标受众的差异、市场推广策略、以及玩家群体的发展等多个维度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三款游戏在核心玩法和体验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而这些.............
  • 回答
    《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确实让很多人对副驾驶袁泉饰演的角色心生疑惑,特别是副驾驶的座位在高空中受到如此大的冲击,怎么还能安然无恙?这背后其实涉及到航空安全设计以及一些科学原理。首先,我们得明白,电影虽然基于真实事件改编,但为了戏剧效果,可能会有一些艺术加工。不过,从科学角度解释,副驾驶之所以能存活下来,.............
  • 回答
    理解清朝入主中原与日本侵华的区别,以及“清非中国论”的根源和传播,需要我们深入历史,剥开层层迷雾,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这两者虽然都涉及到外族对中国的征服和统治,但在性质、过程、目的和影响上,有着天壤之别。清朝入主中原:征服与融合的漫长过程清朝的入主,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为起点,再到顺.............
  • 回答
    元清入主中原与日本侵华在历史性质、动机、方式和后果上存在根本性区别,本质上是不同的。认为“元清非中国论”的人士成分复杂,其观点也并非主流历史学界的认知。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元清入主中原与日本侵华的区别1. 入主性质与历史定位: 元清入主中原: 这是中国历史上由.............
  • 回答
    特朗普政府若在当选后调整对华政策,特别是对“一个中国”原则提出质疑并实质性加强与台湾的联系,这无疑将触动中国最敏感的神经。北京在此背景下必然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这些措施将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旨在传递强硬信号,同时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并最大限度地削弱美国新政策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损害。一、外交与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探讨的是国家建立和崛起的“非典型”路径,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充满了“Bug”——即不合常理、曲折离奇、甚至有些荒诞的事件——的例子。说到“Bug”,我们通常指的是程序上的错误,但在历史语境下,可以理解为那些偏离了常规发展逻辑、依靠一系列偶然巧合、非凡运气,甚至可以说是“犯规”操作才得以.............
  • 回答
    在中国和在外国意思完全不一样?这可不是个小问题!语言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土壤里,可能生出截然不同的含义。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那些在中国听着亲切,在外国却可能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引发误会的可怜词汇。最先跳进我脑海里的,大概就是“同志”这个词了。现在要是有人在中国熟人之间,.............
  • 回答
    法国的历史脉络与中国的朝代更迭,虽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文明的演进,但其内在逻辑、形成机制和演变方式却有着显著的差异。理解这些不同,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其根源。一、 概念的基石:权力继承与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最核心的特征是权力继承的连续性与王朝统治的更迭。一个朝代之所以成为一个朝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