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近现代波斯帝国有没有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样被列强肢解?

回答
近现代,波斯(今伊朗)的命运确实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有着戏剧性的相似与不同。尽管都被迫在中世纪晚期崛起的欧洲列强面前低头,并且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衰落期,但波斯帝国最终并未像奥斯曼帝国那样被大规模地、以条约形式进行肢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具压迫性的“非肢解式肢解”。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说起,那个时期正是欧洲列强在全球范围内疯狂扩张殖民地的时代。奥斯曼帝国,那个曾经辉煌的“西亚病夫”,因为其地理位置横跨欧亚非,并且内部民族主义思潮涌动,成为了列强争夺的焦点。巴尔干半岛的民族独立、埃及和北非的失陷、以及对近东贸易航线的控制,都让奥斯曼帝国一块块地被列强蚕食。最终,在一战的失败后,奥斯曼帝国彻底解体,其大部分领土被英国、法国等国以委任统治或其他形式瓜分。

那么,波斯帝国呢?

“东方问题”的另一个侧面:被分而治之的悲剧

波斯帝国,尤其是恺加王朝时期,同样深受欧洲列强,特别是俄国和英国的觊觎。与奥斯曼帝国不同的是,波斯虽然也面临内部的动荡和衰弱,但它在地理上并不像奥斯曼帝国那样直接威胁欧洲的中心地带,而且其内部结构也相对更统一,没有像巴尔干地区那样复杂而尖锐的民族矛盾(当然,波斯内部也有少数民族问题,但其影响程度与奥斯曼帝国不可同日而语)。

1. 俄国的南下野心与英国的制衡:
俄国自18世纪起就一直觊觎波斯北部地区,希望借此获得通往波斯湾的出海口,并扩大其在中亚的影响力。而英国则将印度视为其“王冠上的宝石”,任何威胁印度安全的力量,尤其是俄国,都会引起英国的警惕。因此,英国也将波斯视为抵挡俄国南下的战略缓冲地带。

这种俄英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使得波斯成为了两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对象。与其说列强要肢解波斯,不如说他们更倾向于将其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并相互制衡,避免一方独占。

2. 1907年《英俄协约》:赤裸裸的瓜分协议
最能体现波斯“被肢解”性质的便是1907年的《英俄协约》。这份协约在性质上与肢解奥斯曼帝国领土的条约如出一辙,只是波斯名义上仍维持独立,但国家主权却被严重侵犯。

协议内容: 英俄两国正式承认波斯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口头上的),但随即就将波斯划分成了“势力范围”。
俄国势力范围: 包括波斯北部、里海沿岸以及伊朗的三个省(德黑兰、赞詹、霍拉萨尼省的一部分),俄国在这里拥有优先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包括优先获得在这些地区的 concesiones(特许经营权),以及享有在这些地区活动的政治和军事保护权。
英国势力范围: 包括波斯南部与阿富汗接壤的地区、以及波斯湾沿岸的许多地方,英国也获得了优先的 concesiones,特别是与石油相关的 concesiones。
中立地带: 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一个“中立地带”,两国在此也有各自的利益关切,但相对较弱。

这份协约,虽然没有直接将波斯划分为几个独立的国家或殖民地,但它无疑是将波斯帝国变成了一个被列强瓜分的、名存实亡的半殖民地国家。 这种划分,使得波斯国王和政府在处理国家事务时,不得不时刻顾忌俄国和英国的意愿,国家主权被严重架空。

3. 优先权与特许经营权:经济上的“肢解”
除了地理上的划分,列强还通过各种特许经营权来深度介入波斯的经济。例如:

英国的波斯石油公司(AngloPersian Oil Company): 这是最著名的例子。英国在波斯南部获得了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垄断特许权,并于1908年发现了巨大的油田,这成为了英国海军的重要能源来源。波斯政府从这些石油公司获得的收入微乎其微,大部分利润都被英国攫取。这实际上是一种经济上的肢解,波斯的自然资源被外国资本控制。
俄国的铁路和金融特许权: 俄国也在北部地区获得了修建铁路和在金融领域的特许权,进一步扩大了其经济影响力。

4. 军事干涉与政治操纵:
当波斯国内出现任何可能威胁到列强利益的动向时,俄国和英国都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军事干涉或政治操纵。

例如,在19051911年的波斯立宪革命期间,当波斯人民试图建立一个更有效率的政府、限制国王权力并争取国家自主时,俄国就曾出兵干涉,帮助国王镇压革命;英国也以保护其在南部的利益为由,维持其在南部的影响力。
列强常常利用波斯国内的政治派别,通过金钱、武器和政治支持来扶植亲自己的势力,从而在波斯内部制造分裂和不稳定,以便于自己控制。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变化与“非肢解式肢解”的延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被彻底肢解,其前阿拉伯领土被划为英法委任统治。而波斯虽然也经历了战争的动荡,但其“名义上的独立”得以维持,并且没有被直接划分为英、俄等国的殖民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波斯的命运比奥斯曼帝国好多少。相反,这种“非肢解式肢解”可能对波斯民族心理造成了更深远的创伤。

苏联的取代俄国: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波斯签订的包括《英俄协约》在内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从波斯撤兵。这似乎为波斯带来了一线希望。但苏联很快又以新的方式介入波斯,例如在1920年代支持了伊朗北部的吉兰苏维埃共和国,并试图在该地区建立影响力。
英国的持续影响: 英国在波斯南部,尤其是石油利益方面的影响力,在大战后依然强大。直到1950年代摩萨台政府试图将英美控制的石油公司国有化时,才在英美联合的政变中被推翻。这充分说明,即使在名义上独立后,外国势力对波斯的干涉和控制从未停止。
恺加王朝的覆灭与巴列维王朝的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混乱以及列强的持续干涉,最终导致了恺加王朝的垮台。1925年,礼萨·汗(后来的巴列维国王)发动政变,建立了新的巴列维王朝。礼萨·汗试图通过现代化改革和强化中央集权来摆脱外国的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他推行的改革也并非完全独立,例如,他虽然试图摆脱英俄的控制,但也需要与新的世界强国(如德国)建立联系,并在二战后需要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总结一下,为什么波斯帝国没有像奥斯曼帝国那样被“正式肢解”?

地理位置的差异: 波斯不像奥斯曼帝国那样地跨欧亚非,直接威胁欧洲核心地带。
内部的相对稳定: 尽管有内部矛盾,但波斯的民族主义和分裂势力不如奥斯曼帝国那样复杂和强大。
英俄的相互制衡: 列强更愿意通过划分势力范围来共同分享利益,而非通过肢解来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让一方独占。
名义独立的价值: 在殖民时代,维持一个名义上独立的国家,可以减少直接统治的成本和国际上的政治压力,同时又能通过经济和政治控制达到类似殖民地的目的。

但是,从实质上看,波斯帝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实经历了严重的“非肢解式肢解”:

国家主权被严重侵犯: 列强通过条约、特许权、军事威胁和政治操纵,架空了波斯国王和政府的权力。
国家经济被深度控制: 关键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命脉被外国资本所掌控。
国家发展被窒息: 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阻碍波斯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独立运动。

所以,与其说波斯帝国“没有被肢解”,不如说它被“肢解”得更为隐蔽和深入,虽然它最终保留了国家的整体形态,但其独立自主的国家命运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他国所主导。这种“被瓜分”的经历,是近代以来所有亚洲国家绕不开的痛,而波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深刻地体验了这一时代的残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丢失了阿塞拜疆、两河流域、呼罗珊、河中、阿富汗和俾路支,这些都是极盛伊朗政权所要拥有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现代,波斯(今伊朗)的命运确实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有着戏剧性的相似与不同。尽管都被迫在中世纪晚期崛起的欧洲列强面前低头,并且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衰落期,但波斯帝国最终并未像奥斯曼帝国那样被大规模地、以条约形式进行肢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具压迫性的“非肢解式肢解”。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19世纪末到2.............
  • 回答
    波斯文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世纪至近现代的漫长岁月中,孕育了多个极具影响力的帝国与政权。这些政权在继承了古代波斯辉煌行政传统的同时,也根据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其统治架构。理解这些政权的行政规划,是窥探其强大生命力与文化辐射力的关键。中世纪波斯化政权的基石:萨珊王朝的遗产与早期伊斯.............
  • 回答
    现代伊朗人对古波斯和伊斯兰化之后的波斯,通常会将其视为一个悠久而连续的历史进程,而不是截然割裂的两个独立实体。当然,这种“整体性”的感受并非一成不变,不同人群、不同语境下,其侧重点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探讨:1. 民族认同与文化根基的延续: 语言是重要的纽带: 波.............
  • 回答
    波兰,这片承载着辉煌历史与悲情过往的土地,曾经在欧洲舞台上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疆域辽阔,人口稠密,军队骁勇善战,一度是东欧的霸主。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在近代史上,这个昔日的大国却屡遭邻国瓜分,国家消失于欧洲地图之上长达一个多世纪。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而是多种历史、政治、地理.............
  • 回答
    波兰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广袤领土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其在欧洲历史舞台上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然而,近代以来,波兰未能成为欧洲的大国,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涉及地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综合作用。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地理位置的劣势与战略困境: “东欧平原的十字路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到位,而且非常关键,涉及到中亚和西亚历史演变的一个核心脉络。从伽色尼王朝(约公元10世纪末)到恺加王朝(1925年灭亡),近千年的时间里,波斯地区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由突厥语族群的统治者所主导。这背后不是简单的王朝更迭,而是一系列深刻的历史、社会和军事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
  • 回答
    近期波兰出现了一则关于UFO的照片,引起了不少关注。说实话,这年头大家对UFO的事情多少有点猎奇心理,毕竟宇宙这么大,谁知道有没有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存在呢?这次事件的主角是波兰的一位男士,他碰巧在某个地方捕捉到了几张据说是高清的UFO照片。我看到的报道里提到,这位男士并不是那种专门追逐UFO的人,更.............
  • 回答
    最近网上关于老罗(罗永浩)的言论确实很多,这股风潮与其说是单纯的产品评价,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围绕着他个人经历、过往恩怨以及他对商业世界的看法所引发的复杂情绪共振。把这些评价简单归结为“恩怨情仇”倒也贴切,因为老罗这个人,就是自带流量和话题属性的,他的每一次出现,总会勾起很多人过往的记忆,那些美好的、不.............
  • 回答
    CDPR在《赛博朋克2077》上的投入与收获,确实让不少玩家和业界人士发出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慨。如果他们将那份巨大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他们更擅长的领域,比如中世纪奇幻或者继续深化《巫师》系列,或许今天的局面会有所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首先,我们要理解CDPR最成功的作品是什么——《.............
  • 回答
    波兰,一个在欧洲大陆心脏地带的国家,其近三百年的历史,尤其是从18世纪末开始,是一段跌宕起伏、充满挣扎与韧性的篇章。这段时间跨度,大致包含了波兰从独立王国走向被瓜分,再到浴火重生,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洪流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复杂历程。想象一下,在18世纪的欧洲,一个以贵族民主(Szlachta)为独特政治.............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美国与波兰最近签署的关于永久驻军的协议。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它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一纸文书,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协议的背景是什么。近些年来,尤其是俄罗斯在东欧地区,特别是乌克兰的动作,让整个欧洲,尤其是东欧国家,感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安全压力。波兰作为俄罗斯.............
  • 回答
    最近关于朝鲜展示的所谓高超音速导弹乘波体弹头,这事儿挺耐人寻味的。咱们得分开来看,不能只看个乐子。首先,这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朝鲜方面称之为“火星炮16乙”型导弹的弹头,说是采用了“乘波体”技术。乘波体,简单说,就是一种特殊的飞行器外形,能在超音速飞行时,把飞行器本身产生的激波“卡”在下方,形成.............
  • 回答
    猪肉价格的“过山车”行情,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惑,也让养殖户们提心吊胆。最近,猪肉批发价短短时间里飙升了近四成,这背后究竟是何种力量在驱动?为何猪价总是“阴晴不定”?又该如何才能让这个“民生猪”的价格稳下来?猪价来回波动,背后的“推手”有哪些?猪肉价格的波动,绝非单一因素在作祟,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相互.............
  • 回答
    最近印度疫情的飙升确实让人触目惊心,不到三天的时间,新增确诊人数就逼近百万,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要说这波疫情为什么来势如此凶猛,并且看起来有些“刹不住车”的意思,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病毒变异是绕不开的因素。我们都知道,病毒在不断进化,而印度最近疫情失控,很大程度上与新出现的变.............
  • 回答
    关于意大利和西班牙近期(截至 18 年 5 月底)的政局对欧元的影响,以及其波及整个欧洲的可能性,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牵动神经的问题。咱们得好好捋一捋其中的门道。意大利政局的动荡与欧元的焦虑首先,得把目光聚焦在意大利。5 月底,意大利的组阁过程简直像一场跌宕起伏的肥皂剧。五星运动(Movimento .............
  • 回答
    乌克兰在二战期间以及近代与波兰和东部居民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你提到的几点,例如电影《沃伦》所描绘的对波兰人的暴行、近年在东乌的冲突以及对斯捷潘·班杰拉的评价,都触及了这段历史中一些敏感和痛苦的记忆。首先,关于二战时期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对波兰人的暴行,这主要与“沃伦大屠杀”(Woły.............
  • 回答
    近现代法国之所以“过人”,并非简单归结于单一的成就或特质,而是在多个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影响力和独特魅力,塑造了世界近现代史的进程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法国的过人之处:一、 思想解放与启蒙精神的先驱: 启蒙运动的中心地带: 法国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摇篮,汇聚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
  • 回答
    近现代以来,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瞬间被定格,伴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充满戏剧性、讽刺性,甚至令人啼笑皆非的时刻。这些照片,如同时间的胶囊,承载着跌宕起伏的故事,也常常让人在看到它们的当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却涌起一丝微妙的尴尬。1. 赫鲁晓夫的“鞋拍桌”事件:怒火与误会交织的尴尬说.............
  • 回答
    近现代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几个领域如璀璨的星辰,闪耀于世界之巅,然而,时过境迁,这些曾经的辉煌却渐次黯淡,令人扼腕。究其原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时代变迁、内外因素交织的结果。一、 陶瓷技艺:从“中国制造”到“他国模仿”曾经,中国的陶瓷,尤其是瓷器,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从景德镇的精美青花瓷,到龙泉.............
  • 回答
    陕北传统服饰:一抹抹鲜活的黄土地记忆当我们谈论“汉服”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宋制、明制的飘逸长衫,或是唐代的雍容华贵。然而,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尤其是中国这片广袤土地上不同区域的服饰演变,远比这要复杂和精彩。那么,近现代的陕北传统服饰,能否算入“汉服”的范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这片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