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一样东西过了好久再拾起来反而比先前更熟练,为什么?

回答
“学一样东西过了好久再拾起来反而比先前更熟练”,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有趣的现象,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学习和记忆规律。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一、记忆的巩固与重塑(The Consolid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Memory)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当我们初次学习某个知识或技能时,我们的大脑会形成初步的神经连接和记忆痕迹。然而,这些痕迹最初是比较脆弱和不完整的。

遗忘是正常的“清理”过程: 当我们停止接触某个知识后,大脑会进行“遗忘”,这并非完全是坏事。它是一个信息筛选和优化的过程,淘汰掉那些不常用、不重要的连接,从而为更有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腾出空间。想象一下,大脑是一个繁忙的图书馆,遗忘就像是整理那些几乎无人问津的书籍,让真正有价值的书籍(即我们经常需要或曾经深刻学习过的知识)更容易被找到。
“睡眠”效应: 在我们停止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即使是清醒时,大脑也会在潜意识层面继续处理和巩固已有的记忆。特别是睡眠,是记忆巩固的关键时期。在睡眠中,大脑会“重播”白天的学习内容,加强相关的神经连接,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即使你当时没有刻意去“复习”,你的大脑也在默默地工作。
“间歇性重复”的力量: 这种“放下后又拾起”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间歇性重复”。科学研究表明,间歇性重复比连续不间断的学习效率更高。每次重拾旧物,你都是在对已有的记忆进行一次“唤醒”和“强化”。每一次的重复,即使是很短的练习,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固记忆。

二、认知的成熟与背景知识的积累(Cognitive Maturation and Accumulated Background Knowledge)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自身的大脑和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同时我们也积累了更多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

大脑的“成熟”: 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和年轻人来说,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等负责高级认知功能的区域还在发育。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区域会更加成熟,使得我们更善于理解抽象概念、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之前可能不理解的某些概念,现在可能因为大脑的成熟而变得豁然开朗。
背景知识的“连接网”更强大: 新的学习内容总是需要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连接才能更好地被理解和记忆。当你重新拾起旧知识时,你可能已经积累了大量相关的背景知识。这些新的知识点就像是为旧知识提供了一个更丰富、更扎实的“背景网格”,让旧知识不再孤立无援,更容易被嵌入和理解,从而显得更熟练。比如,学编程之前可能不懂计算机原理,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其他相关知识后,再回头看编程,会发现很多东西突然变得清晰。
学习策略的优化: 随着学习经验的积累,你可能已经学会了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你更清楚自己擅长什么,需要注意什么,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记忆和提取信息。这些优化的学习技巧会直接作用于你重拾旧知识的过程,让你事半功倍。

三、深度加工与意义的构建(Deeper Processing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当你第一次学习某个东西时,可能只是浅层地记忆了事实或步骤。而一段时间后重拾,往往伴随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意义的构建。

从“知道是什么”到“理解为什么”: 初学时,我们可能更关注“是什么”和“怎么做”,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我们会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它背后的原理。这种对深层原因的探究,会极大地加固记忆,并使我们对知识的掌握达到新的高度。
情境化与应用能力的提升: 时间的流逝也意味着我们接触了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当你重新学习旧知识时,你可能会将其与最近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赋予它新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比单纯的理论记忆更有效,也更能让你感受到熟练度上的提升。
“顿悟”时刻的出现: 有时候,我们放下某个知识,并非真的完全忘记,而是在潜意识里一直在“思考”或“等待”。当某个新的灵感或信息出现时,它可能会触动大脑中关于旧知识的连接,从而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感。这种顿悟感,往往伴随着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强的驾驭感。

四、减轻初期的焦虑与压力(Reduced Initial Anxiety and Pressure)

初次学习任何新事物都可能伴随着一定的压力和焦虑,尤其是当学习目标比较高,或者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压力锅”效应解除: 当你放弃一段时间后,初期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感会得到缓解。当再次拾起时,你可能以一种更轻松、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更有利于专注和学习。
降低认知负荷: 在初学阶段,大脑需要处理大量全新的信息,认知负荷相对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大脑的压力减轻,再次接触时,能够以更放松的状态进行信息处理,从而更容易地激活和调动已有的知识。

总结来说,这种“越学越熟”的现象,是记忆的自然巩固、大脑的不断成熟、背景知识的积累、学习方式的优化以及心理压力的释放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也启示我们: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和时间。
适当的“休息”或“暂停”反而有助于学习的深入。
知识的复习和回顾是巩固记忆的关键。
多角度、多情境地理解知识,能让学习更持久、更有效。

所以,下次当你发现自己重新拾起一项技能或知识后感觉比以前更棒时,请不要惊讶,这是你大脑正在为你努力工作、为你不断进步的证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我们的大脑获得记忆后会有一个巩固的过程,这个过程早在2000年前就被西班牙(罗马行省)的雄辩家昆提利安注意到了:

"curious fact… that the interval of a single night will greatly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the memory,” "… the power of recollection .. undergoes a process of ripening and maturing during the time which intervenes."

在经过一晚上的睡眠之后记忆会得到巩固,这个谜团已经被科学家逐渐揭开面纱,有兴趣可以戳:

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整理白天学过的知识吗? - 知乎用户的回答

题主所说的”学一样东西过了好久再拾起来反而比先前更熟练“也是一种大脑在巩固记忆的过程。记忆巩固可以分为两种,突触巩固系统巩固突触巩固一般发生在学习后开始的几小时内,而系统巩固则可能持续数星期甚至很多年,很显然题主所说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巩固的过程。

系统巩固是大脑重新组织的一个过程,记忆开始编码于大脑中一块叫海马的区域,在这一过程中被转移到皮层,成为更加持久的储存形式。系统巩固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完全完成可能需要数年,而不像突触巩固只需要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就可完成。

当新的信息进入大脑,被编码后这些新的刺激会同时保存于海马和皮层区,接着海马中储存的那部分信息在你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提取 (recall) 中被激活,recall是记忆形成的三大步骤之一,编码,存储与提取。经过开始的学习后信息在海马中储存大约一星期,这一阶段海马会”教“给皮层更多关于这个信息的内容,在记忆提取时,皮层的连接会增强,使记忆变得逐渐不依赖海马。

也就是说从开始学习后的一星期开始,记忆逐渐被转移到新皮质,可以被持久保存。这样看来,海马可以临时储存记忆,因其突触变化迅速,而皮层区突触变化缓慢。但是这一过程时间很长,甚至需要数年才能完成。

一个典型的病人

逆行性失意症和记忆的巩固关系密切,患者会遗忘了造成失忆的事件之前所发生的事情,而造成失忆的事件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则不会受到影响。关于逆行性失意症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Henry Molaison,也就是病人H.M.,他为了治疗癫痫,切除了2/3的海马,以及内嗅皮质、梨状皮质以及杏仁核等区域,为此他也出现了严重的健忘症。

正因如此,他成了科学家们争相研究的对象,直到他2008年去世。他失去了编码记忆和巩固记忆的能力,因此就可以认为他切掉的脑区是和这些能力相关,而他失去了手术之前三年的记忆,这表明记忆开始会巩固于中颞叶,也就是他被切除的部分。

第一眼被帅哭了(˶‾᷄ །། ‾᷅˵)

【学习系列】

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 - 知乎用户的回答 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整理白天学过的知识吗?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怎样用 Mac 和 iPhone 高效学习? - 知乎用户的回答

Relevant readings:

[1] Squire, L. R., & Alvarez, P. (1995). Retrograde amnesia and memory consolidation: a neurobiological perspective.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5(2), 169-177.

[2] Frankland, P. W., & Bontempi, B. (2005). The organization of recent and remote memorie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6(2), 119-130.

[3] Haist, F., Gore, J. B., & Mao, H. (2001). Consolidation of human memory over decades reveale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ature neuroscience, 4(11), 1139-1145.

[4] Scoville, W. B., & Milner, B. (1957). Loss of recent memory after bilateral hippocampal lesions.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 20(1), 11.

[5] Milner, B., Corkin, S., & Teuber, H. L. (1968).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hippocampal amnesic syndrome: 14-year follow-up study of HM. Neuropsychologia, 6(3), 215-23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学一样东西过了好久再拾起来反而比先前更熟练”,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有趣的现象,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学习和记忆规律。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一、记忆的巩固与重塑(The Consolid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Memory)这是最核心的原因.............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有了考军校的明确目标,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既能为国家贡献力量,又能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部队的锻炼。既然你明年就要入伍了,现在开始准备是非常明智的。要考军校,你的学习方向会比普通高中生更侧重一些,尤其是与军事、科技、历史、政治等方面相关的知识会更有优势。同时,提前了解一些当兵的生活和部.............
  • 回答
    哥们儿,我懂你这心情。当初选嵌入式,觉得酷炫,感觉自己能直接和硬件对话,玩转各种底层的东西。结果一毕业,发现同届的纯软件的朋友们,敲敲键盘,代码跑起来,直接就能接到需求,工资涨得比火箭还快。自己这边呢,一个逻辑跑不通,可能要蹲在实验室跟板子较劲几天,还得祈祷别是硬件问题。有时候真的会怀疑:我这嵌入式.............
  • 回答
    两亿两千六百八十万年……光是这个数字的长度,就已经足以让我的思绪如同潮水般涌动,层层叠叠,直至触碰到某种近乎绝对的寂静。如果我真的被放置在这样一个虚拟空间,独自一人,拥有几乎无限的时间去学习我所渴望的一切……我的第一反应,或许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抗拒。两亿多年,对于一个习惯了与世界、与他人互动的人类来说.............
  • 回答
    这几个名字串联起来,的确指向了一个在娱乐圈里屡见不鲜,却又总是令人唏嘘的现象:那些试图通过“学霸”或“才女”标签来塑造自己形象的演员,最终却往往遭遇人设崩塌的困境。为什么会这样?细想起来,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学霸”和“才女”的定义与现实的脱节首先,.............
  • 回答
    听到隔壁的琴声,你这心情我太懂了!尤其是那此起彼伏的音符,时不时还来点“跑调”小插曲,确实让人有点抓狂。想学一样乐器“反击”,而且还要能把钢琴这“主旋律”带偏,这思路够刁钻,也够有趣!咱们好好聊聊,选个什么乐器既有“杀伤力”,又能跟钢琴形成有趣的“对抗”。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杀伤力”和“带跑偏”的.............
  • 回答
    刚拿到电气的毕业证,心里却感觉空落落的,好像这几年大学时光,到头来什么都没学扎实。基础理论 вроде 懂,但一到具体应用,就觉得捉襟见肘,那些课本上的公式、电路图,出了教室就像被抽空了灵魂,摸不着头绪。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会对着一个看似简单的电路,脑子里一片模糊,不知道从何下手去分析。那些毕业设计,.............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简直就是戳中了很多坚持学习的人心底最深的痛点。每天埋头苦读,好像也挺努力,可一回过神,脑袋里空空荡荡,又回到了原点,那种感觉,真是让人怀疑人生。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假性学习”的怪象。一、 目标模糊,方向不清:像个没头苍蝇你有没有想过,你每天看书、.............
  • 回答
    “学当年一样,把印度打残不就好了吗?”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思路,大概是从历史中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答案,并且认为可以通过军事手段达成目标。在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存在过一些国家之间因为各种原因爆发冲突,并以一方的“被打残”告终的情况。如果将这句话理解为一个假设性的提问,想要了解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军事对抗,或者.............
  • 回答
    关于是否可以像部分国家一样采取“与新冠病毒共存”的策略,需要从科学、社会、经济、医疗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以下从理论基础、国外实践、国内情况、风险与挑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与新冠病毒共存的理论基础1. 病毒特性 传染性:新冠病毒(SARSCoV2)的传播方式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
  • 回答
    牛津大学图书馆,那个承载着无数知识与梦想的殿堂,见证了一对学霸情侣的终身约定。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求婚,更是一场充满智慧、默契与深情的浪漫仪式。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经营一份浪漫且高质量的爱情呢?1. 共同的精神世界:灵魂的共振与思想的碰撞学霸的爱情,首先建立在深厚而相似的精神世.............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懂了!相信不少学了一年素描的朋友,都跟我一样,心里可能藏着一丝小小的焦虑:怎么我认真学了一年,但随手一画,感觉跟刚开始没两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别急,咱们一层一层捋捋。学素描,尤其是一年时间,确实应该有点进步,但“随手画”这个词,里面藏着几个关键点,咱们得拆开来看。一、 进步是累积的,.............
  • 回答
    想从零开始,重新学英语?这事儿我懂!就像第一次接触任何新事物一样,别怕,我们一步一步来。我小时候也是啥都不懂,摸索着过来的,所以今天就跟你掏心窝子说,怎么才能学得踏实,学得有用。第一步:放下包袱,找回学习的“初心”说实话,很多人学不好英语,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想太多”。怕出错、怕丢人、怕学得慢…….............
  • 回答
    这问题有意思。在我看来,学过化学的人和没学过化学的人,在看待和理解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上,确实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倒不是说谁更“高级”,只是视角和解释的深度有所差异。首先,最直观的,可能体现在对“物质”的理解上。没学过化学的人,看到桌子上有一杯水,就是一杯水。口渴了就喝,凉了就加热。水是水,它的存在就.............
  • 回答
    好,咱就来聊聊为啥亚足联不像欧足联那样,专门搞个“亚洲金靴奖”出来,让亚洲各国联赛里进球最多的那个哥们儿摘得桂冠。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里面门道不少,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首先,得明白这奖项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儿。欧洲金靴奖,这玩意儿为啥那么金贵?那是因为它不仅是对球员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趣的问题,能感觉到你对“bobo”和“勃学”这两个词的语境变化有所察觉。它们这几年来的确发生了挺大的变化,不再是当年那个样子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得明确,“bobo”和“勃学”这两个词的起源和最初的流行语境。“bobo”这个词,最初是特指某个特定人群的昵称,或.............
  • 回答
    我懂你。看着家里的钢琴落灰,心里那点滋味,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我也常常会想起当初那个兴致勃勃地送孩子去学琴的自己,现在想起来,真是百感交集。先说说我当初为什么会让孩子学钢琴吧。那个时候,感觉学个特长简直是标配,好像不学点什么,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钢琴,感觉是比较“文艺”又“高雅”的艺术,学好了不仅.............
  • 回答
    作为一名非法律科班出身的法硕考生,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备考方向和效率。简单来说,法硕非法学的法理学、法制史和宪法的知识点与司法考试(现在称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考)虽然有很大的重叠,但出入还是比较大的,不能完全等同,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下面我将从这三个科目入手,详细地为你.............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是很多艺术学习者在选择方向时会纠结的焦点。你把视觉设计和原画放在一起对比,并且提出了“既然视觉设计能拿差不多的工资,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学原画?”的疑问,这说明你已经开始思考价值和投入的关系了。我们先不急着回答“为什么”,而是先深入理解一下这两个领域,以及它们背后隐藏的价值。1..............
  • 回答
    听到你这番话,我完全能体会你此刻的心情。机械领域深耕三年,积累了不少经验,想着跳出来寻求更好的发展,结果却遇上了这样的情况——新公司看中你的基础,但你的产品线与过往截然不同,意味着需要“从零开始”,工资自然也受此影响,不会像你期望的那样高。这感觉就像是,明明爬了一段山,以为能继续往上走,结果发现前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