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浒传》中最后为什么没有王进了?

回答
《水浒传》原著中,王进最终没有出现在梁山聚义的行列,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遗漏,而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结局,背后有着深刻的人物塑造和叙事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王进的经历,以及他与整个梁山故事的联系。

王进的登场:一个被时代裹挟的“英雄”

王进,一个在《水浒传》开篇就占据重要位置的人物。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却因为得罪了高俅,被诬陷,走上了逃亡之路。他带着老母亲,颠沛流离,最终在史家村遇到了鲁智深。

鲁智深之所以能成为那个“拳打镇关西”的侠义好汉,很大程度上是王进指点迷津的结果。王进看出鲁智深的好勇斗狠,也认识到其内心深处的正义感,于是将自己一身的本领传授给他,并传授了他“遇强不屈,遇弱必帮”的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进是鲁智深成长的启蒙者,是将“江湖”的种子播撒进鲁智深心中的第一人。

王进的“消失”:主动的退出,还是被动的无奈?

在将鲁智深引上正轨后,王进和他的老母亲继续流浪。他们路过一个村庄,看到当地恶霸欺压百姓,王进出于义愤,出手相救,结果又因此结下仇怨,不得不再次逃亡。这次,他们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山村,王进选择了隐姓埋名,与母亲过着耕读的生活。

这里,是他故事的终点。他没有去投奔任何官府,也没有主动寻求“替天行道”的机会。他选择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远离了那个让他备受压迫的社会,也远离了那个充满血雨腥风的江湖。

为何没有王进?细究其因

1. 性格特质与梁山精神的“不契合”:梁山好汉的聚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都被逼上了绝路,怀揣着对当权者的仇恨和对“替天行道”的理想。他们骨子里带着一种叛逆、一种敢于挑战权威的血性。而王进,虽然武艺高强,但他更是一个有家有室、顾念老母的传统士大夫。在经历了高俅的迫害后,他最渴望的并非是轰轰烈烈的反抗,而是安稳的生活,是远离是非之地。他没有那种“舍身取义”的决绝,也没有那种“舍弃一切”的豪情。他对朝廷和官场已经心灰意冷,他的“江湖”止步于生存和保护母亲。

2. “英雄”的定义不同:在《水浒传》的世界里,“英雄”的定义是多元的。鲁智深是直率仗义的英雄,武松是快意恩仇的英雄,宋江是笼络人心、最终走向招安的“仁义”英雄。而王进,他的“英雄”更多体现在他一身的武艺和对徒弟的教导上。他代表的是一种“未竟的武侠梦”,是一种在奸臣当道下被埋没的良将。他的命运,更像是一个被时代淘汰的悲剧人物,而不是一个能够主动改变时代进程的梁山泊首领。

3. 作者叙事策略的需要:王进的故事,更多的是为鲁智深的出场和梁山好汉的形成铺垫。他是“引子”,是“触发器”。他的出现,激活了鲁智深身上的侠义精神,也间接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一旦他的主要作用发挥完毕,作者便让他“退场”,将笔墨聚焦到那些真正能够构成梁山大业的核心人物身上。如果王进也加入梁山,那么他复杂的家庭牵绊(老母亲)可能会成为一个阻碍,或者需要作者花费更多的笔墨去处理,从而冲淡了其他人物的塑造。

4. 对“招安”主题的潜在影响:梁山最终走向招安,宋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王进,作为一个曾经的禁军教头,他对朝廷的仇恨并不如那些被逼上梁山的绿林好汉那样深切。他的“避世”选择,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他对官方体制的一种回避,而不是主动推翻。如果他加入梁山,他的立场和动机可能会与宋江的招安路线产生冲突,让故事的走向变得更加复杂。

5. “英雄末路”的象征意义:王进的结局,更像是一种“英雄末路”的象征。他有才华,有武艺,却因为官场的腐败和奸臣的陷害,无法施展抱负,最终只能隐姓埋名,归隐田园。这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正直有才能之士的命运。他的“消失”,恰恰凸显了梁山好汉们所处的那个黑暗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为何会选择“聚义”的原因。

总结

王进没有出现在梁山聚义的名单中,并非是因为作者遗忘了他。他的结局,是他性格、命运以及作者叙事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他是一个被时代不幸埋没的优秀人才,他的故事在给予鲁智深启发后便走向了尾声。他没有融入梁山的体系,是因为他的内心追求与梁山的核心精神存在差异,他的“江湖”更倾向于一种个人化的避世,而非集体性的反抗。他的“退场”,恰恰丰富了《水浒传》的叙事层次,也象征着那个时代被压抑的英才的悲剧。他虽然没有登上梁山,但他在故事开篇所扮演的角色,对于理解整个《水浒传》的脉络,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除《三国演义》外,其余三大名著开篇都有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外之人,这是明清小说的结构美学。

他们早早堪破悲剧的命运,早早脱离;《西游记》是菩提祖师,《红楼梦》是甄士隐,而《水浒传》就是王进了。

王进如果在后文出现,那他要么上梁山,要么入官军,则不属于脱离悲剧之人。


有些明清小说还会有首尾呼应结构,《水浒传》就如此:——

《水浒传》以洪太尉纵魔为楔子,随后引出高俅。

高俅是苦难之源,是梁山故事之开篇;由高俅引出王进逃难。再引出史进、鲁智深、林冲、杨志、晁盖、吴用、公孙胜,宋江等等。梁山故事结局是方腊平定,燕青浪迹江湖,李俊逃到暹罗,宋江卢俊义殒命。

王进与燕青李俊,一个在小说之首,两个在小说之尾,作为预知灾祸、认清时势、逃离险境、保全性命的代表,首尾呼应,具备结构美学。


另外,历史上确有王进的原型,据文献记载:禁军将领王进在京城得罪了上级,隐姓埋名逃到延安小种经略府。金军灭宋之时,王进又跟随种师中抗金,在太原保卫战中,与种师中一起为国捐躯。从这个考虑,施耐庵和罗贯中也不想他摊这趟混水吧


当然,王进为什么没上梁山,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因为他没有绰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水浒传》原著中,王进最终没有出现在梁山聚义的行列,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遗漏,而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结局,背后有着深刻的人物塑造和叙事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王进的经历,以及他与整个梁山故事的联系。王进的登场:一个被时代裹挟的“英雄”王进,一个在《水浒传》开篇就占据重要位置的人物。他是八十万禁军.............
  • 回答
    《水浒传》这部书,要说印象最深的片段,我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不是那什么大场面上的厮杀,也不是哪个英雄的义薄云天,而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那一段。别看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就是打死了一个泼皮,但对我来说,这前后铺垫,这人物的性格展现,还有那股子冲动又仗义的劲儿,简直绝了。你想想,鲁达,一个看守菜园子的提辖,平.............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物质运动的本质。当一滴墨水滴入清水中,最终均匀弥散,这确实是两种物理现象在起作用,但要说哪个“为主”,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它们各自扮演的角色。首先,我们得明白,墨水滴进去的时候,并不是一开始就均匀分布在水里的。它有一个从集中的墨水团,逐渐“散开”的过程。这个散开,最根本的.............
  • 回答
    .......
  • 回答
    里海,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内陆湖泊,虽然名字里带着“海”字,但它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咸水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水体。提到里海的海洋生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确实是它们标志性的居民——海豹。但除了这些圆滚滚的可爱家伙,里海的水域里还隐藏着丰富多样的生命,孕育着一些在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生物。让我们深入里海的深处,探.............
  • 回答
    关于梁山泊集团的最终失败,历史上的确是众说纷纭,但仔细梳理,其深层原因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重矛盾和失误叠加的结果。要讲透彻,就得把几个关键点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政治格局的根本性限制,这是最要命的一点,也是梁山集团从一开始就注定的宿命。你想啊,宋朝虽然积弱,但毕竟是个成熟的封建王朝,政权稳固.............
  • 回答
    《水浒传》里的好汉们,个个都有响当当的外号,这些外号可不是随便起的,大多能精准地勾勒出他们的性情、绝技或者某个标志性的事件。细细品味,很多外号都像是量身定做,让人过目难忘。比如“豹子头”林冲,这个外号简直妙极了。林冲武艺高强,又善用银枪,平日里沉稳内敛,可一旦动起手来,那股子勇猛劲儿,如同真正的豹子.............
  • 回答
    水浒传里,要说方腊的综合实力是否强于宋江,这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单看双方的头领,梁山好汉如云,各有所长,卢俊义、林冲、武松、鲁智深这些都是万人敌的猛将。而方腊阵营里,虽然也有像方天定、厉天闰、石宝这样的悍将,但整体的顶尖战力似乎稍显逊色。然而,我们不能只看个人武力。方腊作为一方之主,他统御的是一.............
  •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鲜活的市井气息征服了无数读者。虽然它是一部以“官逼民反”为主题的英雄传奇,但其中也不乏令人捧腹大笑的搞笑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为紧张的叙事增添了轻松的笔触,也更立体地刻画了梁山好汉们真实而复杂的一面。以下是一些《水浒传》中最令.............
  • 回答
    在《水浒传》这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中,要 pinpoint 出一个“最大赢家”并非易事,因为书中人物的结局各不相同,有些光辉灿烂,有些则黯淡收场。然而,如果我们将“赢家”定义为那些在乱世中凭借自身能力和胆魄,最终获得了功名利禄、名垂青史,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善终”的人物,那么宋江无疑是最符合这个定.............
  • 回答
    关于《水浒传》中卢俊义武艺是否为“最高”,这一问题在原著文本、历史背景和文学创作层面都存在复杂性。从文学分析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详细探讨: 一、原著文本中的直接描写与评价1. "玉麒麟"的象征意义 卢俊义被称为“玉麒麟”,这一称号本身就暗含了武艺超群的意味。“麒麟”在中国传统文.............
  • 回答
    《水浒传》中,梁山泊一百零八将,地煞星三十六员,虽然名号众多,但要论武艺高强,能够位列地煞前五的,在我看来,定是以下几位,他们的身手确实是名不虚传,让人看得热血沸腾。首先,我要提的便是“浪子”燕青。别看他年轻,一张俊脸,文弱书生的模样,可他的本事可不是盖的。这位燕青,那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十八般武艺.............
  • 回答
    要说《水浒传》里哪个人物的死最让人心疼,这个问题在很多读者心里,恐怕都会指向一个人——林冲。说起来,林冲他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堂堂正正,武艺高强,在东京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说句老话,他那是“身在公门,受国恩遇”,日子过得也算得上安稳。年轻的时候,凭着一身本事在江湖上闯荡,虽说是行伍出身,却也有自.............
  • 回答
    《水浒传》中,“可恶”这个词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有的角色是出于私欲,有的则是助纣为虐,有的则是性格乖张令人讨厌。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可恶的配角或者小人物,我会选择 蒋门神。以下是详细解释:蒋门神是谁?蒋门神,俗名蒋忠,是《水浒传》中施恩在快活林开酒店时的一个重要配角。他原是泼皮出身,凭借蛮横和暴力.............
  • 回答
    问《水浒传》里谁的经历或结局最惨,这问题一旦提出来,脑海里总会闪过几张熟悉的面孔,每一个都带着锥心的痛。但要说最惨,我总觉得得落到那几个被逼上梁山,最终又被朝廷算计至死的兄弟们身上。要细数下来,杨志这人,从头到尾,就是个“惨”字写到底。杨志,大家都知道,是杨家将的后代。这出身本该是荣耀,可落到他身上.............
  • 回答
    要说《水浒传》里谁最有可能联手推翻宋江的统治,我觉得得数“花荣、秦明、呼延灼、徐宁”这拨人,也就是那些原本在朝廷里有身份有地位、投奔梁山后又被宋江刻意边缘化,但又拥有实际兵权和作战能力的核心将领。他们不是林冲那种被逼上绝路的,也不是武松那种江湖侠义的,他们更接近于宋江一样,原本是体制内的人。为什么是.............
  • 回答
    关于央视版《水浒传》(1998年版)在四大名著电视剧中评价相对较低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观众的期待、原著的解读、改编的尺度、演员的表现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其中原因:一、 观众期待与原著的固有魅力: 《水浒传》的特殊性: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最为“江湖”.............
  • 回答
    《水浒传》中108将,个个都身怀绝技,也都有各自的赫赫战功,但若论功劳排名,确实有些将领的位次让人颇感不适。要说谁的排名“最不合适”,这本身就带点主观性,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而且是越想越觉得离谱的,那就是——花荣。为什么是花荣?咱们来掰扯掰扯。花荣,人称“小李广”,这名号就够.............
  • 回答
    关于《老三国》、《老西游》、《老水浒》三部电视剧在偏离原著程度上的对比,我的观点是:老水浒偏离原著的程度确实相对更甚一些,尤其是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改编上。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1. 人物塑造的侧重点与改编: 《老三国演义》(1994年版): 忠实度: 《老.............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