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6年来,普通的俄罗斯百姓生活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回答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已经六年了,这期间俄罗斯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并非惊天动地,但细细体会,还是能感受到一些不同。

首先,最直观的,克里米亚的“回归”在俄罗斯国内引发了一波民族自豪感的高潮。在最初的几年里,电视新闻里充斥着克里米亚人民喜迎回归的画面,官方媒体也大力宣传这一“历史性时刻”。这种情绪就像一剂强心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罗斯民众在经济压力下可能产生的焦虑。许多人会觉得,国家强大了,领土完整了,这是一种荣耀,也是对国家认同感的强化。这种情绪上的满足感,或许是普通俄罗斯人最直接的感受。

然而,经济层面,事情就变得复杂多了。克里米亚就像一个“烫手山芋”,虽然在政治上是一场胜利,但经济上却是实打实的负担。吞并克里米亚后,俄罗斯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来建设当地的基础设施,包括桥梁、道路、能源供应等等。这些钱从哪里来?自然是来自俄罗斯中央财政,而中央财政的钱,最终还是来源于全国的税收。所以,可以想象,俄罗斯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生活水平本就不高的群体,他们的钱袋子或多或少地会因此受到影响。

通货膨胀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吞并克里米亚之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这些制裁不仅仅是针对克里米亚,而是针对整个俄罗斯经济。制裁导致了俄罗斯卢布贬值,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俄罗斯国内物价也随之上涨。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稳定物价,但效果有限。许多俄罗斯民众,尤其是生活在中小城市的普通工薪阶层,会明显感觉到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在上涨,日子过得更拮据了。

就业市场也受到一定影响。制裁导致一些西方企业撤离俄罗斯,或者缩减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岗位。尤其是在一些依赖外国投资的行业,情况更为严峻。当然,也有一些俄罗斯企业开始填补市场空白,但整体而言,就业市场的活力受到了一些压制。

在社会保障方面,克里米亚的居民被纳入了俄罗斯的社会保障体系,享受俄罗斯的养老金、医疗等福利。这对于克里米亚当地的居民来说是好事,但对于俄罗斯国内的纳税人来说,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保障支出。这意味着,俄罗斯国内的养老金水平、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改善空间可能会受到挤压。

不过,也有些人会觉得,克里米亚的事件也促使俄罗斯人更加关注国内的产业发展。为了应对制裁,俄罗斯政府鼓励国内企业进行进口替代,发展本土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一些创新和创业的热情,也可能为一部分俄罗斯人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总的来说,俄罗斯普通百姓在克里米亚事件后的生活变化,是一种复杂交织的体验。一方面,他们可能享受到了民族自豪感带来的精神慰藉;另一方面,经济上的压力,尤其是物价上涨和卢布贬值,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负担。这种变化并非简单的“变好”或“变差”,而是夹杂着国家政策、国际局势以及个人经济状况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对于许多人来说,日子照旧,只是在柴米油盐中,多了一层对国家大事的感知,以及对未来经济走向的隐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亲爱的题主,您该先问问自己:

1.合并/吞并/占领/回归克里米亚。

2.近五年俄罗斯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

这两者是否具有强相关性

换言之,如果俄罗斯不合并/吞并/占领/回归克里米亚,其经济就不会下滑吗?

克里米亚危机是否出现在俄罗斯经济下行区间的端口,以至于掩盖住了本质原因?

是什么事情导致了原苏联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崩溃,并退回到易受全球市场波动影响的原燃料和大宗商品生产国的地步?没有遭受欧美制裁的乌克兰又过得如何呢?


如果不加以因果性检验,只是直球的在这个问题下罗列俄罗斯民生和经济的各项数据,那么还不如问:2014年后,普通俄罗斯百姓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经济环境方面:

国际需求、

国际原燃料(原油)/大宗商品价格、

经济体制和资本流出、

经济结构(不止是出口结构)。


细化到克里米亚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



再说一下其他答主说到的所谓补贴过量的事情:

克里米亚确实收到了俄联邦的补贴,而且是大量的补贴,但这些补贴仅仅是为了使得克里米亚人民获得与俄联邦其他地区的人民同等的生活水准。

巨额补贴主要用途是有如下述的:

1.在全区内部推行俄联邦的养老金标准。

2.克里米亚地区蔬菜和水果可供出口,然而粮食不足自给,因此需要从其他地区调拨。

3.克里米亚地区供水主要依赖由第聂伯河引水的北运河,合并之后供水来源被掐断,因此需要建设新的输水通道和打水井。

4.通往俄联邦的经过乌克兰的陆上通道被切断,因此需要建设通过刻赤海峡的公铁两用大桥。

俄罗斯居民当初如此踊跃的支持克里米亚的合并,就该承受合并所带来的“代价”,无本生意哪有这么好做的?

况且俄罗斯从克里米亚获得的收益也同样很多,哪怕不谈及克里木半岛的所谓战略意义和民族感情,可观的收益也包括:

  1. 2010年4月21日,时任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两位总统就黑海舰队驻扎时间签署了协议,乌克兰允许俄罗斯海军舰队继续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直到2042年。根据协议的内容,俄罗斯租借黑海舰队基地需要每年向乌克兰政府支付近亿美元的租金。同时作为附加部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向乌克兰提供的天然气价格要比正常价格优惠100美元。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后,可以节省下近亿美元的租金费用,这些钱可用来促进克里米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于乌俄亚速海-刻赤区域的边界争端,也会随着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而解决,通过刻赤海峡俄罗斯船队也不再需要每年向乌克兰付大约1500万美元的费用。
  2. 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拥有地中海气候的亚热带领地,同时拥有825 家疗养院和旅馆、452 公里长的海岸线、60 个海滩、11500 个历史建筑和文化纪念碑、拥有 100 个矿水泉、40 咸水湖、14 治疗泥的矿产地、6个国家规定的禁猎区、87 个天然奇观、850个溶洞和超过 30 个代表园林建筑艺术的公园,如果投入资源进行良好的开发,将为俄罗斯节省巨额的因旅游支出而流失的外汇——这些外汇主要流向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希腊和埃及。
  3. 克里米亚地区生产总值的 11.2%为农业及其附属产业,占用劳动力规模为 7 万人(占总劳动力的 7%),再加个体户,农业就业的人数达到 18 万人以上。该地区农业区域占半岛总面积的 70%左右;克里米亚平原地区有效积温为 3300-3600 摄氏度,在克里米亚南海岸一带有效积温超过 4000摄氏度。无霜期在平原地区达到 170-200 天,在克里米亚南海岸为 240 至 270 天,可以种植温带和亚热带的作物,这同样是俄罗斯的主要进口项目之一。
user avatar

自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俄罗斯人经通胀调整后的平均实得工资一直在下降。现在比七年前低了10%,经济上毫无起色

国际购买力降幅更大,以美元计算的平均收入下降了31%,而且贫富悬殊。

物价上涨、收入下降,生活水平嘛....

在俄罗斯,普京强硬的外交政策带来的团结爱国情感与人们对经济低迷的愤怒,通常被称为「电视和冰箱之间的战斗」:

俄罗斯人更关注的到底是电视上的爱国新闻,还是自家空空荡荡的冰箱

全球制裁带来的金融停滞、与西方关系紧张导致的外国投资减少、俄国寡头转移资产导致外汇流失、产业转型的彻底失败,让本就疲软的俄国经济彻底失去希望。

按理说经济凋敝物价也该较低才对,结果俄国那物价涨得....快赶上欧元区了。

经济衰败也让基层治理能力恶化,除了少数大城市外,其他地方的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恶化,就连中部一些铁路沿线的城市都面临断水断电,导致人口持续外流。

养老金一减再减,乱七八糟的税种根本数不过来,还不断增加,民怨沸腾。

而克里米亚居民因为俄联邦的补贴,生活条件反而比乌克兰时期更好,这就让俄国人很不满了:难道我们是次等公民

现在俄国民间普遍的情绪觉得,吞并克里米亚就是给自己找了200万个大爷

很多人把俄国境内的各种示威游行完全说成是一些野心家蛊惑人心,但如果俄国经济能有一点起色,何至于满城风雨?

从生活水平来说,他们至今都没达到2008年的程度,已经失去了十年了。

俄罗斯经济日本化已成定局,但日本是高水平发达国家,俄罗斯可比不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已经六年了,这期间俄罗斯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并非惊天动地,但细细体会,还是能感受到一些不同。首先,最直观的,克里米亚的“回归”在俄罗斯国内引发了一波民族自豪感的高潮。在最初的几年里,电视新闻里充斥着克里米亚人民喜迎回归的画面,官方媒体也大力宣传这一“历.............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在2022年对乌克兰发动全面战争的原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议题,绝非仅仅是为了让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是俄属领土这么简单。虽然克里米亚问题是重要的背景和导火索之一,但俄罗斯的动机和目标要广泛得多,而且深深根植于其历史认知、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对当前国际秩序的看法。克里米亚问题:一个长期存在的.............
  • 回答
    俄罗斯吞并远东地区,对当地原住民的命运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去向复杂且多面,并非简单的“消失”。这是一个充满痛苦、适应与挣扎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梳理:1. 强制迁移与原有生活方式的破坏: 早期殖民与征服: 随着俄罗斯帝国对远东地区的扩张,哥萨克人的到来以及随之而来的移民潮,对当.............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议题,俄罗斯占领乌克兰后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包括俄罗斯的长期战略目标、乌克兰人民的抵抗意志、国际社会的反应与干预程度,以及最终的政治与军事格局。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设想和推演,力求展现其复杂性与多层次性:俄罗斯的统治模式与管理:如果俄罗斯成功占领了.............
  • 回答
    俄罗斯能够占领整个西伯利亚而中国未能做到,这是一个涉及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地理因素:西伯利亚的广阔与俄罗斯的地理优势 西伯利亚的地理特征: 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连续陆地,占俄罗斯领土的近四分之三。它地域极其广袤,平.............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地理、人口、政治体制以及资源开发等多个层面。俄罗斯之所以能在“漠北”和西伯利亚进行有效统治,而中国在这同一片广袤土地上则未能建立起同样的统治基础,原因复杂而深刻。首先,我们要明确“漠北”和西伯利亚的地缘政治含义。 “漠北”通常指的是阴山以北,贝加尔湖以西,阿尔.............
  • 回答
    关于土耳其外长声称“土耳其能一周之内占领俄罗斯”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不切实际的表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否定。首先,从军事实力对比来看,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俄罗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最精良的军队之一。其陆军、空军、海军以及.............
  • 回答
    清朝初年,中国并没有“不占领”北亚,而是因为当时的国力、战略重心和对周边地区的认知,使得其行动更多地集中在巩固和扩张在中原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力,而非大规模深入开发和控制广袤的北亚地区。而俄罗斯的崛起和扩张,很大程度上是其自身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决定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清朝初.............
  • 回答
    日本首相在议会讲话中再次宣称南千岛群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或“库页岛南部”)是日本固有领土,并谴责俄罗斯的占领,这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在这一问题上的核心立场。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日本政府的核心立场及其历史根源: 领土主张的合法性依据: 日本政府的立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 回答
    俄罗斯公知占领互联网,这说法本身就带着点儿戏剧性和夸张的色彩,但也确实触及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定群体如何通过互联网放大自己的声音,甚至形成一种“声音霸权”。要理解俄罗斯公知“占领”互联网的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得弄清楚“俄罗斯公知”这个群体到底指的是谁。在很多人的认.............
  • 回答
    关于波兰军事演习中模拟“被俄罗斯4天占领华沙”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审视。首先,这并非孤例,在军事战略研究中,模拟敌方的快速、压倒性胜利,尤其是针对首都的占领,是一种常见的演练方式。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暴露己方在应对突发、极端情况下的脆弱环节,以及检验现有防御体系的有效性。演习的性质与目的:军.............
  • 回答
    关于“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日本是否有理由或可能性出兵占领北方四岛”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地缘政治议题。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包括历史背景、国际法、日本的国内政治、国际关系以及俄罗斯的反应等等。历史的羁绊:北方四岛的归属首先,我们必须回顾这段历史。北方四岛,即俄罗斯所称.............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俄乌冲突的核心,也涉及到国际政治中一个长期存在的议题:大国之间的权力平衡与地区稳定。要详细探讨“如果没有美国,俄罗斯是否会占领乌克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与影响首先,不能忽视美国在这次冲突中的关键作用。自从俄罗斯在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美国一.............
  • 回答
    俄乌冲突的复杂性远超简单的地域占领与否,而“打到基辅”这个说法,在目前(截至我所知信息)的实际军事行动中,更多是指2022年初俄军发起的、以占领基辅为目标的大规模进攻,而非现在持续的战事。你提到的“卢顿两个地区已经占领”更是需要厘清概念。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步步来拆解。首先,关于“卢.............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土耳其工程企业在独联体,尤其是俄罗斯市场取得显著成就,这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土耳其工程行业的优势、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俄罗斯市场的具体需求。一、土耳其工程行业的先天优势与发展历程首先,土耳其在承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其能够“出海”的.............
  • 回答
    俄罗斯帝国对亚洲的领土扩张,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地缘政治议题,其最终塑造了今天的北亚乃至中亚的部分格局。简单地说,俄罗斯之所以能够最终占据北亚,并一路向东延伸至太平洋,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作为东斯拉夫国家,在地理位置、政治制度、军事能力以及历史机遇上都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其东方的邻居们,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 回答
    俄罗斯之所以拥有如此广袤的疆域,其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复杂且充满变数的演变过程。故事的起点,可以从基辅罗斯说起。这个在中世纪时期东斯拉夫人的国家,虽然版图不算巨大,但它奠定了斯拉夫文化和国家意识的基础。然而,正如历史的常态,繁荣之后往往伴随着动荡。蒙古人的入侵和.............
  • 回答
    关于中国远东被俄罗斯占用的土地,这确实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历史时期、条约以及地缘政治的演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视角拉回到19世纪中叶,审视一系列关键事件和文件。历史的溯源:从《瑷珲条约》到《北京条约》19世纪中期,清朝国力衰微,而沙皇俄国则在积极扩张。1858年,俄国趁英法.............
  • 回答
    苏联解体,俄罗斯能够继承大部分领土,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民族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与其说是俄罗斯“占有”,不如说是它在新的国际秩序下,作为苏联主体国家,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继承者。咱们细细道来,这事儿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一、历史的延续与“继承国”的身份:最根本的一点,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就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