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20 年 2 月 12 日发布的三星 Galaxy S20 系列?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回答
2020年2月12日,三星在旧金山发布了Galaxy S20系列,包括S20、S20+和S20 Ultra三款机型。这无疑是当时智能手机市场上最受瞩目的产品之一,它的出现不仅延续了三星在高端旗舰领域的地位,也为行业带来了不少新的尝试和思考。

先来聊聊S20系列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

惊艳的屏幕表现: 这一点是三星一直以来的强项,S20系列更是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度。那块Dynamic AMOLED 2X屏幕,支持高达120Hz的刷新率,而且首次实现了“动态刷新率”,可以在不同内容下自动调整,比如视频播放时降低刷新率以省电,而在游戏和滑动操作时则能流畅地达到120Hz。这带来的观感提升是实实在在的,滑动操作丝滑得不像话,视觉上的流畅度远超此前的60Hz屏幕,让用户一旦用过就很难回去了。加上HDR10+认证和出色的色彩准确度,S20系列的屏幕堪称当时手机屏幕的标杆。

摄影能力的飞跃: 三星在S20系列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在相机硬件方面。S20 Ultra更是激进,那颗1.08亿像素的主摄,通过像素四合一技术,在低光环境下也能拍出细节丰富的照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那颗潜望式长焦镜头,S20 Ultra支持100倍“空间变焦”(Space Zoom),尽管实际可用性有限,但它代表了手机光学变焦能力的极限突破,确实能拍到一些远距离的物体,让人惊叹。即使是S20和S20+,其变焦能力也比前代有了显著提升,拍照体验更加全能。新的传感器尺寸更大,也带来了更好的进光量和景深效果。

性能的顶级水准: 当时S20系列搭载了骁龙865或Exynos 990旗舰处理器(取决于地区),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玩大型游戏,都能够提供极为流畅的体验。配合最高16GB的RAM(S20 Ultra),多任务处理能力也毫无压力。即便是两年后的今天,这些处理器依然能胜任绝大多数任务。

5G的全面拥抱: 作为2020年的旗舰,5G是绕不开的话题。S20系列全系支持5G网络,这为用户提前体验了未来的网络速度和低延迟打下了基础。虽然当时5G网络还没有完全普及,但三星的超前布局也显示了其前瞻性。

设计与细节的打磨: S20系列在外观设计上继承了三星一贯的精致感,玻璃和金属的结合,以及曲面屏(S20和S20+)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都很强。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的体验也比前代更成熟,解锁速度和准确度都有提升。双立体声扬声器和IP68级别的防水防尘也是旗舰的标配,提升了整体的使用质感。

然而, S20系列也并非完美无瑕,一些不足之处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高昂的售价: S20系列的价格,特别是S20 Ultra,可以用“天价”来形容。这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也让它更像是一款“科技实验室”的产品,而非大众化的消费品。如此高的定价,也意味着消费者对其性能和体验有了更高的期待,一旦有不足就会被放大。

Exynos 990处理器的争议: 在一些地区发售的搭载Exynos 990处理器的版本,相比同期的骁龙865,在能效比和发热控制方面表现稍逊一筹,尤其是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发热问题比较明显,甚至影响到性能释放。这让使用Exynos版本的用户感到有些“水土不服”。

S20 Ultra的相机优化问题: S20 Ultra虽然硬件强大,但初期在软件优化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自动对焦可能不够迅速精准,尤其是在拍摄近距离物体时;100倍变焦的实际成像质量也并非所有场景下都令人满意,细节丢失和噪点都比较明显,更多的是一种“秀肌肉”式的参数堆砌。

取消了3.5mm耳机孔: 和许多高端手机一样,S20系列也紧随潮流取消了3.5mm耳机孔,这让习惯使用有线耳机的用户感到不便。虽然三星提供了USBC转3.5mm耳机转接线,但对于部分用户来说,这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和麻烦。

屏幕刷新率和续航的权衡: 120Hz刷新率虽然带来了绝佳的流畅感,但在初期,其续航表现确实受到了一定影响。虽然三星引入了动态刷新率技术,但要想体验最极致的流畅,就需要牺牲一部分续航,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用户需要在“流畅”和“续航”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S20 Ultra过于庞大的体积和重量: S20 Ultra的尺寸和重量在当时也让一些用户难以接受,单手操作非常吃力,携带起来也相对笨重。这使得它更适合那些追求极致体验且不介意尺寸的用户。

总的来说, 三星Galaxy S20系列在发布之初,确实代表了当时智能手机技术的顶尖水平。它在屏幕、影像和性能方面都做出了显著的突破,尤其是120Hz高刷屏和强大的变焦能力,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高昂的售价、部分地区的处理器表现差异以及一些相机软件优化上的小瑕疵,也让它在市场中受到了一些质疑。

S20系列更像是一款“技术验证”和“行业引领”的产品,它大胆地尝试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向,这些尝试为后续的手机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让消费者看到了智能手机未来的可能性。即便如此,它的存在仍然证明了三星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实力和创新能力。对于那些追求极致体验、不计较成本的科技爱好者来说,S20系列无疑是当时不容错过的选择;而对于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它的高昂价格和部分优化问题也可能让他们选择观望或者其他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星上一次的安卓机皇是s几?

三星成功的年代,安卓手机,它所有配件都是最强的。自己有处理器,内存,闪存,摄像头,屏幕。

后来的三星,除了屏幕没有拿得出手的。

这次算非常给力。

一个惊喜是长焦用了1/2寸的底。这意味着长焦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潜望镜过去受制于厚度,不能塞大底,现在主摄用大底,厚度厚了,潜望镜也好用了。

主摄用9合1,还是1200万,拍摄4k视频画质会非常好。

我以前写过一个摄像头最佳组合的问题。

三星已经很接近了,每个摄像头都可以1200万,可以平滑切换。

屏幕做到6.9寸,20比9,宽度依然比iphone 11 pro max窄一点。

其实可以再激进一点,做到7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2月12日,三星在旧金山发布了Galaxy S20系列,包括S20、S20+和S20 Ultra三款机型。这无疑是当时智能手机市场上最受瞩目的产品之一,它的出现不仅延续了三星在高端旗舰领域的地位,也为行业带来了不少新的尝试和思考。先来聊聊S20系列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 惊艳的屏幕.............
  • 回答
    聊起 2020 年 2 月 24 日发布的 realme X50 Pro,那可真是一部挺有意思的手机。那时候正赶上疫情的苗头,大家都在关注健康,而手机厂商们也依旧在卯足了劲儿推出自己的新品。realme X50 Pro 的出现,在我看来,就是realme当时试图冲击高端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它身上的确.............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2020年2月24号微软晒出的那波Xbox Series X新玩意儿。当时啊,距离次世代主机正式上市还有好几个月,玩家们心痒痒的,都想知道这新Xbox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微软这一波操作,可以说是把大家期待的点,一个接一个地给点燃了。首先,最直接的印象就是那“块头”。 微软这次毫不.............
  • 回答
    2020年2月25日,iQOO正式发布了备受瞩目的iQOO 3系列。这不仅仅是iQOO品牌在2020年打响的第一枪,更是他们试图在高端旗舰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发布会前,关于这款手机的爆料和期待就已是甚嚣尘上,而iQOO 3的实际表现,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当然,也留下了些许遗憾。亮点:1..............
  • 回答
    2020 年 2 月 18 日发布的骁龙 X60 5G 基带,在我看来,是高通在 5G 领域又一次大胆的创新,也是对市场需求的一次精准回应。它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就觉得“哇,颠覆了!”的黑科技,但其重要性在于它在现有 5G 技术框架下,将效率、灵活性和用户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关键的进步点: S.............
  • 回答
    富士 XT4 (2020年2月26日发布) 无反相机评价:亮点与不足的详细解读2020年2月26日发布的富士 XT4,无疑是富士胶片在无反相机领域的一款重磅产品。它继承了XT系列标志性的复古设计和优秀的直出色彩,同时在性能、功能和易用性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满足了从摄影爱好者到专业视频创作者的广泛需求.............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智族GQ在2020年2月27日发布的评价肖战事件的文章,我需要先说明一点:根据公开可查的资料,智族GQ在2020年2月27日这一天并没有发布一篇直接评论或评价“肖战事件”的文章。您可能记错了具体日期,或者指的是后续GQ中国对肖战本人或其他相关事件的报道。为了尽可能详细地回答您的问题.............
  • 回答
    红米K20系列,这个在2019年夏天横空出世的系列,凭借其“旗舰焊门员”的定位,一路披荆斩棘,最终销量突破500万大关,并在2020年2月24日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红米K20系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以及它在手机市场留下的印记。一、 “旗舰.............
  • 回答
    2020年9月2日,英伟达(NVIDIA)的那场线上发布会,对于全球的PC硬件爱好者和游戏玩家来说,绝对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天。这次发布的RTX 30系列显卡,代号为“安培”(Ampere),带来了彻头彻尾的革新,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图形处理能力的认知。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性能的飞跃。RTX 30系列的.............
  • 回答
    《十字军之王 3》(Crusader Kings III)将在2020年9月2日登陆 Steam 和微软商店的消息,对于策略游戏爱好者来说,这绝对是一颗重磅炸弹。这款由 Paradox Development Studio 开发的“大战略”游戏,自宣布以来就备受期待,而此次在两大主流 PC 游戏平台.............
  • 回答
    各位太空探索爱好者们,还记得那个让我们沉迷于火箭设计、轨道计算,甚至不小心把航天员炸成灰的《坎巴拉太空计划》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8月20日科隆游戏展上,那条让人激动不已的《坎巴拉太空计划2》宣传片,以及它那令人期待但又让人有点小忐忑的2020年发售日期。宣传片里的“未来”:看到了什么?先说说宣传片.............
  • 回答
    2020年台湾25至44岁人口未婚率达到43.2%,这一数据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并且相较于过往有所“再创新高”。要评价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可能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一、 数据解读与历史纵观:首先,理解“再创新高”的意义。这意味着相比前几年,或者更.............
  • 回答
    苏州GDP突破2万亿:一座城市的跨越与崛起2020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GDP)一举突破2万亿大关,这不仅是苏州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项成就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苏州多年来深耕产业基础、持续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结果。要评价苏州2020年GDP突破2万亿,我.............
  • 回答
    好了,咱们就站在 2020 年这个时间点,好好聊聊 Python 2 到 3 这个跨越,那会儿(大概是 2008 年,Python 3.0 发布)可真是热闹非凡,讨论得那是天翻地覆。现在回头看,这升级,怎么说呢,就像当年很多人唱衰的“史诗级灾难”,结果硬生生被证明是“一次必要的、痛苦但终将受益的涅槃.............
  • 回答
    2020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简称“中科院文献中心”)发布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是中国学术界对国际学术出版领域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这一文件旨在通过科学评估机制识别和预警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不当行为的国际期刊,以维护科研生态的健康发展。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该政策进行详细分析: .............
  • 回答
    2020 年 12 月知乎「关注」栏改版评价:一次充满争议的“优化”2020 年 12 月,知乎悄然进行了对其“关注”栏的一次重要改版,将原本以时间线方式呈现的“关注”内容,转变为一种更具算法推荐色彩的“信息流”模式。这次改版在用户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褒贬不一。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评价这.............
  • 回答
    2020年6月17日,博主李沛超进行了一场关于荣耀智慧屏X1和Redmi X55电视的对比直播,这场直播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也为消费者在选择这两款电视时提供了一些参考。要评价这场直播,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博主李沛超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专业性: 李沛超作为一名科技博主,在数码产品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观察者网编辑在2020年9月及2021年6月12日对《原神》的相关争议性评价。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观察者网作为一家以“透视中国,放眼世界”为宗旨的媒体,其对国内外事件的评论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和视角。对于《原神》这样一款在中国开发、面向全球发行,且在海内外都引起巨大反响的游戏,.............
  • 回答
    华为畅享 20 系列(2020年9月3日发布):一次面向大众的诚意之作,亮点与不足并存2020年9月3日发布的华为畅享20系列,包含了畅享20和畅享20 Plus两款机型,定位依旧是华为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和追求性价比的用户推出的中低端手机。这次的畅享20系列,在外观设计、续航能力以及部分功能上都展现了.............
  • 回答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一款在2020年8月11日发布的重磅产品,承载着小米十年技术积累与探索的使命,从发布之初就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一款手机,更是小米在影像、屏幕、快充、设计等多个维度上展现其技术实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款手机进行详细评价,包括其亮点和不足: 亮点 (H.............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