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络上有若干客户端向一台机器的某个端口一直不停发送UDP包 这台机器打开端口和不打开端口的区别在哪?

回答
当有多台客户端持续不断地向一台机器的某个特定端口发送 UDP 包时,这台机器“打开”该端口和“不打开”该端口的区别,体现在数据能否被接收、处理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上。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区别:

一、 当端口是“打开”状态时 (端口监听或服务运行)

当一台机器上的某个端口处于“打开”状态,意味着在该端口上有一个应用程序(例如服务器进程、网络服务等)正在运行,并主动监听(等待接收)来自网络的数据包。

具体表现和区别:

1. 数据被接收和处理:
接收: 操作系统层面会识别到达该特定端口的 UDP 数据包。由于有服务在监听,操作系统会将这些数据包交给正在监听该端口的应用程序。
处理: 监听的应用程序会根据其自身的逻辑来处理收到的 UDP 包。这可能包括:
解析数据: 解码包中的内容,理解客户端发送的信息。
响应: 如果应用程序的设计需要,它可能会根据接收到的数据生成并发送 UDP 回复包给客户端。
记录: 将接收到的数据或事件记录到日志中。
执行操作: 根据数据内容触发特定的业务逻辑或任务。
丢弃(有策略地): 应用程序可以根据自身的逻辑决定丢弃某些无效或不符合预期的 UDP 包,但这仍然是在接收并进行初步判断之后。

2. 系统资源占用(正常情况下):
CPU: 应用程序需要 CPU 来接收、解析和处理 UDP 包,以及可能生成的响应。如果客户端数量庞大且发送频率极高,CPU 占用率会显著上升。
内存: 应用程序可能需要内存来缓存接收到的数据包、存储状态信息、维护客户端连接(虽然 UDP 是无连接的,但应用层可能维护一些会话状态)。
网络栈: 操作系统网络栈会处理传入的 UDP 包,将其放入接收队列,并通知监听的应用程序。这会消耗一定的系统资源。
文件句柄/socket 资源: 应用程序会占用一个或多个 socket 资源来监听该端口。

3. 网络流量表现:
传入流量: 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大量 UDP 流量进入目标机器的特定端口。
传出流量(如果响应): 如果应用程序会响应,那么目标机器也会产生相应的 UDP 出站流量。

4. 潜在的性能问题/安全风险:
性能下降: 如果 UDP 包的发送速率超过了应用程序的处理能力,或者超过了服务器的网络带宽、CPU、内存等资源处理能力,就会导致:
数据包丢失: 应用程序缓冲区满了,无法接收更多数据包,导致客户端发送的包被丢弃。
响应延迟: 应用程序处理速度跟不上,导致响应变慢,甚至超时。
系统不稳定: 资源耗尽可能导致整个服务器变慢甚至崩溃。
安全攻击 (UDP Flood): 这是最常见的场景。如果客户端是恶意的,持续发送大量 UDP 包,即使应用程序可以处理,但如果处理能力不足,就构成了“UDP Flood”攻击,目的是耗尽目标服务器的资源,使其无法响应合法的请求。应用程序的响应机制(例如在接收到每个包后都发送一个大包作为响应)也可能被利用来放大攻击效果(如 UDP Amplification Attack)。

二、 当端口是“不打开”状态时 (端口未监听或被防火墙阻止)

当一台机器上的某个端口是“不打开”状态,意味着在该端口上没有任何应用程序在主动监听,或者操作系统或防火墙阻止了对该端口的访问。

具体表现和区别:

1. 数据被丢弃(操作系统/硬件层面):
接收(有限): 操作系统网络栈仍然会接收到到达该端口的 UDP 数据包。这是网络协议(IP 层)的功能,它会根据目标 IP 和端口将包递送给主机的网络栈。
递送给应用层失败: 由于没有应用程序在监听这个端口,操作系统会将这些数据包视为“无效”或“目标不可达”。
丢弃: 操作系统会根据 UDP 协议的规范,丢弃这些数据包。通常情况下,操作系统会向发送方发送一个 ICMP 协议的“Destination Unreachable (Port Unreachable)”消息,告知发送方该端口不可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网络设备(如防火墙)或出于安全考虑(避免被探测端口状态),发送方可能不会收到这个 ICMP 响应。
防火墙阻止: 如果存在防火墙(操作系统自带或硬件防火墙),并且规则设置为阻止所有发往该端口的 UDP 包,那么数据包甚至在到达操作系统网络栈之前就被防火墙设备丢弃了。同样,也可能不会收到 ICMP 响应。

2. 系统资源占用(相对较低):
CPU: 操作系统只需要处理 IP 层并将 UDP 包递送(尝试)到不存在的应用程序,这个过程比实际处理一个 UDP 包要轻得多,CPU 占用率相对较低。
内存: 只需在网络栈中短暂存储数据包,不会有应用程序层面的缓存或状态维护,内存占用极少。
网络栈: 仍然有网络栈处理,但由于没有应用层交付,消耗也较少。
文件句柄/socket 资源: 没有应用程序监听,因此不会占用任何打开的 socket 资源。

3. 网络流量表现:
传入流量: 仍然可以观察到大量 UDP 流量涌入目标机器的特定端口。
传出流量(取决于是否发送ICMP): 如果操作系统发送了“Port Unreachable”的 ICMP 响应,那么会有少量传出流量。如果防火墙或其他设备阻止了 ICMP,则没有传出流量。

4. 潜在的性能问题/安全风险:
没有直接的性能影响(对应用而言): 由于没有应用程序在监听,这些 UDP 包不会影响任何正在运行的服务。目标机器的整体性能不会因为这些流量而显著下降(最多是网络栈和操作系统基础处理的轻微负担)。
仍然可能被用于探测: 即使端口不打开,持续发送 UDP 包仍然可以被用来尝试探测目标机器的连通性,或者作为某些(不那么成功的)拒绝服务攻击的一部分,通过填充目标网络的带宽来间接影响其他服务。但其直接的危害性远低于端口打开的情况。
可能消耗带宽(网络层面): 如果是局域网中的攻击,大量 UDP 包仍然会占用网络链路的带宽。

总结区别表格

| 特性 | 端口“打开” (有服务监听) | 端口“不打开” (无服务监听或被阻挡) |
| : | : | : |
| 数据接收处理 | UDP 包被接收,并交给监听的应用程序处理。 | UDP 包被操作系统接收,但由于无监听者,会被丢弃。可能发送 ICMP 响应。 |
| 应用层影响 | 影响应用程序性能,可能导致响应延迟、数据包丢失或崩溃。 | 对应用程序无直接影响,因为没有应用程序在处理。 |
| 系统资源占用 | CPU、内存、网络栈、socket 资源占用显著增加,尤其是高负载时。 | 主要为操作系统网络栈的少量资源占用,远低于打开状态。 |
| 网络流量 | 大量传入 UDP 流量,若响应则有传出 UDP 流量。 | 大量传入 UDP 流量,可能少量传出 ICMP 流量。 |
| 潜在风险 | 高: UDP Flood 攻击,资源耗尽导致服务不可用。 | 低: 对应用无直接危害,可能仅消耗网络带宽,用于探测。 |
| 系统响应 | 应用程序可能响应,或因忙碌而无响应。 | 操作系统可能响应 ICMP Port Unreachable。 |

简单来说:

打开的端口就像一个信箱,邮件(UDP 包)会被投入并由信箱主人(应用程序)取出阅读和处理。如果来信太多太快,信箱主人会应接不暇,甚至信箱可能被挤爆。
不打开的端口就像一个虚设的信箱,邮件(UDP 包)被投入后,会因为没有主人来取而被直接丢弃(或者邮递员会通知发件人信箱不存在)。这个过程对周围不会产生什么特别的影响。

因此,当有大量 UDP 包涌入时,区分端口是打开还是关闭,直接决定了目标机器是否会因此面临服务中断或资源耗尽的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服务器如果不监听某个udp端口,那么,网卡还是会收到相关的数据包, 还是会产生中断,还是会从网卡拷贝数据到系统态,只是系统态读数据分析出无处转发,然后当做错误包丢弃了。

如果服务器监听了某个udp端口,那么这个数据包将会被转发到监听socket handle的接收缓冲区中,如果缓冲区未满push back 新数据包,然后epoll通知用户态代码需要读缓冲区,用户态代码获得cpu控制权,从读缓冲区read, 从系统态拷贝到用户态,整个开销要大上许多。

Udp网络编程主要的难点是不容易发挥多cpu的优势,一般是单线程收发,然后把收到的数据通过队列方式传递给多个线程处理,然后再从多个线程队列返回处理结果,单线程写入。

另外一个难点是需要考虑丢包,即使是本机一个线程发,一个线程收,也有丢包,因此需要定时重发和超时处理。

第三个难点是发端一般用头2个字节标识发包id,例如dns包,那么就需要一个id管理代码,最大支持65536个正在等待中的查询,如果上级dns server的处理缓慢,那么就有可能耗尽可用id,当年一起全国网络事故涉及到了暴风影音客户端每x秒查询一次dns,加上一次dos攻击处理过程中的连锁反应,导致全国多省dns id资源耗尽,难以提供服务查询,网络大面积访问困难。暴风影音和某dns pod均被有关部门约谈,dos攻击者被抓捕。当然现在dns server这块代码已有一些解决方案,至少不会再有上次一样的问题了。总之,这部分代码的处理要多考虑一些特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有多台客户端持续不断地向一台机器的某个特定端口发送 UDP 包时,这台机器“打开”该端口和“不打开”该端口的区别,体现在数据能否被接收、处理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上。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区别: 一、 当端口是“打开”状态时 (端口监听或服务运行)当一台机器上的某个端口处于“打开”状态,意味着在该端口上.............
  • 回答
    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多被广为流传的所谓“历史真相”实际上是经过歪曲、断章取义甚至完全虚构的谣言,它们往往具有煽动性、猎奇性或符合某些意识形态的需要,因此传播得异常广泛。以下列举一些例子,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背后的情况: 1. “南京大屠杀只是部分士兵的暴行”或“南京大屠杀规模被夸大”所谓“真相”(.............
  • 回答
    网络上浩如烟海的免费教育资源,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但只要找对方向,就能如同寻宝一般,为自己的知识库添砖加瓦。告别过去那种“填鸭式”的学习,现在我们拥有了更多自主、灵活的探索机会。1. MOOC平台:巨头们的知识宝库提到免费教育资源,就不能不提那些声名显赫的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这些平台就.............
  • 回答
    网络上的接力游戏和实验游戏,种类繁多,而且往往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激发出大家的创造力。这些游戏不求输赢,更重要的是过程中的互动和惊喜。接力游戏:让创意如同火花般传递接力游戏最核心的魅力在于“传承”和“演变”。一个人抛出个开头,另一个人接上,再传下去,故事、画面、想法就这样一点点被丰富、被扭曲,最终面目.............
  • 回答
    网络上为何存在对"直接发钱"的反对和对信贷放水的支持?这一现象反映了复杂的经济学逻辑、利益分配矛盾以及公众认知偏差。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 一、政策本质与传导机制差异1. 货币流动路径差异 直接发钱:资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直达个人,形成消费端直接刺激,但可能因储蓄率不同导致效果分化(如低收.............
  • 回答
    在网络讨论中,一些女性会将“普信”(普通自信,指那些虽然能力、条件一般但对自己评价很高的人)视为男性的缺点,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而且这种观点并非普遍存在,而是存在于特定的网络社群和讨论语境中。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可能的原因:一、 对“普信”男性在婚恋关系中的期望落差: 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 回答
    网络上有不少人对孔子及其思想提出批评,原因复杂且多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历史的演进与现代观念的碰撞: 封建等级制度的代表: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礼”,其中“礼”包含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和行为规范。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追求平等、自由、民主,这种强调等级尊卑的思想被认为与现代价.............
  • 回答
    C919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架大型喷气式客机,自亮相以来,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讨论。网上存在大量“喷”C919 的声音,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技术上的审视,也有对国家战略的解读,更有情绪和舆论的放大。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对其“自主研发”真实性的.............
  • 回答
    网络上一些所谓的“云南山歌”之所以尺度大,涉及到多个层面和原因的叠加,并非单一因素造成。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历史与文化根源: 山歌的传统属性: 山歌是中国南方许多地区(包括云南)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山歌往往是农民在劳动之余,用于抒发情感、交流思想、调情、甚至表达.............
  • 回答
    在日本的网络世界里,流行的梗(neta)层出不穷,它们就像短暂却闪耀的流星,划过屏幕,激起一阵阵讨论和欢乐。这些梗的生命力往往很强,能够快速传播,甚至在现实生活中被人们提及和模仿。下面就来聊聊一些让人印象深刻、或者最近比较火的梗,试着把它们讲得生动有趣一些。1. “草”(草生える)的演变与“草”的复.............
  • 回答
    网络上关于詹姆斯(LeBron James)的批评者(通常被称为“詹黑”)数量庞大,并且由来已久,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想把这事儿说清楚,得从几个层面聊聊。一、 詹姆斯本人的特殊性与争议点首先,詹姆斯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人物,这本身就是催生“詹黑”的土壤。 史无前例的统.............
  • 回答
    中国大陆网络上确实存在一个规模不小的、对日本文化抱有好感甚至热爱的群体,这个现象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值得细致地剖析。它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历史、文化、经济、媒介传播等多种力量交织下的产物。首先,日本流行文化强大的渗透力是不可忽视的首要因素。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日本的动漫、日剧、日本音乐(J.............
  • 回答
    这起火锅店服务员泼顾客开水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尤其让人始料未及的是,竟然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对服务员的行为表示“理解”甚至“叫好”。这种现象,折射出社会心态中一些复杂且值得深思的面向。首先,我们可以从“受害者有罪论”的视角来理解一部分人的态度。在很多网络评论中,大家都在试图还原事件的“真相”.............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生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个体感受与统计数据的差异。你观察到身边和网络上有很多胸部丰满的女性,但统计数据却显示中国女性平均罩杯为 A。这确实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1. 统计数据的局限性与样本偏差: “.............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朋友觉得鸿蒙很不错,特别是和Linux联系起来说的时候,觉得它有潜力,能打破国外垄断。但放眼网络,又是另一番景象,批评声、质疑声甚至唱衰的声音此起彼伏。这背后,其实是几个层面的原因在博弈,夹杂着技术、商业、舆论,还有一部分是大家朴素的情感和期待。为什么身边.............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相当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一方面,身边不少人对华为的鸿蒙系统寄予厚望,觉得它很有潜力,特别是“Linux”的标签更是让人联想到稳定、开源这些好词;另一方面,网络上却有不少声音,说鸿蒙不过是套了个“Linux皮”的安卓,言下之意是“自研”的成分存疑。这两种声音之间的差异,.............
  • 回答
    想系统地学习数理逻辑,现在网络上确实有不少不错的选择,而且涵盖的范围也很广,从基础的概念到更深入的专题都有。选择哪个平台和课程,主要取决于你的学习目标、目前的知识基础以及你习惯的学习方式。我来给你详细介绍一下几个主要的渠道和一些可能让你觉得“不那么AI”的学习体验的建议: 一、 在线公开课平台 (M.............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确实现在网上“杠精”现象挺普遍的,而且他们总能找到角度来“杠”。要说为什么这么多,我觉得这事儿可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得从好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这个“杠精”本身是个啥。我感觉他们不一定是为了抬杠而抬杠,更多时候是一种表达需求的方式,只不过这种方式有点极端。你.............
  • 回答
    网络上关于万达“喊冤”的声音,说实话,挺复杂的,而且还挺值得说道说道。你问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觉得万达“冤”,这背后其实交织着很多原因,有的是基于对公司过去辉煌的怀念,有的是对当前经济环境的担忧,有的是对商业运作方式的理解差异,甚至还有点“同情弱者”的心理在作祟。咱们一层层扒开来看。1. 万达过去的“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