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澎湃新闻将苏联卫国战争称为苏德战争?

回答
澎湃新闻将苏联卫国战争称为“苏德战争”,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视角和用词选择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事件的本质与命名:

“苏德战争” (SinoGerman War):这是历史学界,尤其是西方学界,对1941年至1945年德国及其盟友与苏联之间发生的战争的中性、客观描述性名称。它清晰地指出了参战的两个主要国家(苏联和德国),以及战争的性质——即两大军事力量之间的直接对抗。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名称简洁、准确,符合历史事实。

“苏联卫国战争” (Great Patriotic War):这是苏联官方使用的名称,也是苏联人民和后苏联国家普遍接受和使用的称谓。这个名称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和情感动员作用。它强调的是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免受纳粹德国侵略而进行的英勇斗争。这个名称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代号,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

2. 澎湃新闻使用“苏德战争”的可能原因及解读:

追求客观与中立的报道视角: 澎湃新闻作为一家以“专注、时政、深度”为定位的媒体,在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时,可能倾向于采用更为客观、中性的表述,以避免过度情感化或带有特定政治立场的色彩。将“卫国战争”改为“苏德战争”,可能是在努力呈现一个更具学术性、更少意识形态色彩的历史描述。

与国际史学界的接轨: 在很多国家的历史叙述中,“苏德战争”是其对这段历史的常用称谓。澎湃新闻可能是在尝试采用更符合国际普遍认知和学术惯例的语言来描述这段历史,以期获得更广泛的理解和认同。

避免“卫国战争”的意识形态包袱: “卫国战争”这个词汇,由于其在苏联时期被赋予了巨大的政治和情感意义,在某些语境下可能会被认为带有苏联的宣传色彩。新闻媒体在进行历史报道时,尤其是在涉及多方观点和复杂背景时,可能会试图剥离这种固有的意识形态标签,采用更为纯粹的描述性语言。

侧重于战争的宏观层面: “苏德战争”这个名称更侧重于战争的战略性、国际性以及两大力量的对抗。而“卫国战争”则更侧重于苏联国内的抗争、人民的牺牲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澎湃新闻使用“苏德战争”,可能是在更宏观的层面来审视和报道这段历史。

3. 为什么这个称谓的选择会引起讨论和争议?

历史情感与民族认同: 对于许多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苏联人民及其后代,以及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与苏联并肩作战的国家(包括中国),“卫国战争”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民族自豪感和共同的抗争精神。将这一名称改为“苏德战争”,可能会被一些人视为对这段历史的淡化、矮化,甚至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

“苏联解体”与“大国叙事”的微妙关系: 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国家在历史叙事上出现了一定的分化。虽然俄罗斯等国仍然保留“卫国战争”的称谓,但在其他一些前加盟共和国,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和表述可能有所不同。而中国作为与苏联有着复杂历史关系的国家,其对历史事件的定性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媒体的责任与影响力: 媒体在历史叙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一次对历史事件的命名和描述,都可能影响公众的认知和理解。澎湃新闻作为有影响力的媒体,其用词选择自然会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

4. 如何看待这种差异?

尊重历史的复杂性: 历史事件的命名和解读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学家、不同的社会群体,可能会有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历史。

区分客观描述与情感认同: “苏德战争”是一种客观的、基于参战方的描述,“卫国战争”则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认同的称谓。两者并不一定是对立的,而是从不同层面去理解同一段历史。

关注报道的整体语境: 评价澎湃新闻的用词,也需要结合其具体的报道内容。如果澎湃新闻在报道中能够全面呈现苏联人民的抗争、牺牲和伟大贡献,同时保持客观性的描述,那么使用“苏德战争”这一称谓,也未尝不可。关键在于其报道的深度、准确性和公正性。

总结来说, 澎湃新闻将“苏联卫国战争”称为“苏德战争”,可以理解为一种追求客观、中立和与国际史学界接轨的叙事方式。然而,这种用词的选择也触及了历史情感、民族认同以及意识形态等敏感话题,因此会引起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重要的是,在理解这种用词差异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叙述的多元性,并根据报道的具体内容和上下文来评价媒体的立场和专业性。对于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既要有对战争本质的客观认知,也要尊重和理解那段历史中人民的共同情感和牺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大概可以让黄俄们炸毛

翻了翻其它回答的评论也是意料之中

属实好笑,那怎么不问问

为什么其它国家把「抗日战争」称之为「中日战争」

为什么其它国家把「解放战争」称之为「第二次国共内战」

为什么其它国家把「对印自卫反击战」称之为「中印战争」

德三在俄国境内犯下的滔天罪行,俄国人民经过四年奋战才夺得胜利,称之为「伟大卫国战争」没什么值得质疑的。

但是这关一个普通中国人屁事?

莫不是要叫「爹德战争」才能让黄俄们高兴。

真搞笑,要不是现在德棍衰微,怕是得叫成「爹爹战争」。

建议让外国教科书把第二次中日战争改为「伟大抗日战争」。


当黄俄大孝子没前途的,人家当西方公知好歹有钱拿,黄俄们有什么,无非是yy自己的苏爹罢了。

我就不明白了,

对于中国人民而言,俄国和美国有什么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强盗。

真要比血债的话,不提东瀛,你俄爹干的不比米国人少。

如果算上世界范围内的其它龌龊事,你苏爹同样跟米国人不相上下。

就一句话,中国不欠谁的,你苏爹已经自爆升天了,没什么值得怀念的,精外的小鬼圈地自萌耍猴就行,别出来恶心其他人。


第一次觉得这张图无比契合这种人,

不单指精苏和黄俄大孝子

别拿什么找借口,现在黄俄们最流行的就是“我们怀念的是那个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奋斗的苏联”。

真是孝死了,需要扒扒那段时间的黑料吗?

user avatar

精苏听了这个消息,眼泪都在肚子里打转。请精苏注意划线部分。“苏联人”的所谓消解正义性论和代入法实在令我觉得好笑。我奉劝各位苏联在华友人,要接受义务教育,要多读书。普及教育,任重而道远。



user avatar

所以请问为什么要把伟大的卫国战争(指芬兰在卡累利阿抵抗红皮nz入侵)称为苏芬战争?

没有必要强求本国公民去爱其他国家,这和那些叫嚣着科索沃是美国在解放世界的人没有任何区别。

user avatar

这就是澎湃新闻小编不懂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怎么能被称为苏德战争呢?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应当严肃批判,勒令即刻改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应该叫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叫“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样说也不确切,应该叫“苏联引领下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毕竟它功劳最大,不体现岂不是篡改历史?

不仅如此,冬季战争也不能叫苏芬战争,应该叫“对芬自卫反击战”,苏德瓜分波兰,苏联这边也应该叫“伟大的光复行动”。卡廷惨案怎么能叫惨案呢?应该叫“伟大的正义复仇”。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应该叫“伟大的保护行动”。苏德秘密协定、苏日中立条约应该叫“伟大的缓和行动”,唐努乌梁海蒙古的事儿应该叫“伟大的两肋插刀

这样一来,完全杜绝了二战以来苏联的负面消息,把所有行动与“卫国战争”结合起来,一劳永逸打破美帝试图抹黑苏联的企图

(doge

user avatar

1997年,文化部下达关于《禁止宣传反动游戏‘红色警戒’的通知》,理由是“辱苏”。

20多年过去了,现在政府的心态放开了,民间的心态倒是变得政治化了,只提“苏德战争”就是辱苏~

user avatar

我看了很多答案,感觉都没说到点上。

关键是,世界大战中的立场,是简单粗暴地用“阵营甲”和“阵营乙”来划分的吗?但凡所有阵营甲的都是一伙,所有阵营乙的都是另一伙吗?

不是这样子的。甲乙两阵营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划分,真要具体深究到某个国家,有很多值得推敲之处。比如奥地利人虽然被德国侵略,但随后公投绝大多人支持希特勒,战争中作了很多恶,这怎么算?维希法国和自由法国立场不同,这又怎么算?意大利前后期阵营不一样,那又怎么说?泰国在英日之间左右逢源,你咋说呢?

所以具体到某一个国家身上,应该就事论事,而不是根据“同阵营”三个字就大手一挥划为自己人。

具体到中国和德苏的关系,虽然名义上德是对面,苏是己方,但中德之间距离太远,除了宣战和集中营迫害少数华人以外没有太多冲突,前期与德还有军火贸易。中苏之间有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的亮点,也有苏联承认伪满的黑点,苏联击败关东军是对抗日的助力,但苏联也存在对东北的掠夺和外蒙的分割。继续往战后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与中国都没有太多仇恨;苏联对中国既有援助之恩,也有核讹诈、军事重压等敌对行为。

因此中国和苏、德之间,除了名义上的“同盟国”、“轴心国”身份以外,并没有特别的敌对或友谊,中国人对苏德的冲突在情感上持中立态度并无过错。对此加以攻击纯属上纲上线煽动情绪的偏激行径。

user avatar

客观来说,苏联与德国爆发过的唯一一次战争,叫做“苏德战争”,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包括前苏联地区在提到这场战争的时候也有“Советско-Немецские Войны”(以及反过来的“德苏战争”,一般用在译作里)这种说法。

对这个题目及(可能的)用意的嘲讽回应已经够多了。不过这里想说一下“伟大的卫国战争”怎么来。

这个说法第一次提出,正是1941年6月22日,由当时全联盟电台总监的尤里·鲍里索维奇·列维坦(Юрий Борисович Ливетан)在广播里说到的。现在大家在b站或者其他网站上找到的那份苏联应战广播,正是由他播音。

Внимание, говорит Москва. Передаем важно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енное сообщение. Граждане и гражданки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Сегодня в 4 часа утра без всякого объявления войны германские 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атаковали границы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Началась 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 советского народа против немецко-фашистских захватчиков. Наше дело правое, враг будет разбит. Победа будет за нами!
请注意,莫斯科广播。我们将播发重要的政务消息。苏联公民们!今天早上4点,德国军队不宣而战,对苏联发起攻击。苏联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的伟大的卫国战开始了。我们的正当行为就是消灭敌人。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以上是个人翻译,汉语语序与俄语的格并不完全匹配。)


接下来23到24号,真理报的报道里用上了这个词组。而到了41年7月3日斯大林的电台讲话里,“伟大”、“卫国”(字面来说就是“祖国”)也反复出现。同期作为“竞争”的说法还有“神圣的人民战争”(Священная Народная Война)、“神圣的祖国人民战争”(священн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народная война)、“终将胜利的卫国战争”(победоносн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等。

到了1942年5月20日,苏联大本营颁发奖章的公告里,“卫国战争”(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这个词组最终敲定下来。同期也有支持当局抗战的学者指出,这个称呼令人联想到1812年的那场卫国战争。也就在同期,本来在一些人眼里指代一战的“伟大的卫国战争”这个词组,被用作了指代当时的二战。最后这个由三个单词组成的词组,最终演化成苏联/俄罗斯站在自己立场上对苏德战争的称呼。

而站在整个二战的立场上,他们用的词则是“东线”,Восточный Фронт。这里该有Любэ乐队的尼古拉大叔的同名歌曲。有兴趣的可以去云村找来听一下。


补充一下,在俄文日常应用里面,“ВОВ”这个缩写展开以后一般是说单数。然而,这是一个比较现代的缩写,往往不会手动加上“-ой”之类的后缀表变格。因此阅读和写作文章的时候请注意一下语法。

user avatar

叫“卫国战争”也不对,应该叫“伟大的卫国战争”!

user avatar

“徐蚌会战”我军高歌猛进,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淮海战役”生擒黄维,打垮蒋介石在江北全部有生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的立国之战。

“韩战”中,韩国军队威武。

这就是个叙事角度的问题,你要说“韩战”这没球法,台湾的教科书都是这样写的。

同样的一件事情,立场不同,叙事角度不同,最后得出的结论都会完全不同,何况名称和叫法。

当你支持苏联,认同二战中苏联红军居功至伟,是他们的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纳粹,当然可以说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这个立场就是站在苏联一头的。

反过来,你认为盟军登陆诺曼底,美国全歼了德国军队,苏联和德国就是两个不正义的国家之间狗咬狗,确实可以说这是“苏德战争”。因为这个结论就是认为,美国正义,德国大坏蛋,苏联邪恶。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发动了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

越南是这样叫的:

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Chiến tranh biên giới phía Bắc, 1979)或越中边界战争(Chiến tranh biên giới Việt-Trung)

中国讲这是“自卫反击战”

越南认为没有这回事,是中国侵略越南。

战争这回事,很多时候就看你站在那一头。

一旦战争爆发,你愿意为谁去流血牺牲?

你要支持越南人,支持美国人,那就没球法,总不能套起鸡儿扯蛋。


苏联和俄罗斯只承认“伟大的卫国战争”不承认“苏德战争”

知不知道什么是不承认?

不承认就是这个词或者句子,就算是中性的,都不行。

官方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什么是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的意思就是具备唯一性。

什么是唯一性?

就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苏德战争”就是在歪曲“伟大的卫国战争”否定苏联在二战做出的贡献。

普京写道,伟大的卫国战争结束已经过去75年。这些年,几代人已经成长起来,世界的政治版图已经改变。但是,这场战争对许多家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普京强调,苏联和红军为战胜纳粹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在反希特勒联盟的所有军事行动中,苏联军队贡献了大约75%的力量。

如果普京和俄罗斯官方认同“苏德战争”这个说法,那我当然没有话说。

你们问过普京吗?


高考考试中国历史,问三大战役的名称?

来个:辽西会战 徐蚌会战 平津会战 。

结果这道题全错。

你不服气,问:“老师,你不是瞎的吗?这个说法哪点不对?中华民国国防部就是这么命名的。”

老师微微一笑说:“你可以到海峡对面参加考试。这边只能是全错。”

各位不服,你就在知乎上这样写三大战役,看看行不行?

改三大战役的名称,好大的胆子。

说到苏联俄罗斯,就是一副你也拿我没办法的样子。

如果

普京写道:_________结束已经过去75年。这些年,几代人已经成长起来,世界的政治版图已经改变。但是,这场战争对许多家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这是一道试题,你该怎么填?

就俄罗斯官方来说,唯一的答案只有“伟大的卫国战争”其他都是污蔑。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_________。

肯定有人说:“这不就是通商战争吗?神他么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大英帝国那是王师东征。”

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通常被称为______。

肯定有人说:“这不就是日中战争、支那事変、日华事変,十五年战争吗?”

请解释什么是日本鬼子?

有人肯定会抗议,这是在污蔑日本人,日本人爱好和平,日本人从来不称呼自己是“日本鬼子”。中国应该修改教科书,将“日本鬼子”一词删除,以避免误导学生。

中国历史书存在一天,“日本鬼子”一词就会存在一天。中国历史书不存在了,只要中国人还有活着的,这个词就会在他的脑子里活着,永远不会忘记。

这就是历史名词的意义。


2015年5月23日 - 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三军仪仗队首次参加红场阅兵。

俄罗斯举办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红场阅兵并不是2015年才有的,此前一直在搞。

那么,中国为什么2015年才首次参加?

因为中国官方正式认同“苏联卫国战争”这个提法。

有人说中国讲过“苏德战争”教科书、党内文件都有。

为什么?

因为中国历史上对苏联有意见。

中国还说过:“苏修霸权主义”

对于美国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称赞“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也不是没有。

对于历史问题的认识,这是一个过程。

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不能单独截取一个片段来说明问题。

特朗普访华,当时的场景大家都看见了。这能说明什么?你把当时的照片视频新闻报道拿出来,认为特朗普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美国总统?

这就是故意混淆历史事实。搅浑意识形态。

就像最前面的关于三大战役的说法。确实国民党方面就是以军事地理名词来命名,本身没有特殊含义。

但是如何使用,这就是你认同哪本教科书的问题。越是中性的,越能说明问题。

没人规定你不能去热爱美国、日本以及大英帝国。你对蒋介石崇拜到五体投地,这就是你的立场问题,讲清楚了就行了。


有人不太懂军方的逻辑。

在军方的思维里,只有敌人,没有朋友。就算是联盟关系,也必须要做好一切应对准备。

不管是演习还是沙盘,周围都是假想敌。

因此,军方的态度很明显。军方不做政治考量。

传媒。

传媒和知乎写文章一样,要注意关键词。

“苏德战争”又不是敏感词,当然可以用。

我在一开头就说了,这就是个立场问题。现在又不是意识形态挂帅,哪怕你在网络上骂人,只要骂的文绉绉,一样没人管。

从评论区来看,是不是各位意识形态各异?互相争斗,你来我往?

这不就很说明问题。

user avatar

没学过俄语,但看过资料,我就提一嘴: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东线 苏联与纳粹德国爆发的战争被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

“卫国战争”(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单独出现或“1812年卫国战争”(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 1812 года),一般指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引发的战争。

所以管“苏德战争”叫“卫国战争”,似乎还想借此含沙射影说不这么说的人屁股有问题的,应该属于想猎巫但是没学过俄语也没查过资料的。


再补充一下我国对于这场战争的叫法。

选取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作为参考。

第5课 开篇 探究的主要问题:“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是怎样爆发的?”

第5课 第二页(我拿到的版本第64页):“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user avatar

斯大林就是苏联的新沙皇,和德国瓜分波兰,和日本瓜分中国的满蒙。

你是把他当成无辜的大善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