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观事实看,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有意压制,或者说至少是不愿加以扶持。
有知友从分析师资、生源以及专业设置的角度,认为湖南一师衰落主要是正常的、不可抗的因素造成的。岂不知,这些看上去很有道理的理由却绕不过一件事——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复旦大学从著名的“野鸡学校”一跃而为国内学府重镇之一,就几乎完全得力于这次调整。其后,以中西部为主要接受对象,大学的分拆、迁移和新设还有不少例子。按正常状况,湖南一师这样资格极老、底蕴在当时也比较厚实的学校,不说以其为核心建设全面综合性大学,升为省级师范大学也应当是情理之中的。
然而没有,而事反常即妖……
PS:对某匿名答案中部分内容直接反对,建国初哪有不重视教育?莫非80年代中国初中等教育的普及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应该承认近年教育界的待遇比前三十年普遍强了许多,哪怕是比较相对程度。不过……知道80年代老师苦逼程度的国人还远远没有死光呢。拜托!就不要再推出死人出来和后人抢功了。话说,也不怕让某万事万业都要指导一下,忙得和金胖家一样,影响了人家打桥牌,真的好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