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性都是坏的吗?在这个世界存在吗?

回答
这个问题,一谈到人性,就好像触碰到了一块古老而又纠结的石头,总能引发无休止的争论。说人性“都是坏的”,这话说得太绝对了,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如果放眼历史的长河,我们确实能看到太多太多令人心寒的例子。战争的残酷,屠杀的血腥,欺骗的狡猾,贪婪的无止境……这些都是人性阴暗面的极致展现。那些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为了权力不惜践踏道德的行为,无不让人觉得,人性深处似乎藏着一头难以驯服的野兽。

想想那些为了争夺一块土地而引发的战乱,想想那些在饥荒年代为了活命而发生的“易子而食”,想想那些为了财富不惜设下连环骗局、榨干别人最后一滴血的金融大鳄。这些真实发生过的,或者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的,很容易让人得出结论:人,本质上就是自私的,是需要被约束的。

而且,这种“坏”似乎还很有传染性。一个人一旦尝到了不道德带来的甜头,或者看到别人通过“坏”的方式获得了好处,就很容易动摇自己的底线。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氛围,有时候,正直善良反而成了被嘲笑的对象,成了容易被欺负的软弱。

所以,当有人说“人性都是坏的”的时候,他们往往是经历了太多的失望,看到了太多的黑暗,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公,以至于他们相信,所有的美好都是表象,或者只是一种脆弱的伪装。

那么,这种“坏”在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吗?

当然存在,而且,我必须说,它非常真实,也非常普遍。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渗透在各种社会现象和人际互动中的具体体现。

比如,在人多的地方,你可能会看到有人因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发脾气,粗鲁无礼;在网络上,匿名性给了许多人肆无忌惮的恶意评论和人身攻击的勇气,仿佛在虚拟世界里,他们可以卸下所有的道德枷锁;在商业竞争中,为了挤垮对手,不惜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损害消费者利益;在权力场上,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会不择手段地打压异己。

甚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种“坏”也可能以更微妙的方式出现。比如,背后议论他人,传播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占一点小便宜不觉得羞耻,甚至是“人不知而不愠”的相反——当你明明做得不对,却因为没有人发现而心安理得。

这些都是“人性之坏”存在的证据。它们提醒我们,社会规则和道德约束并非多余,而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必要屏障。因为,一旦这些屏障松懈,人性的阴暗面就很容易暴露出来。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人性真的“都是坏的”,那这个世界早就崩塌了。

正是因为人性并非只有“坏”这一面,我们才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和温暖的瞬间。

我们看到,在灾难面前,人们会不顾自身安危,奋不顾身地去救助他人;我们看到,陌生人之间会伸出援手,给予无私的帮助,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句安慰;我们看到,父母会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我们看到,许多人会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社会的进步,默默奉献,甚至牺牲自己。

那些医生、护士、消防员、警察,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展现出的勇气和担当,绝不是“坏”的体现。那些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人们,那些为了保护环境而奔走呼号的人们,那些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人们,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人性皆坏”论调最有力的反驳。

人性中同样存在着善良、同情、正直、勇敢、无私和爱。这些美好的品质,同样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深处。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美好的品质,支撑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让我们的社会不至于完全沦陷于混乱和黑暗。

所以,与其说“人性都是坏的”,不如说,人性是复杂的,是矛盾的,是善与恶并存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同时存在着天使和魔鬼。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如何去培养和放大内心的光明,如何去约束和抵制内心的黑暗。

这个世界,人性当然存在。它以最真实的面貌存在着,既有令人发指的阴暗,也有感人肺腑的光明。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理解的谜题。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了太多的黑暗,就否定了光明存在的可能性;也不能因为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就忽视了人性中深藏的善良。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认清人性的复杂性,然后在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去传递更多的善意和温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最本底的人性,无所谓恶,也无所谓善。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由来,是一种似有若无的虚弱游移而不必为恶的善。

稍有自我意识,就会有自私、有边界、有冲突、有巧取豪夺和设计陷害,在当事人这当然是坏,是很多宗教里人类原罪的基础,也是大多数可观测到的人性之恶,这是以自主神经系统为生理基础的恶,就是你世界里的bug。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是智慧,智慧就会在自我及自私的基础上,发展出纯天然的合作博弈策略,总有聪明的人会让渡一点点权利,换取更大的收益,所以体格羸弱的人类是集体动物,在丛林法则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到今天令尼安德特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这样勉为其难的善,取得的成就令人类自己感动不已,于是会在情感与理智上都努力倾向于此,这就生发出了以中枢神经系统为生理基础的善,也就是人的神性。

它脆弱、飘忽而绚丽灿烂,为人津津乐道,却来无影去无踪。然而就是这样虚无缥缈的模糊感觉,却支撑了很多人生活的勇气。越是精神世界丰富而高贵的人,越以此为支柱度过孤独焦虑抑郁低落,哪怕只是与自己的合作,就是妥协,就是放下。万一遇到灵与肉的偶然默契,哪怕参商之间的几个小时,就会兴奋不已,视死如归。

所以,这世界是存在的,也是美好的,很可能是光明的,耐心地,怀着期待地活吧。

user avatar

总感觉人性这个词的释义就有问题。

假如我们探讨一下什么是狗性?你能想到什么?吃屎?摇尾?对着墙根撒尿?没问题吧?你不会认为吃肉爱叫或者跑得快是狗性,因为这些特征其他动物也有,甚至更强,更具有代表性。

所以,什么什么性,本应该指代充当定语的那个词汇在现实中所具有的一些,其他存在不具备或者很少的特性!

但人性这个词就奇怪了,它在主流的释义中包含的却大部分都是更接近动物性质的品质,比如自私,残忍,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见利忘义,贪生怕死……

明明人作为一个整体,更加具有独特性的特征应该是有智慧,爱学习,善于思考,懂得礼仪,存在利他行为……等等,这才是类似于猫叫春狗吃屎那样的特性,但,为什么人性的定义全都是恶劣的呢?

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莫大的阴谋。

因为我们什么语境下会用到人性这个词呢?就是在为一些行为开脱的时候。

比如干了某些见利忘义,贪生怕死的行为时,总会有一些理客中站出来给本该被谴责的作恶者来一句:“人性如此,哎,这就是人性,人性的弱点决定的”等等,仿佛只要加上这个人性,以上的过失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原谅。

这是恶劣的偷换概念行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这是每一种禽兽都有的特性,理论上叫兽性更为贴切,而做出了某些兽性行为的人。本身已经不配为人,把自己的恶劣归咎于人性,这是一种吉祥当标子又想立牌坊的行为,还觉得自己是个人,还想让人觉得自己是个人,所以有意识的将人性这个词传播放大,最终成为今天的模样。

所以,人性本应该是美好的,我们有智慧,有廉耻,有道德,有礼仪,做事有理有据,行事不卑不亢,独立思考,三观正直,愿意为理想而献身,这些在动物身上找不到的东西才应该是人性。

而更多的那些所谓的阴暗人性,实际上的兽性,本身就是出于对人污名化的目的而创作的,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一谈到人性,就好像触碰到了一块古老而又纠结的石头,总能引发无休止的争论。说人性“都是坏的”,这话说得太绝对了,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如果放眼历史的长河,我们确实能看到太多太多令人心寒的例子。战争的残酷,屠杀的血腥,欺骗的狡猾,贪婪的无止境……这些都是人性阴暗面的极致展现。那些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
  • 回答
    这真的是一个很敏感又很重要的问题,孩子这么问,说明他可能是在某些地方听到了或者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了困惑。我肯定会很认真地对待,不会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而是会循循善诱地引导他理解。我会先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用一种很平和、很真诚的语气开始说:“宝贝,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日本人都是.............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挺头疼的问题,也确实是我身边不少朋友聊到台球时会有的第一反应。他们觉得台球这玩意儿,玩着玩着,就容易“沾染”上点不好的东西。我琢磨了琢磨,这背后可能真的有这么几个原因,说出来也让大家心里明白明白:首先,它那个环境,容易让人联想到“不正经”的场所。 你想想,大多数人接触台球的场合,不是那种.............
  • 回答
    知乎首页改版,我得说说我的感受。说实话,初次看到的时候,挺不习惯的。以前的首页,就像一个大杂烩,你可以看到各种热门话题、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还有你关注的人发的动态。它提供了一种“探索”的乐趣,时不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让人觉得信息流很丰富。现在呢?首页上全是关注人的动态,一股脑儿地堆在你面前。这就像.............
  • 回答
    “射手跟人人都走到了尽头”,这句话听起来挺有力量,也挺绝望的。但真要说它是好是坏,这可就复杂了,得细掰开了聊。首先,让我们理解一下这句话到底想表达什么。射手座,我们都知道,是那个天生的冒险家、哲学家、热爱自由、总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家伙。他们充满活力,喜欢探索未知,享受过程,但一旦“尽头”来了,也就是.............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挺能理解的。每天泡在劳模、好人、志愿者、道德模范堆里,耳濡目染的都是那些闪闪发光的人,很容易让人觉得整个世界都镀了一层金,好像坏事儿就是偶尔发生,而且离自己很远。但说实话,这就像只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生活,你可能很难体会到阴天或者暴雨时的感受。你想知道真相,想看看人性的另一面,这很正常,.............
  • 回答
    从小到大,我们耳边萦绕的是“热爱祖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声音。这股教育的洪流,像涓涓细流汇聚成磅礴大河,塑造了我们对“家国”的认知。我们被告知,我们是这个国家的儿女,国家的荣辱与我们息息相关,国家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最高准则。然而,当我们偶尔停下脚步,仰望星空,或者只是静静地观察身边的人,一个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我们理解群体行为和政治立场的核心。我们不妨来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族群立场”确实是人们观察和表达观点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代入的视角。 这是人类社会运作的自然规律之一。我们从小到大,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接受的教育、文化熏陶,以及与身边人的互动,都在.............
  • 回答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听起来挺励志的,好像每个人天生就自带了“产品思维”,稍加点拨就能成为那个运筹帷幄、让用户欲罢不能的产品大牛。但细细琢磨一下,这里面的水分,可就大有讲究了。要说完全没水分吧,那肯定不对;要说一点道理都没有吧,那也不是。首先,这句口号的“水分”体现在它的“普适性”上。确实,我.............
  • 回答
    在日本,相亲(お見合い,Omiai)是一种非常传统且普遍的婚恋方式,虽然现在年轻人更倾向于自由恋爱,但相亲依然在许多家庭和个人选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有着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和讲究,下面我来详细说说日本人是怎么相亲的。相亲的起源与背景相亲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是为了家族利益、门当户对和繁衍后代而进.............
  • 回答
    想当年,在那片古老的非洲大陆上,我们的祖先,那些早期的人类,正经历着一场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旅。这场旅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跨越了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最终将我们的足迹遍布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大约20万到30万年前的非洲。那时候的人类,更准确地说,是智人(Homo sapiens),已经.............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涉及到语言的习惯和文化差异,跟泰国人“呜呜”地笑倒没什么直接关系,咱们慢慢聊。首先,得澄清一下,“555”在中文里并不是约定俗成的“哭”的意思。通常,中文里表达哭泣,我们可能会用“呜呜”、“嘤嘤”、“嚎啕大哭”之类的词语,或者用颜文字,比如 ????、????。 “555”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都清楚,电梯是一个垂直移动的工具,我们站在里面,而不是像坐车一样坐在某个固定位置,但为什么人们会习惯性地说“坐电梯”呢?这背后其实藏着语言的习惯、历史的演变,还有一些心理上的原因。1. 语言的惯性与类比: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移动的工具,比如汽车、火车、公交车、飞机、船等等。这些.............
  • 回答
    吴晓波的这句话,无疑是一句极具争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观点。它触及了社会分工、人才价值、创新模式以及对个体存在的价值判断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理解吴晓波的“无用论”的潜在语境与意图:首先,我们需要尝试理解吴晓波说这句话时可能的语境和意图。他是一位商业观察家和.............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且充满颠覆性的发现。如果我确认地球上的人类是被神明圈养作为食物的食用人,那么我的内心会经历一个极其复杂和痛苦的过程,随后我会采取一系列行动,尽管希望渺茫,但我会尽力而为。第一阶段:震惊、怀疑与确认1. 无法置信与认知失调: 最开始,我会极度震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的整个世界观.............
  • 回答
    年薪五十万左右,这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水平下,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入了。能够达到这个收入水平的人群,通常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丰富的行业经验,或者是在特定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和影响力。他们从事的职业也多种多样,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1. 高级技术人才与研发人员: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半导体等前.............
  • 回答
    围棋的世界,就像一盘无尽的棋局,吸引着形形色色的人们。想给围棋爱好者贴个统一的标签,那简直比找到一盘天元无边棋还难。但细细品味,倒是能从他们身上捕捉到一些有趣的共性,以及那些让我们津津乐道的独特之处。首先,围棋玩家里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对逻辑和策略有着天生的敏感。这帮人,可能在生活中是个严谨的工程师.............
  • 回答
    知乎上关于“美国普通人上不起大学”的讨论,并非完全是造谣,而是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严峻挑战和结构性问题。虽然美国拥有庞大的高等教育人口和数量可观的博士群体,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触手可及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1. 高昂的学费与日益增长的学生债务: 学费飞.............
  • 回答
    “中国人都是白毛控”这个说法,其实是一种比较笼统且带有一定刻板印象的概括。它背后折射出的现象,更多的是文化、审美偏好以及流行文化影响下的结果,而非一个绝对的统计事实。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以及这种说法的形成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传统文化中的“白”与“纯洁”的关联:在中国传统文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