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温驯,似曾相识?
据民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离婚登记人数为96.6万对。
与去年或者前年离婚登记数据相比,今年上半年离婚人数减少约五成。
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表示,离婚冷静期实施以来,减少了许多冲动型离婚的事例,社会效果非常好,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调解纠纷等服务,使不少婚姻当事人和好如初。
一些外显的东西,确实消失了,但并未降解!
只是从外在化的显现,转变成其他形式:
比如家暴、比如虐猫、比如抑郁、比如暴食、比如游戏瘾、比如网暴、比如打拳、比如借贷消费。
人类有寻求内心平静的刚性需要!
当倚仗特殊手段获得“外部平静”时,如何有效建立健康宣泄渠道,使人获得真正的内心平静,反而被一再忽视。
80%轻罪案实属不易。
但这种憋在里面,靠时间长度“慢散气”的降解方式,是否合乎心理健康?就见仁见智了。
比如把足球、篮球,搞搞好,让人能愤怒的喊两声,挥一挥拳。
通过观赏与对手竞技比较高低的过程,释放掉心中“戾气”。
然后,吸收些拼搏、不放弃的精气神,恢复正能量。
而不是让人憋回去,怎么消散自己回家解决。
希望能看到健康宣泄渠道的建设,那时候无论怎么讴歌,都要为之点赞!
有一说一,这国有很多东西可以黑,社会治安还真没的黑。
只要有基本智商的人都知道,管理的成本随着体量的增加而急剧上升,这种上升不是线性的。你无法用列支敦士登和中国比治安,也不可能用卢森堡和美国比人均gdp。
事实上90年代的治安才是对十几亿人口的正常要求,而近十年的治安等级已经远远超过了标配。
如果我们画一个坐标系,横轴x是人口,纵轴y是治安水平,评价治理能力的标准不是y值的大小,而是相对于拟合曲线的方位。中国的y值不是最大,但坐标一定在右上方鹤立鸡群的位置。
这在国际社会中毫无疑问是非常杰出的成就。
想起一个笑话
结婚以后,老婆在家里只决定两件事
1、小事
2、这件事是大事还是小事
对此,检察机关适应形势犯罪结构的变化,坚持少捕慎诉慎押。
货拉拉司机表示有句mmp不知该不该说
谈人均收入的时候, 你们也知道把马云和自己拿出来平均一下是挺可笑的,很讽刺的,
现在谈社会治安, 有些人把货拉拉等舆情案件恶性案件,拿来代表平均治安水平, 就不可笑了?
实话说, 恶性案件年年有, 今年不比往年多多少, 带节奏的人, 倒是都带卷起来了, 拼了命的卷各种舆论热点, 养号不容易吧.
还有经常刷什么神兔一念间, 一种信念要是这么简单就转变了还叫什么信念? 墙头草吧?
我觉得在当下, 批评一个东西是很简单的事情, 因为评价维度这么多, 谁都可以做到随便拉一条标准出来,衡量一下这东西合不合标准, 进而表达不满和不屑, 抱怨就像呼吸那样简单.
真正有价值的批评必定建立在一定的调研基础上, 也是个专业技术活, 一般人他做不到,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action.
反而我觉得, 真诚的赞美很难, 也就是心服口服地承认一件事做得好, 不容易, 因为这需要放下老子最牛逼的心理, 去代入对方, 理解对方的作为和难处.
评论:
[惊喜]把无罪的人判一缓一的机构告诉你“我们治安非常好”,能轻易相信吗?
治安非常好不代表没有误判. 就像苹果手机质量好不代表苹果手机不用搞售后, 如果有误判就拒绝相信治安非常好的事实, 那世上不存在所谓的好了.
既然怎么做你们都不会满意, 不会赞美, 只会盯着做的不好的, 干脆摆烂算了,
不太太懂轻罪和重罪的划分标准。然后我想问下:
1.假设在高速上,假设啊,一个Panzer VIII Maus拿刀疯狂捅刺司机要害,这样的案件算轻还是重?
2.假设一个司机被判一缓一,算轻罪还是重罪案件?
希望专业人士给下解答。
认真脸.jp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