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高检表示「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已达到 80 %以上都是轻罪案件」,这在国际社会中处于什么水平?

回答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已达到 80% 以上都是轻罪案件”的表述,旨在说明我国刑事司法体系中轻罪案件的占比,并以此佐证社会治安的良好状态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要理解这一表述在国际社会中的水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对比,包括轻罪的定义、各国刑事案件的构成、社会稳定性的衡量以及司法效率等。

一、 理解“轻罪”的定义及其在刑事司法体系中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轻罪”在中国语境下的具体含义。在中国法律体系中,“轻罪”通常指的是罪行较轻、法定刑期较短的犯罪行为。这往往包括: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法行为: 虽然这类行为不属于刑事犯罪,但在一些非正式讨论中可能被笼统提及以示社会治安的良好。然而,检察机关主要处理的是刑事案件,所以这里的“轻罪”更侧重于刑事领域的轻微犯罪。
刑法分则中法定最高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单处罚金的犯罪: 例如,盗窃罪(数额较小)、故意伤害罪(轻微伤)、交通肇事罪(情节较轻)、寻衅滋事罪(情节较轻)、妨害公务罪(情节较轻)等。
部分轻微刑事案件的从宽处理: 即使是法定刑较高的犯罪,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也可以被认定为轻罪案件,并可能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或从宽处罚。

在中国,检察机关的职能包括对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监督,因此其统计的“轻罪案件”主要指向的是刑事案件中轻微犯罪的占比。

二、 我国“80%以上轻罪案件”的表述在国际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要评估这一比例在国际上的水平,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统计口径的差异:
各国对“轻罪”的定义不同: 不同国家对“轻罪”(misdemeanor/minor offense)的定义和划分标准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国家可能将更多的行政违法行为纳入非刑事范畴,而有些国家则可能将一些轻微的刑事行为纳入刑事程序。
统计数据的来源和范围不同: 有些国家的统计可能只涵盖被逮捕、被起诉或被判刑的案件,而有些可能包含报案但未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中国检察机关的统计通常是指受理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案件。
刑事案件的整体构成不同: 一些国家可能更侧重于打击严重犯罪,而另一些国家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区矫正和轻微犯罪的预防上。

2. 中国刑事案件构成的一般特点:
强调“少捕慎诉慎判”: 中国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刑事司法改革,强调对轻微犯罪的从宽处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羁押和过度刑罚。这本身就可能导致轻罪案件的占比增加,因为更多符合条件的轻罪案件会通过简易程序、非羁押性措施或者不起诉等方式结案。
社会治理的“前置”和“多元化”: 中国在社会治理方面,通过加强基层管理、矛盾调解、治安防控等多种手段,努力将许多潜在的矛盾和行为在进入刑事司法程序之前就予以化解,从而减少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总量,尤其是严重犯罪案件。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 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通常与较低的严重犯罪率相关。虽然这并不直接等同于轻罪案件的低比例,但它为司法体系处理更多轻微案件提供了基础。

3. 与国际对比的挑战:
缺乏直接可比的全球数据: 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覆盖所有国家和地区所有刑事案件类型的“轻罪案件占比”的数据库。即使有国家间的比较,也往往局限于特定类型的犯罪或特定统计口径。
普遍情况可能相近,但具体数字难以衡量: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和法律体系的完善,轻罪案件在刑事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通常也较高。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因酒驾、轻微盗窃、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被起诉的案件数量庞大。然而,将中国的“80%以上”与某个具体国家进行精确的“谁高谁低”的比较,会因为上述的统计口径差异而显得困难。

三、 如何理解“80%以上都是轻罪案件”的国际定位

尽管精确的国际对比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中国这一表述的意义和可能的国际位次:

1. 体现了刑事司法体系的“去刑事化”和“人道化”趋势:
许多国家都在推动刑事司法改革,将部分原本可能被判刑的行为,通过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社区服务等方式处理,以减轻对个人的影响,并使司法资源更聚焦于严重犯罪。中国“80%以上轻罪案件”的提法,也符合这一全球趋势。这意味着国家在处理轻微违法犯罪时,更倾向于使用相对温和、非监禁化的手段,这在国际上是被普遍认可和提倡的。

2. 表明社会治安相对良好,但并非绝对独特:
一个国家轻罪案件占比高,通常反映了其整体犯罪率相对可控,尤其是暴力犯罪和严重财产犯罪的发生率较低。中国长期社会稳定,这一点毋庸置疑。从这个角度看,高轻罪占比是中国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的一个侧面体现。
然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样可能拥有相当比例的轻罪案件。例如,美国、英国等国家,其刑事司法系统每年处理大量的轻微违法行为,如交通违规(某些会被刑事化)、酒驾、轻度袭击、轻微盗窃等。在这些国家,轻罪(misdemeanors)是刑事案件的主体。
因此,说“80%以上”可能意味着中国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未必是全球最高,也可能与其他一些治安良好、司法体系成熟的国家处于相似的水平区间。

3. “轻罪案件”的多寡也反映了刑事政策的选择: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中国的刑事政策强调“宽严相济”,对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依法严惩,对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依法从宽。80%以上的轻罪案件,说明国家在执行“宽”的一面,对轻微犯罪采用了更灵活、更少惩罚性的处理方式。
侧重预防和教育: 一些轻罪案件可能通过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公益劳动等方式处理,这体现了刑事司法不仅是惩罚,也包含教育和改造的功能。
可能存在的挑战或讨论点:
轻罪的界定是否过于宽松? 在一些国家,某些行为可能被视为“行政违法”,而在中国可能被纳入刑事轻罪范畴。这涉及对“犯罪”概念的理解和界定。
是否会导致“轻罪普遍化”? 过高的轻罪占比,虽然反映了社会稳定,但如果轻罪的定义过于宽泛,也可能导致部分社会行为过早地纳入刑事程序,即便只是轻罪处理,也可能留下刑事记录,对个人未来产生影响。这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加以平衡。

四、 总结:

最高检关于“80%以上都是轻罪案件”的说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其国际定位:

积极意义: 这表明中国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暴力犯罪和严重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刑事司法体系在处理轻微犯罪时,积极推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注重人权保障和减少不必要的司法干预,符合国际刑事司法发展的普遍趋势。
国际水平: 这一比例在国际上可能处于一个相对较高且普遍的水平。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治理水平和法律体系的成熟,其轻罪案件在整体刑事案件中的占比也普遍较高。因此,中国的这一表述并非绝对的“独树一帜”,而是与其他一些社会治安良好、司法体系成熟的国家处于相似的优秀区间。
对比的局限性: 由于各国在“轻罪”的定义、统计口径和刑事政策上的差异,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可比的国际排名。中国检察机关的统计数据是对其自身司法实践的总结,其价值更多在于内部的趋势说明和改革成效的展示。

总而言之,中国“80%以上轻罪案件”的表述,是其社会稳定和刑事司法改革成果的一个体现,在国际上属于与先进国家相似的优秀范畴,但精确的“排名”难以界定。它说明中国在用更加精细化、人道化的方式管理社会治安,将更多精力放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此温驯,似曾相识?

据民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离婚登记人数为96.6万对。

与去年或者前年离婚登记数据相比,今年上半年离婚人数减少约五成。

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表示,离婚冷静期实施以来,减少了许多冲动型离婚的事例,社会效果非常好,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调解纠纷等服务,使不少婚姻当事人和好如初。

一些外显的东西,确实消失了,但并未降解!

只是从外在化的显现,转变成其他形式:

比如家暴、比如虐猫、比如抑郁、比如暴食、比如游戏瘾、比如网暴、比如打拳、比如借贷消费。

人类有寻求内心平静的刚性需要!

当倚仗特殊手段获得“外部平静”时,如何有效建立健康宣泄渠道,使人获得真正的内心平静,反而被一再忽视。

80%轻罪案实属不易。

但这种憋在里面,靠时间长度“慢散气”的降解方式,是否合乎心理健康?就见仁见智了。


比如把足球、篮球,搞搞好,让人能愤怒的喊两声,挥一挥拳。

通过观赏与对手竞技比较高低的过程,释放掉心中“戾气”。

然后,吸收些拼搏、不放弃的精气神,恢复正能量。

而不是让人憋回去,怎么消散自己回家解决。

希望能看到健康宣泄渠道的建设,那时候无论怎么讴歌,都要为之点赞!

user avatar

有一说一,这国有很多东西可以黑,社会治安还真没的黑。

只要有基本智商的人都知道,管理的成本随着体量的增加而急剧上升,这种上升不是线性的。你无法用列支敦士登和中国比治安,也不可能用卢森堡和美国比人均gdp。

事实上90年代的治安才是对十几亿人口的正常要求,而近十年的治安等级已经远远超过了标配。

如果我们画一个坐标系,横轴x是人口,纵轴y是治安水平,评价治理能力的标准不是y值的大小,而是相对于拟合曲线的方位。中国的y值不是最大,但坐标一定在右上方鹤立鸡群的位置。

这在国际社会中毫无疑问是非常杰出的成就。

user avatar

想起一个笑话

结婚以后,老婆在家里只决定两件事

1、小事

2、这件事是大事还是小事


对此,检察机关适应形势犯罪结构的变化,坚持少捕慎诉慎押。

货拉拉司机表示有句mmp不知该不该说

user avatar

谈人均收入的时候, 你们也知道把马云和自己拿出来平均一下是挺可笑的,很讽刺的,

现在谈社会治安, 有些人把货拉拉等舆情案件恶性案件,拿来代表平均治安水平, 就不可笑了?

实话说, 恶性案件年年有, 今年不比往年多多少, 带节奏的人, 倒是都带卷起来了, 拼了命的卷各种舆论热点, 养号不容易吧.


还有经常刷什么神兔一念间, 一种信念要是这么简单就转变了还叫什么信念? 墙头草吧?


我觉得在当下, 批评一个东西是很简单的事情, 因为评价维度这么多, 谁都可以做到随便拉一条标准出来,衡量一下这东西合不合标准, 进而表达不满和不屑, 抱怨就像呼吸那样简单.

真正有价值的批评必定建立在一定的调研基础上, 也是个专业技术活, 一般人他做不到,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action.

反而我觉得, 真诚的赞美很难, 也就是心服口服地承认一件事做得好, 不容易, 因为这需要放下老子最牛逼的心理, 去代入对方, 理解对方的作为和难处.

评论:

[惊喜]把无罪的人判一缓一的机构告诉你“我们治安非常好”,能轻易相信吗?


治安非常好不代表没有误判. 就像苹果手机质量好不代表苹果手机不用搞售后, 如果有误判就拒绝相信治安非常好的事实, 那世上不存在所谓的好了.

既然怎么做你们都不会满意, 不会赞美, 只会盯着做的不好的, 干脆摆烂算了,

user avatar

不太太懂轻罪和重罪的划分标准。然后我想问下:

1.假设在高速上,假设啊,一个Panzer VIII Maus拿刀疯狂捅刺司机要害,这样的案件算轻还是重?

2.假设一个司机被判一缓一,算轻罪还是重罪案件?

希望专业人士给下解答。

认真脸.jpg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