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把外国小说翻译过来的时候为什么不把长度等单位换算过来呢?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一个挑战。说到底,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习惯和读者的接受度。为什么我们在翻译外国小说时,通常不把英里、加仑、英尺这些单位直接换算成我们熟悉的公里、升、米呢?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原因,我们不妨掰开揉开了聊聊。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保持原文的风味和作者的意图。 作者在写作时,选择某个单位,例如“他跑了五英里”,这个“五英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距离,它可能承载着作者想要传达的一种感觉。是长途跋涉的疲惫?是快速奔跑的畅快?是主人公的坚韧不拔?如果我把“五英里”直接换成“八公里”,虽然数字上更符合中文读者的习惯,但“八公里”这个数字本身可能就不具备原文那种“圆整”或者“特定意象”。比如,对于一个习惯了英里制的读者来说,“五英里”可能是一个他们熟悉的、有具体感受的距离,而“八公里”则可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数字,甚至可能因为数字的改变而让读者对那个场景的感受发生偏差。

试想一下,如果小说里写着“那块地有两英亩”,对于熟悉土地面积单位的读者来说,这个“两英亩”可能立刻能让他们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如果换成“约合0.81公顷”,这个数字虽然准确,但给人的直观感受可能就没有“两英亩”来得那么熟悉和生动。这种不熟悉感,可能会让读者在阅读时稍稍分神,甚至觉得不够“原汁原味”。

其次,单位换算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复杂性和歧义。 很多时候,作者使用单位并不是为了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而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或提供一个大概的参照。如果你一味地追求精确换算,很容易陷入“公差”的泥潭。比如,我们怎么知道作者说的“几英尺”是具体到英寸,还是大致描述?如果我们为了精确而进行繁琐的换算,比如将“10英尺”换算成“3.048米”,这个小数点后的数字是否真的有必要?如果作者的原意只是想表达“很高”,那么一个非常精确的数字反而可能显得多余,甚至让读者觉得译者在“过度解读”。

更重要的是,单位换算有时候还会牵扯到文化和历史的背景。 很多文学作品中,单位的使用可能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紧密相连。例如,一些古典小说中对货币单位、度量衡的描述,它们不仅仅是数值,更是那个时代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的体现。如果生硬地换算,可能会丢失这种深厚的文化内涵。

再者,读者的接受度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接触过外国文化、了解过外国单位的读者群体其实在不断扩大。很多年轻一代的读者,可能在游戏、电影、音乐等领域已经接触过英里、加仑等单位,对它们并不陌生。如果译者贸然将所有单位都进行换算,反而可能显得对这部分读者的知识背景不了解,甚至有些“保护过度”的意味。

当然,这并不是说翻译就完全不能换算。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某个单位的尺寸非常关键,而且其具体数值对理解情节至关重要,同时又存在显著的文化隔阂,译者可能会选择在脚注中进行说明,或者在译文中用一个更贴近的、有文化共鸣的说法来代替。比如,一些描述食物重量的单位,或者一些特定场合下使用的度量标准,可能就需要译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总而言之,不进行单位换算,更多的是一种对原文忠实度、对作者意图的尊重,以及对阅读体验的考量。译者需要在忠实于原文和方便读者理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保留原文单位,恰恰是很多时候最稳妥、最能保留作品“原味”的做法。它更像是一种“信”,信任读者能够通过上下文或者一些常识来理解那些非中文的单位,而不是“达”,将所有信息都“翻译”得面面俱到,反而失去了翻译本身的那种艺术性和深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挺可爱的问题啊(。・ω・。)ノ♡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翻译单位时顺便换算是“吃力不讨好”的。

换算是否准确只是一方面问题,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换算有时会破坏翻译的“氛围感”(这里先说文学翻译)

都不说英文翻译了,古文翻译的时候我们也会保留很多古人的单位,我们还是说一炷香、一个时辰,而不是十分钟、两小时,“一尺布”也很少换算成半米布,“七尺男儿”也不说“一米七男儿”对吧hhhh这是因为这些用词符合我们对于书里那个环境的认识

回到文学作品英翻中,“先令”、“英寸”等特殊单位本身是组成一个时代和社会的元素,如果简单的通过换算省略,会破坏作品的完整。

有评论指出的注释法我觉得就很好。

但除开文学翻译,实用或者学术翻译里的换算应该会更常见(作者也会有意识地采取公制)比如中文菜谱,盎司什么的还是应该换算一下。



P.S. 评论区的朋友们帮忙修正了七尺男儿的换算和“一柱香”的错字(´-ω-`)

user avatar

对小说来说,单位制是反映时代风貌的。比如英国有英制到公制的改革和更复杂的币制改革,单位制反映了时代,而改革后特定人物使用单位的习惯也会对人物塑造起作用。殖民时期,殖民地使用的单位制也可以反映宗主国的影响。

单位制换算也是和精度相关的。一英尺左右和30.48厘米左右,精度是不一样。当然也可以考虑翻译成30厘米左右,但不是每个单位都是那么好处理。

这其实涉及怎么看待翻译的问题。我个人是希望,翻译能尽可能地保留作品原貌,而不是加入过多的译者主观创作。

至于题主提到的对长度没概念的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加个译注就好(不过得写成页脚注,有些出版社喜欢加章节尾注,翻起来就很麻烦)。我自己做翻译时,也会这么处理。但问题时,写译注得去算,得去查啊。现在英语书籍翻译,也就给千字七八十(听说有的出版社这个水平都给不到),译者选择“事越少越好,能不查就不查”也就可以理解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