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国远远强于宋朝,为什么比宋朝早灭亡几十年?

回答
金国比宋朝强盛,却早灭亡了几十年,这其中的原因确实复杂且值得深思。绝非简单一句“强弱”就能概括。就像一场棋局,胜负往往不是看棋子数量,而是看如何落子、如何布局、如何应对变化。金国从横扫中原到最终覆灭,其间包含了太多致命的战略失误、内部隐患和外部压力,这些都导致了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过早地走向了终结。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金国崛起之初的优势,到后期逐渐暴露的弱点,再到宋朝如何在这种态势下生存并最终反击,这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剖析。

金国的崛起与“先天的优势”

女真族的崛起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金国建立之前,女真人还是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主的部落民族。然而,他们很快就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军事才能。

军事上的绝对优势: 金国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骑兵力量。满万不可敌的女真骑兵,以其凶悍的战斗力、精湛的骑术和重甲骑兵的冲击力,在中原王朝看来简直是无法抵挡的。宋朝虽然在技术上有火药武器等优势,但在野战中面对女真铁骑,往往是溃不成军。金国的骑兵战术简单粗暴,但极其有效,直捣黄龙,破城掠地如探囊取物。
统一的民族认同与战斗意志: 作为刚刚崛起的民族,女真人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对外扩张的欲望。他们征服了辽国,又迅速击败了强大的北宋,这种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战斗意志。在初期,他们是饥渴的征服者,拥有极强的进取心。
军事制度的先进性: 金国实行“勃极烈”制度,这是一种基于血缘和军功的军事组织形式,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指挥效率。虽然这种制度后来被汉化所削弱,但在初期是其强大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撑。

金国何以迅速衰落?根源在于其“征服者心态”与“统治模式的困境”

尽管初期拥有如此明显的优势,金国却未能将其转化为长久的统治。其衰落的根源,恰恰在于它征服者身份带来的固有矛盾和它未能有效解决的统治模式困境。

1. 过于急切的汉化与民族矛盾的激化:
掠夺式统治的惯性: 女真人以武力征服了北宋,初期主要是为了掠夺财富和人口。这种掠夺模式虽然能迅速积累资源,但对被征服地区的经济和民生造成了巨大破坏。大量的财富被运往金国本土,但并没有转化为稳定的税收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文化上的隔阂与不信任: 金国统治者虽然试图汉化,但这种汉化很大程度上是表面化的,是为了更好地统治汉人。他们一方面模仿汉制,设置官僚机构,另一方面又对汉人保持着警惕和歧视。例如,对汉人土地的占有、对汉人官员的限制等等,都埋下了民族矛盾的种子。
对汉族地主士绅的排斥: 传统的士大夫阶层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金国早期对汉族士大夫的打压和排斥,导致其统治失去了很多潜在的支持者,也让中原地区的精英阶层对金朝缺乏归属感。
女真贵族内部的腐化与分裂: 随着统治稳定,女真贵族开始享受安逸生活,内部的权力斗争也逐渐加剧。一些贵族沉迷于奢靡,战斗意志和政治警惕性大幅下降。这种内部腐化和分裂,是任何王朝走向衰亡的常见病。

2. 战略上的失误:
未能完全消灭南宋: 尽管金国在早期对宋朝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他们未能趁热打铁,一鼓作气灭亡南宋。有多种原因:
女真兵力不足以完全控制广阔的汉地: 虽然女真人骁勇善战,但其总人口相对较少,难以在占领的广大汉族地区建立起足够有效的统治力量,特别是难以派出足够多的驻军来维持治安和经济秩序。
军事上的疲劳与内部问题: 长期的战争也让女真人疲惫,内部的矛盾和权力斗争开始显现,分散了他们的精力。
对气候和环境的不适应: 女真人来自寒冷的北方,对南方的湿热气候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长期的军事行动。
对蒙古的战略失策: 金国在崛起过程中消灭了辽国和北宋,但对北方的蒙古崛起却判断失误,警惕性不够。当成吉思汗崛起后,金国就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而当蒙古人开始大举进攻时,金国已经元气大伤,无力应对。

3. 经济基础的薄弱与财政危机:
掠夺经济难以为继: 金国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占领区的掠夺和勒索,而非建立起一套可持续的税收和生产体系。当掠夺的余地减小,而战争开销又不断增加时,财政危机就很快显现。
汉族地区的经济破坏: 战争对中原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造成了严重破坏,这直接影响了金国的税收来源和经济基础。他们无法有效恢复生产,更谈不上发展经济。
缺乏有效的税收制度: 虽然模仿汉制,但在税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上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形成稳定有效的财政收入。

宋朝如何“苟延残喘”并最终反击?

相对而言,宋朝虽然在军事上饱受诟病,但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其独特的韧性,以及关键时刻的战略调整。

1. “收养”制度的韧性: 北宋灭亡后,南宋政权在赵构的领导下得以重建。虽然经历了屈辱,但南宋的统治者和文官集团,尤其是以岳飞为代表的将领,展现出了强烈的抵抗意志和收复故土的愿望。
2. 经济上的恢复与繁荣: 相较于金国,南宋统治下的江南地区经济基础更为坚实,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富裕的江南地区为南宋提供了稳定的税收和资源,支撑了长期的军事对抗。
3. 战略地理的优势: 南宋政权偏安江南,长江天险成为其重要的天然屏障。金国虽然在长江以北拥有优势,但要渡过长江,攻占南宋,面临着巨大的地理挑战和后勤压力。
4. 外部环境的变化: 蒙古的崛起对金国构成了致命威胁。南宋可以利用金国与蒙古的战争,在侧翼伺机而动。当金国被蒙古拖垮时,南宋才有机会收复部分失地,并最终在蒙古人的夹击下,看到了金国灭亡的曙光。

金国的灭亡时间线

1125年: 金国攻灭辽国。
1127年: 金国发动靖康之变,灭亡北宋,俘徽钦二帝。这是金国最辉煌的时刻。
1130年代1140年代: 金国多次南侵,但被南宋将领如岳飞、韩世忠等击退,未能完全灭亡南宋。
1153年: 金国将都城从会宁府迁至燕京(今北京)。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意味着金国开始正式统治中原地区,但也意味着其根基进一步向南汉化地区迁移,远离了女真人的发源地,削弱了其民族凝聚力。
12世纪末13世纪初: 金国内部矛盾加剧,对汉族统治的压制以及女真贵族的腐化,导致其统治基础动摇。
12世纪末: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蒙古崛起。
1211年: 蒙古开始大规模进攻金国。
1215年: 蒙古攻占燕京,金国被迫迁都开封。
1234年: 金国被蒙古和南宋联军所灭。

结论:

金国比宋朝早灭亡,并非因为它“不如”宋朝,而是因为它在征服后的统治模式上出现了根本性问题,并且在战略上错失了多次机会。它像一个速度极快的短跑选手,起跑迅猛,但因为没有规划好全程,后劲不足,最终在半路上就筋疲力尽。其过早的汉化(或者说不彻底的汉化),民族矛盾的激化,内部的腐化,以及对北方蒙古崛起判断的失误,共同导致了这个曾经强大的女真王朝,在经历了仅仅一个多世纪的统治后,便匆匆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南宋虽然在军事上饱受欺凌,但其经济的韧性、地理的优势以及关键时刻的战略调整,使其能够比金国多延续几十年的生命,并在最终的较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个关于征服者如何才能长久统治,以及被征服者如何保持韧性的深刻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金国距离蒙古更近,金国统治的华北平原更适合蒙古大规模骑兵作战。而且蒙金有世仇,所以蒙古灭金的优先度更高。

很多人说还有金国后期腐败,高层无能,军队战力低下的原因。这几个观点没错,但是在金蒙战争里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野狐岭之战时,金军战力相对于几年前金章宗泰和南征击败南宋时期的金军并没有衰退

野狐岭之战时金军战力和高层指挥确实辣鸡,当时金军在蒙古军面前就是群土鸡瓦狗。不过我说当时的金军战力低,是相对于蒙古来说。其实野狐岭之战(1211年)距离金国击败南宋的泰和南征(1206年)只相隔5年时间,距离金国迫使南宋签订屈辱的嘉定和议(1208年)的金章宗时代只相隔3年时间而已。其实野狐岭之战时金军战力跟金章宗泰和南征时期的金军没有区别。

而金国公认的极盛时期就是世章两宗时期,野狐岭之战前夕的金国跟几年前的金章宗时期相比,国力并没有衰退,内部也没有大规模动乱。虽然存在一些社会问题,但那些社会问题在金章宗时期同样存在。

长野狐岭之战前的长城防线金国是肯定守不住的。金国根本不可能把长城防线的每个点都塞上足够的兵力进行全面防守,重点防御也毫无意义。蒙古军实际上只要集中兵力突破一点,两个防守方式都会导致蒙古军轻易攻破长城,直取中都。当时金国也没有出塞主动同蒙古进行野战的能力。

因此在长城防线失守后,金军利用野狐岭的优势地形来阻挡蒙古军,确实是可行的唯一办法。

我们再来看下野狐岭之战里金军主帅完颜承裕和大将胡沙虎,这两个人在野狐岭之战前的军事表现。

首先是完颜承裕,完颜承裕虽然在野狐岭兵败后被认为是庸将,但完颜承裕在泰和南征攻打南宋时期的表现却是战功赫赫,屡次击败宋军,秦州之战里完颜承裕率领金军千余人击败南宋方面五万军队。南宋大将吴曦跟完颜承裕多次交手,吴曦却屡战屡败,被完颜承裕打得怀疑人生,导致吴曦产生了降金的念头。

“泰和六年,伐宋,承裕与秦州防御使完颜璘屯成纪界。宋吴曦兵五万由保岔、姑苏等谷袭秦州,承裕、璘以骑兵千余人击走之,追奔四十里,凡六战,宋兵大败,斩首四千余级”

“宋吴曦使其将冯兴、杨雄、李珪以步骑八千入赤谷,承裕、璘及河州防御使蒲察秉铉逆击破之。宋步兵保西山,骑兵走赤谷。”

“承裕遣部将唐括按答海率骑二百驰击宋步兵,甲士蒙括挺身先入乘之,宋步兵大溃。追奔至皁郊城,斩二千余级。猛安把添奴追宋骑兵,杀千余人,斩杨雄、李珪于阵,冯兴仅以身免。承裕进兵,克成州。”

然后是胡沙虎(纥石烈执中),在金蒙战争中畏蒙古如虎,面对蒙古人,只要是能守城,绝不野战的胡沙虎,在泰和南征时期面对南宋却能做到神勇无敌。泰和南征时胡沙虎把南宋军队打得成建制覆灭,率领金军饮马长江。但几年后胡沙虎在野狐岭对上蒙古军,胡沙虎跟当时在场的大部分金军将士一样,直接被改变了三观,吓破了胆,兵败如山倒。

“时泰和六年四月也。五月,宋兵犯金城,执中遣巡检使周奴以骑兵三百御之。会宋益兵转趋沭阳,谋克三合伏卒五十人篁竹中,伺宋兵过突出击之,杀十数人,追至县城,宋兵不敢出。会周奴以兵入城,宋兵逾城走,三合已焚其舟,合击大破之,斩首五百余级,杀宋统领李藻,擒忠义军将吕璋。”

“十月,执中率兵二万出清口,宋以步骑万余列南岸,战舰百艘拒上流,相持累日。执中以舟兵二千搏战,遏宋舟兵,遣副统移剌古与涅率精骑四千自下流径渡。宋兵望骑兵登南岸,水陆俱溃。追斩及溺死者甚众,尽获其战舰及战马三百,遂克淮阴,进兵围楚州。”

我们现在批评野狐岭之战里金军高层的失误,不过是站在现代人的上帝视角高谈阔论。如果仅从完颜承裕和胡沙虎在野狐岭之战前的军事表现来判断,找不到缺点,堪称有名将风范。卫绍王重用他们应对蒙古,我们不带着后来者天眼去看的话,你会发现没毛病。但在决定金蒙战争命运的野狐岭之战中两人面对蒙古军,完全没有任何招架之力,昏招频出是事实。但人还是这两个人,泰和南征和野狐岭之战爆发时间也仅仅相隔几年,区别就是面对的敌人不一样。

从史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野狐岭之战爆发五年前的泰和南征中,完颜承裕和胡沙虎面对南宋,都十分神勇,多次使用以少击多的激进战术。而到了野狐岭之战时,两人却变得十分胆小,采取十分谨慎保守的战术应对蒙古,拒绝了部下提出的一切诸如奇袭的激进策略。在泰和南征中敢以金军千余人同宋军五万人进行野战,并获胜的完颜承裕,在五年后的野狐岭之战以优势兵力面对蒙古军,居然采取了全面守势。甚至仗还没开打,完颜承裕就已经在盘算战败后的逃跑路线。当时周边的地主豪族联络完颜承裕,说愿为和蒙古交战的前驱和眼耳,但完颜承裕却只顾向他们盘问去宣德的路程不问其他,于是诸豪帅失望而归,后转投蒙古。

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两人改变了自己的作战习惯?我倾向于认为久经战阵的完颜承裕和胡沙虎经过跟蒙古军的接触,意识到蒙古军远远不是金军所能抵挡的,也完全不能用对付宋军的那套思路去应对。

而金国之前和南宋长期菜鸡互啄,陷入了低战力陷阱。

野狐岭的金军是金国当时最精锐的黄金阵容,野狐岭兵败后,金国其实就已经没有希望了,亡国只是时间问题。野狐岭之战后,金国朝廷的后续应对措施,错误也好,正确也好,都只不过是提前几年或延迟几年败亡的时间而已。

user avatar

主要原因是大金离天堂太远,离蒙古太近。

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一样,大金并没有显著强于南宋,这要归功于挫宋病毒出现了人传人现象,大金中后期和南宋一样腐败堕落,大伯不笑二侄。野狐岭之战后大金基本上已经进入亡国倒计时了,要不是花剌子模这个沙雕主动强势拉了一波仇恨,金国的灭亡起码还要再提前个十年。

在蒙古崛起之前,华夏实际上是已经定型成了若干弱鸡割据政权,分别是挫金、挫宋、挫夏、挫理,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完颜宋、赵宋、李宋、段宋,再加上打酱油的吐蕃和专注虐菜的西辽,总之华夏大地上就是这么一群弱鸡在互啄,大家打得旗鼓相当棋逢对手,不仅看不到统一的可能性,甚至连产出军事强人的迹象都没有,稳定得令人绝望。

蒙古的崛起,总感觉就像是老天爷实在看不下去了,干脆空降一个外挂下来重启系统完事儿。否则让这几只弱鸡互相再啄个几百年,华夏文明会变成什么模样,简直无法想象。

user avatar

金宣宗侵宋,结果反被打得“士马折耗,十不一存”(《金史完颜合达传》)。特别是赖以同蒙古争衡的重骑兵队伍,基本打光,“枢府武骑尽于南伐” (《金史》食货志)。

“吾国兵较北诚不如,较南则制之有余力”(《大金国志》卷24)

某种程度上说,金国是亡在了这句话上。

它们始终过度轻宋。本来金国已苦于蒙古,1213年成吉思汗大举南下,金国黄河以北的广阔郡府,只保住了中都、真定、大名等11城(《金史宣宗本纪》)。金宣宗屈辱求和,大贡金帛,换取蒙古退兵。成吉思汗一走,金宣宗慌忙决定放弃中都,南迁开封。这已是亡国之兆,反对声浪很大,如若主战派得胜,金蒙尚还有一拼。

但直学士孙大鼎的一句话,也就是上面标粗的那句话,决定了金国的命运。

金宣宗满脑子想着南迁可以“取偿于宋”,遂携带大批财宝和宫眷百官,放弃中都(北京),南迁开封。到了新都屁股还没捂热,蒙古又来了一波,干得更狠,金国辽东、河北、山东、河南共有860座城池被蒙古扫掉。宣宗吓尿,又不敢北上跟蒙古人决一死战,干脆来个“九公封建”,把河北、山东之地分别承包给9个汉人为主的军阀,搞缓冲地带,希望“赖其力复所失地”。

都混成这样了,却还对南宋摆天朝上国的谱,本来宋廷那边还有“扶金以为屏障”的念头(宰相史弥远)。只不过请求削减一部分岁币,却被金宣宗一口拒绝。宋人一恼火,干脆一文不给,断绝往来。

没想到,金国众将帅反倒一个个大喜过望,它们都认为欺负锉宋不在话下。何况,宋朝一直在边界的淮南一带储存了大批军需物资,还有边贸商旅也囤积大量商品,金军十分眼馋(“贪其淮南之储”《金史食货志》),轻易发动“贞佑南伐”。

从公元1217年开始,十余万金军步骑直扑宋境,在东西两路用几年苦战,先后攻克光山县、罗山县、兴州、天水军、白环堡、大散关、皂郊堡、西和州、成州、阶州、大安军、黄州、蕲州等州、县、关、堡;宋朝内部又有软骨派慌里慌张,请求把几年“欠”的岁币全部交给鞑子,以绝战祸。

但这次宋廷非常坚决,朝野反对,人们认为“堂堂大朝,卑辞厚礼,谨奉垂亡之国,自示削弱,谁不侮之?!”于是举国坚决抗战。

金军在各战场开始屡吃败仗,宋军在大散关痛击金军,杀统制完颜赟;抗蒙名将完颜阿邻做为侵略者,遭受惨败,被宋兵斩于蜀口;勇将黄鲁阿普答甚至兵败被活捉;而时全大败于淮上,“一军全没”。淮南战场,金兵“野无所掠,军士疲乏,饿死相望”(《金史》卷104)。

特别是京湖战场,宋军在枣阳、光山、随州、樊城、湖阳取得决定性胜利,打得完颜讹可仅以身免,单骑狂逃,宋军还涌现出孟宗政这样的名将。

金史也承认被打得“三军偾亡”、“国家精锐几尽丧”,原本想取财于宋,结果反倒“兵财俱困,无以御之”(《金史食货志》)。

如若宋、蒙能达成战略共识,合力灭金,金国是挺不了多久的。幸亏1220年成吉思汗决定西征,只留下二万蒙古兵给木华黎,让他经略金国。这才让金国大为喘息。1224年,金哀宗上位,立即停止南伐,“敛戍息民,招携弃怨”,与南宋修好。全力北敌蒙古,终于又撑了10年。

金之亡,并非仅仅不敌蒙古,关键是战略上的主动作死,“南开宋衅,西启夏侮,兵力既分,功不补患”。可为后人所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国比宋朝强盛,却早灭亡了几十年,这其中的原因确实复杂且值得深思。绝非简单一句“强弱”就能概括。就像一场棋局,胜负往往不是看棋子数量,而是看如何落子、如何布局、如何应对变化。金国从横扫中原到最终覆灭,其间包含了太多致命的战略失误、内部隐患和外部压力,这些都导致了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过早地走向了终结。要.............
  • 回答
    在武侠小说爱好者的社群里,金庸的名字确实如雷贯顶,讨论的热度常常能压倒古龙、梁羽生、温瑞安这三位大家。这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一、 金庸的“群众基础”:大众的认同与情感连接首先,得承认金庸作品的受众之广,几乎是“通杀”。他不像古龙那样,.............
  • 回答
    文章《另一个拉姆》讲述了记者马金瑜远嫁西部牧民,长达17年遭受丈夫家庭暴力和凌虐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讨论。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事件本身及其悲剧性: 远嫁的勇气与理想的破灭: 马金瑜出于对西部风情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憧憬,毅然辞去城市记者的职业,远嫁到甘肃的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不少人关注的焦点。确实,放眼全球,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科研、工程、技术(尤其偏基础研究或传统工程)领域的从业者,在收入水平上,似乎总是比金融、法律等行业的同行要逊色一些。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这里面牵扯到很多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和行业特点。咱们一层层来捋捋。1. .............
  • 回答
    漆远,这个名字在金融科技圈曾响当当。作为蚂蚁金服(现蚂蚁集团)的原副总裁,他在数据智能、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卓越的贡献。在那个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数据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漆远扮演着关键的驱动者角色。他不仅是技术专家,更是将复杂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实干家,推动了蚂蚁在风控、营销、产品创新.............
  • 回答
    谈到机械领域在我国内地与通讯、IT、金融等行业的对比,确实能感受到一种发展节奏上的差异。这背后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历史根基与起步时间点的不一样首先,咱们得承认,通讯、IT、金融这些领域,在国内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相对来说起步得更晚,但爆发力.............
  • 回答
    钠钾合金熔点远低于钠和钾各自单质的原因,可以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和晶体结构这两个角度来理解。首先,我们得知道,金属的熔点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属原子之间结合的强度。这种结合力,我们称之为金属键。金属键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化学键,它不是像离子键那样原子之间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带有正负电荷的离子,也不是像共价.............
  • 回答
    这个问题,得从《射雕英雄传》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的“南帝”一灯大师和“西毒”欧阳锋的弟子金轮法王(以及他在《神雕侠侣》中的表现)的几场关键较量说起。首先,我们要明白“一阳指”这门武功的特点。小说中对一阳指的描述,常常是“以指作剑”,点穴、破气、牵制、甚至造成内伤,这是一种非常精妙、讲究技巧和力道.............
  • 回答
    茶颜悦色火爆到排队八小时、一杯难求,价格也水涨船高,依然有人趋之若鹜,这背后牵扯到的心理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喜欢喝奶茶”那么肤浅。这是一种复杂交织的情感、社交和自我认同的混合体,就像一碗浓郁的奶茶,里面有各种层次的味道,需要慢慢品。首先,稀缺性与稀缺效应是驱动人们排队的重要因素。当一种商品变得稀缺,尤.............
  • 回答
    金国在短时间内连续灭掉辽国和北宋,这在当时确实是惊世骇俗的壮举,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军事实力和战略眼光。其水平之高,可以用“超乎寻常的强大,堪称军事天才的杰作”来形容。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金国的这一惊人成就: 1. 军事实力:高效、凶猛的骑兵军团与卓越的战术 核心优势——女真骑兵: 金国能.............
  • 回答
    金国检出具的钻石鉴定证书的可靠性是一个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评估的问题。总体而言,金国检(GIA 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是全球公认的、最权威、最可靠的钻石鉴定机构之一。 它的证书在业界具有极高的声誉和认可度。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金国检证书的可靠性:一、金.............
  • 回答
    金国被灭时,许多经历过靖康之耻的人们,特别是北宋的遗民及其后代,心中无疑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感慨,其中“报应”的念头绝不会是空穴来风。这并非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历史的重压、民族的伤痛与现实的对照,共同交织出的沉重回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到那个屈辱的年代——靖康之变。那是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刻骨铭心的灾.............
  • 回答
    要说金国后期有没有出现过像南宋文天祥那样,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以文人的身份,挺身而出,展现出坚贞不屈、舍生取义精神的忠臣,答案是肯定的,但情况与文天祥又有所不同。文天祥之于南宋,是一种“绝唱”式的悲壮。他身上寄托了南宋朝廷最后的尊严和气节,他以一己之力,抵抗即将覆灭的王朝,他的忠诚,更像是一种对国家.............
  • 回答
    野狐岭之战,一场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战役,最终以金国惨败、蒙古崛起而告终。这场发生在1211年的战役,不仅仅是两个军事强权之间的较量,更是冷兵器时代战略战术、军队构成、以及对战场环境认知差异的集中体现。金军的失败,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一、 金军指挥的战略失误与.............
  • 回答
    话说当年,金国十五万铁骑呼啸而来,直逼汴梁城下。这可是宋朝最精锐的“禁军”,号称八十万之众,守护着皇都的安危。然而,当金军兵临城下之时,这八十万禁军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而是大宋朝数十年积弊的集中爆发。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八十.............
  • 回答
    金国对北宋徽宗和钦宗二位皇帝的虐待,绝非一时兴起,其背后是复杂的政治、民族以及个人恩怨交织的产物,也折射出当时残酷的战争逻辑。首先,从政治和军事层面来看,金国攻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帝,是为了彻底摧毁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并以此为筹码,最大限度地榨取北宋的财富和资源。将皇帝作为战俘,无疑是对一个国家最直接.............
  • 回答
    金国女真服饰与后金、清代旗人服饰,虽同出一源,都属于女真族服饰的演变,但经过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以及统治理念的差异,在具体形制、材质、纹样乃至精神内涵上,呈现出既有传承又有革新的复杂图景。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异同,我们需要层层剥开,从各个维度细致地比较。一、 历史背景与社会演变:根基的夯实与枝叶的繁茂金国.............
  • 回答
    金国对蒙古的政策,特别是“减丁”这一说法,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种预先规划、系统性的“减丁”政策,如同后世某些政权一样。更准确地说,这是金朝统治者在面对日益壮大的蒙古部落时,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稳定和减轻潜在威胁的一种反应,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削弱蒙古军事实力和人口增长的措施,而“减.............
  • 回答
    问得好,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金国和元朝都被汉族建立的朝代所灭,并且后来的明朝更是从蒙古人的统治下夺回了中原,从表面上看,似乎似乎没有必要去“宣扬”曾经抵抗过他们的人。但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岳飞和文天祥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并且被持续传颂,其原因十分深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抵抗外.............
  • 回答
    要说金国对待辽国宗室的态度,与对待北宋宗室为何有所不同,这背后牵扯到金国崛起时的政治考量、辽国的历史地位以及金国自身的文化特点。这不是简单地“虐待”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因素交织下的策略选择。首先,我们得明白金国灭辽的背景。金国是由女真族建立的,他们在中原的统治者地位不如汉族那样根深蒂固。在他们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