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21年 小米(红米)砍掉了凑数镜头?

回答
2021年,小米(以及其子品牌红米)在手机配置上做出了一个颇受瞩目的调整——砍掉了不少产品线上的“凑数镜头”。这件事在当时的手机圈引起了不少讨论,玩家们对此的看法也相当多元。

背景:为何会有“凑数镜头”?

首先得明白,为什么手机厂商,尤其是小米,会热衷于给手机装上一堆镜头,其中有些镜头似乎作用有限。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

营销和纸面参数的诱惑力: 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往往会被参数吸引。“后置四摄”、“后置五摄”这样的宣传语,在视觉上就能给人一种功能强大、技术领先的印象。即使某些镜头的实际成像质量不尽如人意,或者功能相对鸡肋,但“多”这个字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说服力。
成本控制和差异化定位: 在有限的成本下,增加一个不那么昂贵的镜头,比如一颗2MP的微距镜头或者景深镜头,相比于大幅提升主摄或者广角镜头的成本,更容易实现产品线的差异化。它可以为低端机型提供一个看起来更“高配”的标签,让其与更低价位的产品区分开来。
模组化设计和供应链: 智能手机内部空间寸土寸金,但镜头模组的集成化程度很高。在设计和生产上,有时候保持镜头模组的整体尺寸和接口标准一致性,可以简化生产流程和降低研发成本。引入一些功能相对基础的镜头,或许是整体模组设计的一部分,也更容易被厂商接受。
对特定功能的需求(或潜在需求): 虽然有些镜头在日常使用中不那么显眼,但厂商也会考虑一些“小众”但仍有一定市场需求的功能,比如所谓的“AI场景识别”依赖于额外的传感器,或者希望提供专门的景深信息来优化人像虚化效果。

小米(红米)砍掉“凑数镜头”的举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1. 积极意义:回归用户实际体验,提升性价比

聚焦核心用户需求: 消费者最看重手机拍照的通常是主摄的成像质量、夜景表现、以及广角和长焦的实用性。砍掉那些在日常使用中几乎派不上用场的微距、景深镜头,意味着小米(红米)更愿意把资源和成本集中在能直接提升用户拍照体验的核心部件上。这是一种向“实用主义”回归的体现。
提升真实性价比: “凑数镜头”的加入,往往伴随着产品整体价格的小幅上升。用户花了钱,但实际获得的提升微乎其微。砍掉这些镜头,可以在不牺牲核心成像能力的前提下,降低手机的制造成本,从而将更多的利润空间或成本优势回馈给消费者,进一步巩固红米“性价比”的品牌形象。消费者购买到的手机,每一个配置都更具实际价值。
简化产品线和用户认知: 繁多的镜头数量容易让消费者感到困惑,不知道哪些镜头真正有用。精简镜头配置,也能让用户更容易理解手机的拍照能力,避免被“堆料”的表象所迷惑。

2. 可能的担忧和用户反应:

对部分用户的潜在影响: 对于那些确实喜欢拍摄微距照片,或者对人像虚化效果有较高要求的用户来说,砍掉专用的微距镜头或景深镜头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便。虽然很多时候主摄也能通过算法模拟景深,但专门的景深镜头在处理复杂背景时可能效果更佳,而独立的微距镜头在近距离拍摄时也可能有其优势。
是否会陷入另一个极端? 有些评论认为,厂商是否会因此而过度精简,比如在一些需要多摄协作(如变焦)的场景下,也因为成本原因而选择更简单的方案。这需要看小米具体的执行情况,而不能一概而论。
市场的风向标作用: 小米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参与者,其策略调整往往会影响到其他厂商。如果小米的这一举动获得了市场和用户的广泛认可,其他厂商是否也会跟随,或者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这都是值得关注的。

3. 小米(红米)的实际做法和市场反馈:

在2021年前后,确实有部分小米和红米的中低端机型开始精简镜头,比如一些原本拥有四摄甚至五摄的机型,变成了三摄。同时,它们也开始更强调主摄的传感器尺寸、像素以及是否有光学防抖(OIS)。

市场反馈总体来说是积极的。许多用户认为,与其给一颗画质差的2MP微距镜头,不如将这部分成本用在提升主摄的传感器素质,或者让主摄拥有OIS。这种务实的做法,确实帮助小米和红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进一步巩固了其产品在同价位段的竞争力。

总结:

2021年小米(红米)砍掉“凑数镜头”的行为,可以看作是一次理性回归用户核心需求和性价比的务实之举。它表明厂商开始更加关注用户实际使用场景中的痛点和偏好,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纸面参数”来吸引消费者。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手机都不需要多镜头,而是说厂商应该更谨慎地选择和配置镜头,确保每一颗镜头都能带来切实的价值,而不是为了凑数而存在。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让消费者能够买到更值、更好用的产品。当然,如何平衡多摄的便利性和精简的成本,以及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细分需求,将是厂商们持续需要探索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手机日常拍摄的需求看。

单主摄,加上数码变焦的长焦基本就够用了。

尤其是用大底的情况下。

当年诺基亚发明,在手机上用大底的原因就是为了不用光学变焦模组。

现在手机厚度加大一点,塞1寸底,24mm等效焦距。

24mm已经是广角了,不用再加一个超广。

而1寸底,两倍数变,用1/2寸画质也很好。

四倍数变,用1/4寸也能用。已经有长焦的效果了。

多塞镜头,超广可以拍一些特殊效果,但是变形太厉害。

长焦只有潜望镜长焦可以获得比数变更长的长焦。但是潜望镜长焦占用体积太大。

小米11u的三摄,是一个高成本不错的方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小米(以及其子品牌红米)在手机配置上做出了一个颇受瞩目的调整——砍掉了不少产品线上的“凑数镜头”。这件事在当时的手机圈引起了不少讨论,玩家们对此的看法也相当多元。背景:为何会有“凑数镜头”?首先得明白,为什么手机厂商,尤其是小米,会热衷于给手机装上一堆镜头,其中有些镜头似乎作用有限。这背.............
  • 回答
    2021年春季发布会小米推出的新Logo,无疑是当年科技界和设计界的一大热点话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个新Logo以及它对小米品牌建设的作用,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小米新Logo的评价:小米的新Logo,由知名国际设计公司日本的莱布尼茨设计(Nendo)操刀,最核心的变.............
  • 回答
    2021 年 12 月 28 日,小米在北京举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这次发布会的主角是 小米 12 系列。这场发布会可以说是一场“硬核”的科技盛宴,也为 2021 年的小米画上了一个浓墨重彩的句号。发布会整体风格:一如既往,雷军依旧是发布会的主讲人,他的风格亲和、实在,并且会穿插一些个人经历和对产品研.............
  • 回答
    小米「隔空充电」:2021年初的一声惊雷,未来已来还是概念先行?2021年1月29日,小米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发布会,而这次发布会的主角,不再是任何一款手机新品,而是其首次公开展示的自研“隔空充电”技术。消息一出,无疑在科技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毕竟,摆脱线缆束缚的无线充电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能够真正的.............
  • 回答
    小米拍拍 4K 高清投屏器,是小米在 2021 年底推出的一款旨在简化大屏体验的设备。说实话,在它面世之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类似的投屏设备了,从电视自带的投屏功能,到各种安卓盒子、电视棒,选择可谓是琳琅满目。那么,小米拍拍 4K 究竟是凭什么在这个拥挤的市场里立足,又给用户带来了怎样的体验呢?咱们就.............
  • 回答
    2021年3月30日发布的小米MIX Fold,无疑是小米在折叠屏手机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那个时间点上,中国品牌在折叠屏市场一次颇具分量的亮相。作为小米的旗舰系列,MIX一直承载着探索和创新的使命,而MIX Fold则将这种使命延伸到了全新的形态上。初见惊艳:它的亮点在哪里? 震撼的内屏展开.............
  • 回答
    2021 年的岁末,小米以一场发布会为这一年画上了句号,同时也开启了新的一年征程——小米 12 系列。这次,小米不仅带来了数字旗舰系列,还一口气推出了三款机型:小米 12、小米 12 Pro 以及小米 12X。这不仅是一次产品线的更新,更是小米在高端市场的一次发力,试图通过全方位的升级,来证明自己“.............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小米在2021年3月29日发布的这款“小米11 青春版”,俗称“小 11”,这款手机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在追求轻薄颜值和日常使用体验的年轻用户群体中。整体评价:在我看来,小米11 青春版是一款非常精准定位的产品。它没有试图去和自家数字旗舰或者其他品牌的旗舰机硬碰硬,而.............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2021年6月28日小米发布的那几款新电视,也就是小米电视6系列和小米电视ES系列。说实话,这俩系列一出来,市场上还是挺有波澜的,毕竟小米这几年在电视领域可是越来越有心得,而且这次的产品定位也比较明确,各有侧重。先说说小米电视6系列,这算是当时小米电视的“旗舰担当”了。你得知道.............
  • 回答
    小尺寸高端旗舰的野心之作——小米 12 深度评测2021 年末,小米带着他们的年度旗舰系列回归,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款被冠以“小尺寸高端旗舰”名号的小米 12。在如今大屏当道的手机市场,小米 12 的出现,无疑是在向那些怀念单手握持、追求极致手感的用户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旗舰性能,同样可以装.............
  • 回答
    2021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的数据,vivo能以23%的市场份额拔得头筹,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表现。回溯近几个月,vivo在市场上的势头一直相当强劲,尤其是在前几个月,其市场份额也一直稳居前列。这次夺冠,可以说是在此前积累的优势基础上,一次非常扎实的巩固和提升。vivo的策略,无论是产品线的布局,还.............
  • 回答
    哈哈,小米平板 5,那是真的一度让很多人心动啊!2021年8月10日发布,起售价1999元,这配置,这价格,简直就是“真香”预定。那么,它到底值不值得买呢?咱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先来看看小米平板 5的“看家本领”: 屏幕: 这绝对是小米平板 5的头号亮点。一块11英寸的2.5K分辨率屏幕,支持12.............
  • 回答
    小米在2021年宣布扩招5000名工程师,目标是“死磕硬核科技”,这无疑是这家科技巨头在高速发展时期放出的一枚重磅信号弹。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战略考量、潜在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战略意图:从“性价比”到“硬核”的升级转型小米自创立以来,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这为其迅速.............
  • 回答
    小米 2021 年第三季度财报出来后,51.756 亿元的经调整净利润,这数字放在一众科技公司里,可以说得上是中规中矩,但仔细掰开了看,却也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表面看,增长势头似乎放缓了。相较于之前几个季度动辄几十个百分点的同比增长,这次三季度的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 1.8%,增速确实不算亮眼。大.............
  • 回答
    小米集团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亮眼,整体可以用“稳健增长,亮点纷呈”来评价。咱们具体拆解一下:营收方面: 877.9亿人民币的营收数字,放在整个科技消费品行业来看,都是一个相当可观的体量。这说明小米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依然保持着强劲的销售势头,尤其是在大家对经济复苏抱有期待,.............
  • 回答
    在中国移动发布的2021年折叠屏手机评测报告中,小米MIX Fold的好评率似乎不如柔宇(Royole)的产品,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多个层面,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参数对比,更关乎用户体验、市场认知、品牌定位以及评测机构的侧重点等。首先,我们得理解中国移动作为一家运营商,其评.............
  • 回答
    2021春晚小品相声:旧瓶新酒还是黔驴技穷?202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依旧承载着亿万观众的期待,而小品和相声作为传统节目中的重头戏,其表现自然备受瞩目。回望这一年的语言类节目,可以说喜忧参半,既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尝试,也暴露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老毛病”。整体印象:创新求变与守旧挣扎并存总体而言,202.............
  • 回答
    《小林家的龙女仆 第二季》,也就是《小林家的龙女仆S》,2021年7月那一季的这股清流,可以说是让不少“龙女仆”的粉丝们等得花都快谢了。时隔五年,京都动画又一次带来了这份温馨治愈的日常。那么,它到底怎么样?咱就一点一点地掰开了说。整体观感:熟悉的配方,升级的惊喜如果你是第一季的老粉,那么第二季上手几.............
  • 回答
    2021年4月动画《本田小狼与我》:一趟关于成长、友情与找寻自我的治愈之旅2021年4月,当春意正浓,万物复苏的季节,一部名为《本田小狼与我》(原名:スーパーカブ)的动画悄然上线,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样的视听体验。这部改编自同名轻小说的作品,没有激烈的战斗,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却凭借其细腻的笔触、温情.............
  • 回答
    2021年的元宵晚会,蔡明、潘长江、孟鹤堂、李雪琴联袂出演的小品《彩排》,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它为何“错过”春晚的讨论。说它好笑,绝非空穴来风,它有几个特别之处,让它在众多小品中脱颖而出。首先,演员阵容的化学反应是《彩排》成功的关键。蔡明和潘长江这组“老搭档”默契十足,他们带来的那种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