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风险区是按确诊病例算的,无症状患者再多也不用升风险区。
疫情一开始的时候,引入无症状感染者的表述,能够更好的描述这个病毒,包括毒性特征,症状比例等。
但现在,”无症状感染者“显然已经沦为了地方政府进行数据操作的道具。如果感染人数多了,却又不想升级风险区,那就”无症状感染者“,掩耳盗铃。
希望尽快取消。
首先、上海抗疫花式作死后,为了掩饰愚蠢的政策,只能用另一种作死掩盖,大家应该没有忘记我国还有一个省也曾干过类似的作死,最后采用“校正回归”这个术语,被大家嘲笑!
其次、无症状和轻症没有严格的界限。
我所在深圳南山这个工业园区,从2022年2月25日开始,进出园区24小时核酸,进出小区48小时核酸。深圳其他区大部分早就开始要求48小时核酸,上周尚且暂停一周半封城,才在事态扩大前好容易压住。上海何德何能,欺负新冠不敢在上海搞事?不科学也没有道理。
要说疫苗接种率,深圳不输上海,城市平均年龄深圳也占优,深圳这几天已经把感染人数压低到不足50人(包含无症状),上海呢?还没见顶吧!
所以,抗疫要么按照我国大多数城市老老实实搞,该封封,该控控。要么学香港,就看老百姓和中央会不会答应,千万别图虚名作死反复横跳,封控一间奶茶店这种嘘头,千万别再搞,不要太傲娇,新冠专治各种不服!
各省市所公布的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比例,差异极大。有多种原因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其中最不可能的是:病毒区分对待不同地域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