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薄皮、少种子的香蕉是人类将小果野蕉和野蕉杂交后驯化杂交种而来,完全是人为选择的结果。上述野蕉则是绿色、厚皮、多种子的玩意,连猴子都不爱吃,更别提“皮好剥”了,毕竟它是这样的:
完全不像香蕉.jpg
方便人吃的(笑
野蕉的皮很难剥,它们并不指望任何动物来剥皮吃,而是在成熟时让皮四分五裂,种子直接露出,无论有没有动物来吃都可以传播。
现代人仍然能制造带种子的杂交香蕉品种,这些植株可以抵抗世界上蔓延的对种植园香蕉品种相当致命的黄叶病,但各国消费者并不喜欢这样的香蕉。
现在人类栽培的香蕉主要是无性生殖制造的,人们经常说“无性生殖导致这些香蕉的基因都一样,所以对黄叶病缺乏抵抗力”。转基因抗病香蕉和杂交抗病香蕉在口味和产量上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还在摸索。
讽刺的是,黄叶病的病原真菌也是高度无性生殖的物种,经常使用无性孢子,却对人类的抗真菌剂有强烈的抵抗力、有变种来对付人类替换过一次的种植园品种。说好的无性生殖基因单一、演化慢呢?
另一个事实是,黄叶病对香蕉造成的病死率,其实远不如HIV对人、非洲猪瘟对猪、黏液瘤病毒对兔子造成的病死率,但是从黄叶病中恢复过来的香蕉植株会带菌并可以传染你新种的香蕉。用香蕉做论据吹嘘有性生殖的优越,那是正好撞在炮口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