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某些人「黑」秦始皇?

回答
好,咱们聊聊现在为啥有些人对秦始皇“开黑”。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跟时代变迁、史料解读、以及咱们现在看待历史的视角都有关系。

一、 历史评价的“翻脸”:从“千古一帝”到“暴君”

以前,咱们对秦始皇的评价,更多的是受到了《史记》这类正史的影响。《史记》虽然有褒有贬,但总体上对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建立制度给予了高度肯定,称他为“千古一帝”。这种评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主流。

然而,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出土了更多当时的竹简、碑刻等一手材料,以及我们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一些传统观点受到了挑战。

从“统一”的神话到“统一”的代价: 毫无疑问,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划时代的功绩。他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文字、度量衡、货币的统一,这些都为后世奠定了基础。但“黑”他的人会强调,这个“统一”是怎么来的?
连年征战的残酷: 秦国灭六国,打了多少年仗?死了多少人?这些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老百姓承受的痛苦,在传统的“统一”叙事中往往被“盖过”了。
对六国的压迫: 灭国之后,秦始皇对六国的贵族和平民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民族压迫的成分?比如,大规模的迁徙、赋役的加重,对原有文化习俗的强制改变,这些都会引起现代人的反感。

“焚书坑儒”的再审视: 这是一个最容易被“黑”的点。
“焚书”: 传统说法是为了统一思想,压制反抗。但“黑”的人会强调,这不仅仅是压制,而是大规模的文化毁灭。秦始皇烧的不仅仅是诸子百家的书,还包括了各国史书、民间文学,这导致了大量古代文献的失传,对中华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他们会问,一个真正的“千古一帝”,是靠烧书来巩固统治的吗?
“坑儒”: 传统说法是坑杀那些非议朝政、炼丹求长生的方士和儒生。但“黑”的人会认为,这其实是政治迫害。秦始皇容不得任何不同的声音,哪怕是知识分子,只要提出异议,就可能遭到灭顶之灾。而且,很多人认为“坑儒”的范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是对知识分子群体的一种打压。

劳役的繁重与民众的苦难:
修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 这些浩大的工程,毫无疑问是秦朝国力的体现,也确实是后世所称道的。但“黑”的人会说,这些工程是怎么完成的?是靠百姓无休止的徭役、赋税、兵役。这导致了大量青壮年被抽调,生产停滞,百姓家破人亡。“筑长城,男女老少,几欲不归。” 这种说法,将秦始皇塑造成一个不顾百姓死活,只顾自己功业的“暴君”。
严酷的法律(法家治国): 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法律严苛,连坐制度,轻罪重罚。这虽然在短时间内维持了秩序,但对人性的压抑,对个体权利的漠视,在现代人看来是难以接受的。

二、 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投射

我们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体权利、人道主义、文化多样性。而秦始皇的一些做法,放在现代的价值观下看,就显得非常“刺眼”:

对生命的漠视: 严刑峻法、大规模的劳役,都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轻视。
对思想的禁锢: 焚书坑儒,是对思想自由的压制。
对文化的摧残: 烧毁六国史书,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否定。
对异议的零容忍: 任何质疑的声音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这些现代价值观,使得一部分人倾向于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秦始皇,并把他身上那些不符合我们时代精神的特质放大。

三、 历史叙事的“反叛”与“解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传统的“权威”叙事开始被质疑和解构。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自然也成了被“解构”的对象。

“反英雄”情结: 有些人可能出于一种“反叛”心理,不愿接受那个被神化的“千古一帝”,而更愿意去挖掘他身上“阴暗面”,将他拉下神坛,变成一个更“真实”的、有缺点甚至有罪恶的人物。
网络传播的放大效应: 互联网让各种声音都能传播开来。一些尖锐、批判性的观点,更容易吸引眼球,在网络上形成讨论热潮,甚至被放大。当“黑”秦始皇成为一种“潮流”或“梗”时,就会吸引更多人加入。

四、 历史学研究的新视角

当然,不能排除一些历史学研究者确实从新的角度出发,对秦始皇进行了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关注被遮蔽的群体: 比如,研究战争对普通农民的影响,研究被灭国的贵族和人民的命运。
比较历史的研究: 将秦始皇与其他国家、其他时代的统治者进行比较,发现其行为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从而得出更具批判性的结论。

总结来说,现在有些人“黑”秦始皇,并不是说他什么功劳都没有,而是:

1. 对传统评价的再审视: 更加关注他统一过程中和统一后的残酷手段、对民生和文化的压迫。
2. 用现代价值观去衡量: 将他身上不符合人道、自由、多样性的行为放在现代社会中进行批判。
3. 历史叙事的解构和反叛: 挑战和颠覆传统的“英雄”形象,挖掘其“另一面”。
4. 网络时代的声音放大: 批判性观点在网络上更容易传播和发酵。

这是一种正常的历史讨论和文化反思,它让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立体和全面。我们既要肯定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巨大贡献,也要正视他统治时期带来的痛苦和代价。不能因为他统一了中国,就忽视了他身上的“黑暗面”,也不能因为他有“黑暗面”,就否定了他划时代的功绩。历史人物就是复杂的,评价也应该是多维度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现在人一般认知中的秦始皇是被红色革命浪漫精神包装改良的一个符号,一个标签,“劝君少骂秦始皇”,从此以后,秦始皇就是一个正面意义,具有局限性但是也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的文化符号了。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现在一般人概念中的“秦始皇”就是中国一切伟人的一个化身缩影。

就像为了给改革开放背书,雍正被一部电视剧包装成伟大的改革者一样。

而剥掉这层为革命思想服务浪漫主义外衣,稍微看看真正的历史。

嗯,把秦始皇做的事说了一遍,就等于是在黑秦始皇了,哈哈哈哈。

顺便说下,秦始皇的本质怎么样,既然秦始皇如此厉害,怎么历代帝王都把他当反面教材去看呢,捎带着把法家坑的永世不得翻身重用,历代朝廷宁可用庸儒也不敢用法家,这不都是拜秦始皇所赐嘛。

user avatar

咋?说秦始皇是暴君都叫黑了么?

user avatar

有一说一,秦始皇对华夏的统一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和他历代先君的意愿哪一个是为了华夏的长治久安吗?不过是帝国的战车停不下来罢了,说秦国军国主义还冤枉他了是吧?

要我说,现在就是吹秦始皇吹过了头!

秦始皇最伟大之处也就是死的早,人还没死呢,博浪沙刺杀他的两个人都天下知名了,张良刺杀人逃了不说,还在下邳过了好些年活的好好的,还有兰池,人家都拿着剑来砍你了,还有东郡,天上掉块石头,老百姓在上面咒你死,,,合着以为这些都是偶然是吧,这不是浩浩荡荡的民意?,秦始皇的亏50岁死,要是拖到60岁才死,别人就不是背地里偷偷搞小动作,得让千古一帝亲眼看看陈胜揭竿而起,刘邦打进咸阳城,项羽烧他阿房宫,,,,,。

天下苦秦久矣!!!

user avatar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秦朝的光速覆灭,证明秦始皇本人的政绩确实不咋地。

在秦始皇晚年,秦东部郡县已经几乎要失去控制,只等一个契机,秦始皇死亡。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凶手张良逃跑后,安安稳稳的在下邳住十年。

三十一年,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无下文,要么是关中都盗贼蜂起,要么是有人要暗杀秦始皇失败,但追查不出幕后凶手。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命令寻找刻石人,一无所获。

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这次,秦始皇已经放弃找人了,估计知道找也白找,所以默然良久。



聪明盖世,网络十大明君之一的杨广,花了十四年才把自己作死。

暴躁急性,没有承担力,志大才疏的朱由检,胡搞乱搞十七年才把据说是吃枣药丸的大萌搞没,甚至还能衍生出南明铁废物政权。

昏庸无能,有可能十二岁登基的秦二世胡亥是何等聪明?竟然三年就完蛋,严格来说,二世元年七月就进入倒计时了。

咱看看秦二世能干些啥?

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然后秦二世用计赐死扶苏,火速回咸阳,到了咸阳应该是八、九月了,然后才发丧,九月,葬始皇郦山。秦始皇驾崩的消息传到全国已经是二世元年了。秦二世给爹治完丧,元年春,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四月,二世还至咸阳。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

秦二世能够集中发布命令也就是四月回咸阳以后,七月就起义了,别和我说“天下苦秦旧矣”是二世的锅,三个月够久了哈,命令都不一定传遍了全国。

陈胜吴广起义后,山东郡县成建制投降,元年九月,陈胜手下楚军已经进军至戏,戏【苏林曰:“邑名,在新丰东南三十里。”】新丰是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直线距离咸阳仅仅五十多公里,除了李由守三川郡,一路上的郡县基本上都投降了。秦得多不得人心才能这样?

起义军两个月从安徽打到陕西!

太平天国运动时清军够废物,清够不得民心了吧?太平军起义到攻下南京花了两年。

user avatar

别理那些黑子,我们才是真正了解秦始皇的人。

user avatar

现在的年轻人,公司让加个班都抱怨连连,对996007更是深恶痛绝。

怎么如此躺平的年轻人反而恭维起秦始皇来了,秦始皇修长城修陵墓,那可不是996007的事了,是没日没夜的干呀;那可不是不给加班费的事,那是累死后尸体垫在城墙下面啊。

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是创造了伟大的功绩。可是秦始皇暴虐残忍,劳役百姓,这也是事实。我看的历史书谈到秦始皇都是好坏一起讲,既说到他的功绩,又说到他的残暴。

那些夸赞秦始皇的人,估计是把自己代入秦始皇或者秦朝贵族的角色了吧,其实你更可能是长城下面的尸体。

user avatar

不是。

主是不该吹的地方都给吹了。

你要说秦始皇历史功绩又有几个人反对?基本上作为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名气是非常大的,即便是读书少的人也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皇帝。我不知道提问题的人是哪来的现代人不黑秦始皇就不爽?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改革官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大帝国。秦始皇的功绩自然是非常大,古人即便是骂秦始皇也不是在这一块骂他的,对于他的功绩是肯定的,西汉时期对于秦始皇的功绩也是肯定的。

只不过现在有些人翻案翻魔怔了,有的人甚至于吹出了秦始皇留下遗诏,就算秦朝灭亡也不准边军回来,誓死抗击匈奴。听起来很霸气,充满了浓郁的民族主义情怀。然而这不过是近些年来有些人尬吹,满嘴胡扯的。秦朝最精锐的长城军以及章邯的骊山刑徒组建的军队被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根本不是听从所谓的秦始皇命令不准南下。

还有秦吹经常说的秦始皇是为了天下,是为了中华民族云云的。我觉得可以歇歇了,秦始皇是皇帝,他最想要的是自己长生不老,最起码也要自己家族长久统治,他哪里会在乎那些疲惫的百姓。只要有的选能够胖赢氏家族统治,秦始皇会毫不犹豫的放弃平民,包括那些秦始皇粉丝。

秦始皇自从统一六国称帝以后总共在位11年,但是他光是出巡的次数竟然高大5次,平均接近两年一次,哪个国家能够承受的起这样的折腾?老百姓不能骂他吗?秦朝统一之初人口不过两千万,生产力极为低下,每一次出巡的规模的人数都是数以万计,光是这5次出巡对于国力民力的消耗都是极为恐怖的。后世汉武帝曾经八次出巡泰山封禅,以当时的国力尚且难以为继,更何况秦始皇时代。这些重负都是压在了百姓的头上的,以秦朝刚统一的人口和土地来说,百姓不应该承担这么重的担子。请问老百姓骂秦始皇有什么问题?

你始皇大帝的威名霸气下面是累累白骨,这些人在天下统一以后本应该有更好一点的生活,他们就该死吗?

看看今天西安那边的秦始皇陵,多么的辉煌,多么的霸气,多么的不可一世。那个男人一统八方,横扫六合。但是他唯独不拿老百姓当人看。

铁血大秦并没有一些粉丝们吹得那么受人欢迎,即便是当时的老秦人也不喜欢铁血大秦,反倒是他们看不起的刘邦更受老秦人的喜欢。这不又打了那些粉丝的脸了吗。

秦始皇的功绩非常大,对于功绩肯定也是主流。但是秦始皇不拿老百姓当人这也是事实,暴虐百姓这也是事实。只不过粉丝是选择性失明罢了,总以为有人老是黑秦始皇。最怕的是粉丝们吹秦始皇爱民,善待百姓。秦始皇是一个皇帝,他和他的家族才是第一位的。

为何陈胜吴广两个戍卒头子竟然能够掀起了这么大的波澜?没有秦朝暴政他们怎么可能掀得起这么大的波澜,直接动摇了帝国在东方的统治。这不是陈胜吴广两个人厉害,是因为千千万万的百姓不堪忍受,当有一个人起头的时候已然就是掀起了浩浩荡荡的农民大起义了。

老百姓们不想死,只是想活下去,秦始皇的大秦不能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当然要推翻它。不会到现在还有人以为仅仅是依靠六国贵族就能招募这么多的士兵吧?

隋朝二世而亡可以把责任全部推给杨广,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的责任恐怕是不小的吧。

洗地最明显的是说秦始皇不是暴君,理由是秦始皇没有杀过开国功臣,至于杀没杀过不好说,不过从历史上来看应该是没杀过,最起码重臣没有杀过。但是这能否定秦始皇是暴君?难道对老百姓暴虐就不算暴君了?秦朝的徭役之重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算是排的上号了。

好好想想知乎上的各位到了秦朝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好好想想到了秦末你是支持谁?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刘邦能夺天下靠的不是耍流氓,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暴政难道不应该推到。

最后一点,不要老是疑神疑鬼觉得总有很多人黑秦始皇,现在吹秦始皇的人更多,这也是最需要警惕的。他们这些人总以为农民起义是瞎搞,总以为那些农民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要是从秦始皇开始善待百姓,秦二世就是胡搞也不至于三年亡国。这个世界总有这么一批人不拿老百姓当人看,总有人觉得自己会是秦始皇,魔怔了。

user avatar

1.跟人对线之前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但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不会说出“秦国封建制,六国奴隶制”这种话。

2.相比于田齐和三晋,其实秦公室才是真正的旧式类奴隶主政权统治者…

3.现代明明是不吹秦始皇不爽啊。什么“秦可亡,华夏不可亡”,又什么“天降大雨”之类的…

4.如果你是一个平民,穿越到秦代,你很可能当天就犯了解释权完全在当地地方官的“秦法”,之后被榨干家财之后扔到北边修长城服徭役。

5.当楚将刘季攻入咸阳之后,仅仅依靠“约法三章”就让“老秦人”们都抛弃了你口中“先进”的秦国。

6.从大一统的角度上,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君王,但是从百姓的角度来看他也是一个极其残暴的君王,他的伟大不能掩盖他的残暴,他的残暴也不能抹杀他的伟大。如果不懂得用“辩证观”的方式去看历史人物,建议初中毕业后再出来对线。

7.其实说句实话,我个人一直认为秦始皇这个君王当得实在不算很成功……但是考虑到他面临的局势,他也已经做的够好了,只不过他确实没有办法阻止历史的必然进程。

你看“秦王政”那些年,今天吕不韦“一字千金”,明天昌平君就地谋反,后天公室子弟投降敌国,大后天荆轲“图穷匕首见”…

“秦始皇”那些年,今天“兰池盗”,明天“始皇帝死而地分”,后天“博浪锥”,大后天“山鬼献璧”的…

我估计他要是晚死几年,搞不好真能亲眼看见刘季打进咸阳城…

user avatar

现在人不吹始皇不爽吗?

吹始皇的海了去了,吹的那叫一个牛逼啊,仿佛提前步入社会主义了。

还喜欢骂文人,在知乎上吹牛逼的哪个不是文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