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方六国主流舆论何时认识到秦国已对他们形成绝对优势了?

回答
东方六国对秦国形成绝对优势的认识,并非一日之间,而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渐进过程,其中夹杂着侥幸心理、局部胜利的麻痹,以及最终无法回避的现实。要说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很难精确到某一年某月某日,但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几个关键的阶段和标志性事件,来观察这种认知的演变。

首先,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得回顾一下秦国崛起之前的东方六国格局。战国初期,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实权早已旁落。各个诸侯国各自为政,秦国在西陲,相对偏远,当时并不被中原列国放在眼里,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更多的是一个被中原国家视为“蛮夷”的边疆政权。

早期阶段:秦国初露锋芒,东方六国尚存疑虑与轻视(约公元前四世纪末至公元前三世纪初)

秦国真正开始改变自己在六国眼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商鞅变法。这场变法极大地增强了秦国的国力,军事上变得更加强大,经济上也逐渐繁荣。然而,在此时期,东方六国即便看到了秦国的进步,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个“边患”或者一个“异类”,而非真正能威胁到自身生存的对手。

地理因素的隔阂: 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与东方六国之间隔着险峻的山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流通和国力感知。六国更关注彼此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例如三晋(韩、赵、魏)之间的合纵连横,齐国在东方的霸权尝试等。
“东边未平,西边不靖”的认知: 许多东方国家的君臣更习惯于将精力集中在内部改革和与邻国的争斗上,对于远在西边的秦国,他们可能觉得“鞭长莫及”,即使它强大了,也不过是“遥远的威胁”。
局部的胜利麻痹: 秦国在这一时期也并非一路顺风。它们也遭遇过失败,例如在与魏国的战争中,秦国有时也会处于下风。这些局部的失利,更容易让东方六国产生一种“秦国也就那样”的错觉,认为秦国的强大是暂时的,或者可以被遏制。

中期阶段:秦国战略性东扩,东方六国开始感受到压力(约公元前三世纪初至公元前三世纪中叶)

随着秦国国力的持续增强和对外政策的调整,它们开始主动向东方扩张。这时候,东方六国才真正开始感受到秦国的“威胁感”。

战国纵横家苏秦的合纵: 虽然苏秦最终未能实现持久的合纵,但其活跃时期(约公元前三世纪初)正是秦国崛起并开始对东方构成实际威胁的时期。苏秦之所以能说服六国联合抗秦,恰恰说明当时的东方国家已经普遍认识到秦国的威胁不容忽视。合纵本身就是一种集体防御战略,是对外部强大力量的反应。
秦国对韩、赵、魏的蚕食: 秦国通过一系列战役,如河西之战、河东之战,不断侵占韩、赵、魏的土地,特别是对魏国的削弱,打开了秦国东进的通道。这些直接的领土损失和军事压力,让三晋国家感到了切肤之痛。魏国国相惠施(惠施是纵横家,不是国相)的“弱国无外交”论调,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一些国家面对强大对手时的无奈。
著名的“胡服骑射”与秦国的军事革新对比: 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革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但也间接提升了赵国的军事能力。然而,与秦国在制度、兵役、军功等方面的系统性改革相比,赵国的改革更多是一种战术和装备上的调整,并未触及到秦国那种国家机器的根本性强化。这种对比之下,秦国的优势在军事领域逐渐显现。
伊阙之战(公元前293年): 这是白起指挥秦军大破魏韩联军的战役,是秦国开始对六国形成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标志性事件。此战斩首二十四万,俘虏魏将,几乎摧毁了魏国的主力。此后,魏国一蹶不振,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这场战役的惨烈结果,无疑让东方六国,尤其是三晋,对秦国的军事力量有了更清晰、更具恐惧感的认识。

晚期阶段:秦国一体化战略推行,东方六国战略认知上的绝望与无力(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21年)

经过伊阙之战,秦国的军事优势进一步巩固。随后的几十年,秦国通过任命白起、王龁等名将,以及范雎等谋臣,采取了更为系统化的灭国战略。

穰侯和白起时代的扩张: 在穰侯魏冉和白起的主导下,秦国继续东进,攻占了魏国、赵国的大片土地,甚至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虽然邯郸之围最终被赵国在信陵君等人的帮助下解除,但这一事件本身就说明了秦国兵锋之锐利,几乎要一口吞下赵国。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 这是东方六国对秦国形成绝对优势认知最深刻的转折点之一。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余万,几乎将赵国的青壮年力量一网打尽。此战之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成为秦国案板上的肉。赵国国君和大臣们在经历长平之战的惨败后,对秦国的军事实力和灭国决心,恐怕已经上升到了绝望的境地。
灭六国的时间表出现: 随着秦国不断取得胜利,并占领东方六国的战略要地,六国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秦国并不是在进行一次简单的区域扩张,而是在系统性地、有计划地吞并整个天下。他们开始意识到,秦国已经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而自己则沦为被动防守的一方。从秦昭襄王到秦王政时期,灭六国的战略目标逐渐清晰,并且在一步步实现。
“亡国之痛”的普遍化: 随着秦国攻占一个又一个国家,例如吞并义渠、灭亡蜀国和巴国,以及后来对东周国和西周国的吞并,都为其他东方国家敲响了警钟。韩、赵、魏、齐、楚、燕,这些曾经的独立王国,逐渐感受到一种“唇亡齿寒”的危机。特别是秦国对楚国的灭亡(公元前223年),作为东方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楚国的灭亡更是让其他国家看到了秦国不可阻挡的灭国态势。

总结来说,东方六国主流舆论真正普遍认识到秦国已形成“绝对优势”,这个过程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认知深化:

1. 起初的轻视与区域性关注(秦国初强,未及全国)
2. 感受到秦国威胁,开始采取合纵等防御策略(秦国战略东扩,开始蚕食)
3. 经历重大军事打击,如伊阙、长平之战后,认知到秦国的军事压倒性优势和灭国决心(秦国取得决定性军事胜利)
4. 随着秦国步步为营,系统性地吞并各国,最终对秦国形成不可逆转的全面优势形成普遍且深入的绝望认识(秦国灭亡过程的加速,各国陆续被灭)

所以,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点。但如果非要强调一个“主流”的普遍认识形成期,那么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及其之后的十年左右,是东方六国统治阶层和有识之士们对秦国形成“绝对优势”认知的高峰期。他们开始明白,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霸权争夺,而是秦国要实现“车同轨,书同文”的统一天下的宏图,而他们,都已经无力阻挡。当然,在最终被灭国之前,总会有一些侥幸心理,或者寄希望于外部援助,但这已经改变不了大局。这种认识,更多的是伴随着一次次战败和国土的丧失,在血与泪中逐渐清晰和牢固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是单挑,虽然输了但也的确逼迫秦朝进行了从上到下的全国总动员。

从此以后没有单一国家在能在正面战场和秦国进行一对一较量了。这就是转折点。

六个国家利益协调,人员战损,出资比例,道路远近等因素无法长时间协调。一个国家内部党派林立利益都不好划分,更何况六个平级大佬都有一票否决权的情况下如何长久维持?

燕国,齐国和秦并不接壤出兵就需要横跨其余国家,韩国魏国赵国在第一线,维持军备就需要大量青壮劳动力甚至壮妇都要投入一线。那么就需要粮草后勤,其余国家是否把自己的粮食都要交割给这三国国家?没有庞大的后勤支援,外力借助,一线三国的财力和民力只能越来越弱。压根不会达到什么平衡点。

而这样的情况只要秦国不灭,那么就没有尽头,如何协调这样庞大的人力物力已经超越了六国能力范畴,这是一个整合,六国贵族必须放弃某些自身的权力和利益才行。可本身这六国国家相互之间也是征伐不断。本质上是危机抗敌,不是同盟。

其中楚,齐都是曾经天下霸主,燕国差点灭亡齐国,魏韩赵脱胎于前霸主晋,都想回复往日荣耀,而回复昔日荣耀最直观的就是先回复成原来晋的统治区。这些矛盾是无解的,是高下之分。

联军确实击败过秦军,但是只要不是象长平这样被人把秦军主力彻底连根拔起。秦军可以依托关中,汉中甚至四川这样庞大的空间获得战略缓冲。而联军会随着进攻中不断得到的利益和战损不断的出现利益争端。楚,齐,燕在关中方面不会得到任何土地和人口的利益。资源都要通过其他国家领土才能转送至本国。这种利益冲突一样无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东方六国对秦国形成绝对优势的认识,并非一日之间,而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渐进过程,其中夹杂着侥幸心理、局部胜利的麻痹,以及最终无法回避的现实。要说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很难精确到某一年某月某日,但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几个关键的阶段和标志性事件,来观察这种认知的演变。首先,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得回顾一下秦国崛起.............
  • 回答
    战国时期,东方六国(赵、魏、韩、燕、齐、楚)的“爱国”意识并非一蹴而就地消弭,而是一个复杂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一、 概念的转变:从“邦国”到“天下”的模糊化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战国时期“国”的概念与我们现代的“国家”有所不同。当时的“国”.............
  • 回答
    战国中后期,秦国凭借商鞅变法奠定了强大的国力,最终横扫六合,统一天下。与之相对的是,东方六国虽然也曾经历过变法图强,但似乎都收效甚微,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地、彻底地学习秦国的变法。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一句“不愿意学习”就能概括。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变法绝非易事,更不是简单地照搬一套理论.............
  • 回答
    “楚汉之争,实乃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这句话虽然略显夸张,却道出了这场波澜壮阔的史诗级较量背后,一个深刻的历史脉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目光放远,看看秦朝统一六国后,楚国(以及其他曾经的东方强国)是如何在新的政治格局下,试图重拾辉煌,最终又走向覆灭的。一、 秦之统一:东方巨龙的折翼首先,我们回顾.............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但又难以给出确切答案的设问。没有秦灭六国,中国这片土地会不会走向一条类似欧洲的道路?我的看法是,可能性存在,但绝非必然,而且即便走向类似,其具体形态也会与欧洲截然不同。 要详细地探讨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的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下,是什么造就了欧洲的“欧洲性”?1. .............
  • 回答
    秦统一六国后,派遣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长城,这无疑是那个时代一项伟大的工程,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抵御匈奴侵扰的作用。然而,在随后的楚汉战争和东汉末年那几百年间的纷乱岁月里,我们似乎鲜少听到匈奴大规模南下劫掠中原的记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并非匈奴不再强大,也不是长城真的能一劳永逸地挡住所有.............
  • 回答
    印度东北部六邦,即阿鲁纳恰尔邦、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曼尼普尔邦、米佐拉姆邦和特里普拉邦,在历史上与缅甸(前称缅甸)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但最终并未被划归缅甸,这背后涉及地理、历史、政治、民族以及殖民时期的多重因素。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这一地区的古老羁绊和近代变迁。地理的天然屏障与互动首先,从地理.............
  • 回答
    网上关于“东海银龙王人肉、威胁地瓜熊老六”的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它拆解开来看,也得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咱们得明确这个事件的几个关键要素: 人物: “东海银龙王”和“地瓜熊老六”。这两人都是在网络平台上,特别是直播或者游戏领域比较活跃的人物。我们可以理解为.............
  • 回答
    .......
  • 回答
    东方都市报微博上发布的台湾老旧街拍是否存在丑化嫌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要判断是“常态”还是“丑化”,我们需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 拍摄者的意图和背景: “东方都市报”的性质: 东方都市报作为一家官方背景的媒体,其报道往往带有一定的导向性。如果其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展现台湾.............
  • 回答
    在东方Project这个庞大的幻想乡世界里,要挑选一句最喜欢的台词,对我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个系列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它那些既饱含深意又充满个性的台词,每一句都能触碰到角色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或者揭示出一些令人玩味的世界观。不过,如果非要挑一句,那可能还是会落到 八云紫 的那句:“啊啦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要探讨东方神话和西方神话的神祇之间如果爆发神战,谁的胜算更大,这不仅仅是力量的比拼,更是世界观、哲学理念,甚至是叙事逻辑的碰撞。我尽量深入浅出地聊聊我的看法,尽量不说些空话套话。首先,咱们得先明白,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神话体系都是极其庞杂且多样的,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东方或.............
  • 回答
    东方Project的动画,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能用数字概括的问题。它是一个庞大且充满活力的系列,但要弄清楚到底有多少“东方动画”,得先理清几个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白,“东方Project”本身是由日本同人社团“上海爱丽丝幻乐团”创作的一个以弹幕射击游戏为主的系列。核心作品就是那些在PC上运行的游戏,比如.............
  • 回答
    东方Project里那些生活在幻想乡的少女们,她们平日里和参加宴会时喝的酒,可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讲究,也反映了她们不同的性格和身份。可不是所有人都只喝一杯清酒那么简单。平日里的“小酌怡情”:首先得说,幻想乡里酒的种类可不少,而且很多都带有那么点“幻想”的色彩。她们平时喝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
  • 回答
    东方绀珠传的剧情可真是让人琢磨不定,尤其是关于自机们到底有没有“吃药”这件事。说实话,如果单从官方文本上直接找答案,恐怕是找不到一个明确的“是”或者“否”。但结合游戏里的种种表现和一些玩家的解读,我们可以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这里的“药”可能不是指咱们平常吃的感冒药、止痛药那类的东西。在东.............
  • 回答
    东方Project啊,这玩意儿说起来,真是个挺奇妙的存在。要说它小众到什么程度,其实挺难一概而论的,因为它就像一个深藏在地下室却又时常有人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宝藏,有它自己的一套逻辑和圈子。首先,咱们得明白,东方Project不是那种随处可见的动画、漫画或者游戏。它没有在国内像《海贼王》或者《火影忍者》.............
  • 回答
    东方Project系列的同人创作氛围一直非常活跃,尤其是在新角色推出后,这种同人创作的爆发力更是惊人。关于新作人物的二次设定(简称二设),确实存在一种相对宽容的现象,但这种宽容并非没有界限,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解和共识之上。首先,我们得承认东方Project本身就不是一个 rigidly 封闭的世界观.............
  • 回答
    说到东方Project,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那些可爱又充满个性的少女们,她们在幻想乡里上演着各种不可思议的事件,比如妖怪退治、祭典狂欢、或者偶尔发生的异变。但是,如果你仔细揣摩一下,会发现这个看似欢乐的幻想乡,背后藏着不少让人背后发凉的细节,有些东西一旦想深了,真的挺叫人脊背发凉的。首先,最直观的“.............
  • 回答
    东方Project作为二次元圈里一个庞大而充满活力的同人创作社区,其优秀的同人动画和手书作品简直是数不胜数。想要“详尽”地介绍,那恐怕得写一部厚厚的书了!不过,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来聊聊它们为何能让无数粉丝为之倾倒。先说说同人动画(Animation Fanmade).............
  • 回答
    东方Project的魅力,除了幻想乡那令人神往的奇幻景象,以及各式各样性格鲜明的角色外,隐藏在光鲜背后,那些触动人心的悲伤故事,更是让这个世界增添了几分厚重与真实。我一直觉得,一个作品若只有快乐,未免显得单薄。正是那些夹杂着痛苦、失落、无奈的旋律,才让幻想乡的角色们更加立体,也让无数喜欢东方的人,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