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战争中,如果敌军逼着我方老百姓在前面冲锋,敌军躲在后面,作为守方指挥官该怎么决定?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和令人痛心的局面,作为守方指挥官,你面临的不仅是军事上的挑战,更是道德上的巨大考验。敌军将平民推到前面作为人肉盾牌,这是一种极端违反战争法的行为,被称为“以平民为盾”罪。

面对这种情况,守方指挥官的决定需要极其慎重,必须在保护己方士兵、尽可能减少平民伤亡、以及维护自身道德立场和国际法原则之间寻求平衡。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决策方向和需要考虑的因素:

首要原则:绝对禁止以平民为盾,以及防止己方士兵成为战争罪的执行者。

无论如何,己方士兵都不能为了射杀或消灭敌军而故意射击被胁迫在前面的平民。这是基本的战争法和人道主义原则。

详细决策过程和考虑因素:

第一步:迅速、准确地评估战场态势与敌军意图。

敌军规模与装备: 敌军有多少士兵?他们装备如何?他们是主力部队还是特种部队?
平民数量与构成: 被胁迫的平民有多少?他们是老人、妇女、儿童还是混合人群?他们是否被武器控制?是否有明显被胁迫的迹象?
地理环境: 战场地形如何?是否有掩体?是否有可供己方迂回或包抄的空间?
敌军阵型: 敌军是否真的将平民完全推在前面,还是只是将他们混杂在步兵中?他们与平民的距离有多远?
敌军动机: 敌军为何要这样做?是为了消耗己方弹药、消耗己方士气、制造宣传效果,还是真的想借此突破防线?

第二步:立即启动信息通报与警告机制。

内部通报: 立即将情况通报给所有前沿部队,并强调绝对禁止射击平民。
外部通报(重要):
通过广播/喊话器/传单: 向被胁迫的平民发出明确的警告和呼吁,敦促他们尽可能寻找掩体、匍匐前进,并告诉他们己方不会攻击平民。要明确表达己方对这种行为的谴责。
向敌军喊话: 用国际通用语言或对方可能理解的语言,严厉谴责敌军的战争罪行,并警告他们立即停止这种行为,否则将面临后果(但这个“后果”不能是以伤害平民为代价)。

第三步:制定应对策略,核心是保护平民与自身。

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应对策略,具体选择取决于第一步的评估结果:

选项一:坚决不还击,只进行防御性措施,并尝试劝降或瓦解敌军。
实施: 己方部队收缩防线,尽量利用地形进行掩护,不主动开火。尝试用高音喇叭或通信设备向敌军喊话,要求他们立即停止这种不人道的行为,并警告他们如果继续前进,可能会有其他无法预料的后果(暗示己方可能采取更严厉的非致命手段,但绝不是攻击平民)。
优点: 最大程度保护了平民的生命安全,也维护了己方的道德和国际法立场。
缺点: 己方防御压力巨大,可能导致防线被突破,己方部队遭受重大伤亡。如果敌军铁了心不顾平民死活,这种策略的风险极高。

选项二:以非致命手段进行驱离或阻碍。
实施: 如果战术条件允许,可以尝试使用非致命武器(如催泪瓦斯、闪光弹、高压水枪等)来驱散或阻碍敌军及其挟持的平民。同时,必须确保这些手段不会对平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如果地形允许,可以考虑设置临时障碍物。
优点: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敌军前进,同时尽量避免对平民造成直接伤害。
缺点: 非致命武器的效果有限,可能不足以阻止训练有素的敌军。使用不当仍有可能伤害平民。

选项三:针对性打击敌军的指挥者或支援部队(如果可能且风险可控)。
实施: 如果侦察显示,在平民队伍的后面有敌军的指挥官、重火力点或补给线,并且可以进行精确打击而不伤及平民,那么可以考虑优先打击这些目标。这需要非常精准的情报和射击能力。
优点: 能够有效削弱敌军的进攻能力,甚至瓦解敌军的行动。
缺点: 精确打击的风险非常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平民伤亡。己方可能会被指责为“精确打击平民”,即使是意外。

选项四:有选择性地、最小化地还击(极度慎重)。
实施: 仅在敌军的非平民部分(例如,敌军的武装人员试图越过平民掩护进行射击时),且在绝对确认不会伤及平民的情况下,才进行精准还击。这种还击必须是出于自卫的,并且是以最小的附带伤害为原则。
优点: 在极端情况下,能够阻止敌军的直接攻击。
缺点: 对指挥官的战场判断和部队的纪律性要求极高,稍有失误就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并引发国际社会的谴责。

选项五:战略性撤退或调整防线(作为最后的选项)。
实施: 如果上述任何策略都无法有效阻止敌军利用平民推进,并且己方部队面临被敌军包围或消耗殆尽的风险,那么指挥官可能需要考虑是否进行战略性撤退,以保存兵力,等待时机或增援。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阵地,而是暂时进行战术调整。
优点: 保存己方有生力量,避免在不利条件下被歼灭。
缺点: 可能意味着失去重要的战略要地,给敌军造成宣传上的胜利。

第四步:持续的战场监控与信息收集。

不断侦察敌军的动向,特别是平民的情况。
记录敌军使用平民作为人肉盾牌的证据,包括照片、视频、通信记录等。这些证据在战后对于追究敌军的战争罪行至关重要。

第五步:战后评估与责任追究。

无论结果如何,战后都必须对整个事件进行详细的评估。
积极配合国际调查,提交己方收集的证据,揭露敌军的战争罪行。

指挥官的内心挣扎与责任:

作为指挥官,你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你需要在保护自己士兵的生命安全和减少平民伤亡之间做出抉择。你的决定不仅仅是军事行动,更是对人道主义的守护。你必须时刻铭记:

保护本国平民是首要责任,但这不意味着可以牺牲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去“反击”敌军。
敌军的行为是战争罪,己方不能因为敌军的罪行而实施同样性质的罪行。
任何决策都必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无辜生命的伤害为前提。

总结来说,面对敌军逼迫本方老百姓冲锋的战术,守方指挥官的首要任务是:

1. 不攻击平民。
2. 尽一切可能通过非致命手段和战术调整来应对。
3. 如果必须还击,必须是针对敌军的武装人员,并且在绝对确认不会伤及平民的前提下进行,且必须是最小化的、有选择性的。
4. 记录证据,揭露敌军的战争罪行。

这是一个没有完美答案的困境,但每一个决定都必须坚持人道和法治的底线。指挥官的勇气和智慧将在此刻受到最严峻的考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近代还真有,萨达姆当年打伊朗。伊朗就派儿童冲在前面踩地雷。萨达姆的部队军官有拒绝对儿童开枪的,被萨达姆公开处决了。

伊朗能这么干主要是宗教的狂热吧,两伊战争伊朗打的很惨烈的。

user avatar

大家知道只有法西斯才会做这种反人类的事

大家知道这和恐怖分子劫持人质毫无区别

大家知道毛子流解决人质的方法。

大家知道最后唯一战胜法西斯的是毛子。

user avatar

知道连级曲射火力迫击炮是干什么用的么?

用迫击炮打击平民后方压阵的敌军队伍,有本事就站在那里让炮弹炸?脑袋清醒的肯定是躲吧?一躲队形就乱了,平民也不是傻瓜,自然会跑或卧倒(电影《地雷战》里就有相关情节),射击空间给你让出来了,剩下该怎么做还不知道吗?

敌军既然想到用平民肉盾这种低效且很难控制的手段来进攻,说明他们一没支援火力,二没压制能力,怕个球,给平民机会跑散了就解决了。

至于那些说朝平民开枪的,先去跑个40公里武装越野再说。连基本的战术运用素质都没有,还好意思说这说那。

user avatar

XSWL

1:你们不想想这种“如果”的前提是什么吗?

2:我觉得,讨论如何避免这种“如果”,那还比较有意义

user avatar

侧翼攻击啊,抄后啊,火力截断啊,等等。难道指挥官只会一招叫硬刚?


其实这种事早就有定论,无论是平民肉盾,还是人质事件,都是一个原则,就是在不让对方达成目标的前提下尽力营救。


你根本不营救,直接把人质杀光,肯定是错的,最轻的也是撤职。(古代不算)

投降当然更不对。

在尽力营救的情况下,人质有伤亡,大家能理解。这才是正确做法。


看你们的答案,我真是感慨:什么人都可以掌兵,唯独蠢货不能掌兵。

user avatar

正面上曲射火力,侧面所有火力全开,争取切割敌军队形,指挥后方远程炮火遮断敌后续兵力,然后打反冲击把敌军压下去,接应老百姓回己方阵地,找几个坚固掩体将其全体看押,待战斗间隙有时间再甄别后送...


还有,题主啊,现代战争中,你这种蚁附攻城的方法效率真的不高,百姓是怕死的,既怕敌军的枪也怕我军的枪,毕竟枪弹不长眼,在防御阵地前磨磨蹭蹭,敌军又不能杀,杀了就起不到掩护的作用,不杀又拖慢你的进攻节奏,所以现在一般没人会这么干,要干也是把你的百姓绑在坦克装甲车的前面...


————————分割线————————

看到本题下很多答主强调“慈不掌兵”,认为牺牲百姓是必须的代价,都是这样的想法的话,土共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咋这思想觉悟还没当年没文化的土八路高?看看当年土八路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2269238974300160

——————2019.01.29更新——————

评论区有人认为我发的《地雷战》片段属于神剧,我再补充几张剧照,大家可以看一下...




机枪组和掷弹筒手就位战术动作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3725021138120704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