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和开头的呼应,远不止是幻想和现实那么简单。
“布鲁斯父母被杀”这一段是小丑最后的“回忆”,这一段回忆既是布鲁斯的阴影,也是小丑的阴影。
导演托德采用了一种远超常人的致敬,这是《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的封面。
这是电影《小丑》的开片。
镜中的轮廓和大名鼎鼎的《黑骑归》封面如出一辙。
它已经超乎了电影本身,就像《致命玩笑》中的笑话一样,“我俩紧紧的盯住对方”。
电影《小丑》中,“光”这一意象出现过三次。
分别是亚瑟被辞、家中跳舞和病院跳舞。
光只属于亚瑟(小丑)一人,除了片尾追逐他的人,再无人被沐浴。
这里的光,从来都不代表希望。我看见了托德的又一处致敬:
光,只属于疯子。
漫画《致命玩笑》中,只有两个角色被光“沐浴”着。
小丑和蝙蝠侠。他们在一家精神病院中。这也恰巧解释了导演托德所说的,全片只有一次开心的笑。
因为想到了同类。
他们都是小丑,只不过,一个永远只会笑,一个永远不会笑。
致敬的令人毛骨悚然。
影片的末尾,小丑给自己画了一个笑脸,达成了和他信徒的“互动”。
但这互动的本质是:
你们什么都不懂,你们和我一样,都只是个笑话。
在布莱恩·阿扎列罗08年创作的图文小说《小丑》中,其实就是这个狂欢的雏形。
以强尼为代表的一群人,“利用”小丑之名在哥谭市中获利。
强尼们是盲从、跟风,毫无己见。他们信仰的只是自己心中标签化的“小丑”,他们认为对小丑的忠诚,就是对自己理想的忠诚。
然而他们根本就不懂小丑,因此他们也必将毁灭。
电影中的乌合之众和心理医生,本质上是一类人,他们揣摩小丑,自以为自己能读懂这个疯子的故事。
但这个疯子早就说明了,能和他交流的只有另一个疯子。
谢 @Stephanie 邀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