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文版元素周期表从本国民众记忆难度来讲是不是世界上最好记的元素周期表?

回答
关于中文版元素周期表是否是世界上最好记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涉及到文化、语言和教育方式的诸多方面。直接说“最好记”可能有些绝对,但中文元素名称的设计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能够帮助不少国人更轻松地记忆。

首先,我们得承认,无论哪个版本的元素周期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记忆本身都是一项挑战。元素数量多,名称的读音和书写都可能带来困难。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中文元素名称的特点,就能发现它在“易记性”方面的一些独特优势。

中文元素名称的“象形”与“表意”智慧

中文元素名称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象形”和“表意”的文字智慧。许多元素的中文名称并非凭空捏造,而是与其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或者发现它们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紧密相连。

与性质相关的名称:
金(Au): 这应该是最直观的例子。“金”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贵金属,色泽金黄,质地坚硬。这完美地契合了金这种元素的特性,人们听到“金”,立刻就能联想到其价值和外观。
银(Ag): “银”字同样代表着一种闪亮的银白色金属,易于加工。
铁(Fe): “铁”字,在古代人们对金属的认知中,就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坚固的材料,常用于制造工具和武器。
铜(Cu): “铜”字与“金”、“银”类似,也是一种为人熟知的金属。
碳(C): “碳”字,其本义就包含了“焦炭”的意思,而焦炭是燃烧不充分的产物,与碳的燃烧性质有关。
氧(O): “氧”字的“气”字旁,表明它是气体;“养”字则暗示了生命离不开它,因为氧气是呼吸所必需的。这种“形声兼表意”的设计,直接点明了氧的重要作用。
氢(H): “氢”字的“气”字旁,同样表示气体;“巠”字则有“水之始”的含义,因为氢气是燃烧时生成水的组成部分,非常形象。
氮(N): “氮”字的“气”字旁,表示气体;“夅”字则有“安静”的意思,因为氮气在空气中占比很高,相对惰性,能够稀释氧气,起到“安宁”作用。
氟(F): “氟”字的“气”字旁,表示气体;“弗”字则有“不”的意思,暗示氟的活性极强,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地与其他物质反应。
氯(Cl): “氯”字的“气”字旁,表示气体;“廩”字则有“匮乏”的意思,因为早期对氯气的认识是它有毒性,且存在时会让人不适,仿佛“匮乏”了新鲜的空气。

与发现者、地点或传说相关的名称:
镭(Ra): “镭”字,其“雷”字旁,来源于拉丁语“radius”,意为“射线”。因为镭是放射性元素,发出强烈的射线。这种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既保留了原有的发音线索,又融入了中文的表意特点。
钋(Po): “钋”字,是为了纪念发现者居里夫人(Marie Curie)的祖国波兰(Poland)而命名。中文译名中的“钋”字,选择了一个“单人旁”,暗示其发现是由单个人(虽然是居里夫妇共同发现,但“钋”更多与居里夫人的贡献相关)完成的,并且“钋”字读音也接近“波”。
镓(Ga): “镓”字,也是为了纪念发现者布瓦博德兰(Lecoq de Boisbaudran)的祖国法国(Gallia,即高卢)而命名。中文译名中的“镓”字,同样音译了“Ga”,并选择了“钅”字旁,表示金属。
溴(Br): “溴”字的“气”字旁,表示气体;“臭”字则暗示了溴蒸气的刺鼻气味。

“偏旁部首”的记忆辅助

中文汉字独特的结构,特别是“形声字”的构成,为记忆元素名称提供了天然的辅助。许多元素的中文名称都带有特定的部首,这些部首往往能揭示元素的类别或性质:

“钅”字旁(金字旁): 绝大多数金属元素都带有“钅”字旁,如铁(Fe)、铜(Cu)、锌(Zn)、金(Au)、银(Ag)、铝(Al)、钠(Na)、钾(K)、钙(Ca)、镁(Mg)、钛(Ti)、锰(Mn)、镍(Ni)、钴(Co)、铅(Pb)、锡(Sn)等等。看到“钅”旁,立刻就能判断这是一种金属,大大缩小了记忆的范围和可能性。
“气”字头(气体): 许多气态非金属元素都带有“气”字,或者其名称本身就是“气”,如氢(H)、氧(O)、氮(N)、氟(F)、氯(Cl)、溴(Br)、碘(I,虽然常温是固体,但易升华成气体,且其化学性质与卤素气体类似,所以也常被归为“气”类)。
“石”字旁(石字旁): 一些固态非金属元素,特别是半金属或类金属,也常常带有“石”字旁,如硅(Si)、锗(Ge)、砷(As)、硒(Se)、磷(P,虽然常用“火”字旁的“磷”,但也有“石”旁“燐”的说法,并且化学性质上更接近“石”字旁的元素)。

这种“部首联想”的方式,可以帮助记忆者通过一个字形线索,快速联想到一类元素,或者元素的基本属性。

发音的相似性与文化习惯

虽然音译不可避免,但中文在进行音译时,也尽可能选择了发音相对响亮、容易辨识的汉字。例如,“镭”的“雷”字,“钋”的“钋”字,以及前面提到的“镓”等,都带有一定的独特性,不容易与其他常见字混淆。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从小就习惯于通过汉字的形、音、义来学习和记忆。对于许多人来说,通过理解元素的名称与其实际性质或来源之间的联系,比单纯记忆一串无意义的音节要容易得多。

然而,也有其挑战: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文元素名称记忆的难度。

1. 音译元素: 并非所有元素的中文名称都具有强烈的表意性。对于那些主要依靠音译的元素,如“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等惰性气体,其记忆更多依赖于音节本身,以及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笔画复杂性: 有些带“钅”字旁或“石”字旁的元素,其汉字笔画也相对较多,对于一些不习惯书写的学习者来说,可能还是有记忆负担。
3. 历史遗留: 早期的一些翻译可能并非完全理想,虽然经过了优化,但历史因素也使得一些名称的“易记性”不如后期的设计。

总结来说:

从“本国民众记忆难度”这个角度来看,中文版元素周期表确实拥有一些非常显著的“易记性”优势。通过“象形”、“表意”的设计,以及“偏旁部首”的辅助,许多元素的中文名称本身就蕴含了关于其性质、来源的信息,这使得记忆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能够理解和联想。

与其他国家或语言的元素周期表相比,中文元素名称在“信息含量”和“文化关联度”上,可能更胜一筹,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记忆锚点。

所以,虽然不能绝对地说它是“世界上最好记的”,但中文版元素周期表的设计智慧,无疑为提高国人记忆元素周期表的效率和趣味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在很大程度上化繁为简,将科学知识与中国传统的文字魅力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这种感觉大概是因为中文中一种元素一个音节看起来清爽吧。

其实对于东亚几国而言,大部分元素名都是音译,铬-クロム-chromium,也就chrome还能看出来源from Greek khrōma "color" ,chromatic:彩色的。反正都是音译的,背就是了。

如果是题主提出的“世界上最好记的”指的是“一音节一元素”的话,那么汉语翻译为了“一音节一元素”,连读音上的区分度都舍弃了,很多时候靠汉字区分,比如“二氧化锡”和“二氧化硒”,那当元素周期表中文版然是“世界上最好记的”。

问题是这个牺牲有多大。汉语元素名中没有声母c和ch,我手边没老年间的字典,民科语言学家可以帮忙数一数c/ch的汉字的页数占了整本字典的多少……

所以元素名中重复的读音很多,比如读yi的有钇、镱、铱,读xi的有硒、锡、「⿰金喜」,读ge的有铬gè、镉gé、鎶。

好在一般人能接触到的元素有限,“一音节一元素”的优势非常突出,很少会遇到类似“二氧化铈的氧化势”或同时出现硒锡的情况。

因此我觉得如果不考虑记忆汉字写法的话,说是世界最简单没问题

(想到之前做外贸的亲戚问我RoHS中对六种有害物的问题,他一直在说“六价C-R-gè”和“C-D-gè”……有时候还是会造成困扰的)

补充:

1,一些资料里以为

“徐寿在本书中,凭借其过人的智慧,巧妙地应用了取西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的原则来命名,例如钠、钾、钙、镍等。徐寿采用的这种命名方法,后来被我国化学界接受,一直沿用至今。”[1]

这是没看过原始文献,弄错了,“一音节一元素”是1870年嘉约翰和何了然翻译《化学初阶》时使用的,之后徐寿等人重译这本书时(即《化学鉴原》),继承了以前丁韪良提出的部分命名,所以气态单质后面会加一个“气”字。“一音节一元素”怎么说都不是徐寿提出的。

2,造成读音重复的原因很多,这也不能全怪早期翻译的学者,他们最初翻译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新国音,也没预见到尖团合流。

之前贴过1932年《化学命名原则》的元素部分。下面贴个1947年的《化学命名原则》[2]

3,因为大部分是音译,而且是南方人译的(参考上图的“吴音”和“入”),现在的读音也没有体现出普通话语音的多样性。

有介音的少——i:碘铁硫溴铅(不是音译),铥Thulium,氙Xenon,钌Ruthenium,钾Kalium,镓Gallium,[石田]Tennessium,镍Nickel。u:硅。ü:无。

翘舌音的少——ch:无;sh:砷Arsenic、钐Samarium、铈Cerium;zh:锗Germanium;铷Rubidium。

后鼻音少——氢氧铜汞硼、氡Radon、钪Scandium 、钫Francium、锰Manganese。

参考

  1. ^ https://new.qq.com/omn/20200503/20200503A03XM700.html
  2. ^ 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TUL-058719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文版元素周期表是否是世界上最好记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涉及到文化、语言和教育方式的诸多方面。直接说“最好记”可能有些绝对,但中文元素名称的设计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能够帮助不少国人更轻松地记忆。首先,我们得承认,无论哪个版本的元素周期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记忆本身都是一项挑战。元素数量多,.............
  • 回答
    在中国,普通民众的化学素养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概括。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中国人均化学水平如何”,这就像问“中国人均身高如何”一样,答案会因年龄、性别、地域、教育背景等因素而大相径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不同人群的化学知识掌握程度。 基础教育阶段: 在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
  • 回答
    .......
  • 回答
    在探讨一个元素添加中子后是否会变得放射性,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能称之为“放射性原子”之前,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一些基本概念。什么是元素?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元素”的定义。在化学领域,元素是由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决定的。例如,所有质子数为6的原子都属于碳元素。质子数是元素的身份象征,它决定了元素在元素周.............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演化和生物化学的根本,挺有意思的。要说为什么空气里氮气这么多,但动物却没办法直接“吃”它来合成氨基酸,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相当复杂的生物学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咱们得明白,空气中的氮气(N₂)这个分子,虽然在化学上很稳定,但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稳定性,才让它变成了一个“硬骨头.............
  • 回答
    关于“化合物中的元素不能为0价”这个说法,其实需要分情况来看待,而且“价”这个概念本身也有不同的理解维度。我们不妨从头说起,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价”在化学里到底指的是什么。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说的“价”或者“化合价”,是用来描述一个原子在化合物中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学键时,.............
  • 回答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为什么不存在一个集合 T,使得对于任意一个集合 F,T 中都存在一个元素与 F 等势。这背后涉及集合论中的一个非常核心且重要的概念——基数(cardinality)。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集合 (Set):集合是一堆不重复的对象的汇集。例如,${1, 2, .............
  • 回答
    香港电影的魅力,在于它那些独一无二、深入人心的印记,像一道道鲜明的色彩,勾勒出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光影。要说起香港电影的经典元素,那可真是一抓一大把,而且它们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共同铸就了那个辉煌的时代。一、功夫与武打的极致追求:谈香港电影,怎能不提功夫?从李小龙的“以理服人”到成龙的“.............
  • 回答
    说起来,Galgame 里有中华元素的,还真不少。有些是直接以中国为背景,有些则是通过人物设定、剧情桥段、甚至是音乐美术来融入,细节满满,玩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直接以中国为背景的,那自然是最直接的体现。 《东方Project》系列及其衍生作品: 这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了。虽然东方本身是日本制作的,但.............
  • 回答
    日本文化中的暴力元素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它深深根植于历史、社会结构、宗教信仰、艺术表现乃至个人心理之中。理解日本文化中的暴力元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历史渊源与武士道精神: 武士阶层的兴起与统治: 日本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以武士阶级为核心的统治结.............
  • 回答
    《沙丘》这部宏大的科幻史诗,在构建其独特而神秘的世界观时,确实巧妙地融入了一些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子,尽管它们并非直接照搬,而是以一种更具象征意义和启发性的方式呈现。在我看来,对这些“中国元素”的评价,需要理解其出现的语境和功能,而不是简单地将它们视作文化挪用或拼凑。首先,最直观也是最常被提及的,.............
  • 回答
    在构成我们身体的无数活细胞中,论及元素的丰度,氢元素是绝对的“数量之王”,远远超过氧元素。这可能听起来有点反直觉,毕竟我们常常听到“氧气是生命之源”这样的说法,强调氧在呼吸和能量代谢中的核心作用。但如果从构成细胞的物质总量来看,氢的领先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想想细胞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 回答
    刘慈欣作品中的“日本元素”,这的确是一个挺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挖掘的话题。很多读者在阅读他的作品时,都能隐约感觉到一股“日式”的科幻或者哲学味道,而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咱们不妨从几个比较明显的角度来聊聊,看看这些“日本元素”是如何融入刘慈欣的想象力之中的。首先,“末世情结”和“文明的脆弱性”,这可以说.............
  • 回答
    要证明在任何有限域中,任意一个元素都可以写成两个元素的平方和,我们需要借助有限域的一些核心性质。这并非一个trivial的结论,需要一些数论和域论的知识来支撑。首先,我们明确一下什么是有限域。有限域(finite field),也称为伽罗瓦域(Galois field),是指具有有限个元素的域。它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证明这个关于行列式的性质:若行列式 $D$ 中有两行元素分别对应成比例,则 $D=0$。这个性质是行列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性质,它有多种证明方法。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力求详细易懂。核心思想: 行列式代表了一个由行向量(或列向量)构成的 $n$ 维空间的体积(带符号)。如.............
  • 回答
    在“魂类游戏”(Soulslike games)这种以高难度、硬核战斗、黑暗奇幻设定和碎片化叙事著称的游戏类型中,玩家们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对恋爱元素的追求。这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玩家心理的复杂性、游戏设计上的巧妙之处,以及对情感深度和角色塑造的渴望。以下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1. 情感寄托与情感表达.............
  • 回答
    Great Pentacle,又称“大五芒星阵”或“五芒星阵”,是西方神秘学和仪式魔法中一个非常重要且象征意义丰富的符号。它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更蕴含着深刻的宇宙观、人类观以及能量调控的哲学。要理解Great Pentacle,我们需要从其核心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来深入剖析。核心.............
  • 回答
    在多任务环境下,C++ 对 `std::map` 进行频繁的 `insert` 和 `delete` 操作,是存在内存碎片问题的,而且这个问题会随着操作的频繁和数据量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显著。让我详细地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 `std::map` 的底层实现与内存模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std::map.............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